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

bookmark

蘇澤在自己著作上《論戰爭》中寫下一句話:

“一名統帥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思考如何發起戰爭,而是思考如何結束一場戰爭。”

北方戰局的發展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料之外,這也是戰爭最讓人着迷的地方。

紙面上的實力並不是真正的實力,戰爭一旦開打,那就等於坐上了賭桌,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唯一的區別就是有的玩家底牌厚,有的玩家底牌薄,有的玩家運氣好。

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女真就是這麼一個底牌薄運氣好的玩家。

如果不是明末實在是太拉胯了,甚至到了南明時期女真人也沒有建立壓倒性的優勢。

在很多事情上,女真人都是靠着運氣賭對了,最後一步步蛇吞象佔領中原的。

但是這一世的女真人,就完全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女真人的底牌實在是太少了,在本部精銳犧牲之後,李如彘其實已經失去了所有底牌,剩下的敗亡就是時間問題。

這場女真叛亂引起的衝突,逐漸轉化爲全面的對峙,李成樑甚至命令山東的明軍發起了幾次攻擊,牽制徐州方面的東南軍隊。

如何在儘可能減少破壞的情況下,結束這場中原內戰,纔是蘇澤需要思考的問題。

戰爭的走向完全出乎所有人預料,整個參謀部和陸軍部海軍部都忙碌起來,各種調兵和補給計劃都被認真的討論起來,既然北方戰線已經拉起來了,那就不能放棄,東南正在近一期可能調集軍隊北上,支援李舜臣的防線。

站在地圖前,隨着陝西、河南納入東南的版圖之中,對明廷剩餘地區的合圍已經成型。

蘇澤看着地圖,山西方向是不考慮了。

和之前一樣,從海上登陸大沽,從天津直接攻打京師?

蘇澤開始思考起來。

山西多山且地勢險要,自古以來都是最難啃的骨頭,太原更是出了名的易守難攻。

得益於東南成熟的參謀制度,蘇澤放心的將這些事情都交給手下參謀們籌備。

現在滅亡明廷戰爭的主攻方向,就剩下了山東、大沽和關外。

蘇澤明白自己再一次被前世的歷史誤導了,現在的建州女真還沒登上歷史舞臺,就被東南和明廷兩座磨盤徹底碾碎了。

不過李如彘估計也沒想到,他的野心舉動讓關外成了東南和明廷交鋒的又一個戰場,雙方在這裡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這樣的邊疆部落實在是太多了,靠着幾代人投機積累,遇到上桌的機會就會一把梭哈,運氣好的登上歷史舞臺,運氣不好的直接從歷史上抹去。

仗打到這份上,蘇澤需要思考的已經不是關外這場戰役了,他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結束這場角逐中原命運的大戰。

結束戰爭的關鍵並不是一座城池的歸屬,而是徹底消滅李成樑手上的軍事力量。

如何讓這隻困獸在最後的戰役中不會拉着整個北方陪葬,纔是蘇澤需要思考的問題。

京畿地區有上百萬的人口,這裡是元明三百年的政治中心,如果因爲戰爭被毀滅了,那是整個中原的損失。而且南京雖然好,但是在蘇澤看來,京師依然是最佳的首都地區。

從元代開始,後面幾乎所有能夠大一統的政權,都選擇了京師作爲政治中心,這並不是偶然的。

京師的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

中華文明的獨特性,就在於這個文明有着大一統的傳統。

可是實際上這個大一統的鑄造過程是相當複雜的,中華文明也是古典帝國中唯一一個跨越了多種氣候帶,建立長期穩定帝國的國家。

中國的北方是寒帶,自古以來幽州就經常作爲一個獨立的地理單元,遊離於中原之外。

這一點從戰國時期的燕國就開始了,三國時期公孫家割據遼東,唐代的渤海國,其實北方一直都是一個有獨立條件的地理單元。

與之同理的還有塞外草原,華北稀樹草原,南方的熱帶和亞熱帶氣候,這些完全不同的地理和氣候單元,能夠完成大一統,本身就是一個文明的奇蹟。

所以在中華文明這片土地上,證券中心的位置非常重要,因爲這必須是第一個可以統御各個地理行政區域,能夠及時溝通並且處理各地邊疆問題的政治中心。

這個政治中心必須距離各個地理中心區域都很近,這樣才能保證行政效率。

這個政治中心還必須要方便向各個地理中心派兵,能夠鎮壓這些地方的叛亂勢力。

在整個中原,這樣的政治中心就目前就是京師了。

京師距離東北地區、塞外草原、關隴地區、華北地區都很近,也能夠方便的影響西域和高原。

通過天津的海運和京杭大運河,又能夠控制江南和長江流域,也能夠將行政命令傳達到南方的沿海地區。

唯一的缺憾就是距離西南地區比較遠,所以到了近代更快速的交通工具發明以來,西南地區一直都遊離於統治的中心。

所以京師就是目前最好的行政中心,這座城市也擁有成爲行政中心的配套設施和人口基礎。

必須要平穩的拿下京師,才能算是完美的結束這一次的戰爭。

蘇澤和整個大都督府的參謀處都開始運轉起來,尋求迅速完成大一統的最優解。

和大都督府的謹慎相比,如今整個東南都瀰漫着即將完成一統的積極情緒。

戰爭即將要結束,和平的曙光已經出現,報紙上刊登的某地地區投降的消息,已經無法像以前那樣引起東南百姓的歡呼了,因爲這樣的報道實在是太多了!

從漢中到蜀中,到雲貴再到河南和陝西,在普通百姓眼中,大概就是王師所到之地紛紛傳檄而定,負隅頑抗的明軍將領紛紛倒臺,眼看着天下就要重歸一統了。

對於南京城的百姓來說,與其關心那些普通人根本不知道的城市歸屬,報紙上崇明島劇院新排演的戲劇,南京城內最新的商品,反倒是距離普通人更近的消息。

就這樣,肅王帶領蘭州歸順的消息,掩藏在諸多的新聞中,並沒有掀起太多的波浪。

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388章 印花稅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241章 朕的錢!第034章 精製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617章 打老虎第653章 滾雪球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673章 定草原第023章 蘆田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416章 政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634章 爭陝西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259章 船,倭奴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027章 鴛鴦陣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013章 開荒忙,煎人壽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241章 朕的錢!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658章 少爺第049章 縣衙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237章 水戰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351章 《治安疏》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646章 蘭州第409章 廣築城?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409章 廣築城?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
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388章 印花稅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241章 朕的錢!第034章 精製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617章 打老虎第653章 滾雪球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673章 定草原第023章 蘆田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416章 政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634章 爭陝西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259章 船,倭奴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027章 鴛鴦陣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013章 開荒忙,煎人壽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241章 朕的錢!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658章 少爺第049章 縣衙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237章 水戰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351章 《治安疏》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646章 蘭州第409章 廣築城?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409章 廣築城?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