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

bookmark

大明官員所上的奏章,都是有嚴格的制式和格式要求的。

如果是地方督撫這個級別的大員,題本奏章需要用絹本,還要專門做押印、騎縫章等保密措施,通過專用的驛站系統遞交到京師。

不過譚綸寫奏章的時候已經被趕出浙江,他自然沒有專門的絹本來寫,只是用市面上買的紙寫的,也沒有保密措施。

趙貞吉看完了譚綸的題本之後,便命令下人買來同樣的紙冊章本。

趙貞吉自己就是書法大家,他提起筆,臨摹譚綸的字跡,將這份奏章重新謄抄了一遍。

趙貞吉並沒有刪除或者添加任何的內容,他唯一的改動就是在《平賊七策》當中,將譚綸所寫的第七策“固國本,定儲君”這麼一條放到了第一策上。

接着他就派人,將譚綸的奏章以快馬加鞭的形式送到了京師。

譚綸所上的不是密揭,而是按照規定議事程序所上的題本。

題本奏章先送通政司,在通政司謄抄,分別發往內閣和六科十三道給事中手裡。

徐階接到這份奏章的時候,手咯噔了一下。

他反覆確認之後,合上了奏章說道:“譚子理要誤國了啊!”

但是這是譚綸通過正規途徑上的題本,這樣的奏章已經發往六科十三道言官手裡了,是不可能攔截下來的。

徐階作爲內閣首輔,只能召開內閣會議商議如何處理。

內閣衆人也都是無言,只能原封不動的將這份奏章送入宮裡。

司禮監拿到這奏章也不敢擅專,也只能原原本本的送到了嘉靖的御案之上。

在今年以前,嘉靖已經不怎麼親自批示奏章了。

大部分題本都是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只要事關重大的奏章他會聽太監讀一下,剩餘的時候他都將精力放在修仙上。

但是自從今年以來,嘉靖又過問起國事來。

只是從去年開始,皇帝已經感覺到了歲月的力量,曾經被丹藥刺激“夏涼冬熱”的身體也逐漸感覺到了不支,日漸的疲敝起來。

要是所有的奏章都看,嘉靖的身體已經支撐不住了。

所以皇帝也只是抽查一部分重要的奏章,或者處理一些司禮監無法處理的奏章。

當看到桌案上這份平平無奇的奏章的時候,皇帝本來沒有太在意。

可是當看完了上奏章人的名字之後,嘉靖皇帝從軟塌上坐起來。

當他看到《平賊七策》中的第一策後,立刻憤怒的拍打御案道:

“欺天了!”

“好呀好呀!朕還沒死,就想着定國本了!景王都已經就藩之國,裕王黨還等不及嗎?是不是要朕立刻下罪己詔退位才行?”

接下來的內容皇帝只是草草的掃視了一遍,立刻說道:“這譚綸的浙江巡撫,是裕王推薦的吧?”

近身伺候的黃錦連忙低下頭說道:“皇爺,臣這就讓人去找吏部檔案。”

“不用了!朕還沒老糊塗,譚綸是裕王的人。”

伺候皇帝幾十年的黃錦,已經感受到了皇帝的殺氣。

“內閣爲什麼沒有簽署意見?司禮監爲何沒有批紅?”

黃錦是負責司禮監的太監首領,他當然是第一個維護司禮監,黃錦立刻答道:“回皇爺,正是因爲內閣沒有署理意見,所以司禮監纔不敢擅專批紅,直接送到了皇爺御案上。”

對於這個回答,皇帝的眉頭鬆弛了一些。

“這譚綸是徐階的同鄉,又是裕王推薦的人。”

“身爲浙江巡撫,丟了浙江還敢上這樣的狂言!”

“這幫罪臣被蘇賊放歸,朕沒有計較他們守土不力的罪責,竟然還敢上這樣的奏章妄議國事!”

“命令錦衣衛將譚綸解送進京,審訊他上這奏章的到底是何居心!是不是被蘇賊指使,故意擾亂朝綱!”

“所有從浙江放歸的犯官,全部在南京收押,讓南京大理寺會同科道審理!”

黃錦連忙記下這些命令。

下達了這些命令之後,皇帝依然覺得不解氣,他繼續說道:

“如今給裕王府講學的大臣是高拱吧?”

黃錦立刻說道:“高拱已經就任太常寺卿,辭去了講學職位。”

“裕王從開經筵之後,一直都是高拱在給裕王講學吧?”

黃錦低下頭不敢繼續說話。

嘉靖說道:“讓高拱去南京國子監擔任祭酒,等什麼時候裕王繼位之後,再召他回來吧。”

說完這些,嘉靖更是覺得全身上下都累的不行,煩躁的心情無法平復下來。

“焚香!”

黃錦連忙讓小太監搬來香爐,等到檀香的味道升起來之後,嘉靖卻皺眉問道:

“怎麼不是龍涎香!?”

小太監們嚇的瑟瑟發抖,黃錦只能說道:“回皇爺,之前的龍涎香都是福州進貢的。。。”

“廢物!下令!山東、南直隸、廣東、廣西,還有瓊州府!必須完成今年龍涎香的進貢!現在就派宮裡人去督辦!”

黃錦只能低着頭應下,一直等到皇帝入定,黃錦這才退了出來。

一直走出玉熙宮,黃錦緊繃着的身子才鬆弛下來,自從陸炳死後,黃錦更是覺得伴君如伴虎。

可是太監要離開皇宮,除了去南京和鳳陽之外,也沒有其他什麼去處了。

而如今南京這個情況,鳳陽府似乎也是岌岌可危,那還能去哪裡呢?

黃錦這皇宮大伴在思退,但是更多的人卻想着前進。

這其中自然包含了提督東廠的大太監陳洪了。

接到旨意之後,他立刻派出錦衣衛精銳南下抓捕譚綸,更是迫切的想要在皇帝面前立功。

正在徽州府的張居正,並不知道譚綸這封奏章引起的連鎖反應,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好友高拱即將被貶到南京和他作伴。

此時張居正接到湖廣巡撫遊居敬的私信,看完信之後,張居正生氣的將信拍在桌子上。

正從前線趕回來的誠意伯劉世延正坐在張居正下手喝茶,被張居正怒拍桌案嚇得差點將茶水抖出來。

劉世延的官職比張居正高,又是勳貴,但是在張居正面前依然不敢擺出武將的威風。

劉世延自己也覺得非常奇怪,前任南京兵部尚李遂在任的時候,劉世延就經常和他拍桌子。

可是換到了署理兵部的張居正,劉世延卻心服口服的跟着他當小弟。

“張部堂您消消氣。”

劉世延連忙說道。

張居正平復了一下心情說道:“這個湖廣巡撫遊居敬,真的不識大體不顧大局!蘇賊都要攻打九江了,他到現在還沒將秋糧起運!”

劉世延也有些驚訝,按理說現在已經到了九月,秋糧已經開始收穫,湖廣官府速度再慢,應該也有一些早熟的秋糧起運了,也難怪張居正這麼生氣。

閩浙聯軍的戰略意圖已經很明顯了,圍繞着鄱陽湖佔領江西三府,目的自然是鄱陽湖和長江航道的關鍵城市九江。

若是蘇澤真的佔領九江城,就可以切斷湖廣和南京的聯繫,阻斷今年秋糧北上的運輸。

明明早就提醒了湖廣巡撫,可是到現在卻連本該起運的糧食都沒運來,張居正又怎麼能不生氣。

“張部堂不是上個月就提醒湖廣那邊了嗎?怎麼今年秋糧還這麼慢。”

張居正將信遞給劉世延,劉世延看完之後也是一個大無語。

原來之所以今年湖廣的糧食收的這麼慢,如果真的溯其源頭,卻是因爲張居正的那封信。

接到了張居正的信之後,這位湖廣巡撫還真的很快行動起來。

而他的動作是,讓百姓立刻收割田裡的糧食,將秋糧提前徵收上來。

湖廣巡撫遊居敬這個決策,其實也不算有特別大的問題,因爲他的命令是讓百姓收割糧食,沒有成熟的就作爲草料青儲來收割。

小麥在還沒有成熟的時候收割可以作爲牛馬的飼料,調動九邊軍隊南下除了糧食之外,自然也是需要飼料的。

遊居敬其實也算是能臣了,他是從巡撫雲南的任上調任湖廣巡撫的,在雲南的時候他擅長用兵,平定了好幾次少民的叛亂。

正好遇到當世文宗楊慎去世,也是遊居敬收斂了楊慎的屍體,然後請求朝廷允許楊慎葬回老家的。

遊居敬懂得民政,也懂得軍政,按理說他這樣的老臣辦事應該沒問題,只可惜遊居敬到任湖廣的時候太短了,對於手下官員胥吏的控制力也太弱了。

這道命令下達之後,經過層層攤派,到了最下面就變成了必須要每個縣立刻收割一批青儲小麥,充當軍糧草料。

更絕的地方是,本來遊居敬是命令青儲小麥入庫也折算田賦,也就是算在糧食徵收的稅賦中。

可是到了基層,就成了青儲小麥是額外徵收,交上來的不算是正稅。

而大戶自然不願意現在就收割快要成熟的糧食,最後這些份額自然是攤派在了小民頭上。

明明只要再等半個月,這批秋糧就能成熟,可是百姓卻被逼着要去收割青儲。

因爲江南改稻爲桑,湖廣這幾年的田賦是一加再加,這一次強行收割青儲,就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湖廣各地都出現了抗稅的運動,普通百姓們都拿起農具保護自己的莊稼,就連一些小地主都加入了進來。

湖廣這麼一亂,就連正常的早熟糧食徵收都沒辦法進行了。

遊居敬焦頭爛額,寫信讓張居正這邊拖住蘇澤的軍隊,再給他一個月的時間湊齊糧食。

看完信後的劉世延擔憂的說道:“賊軍在江西勢如破竹,不過九江城高大,城內又有三千九江衛,加上九江水師,應該能擋住一個月吧?”

張居正嘆息一聲說道:“九江衛雖然是兵額三千的都指揮所,但是如今還有多少正卒誰也不知道。”

“九江水師就更別提了,九江上漁民都被編入水師充數,而且只有小船沒有大船。”

張居正嘆息說道:“如今九江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當年陳友諒在九江修建的水牆外城堅固,我已經給九江寫信了,讓他們收縮兵力進入內城守衛,只要拖住賊軍到年底就行。”

劉世延是誠意伯劉伯溫的後代,他是有家傳兵法的。

當年陳友諒利用九江沿岸的沼澤和支流,修建了一座九江外城,曾經阻擋過朱元璋的水師幾個月。

劉世延覺得有些詭異,大明竟然要利用陳友諒留下的城防來抵擋賊軍,這怎麼想怎麼違和。

可是軍情如此,劉世延的軍隊也攻不破景德鎮防線,無法支援江西。

湖廣那邊民亂還沒平息,看樣子也沒有餘力支援江西。

在九江自守也確實是最好的辦法了。

果不其然,江西的陷落速度很快,剛剛攻佔了饒州府的林良珺,迅速和北上控制了南康府。

林良珺先下鄱陽湖東的都昌城,緊接着又調集船隻西進,渡湖攻克了南康府的府城星子城。

星子城背靠廬山和鄱陽湖,距離九江城不到二百里。

九江守軍根本不敢在鄱陽湖上巡邏了,將所有的水師戰船都撤入了外城牆之內。

不過九江知府增廣泰也算是知兵,他從九江城內翻出來當年王陽明鑄造的佛郎機炮,安裝在九江城的外城上,倒是挽回了一些士氣。

與此同時,在星子城的碼頭上,林良珺正在碼頭上看着一堆瓶瓶罐罐裝船。

“胡公,您真的要親自去?”

已經是一把白鬍子的胡公公說道:“這新藥配置完畢後,運輸的時候很容易爆炸,就算是添加了鋸木粉和沙土,遇到顛簸也不安全。”

“最好的辦法還是在最靠近九江城的地方配置,這樣在九江城下起爆的機會才更大。”

林良珺摸着頭說道:“可是胡公,您可以讓弟子去啊,大都督派您過來,也不是讓您親身涉險的啊。”

胡公公卻說道:“此等軍國大事,又怎麼能交給弟子代勞,再說了我纔是配置新藥最有經驗的人,交給弟子我不放心。”

“另外我也想近距離看看新藥爆炸的威力,林旅長你只需要保證前線實驗室安全就行了!”

林良珺也勸不動胡公公,他只能說道:“胡公您可要一路小心!”

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78章 銃炮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451章 僭主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030章 鬼市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90章 貪上史書第79章 亡於洪武第667章 政治仗第258章 藥,種子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491章 橡膠樹第675章 宣傳戰第618章 捨不得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635章 軍功章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259章 船,倭奴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540章 挖人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322章 震驚!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060章 吃飽飯第638章 籌碼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158章 冤案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211章 沖繩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550章 授權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245章 李時珍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625章 三本書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77章 三江感言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638章 籌碼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
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78章 銃炮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451章 僭主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030章 鬼市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90章 貪上史書第79章 亡於洪武第667章 政治仗第258章 藥,種子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491章 橡膠樹第675章 宣傳戰第618章 捨不得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635章 軍功章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259章 船,倭奴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540章 挖人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322章 震驚!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060章 吃飽飯第638章 籌碼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158章 冤案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211章 沖繩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550章 授權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245章 李時珍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625章 三本書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77章 三江感言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638章 籌碼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