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人才“詛咒”

bookmark

由於蘇澤對於濟州島的重視,專門在濟州島設置了傳遞信息的快速通道。

李舜臣的信只用了十天時間,就從濟州島送到了蘇澤手裡。

對於朝鮮的事情蘇澤非常重視,立刻召集了內閣開會。

將李舜臣的信分發到各大臣手裡,等衆人看完了之後,首相徐渭立刻說道:

“大都督,屬下以爲應該立刻加強支援濟州島,儘快將朝鮮的水攪渾!”

蘇澤點點頭,徐渭的想法和他不謀而合。

對於軍事上的事情,司法大臣何心隱一向不怎麼說話,也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如今東南財政很寬裕,別說是支援一個小小的濟州島,就是在朝鮮拉起一支叛軍來都很容易。

而且濟州島扼控北方航線,關係到東南在朝鮮倭國的利益,方望海自然也表示支持。

監察大臣譚綸,年前纔將廣東巡撫的職位交接完畢吧,過了年纔到任內閣,還在熟悉工作的階段,對於具體的事務都保持緘默。

胡宗憲還在南直隸北部治水,而陸軍部和水師部的大臣也都在外領兵,這件事算是內閣商議通過了。

通過之後,蘇澤卻看向申時行說道:

“汝默,你以爲朝鮮之禍,到底源自何方?”

這一份李舜臣送來的報告,可以說是囊括了朝鮮小朝廷內部所有的問題。

李舜臣在朝鮮本島遊歷了一番,他發現朝鮮現在的環境,甚至要比他剛剛離開朝鮮的時候還要糟糕。

朝鮮權臣內部的鬥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在這樣的情況下,又夾在了三方之間。

大明、東南、倭國。

大明自然不必說了,朝鮮的親爹。

明廷中書丞相張居正陳兵鴨江,嚇得朝鮮君臣都要尿褲子了,然後全盤接受了明廷的開埠要求,全面接受明廷產品的傾銷。

大明打不過,東南朝鮮也搞不過。

對於前往朝鮮做生意的東南商人,朝鮮同樣不敢得罪,要知道東南水師的炮艦可不是開玩笑的。

接下來就是倭國了。

和大明曾經受到倭亂一樣,距離倭國更近的朝鮮,也遭遇了長時間的倭亂。

而且和大明倭亂中,倭寇成分不明,不少是本地海盜以倭寇名義作亂不同,朝鮮的倭亂是真的倭寇。

朝鮮在東北亞也是大國了,但是長期以來都比較文弱,比起正在內部養蠱的倭國,朝鮮根本就不是對手。

而倭國對於朝鮮的野心也很久了,朝鮮長期受到倭寇的侵擾。

不過這些還都是外因,朝鮮國內的內部問題更多。

李舜臣的這份報告很長,申時行用了很長時間纔看完,等他看完了之後,擡起頭說道:

“大都督,屬下以爲,朝鮮最大的問題就是教育。”

衆人看向申時行,朝鮮的問題很多,無論是朝鮮的君主繼承問題,權臣黨爭問題,外戚問題,腐敗問題,財政問題都是不小的問題,甚至比大明還要腐朽嚴重。

申時行卻偏偏說了一個教育。

在內閣羣臣看來,教育不過是最不起眼的問題了。

總不能你是教育大臣,每次都說教育問題吧?

衆人看向申時行,申時行不緊不慢的說道:

“大都督,屬下以爲,朝鮮國的問題就是其教育問題,究其根源,又是因爲離大明太近,自身發展又太差,造成了教育溢出。”

“離大明太近,就是因爲朝鮮和大明的交流太多,總能夠很快接受到中原的文化,相比之下倭國就距離遠的多,反倒是受到中原文化影響不多,或者說每次倭國學習中原文化都畫虎不成反類犬,學一個四不像。”

衆人紛紛笑起來。

申時行說的沒錯,倭國也多次向中原學習,特別是唐代的時候多次派遣遣唐使,學習大唐的文化。

至今倭國的建築風格,都受到了唐風的影響。

可是學習大唐文化的倭國,最後搞出了一個幕府將軍的體制來。

現在倭國內部混戰,實行的基本制度是“貫高制”和“米高制”,這種通過土地分封來維繫統治的落後制度,中原幾千年前就不完了。

相比之下,朝鮮就顯得“先進”一些了。

不過也“先進“得有限。

如果說倭國還是裂土分封的分封時代,那朝鮮就是魏晉南北朝的世家門閥時代。

雖然從歷史進程上是進步了,但是朝鮮的“兩班”門閥們,甚至還不如倭國的大名呢。

所謂兩班,就是朝鮮國主在朝會上的文武官員分別列於兩邊,這些文武大臣的權利和職位都是世襲的,類似於魏晉的九品中正制。

在徐渭等人看來,兩班制度,這種世襲罔替的落後門閥政治,纔是朝鮮最大的毒瘤。

兩班貴族不斷擴大農莊,獲得政治和經濟上的特權,然後內部又分裂出諸多派系,開始不斷圍繞最高權力進行死鬥。

朝鮮王權同時受到權臣、外戚、武勳的輪流伺候,甚至連王位正統存續都受到干擾,這才爆發了太多的問題。

申時行卻說道:“其實任何制度,都有適合自己的地方,就我們中原來看,倭國和朝鮮是很落後,但是人家也已經存續了這麼多年了,也已經形成了政治慣性了。”

“倭國人已經能夠接受幕府將軍統治國家,只要戰國結束,自然就能再次出現一個統一倭國的人。”

“我們可以批判性的說這些制度落後,但南洋一些島國上還有奴隸呢,不也同樣能統治下去嗎?”

蘇澤點頭,申時行說的確實沒錯,實行兩班制度的朝鮮可以說是落後,但是不是朝鮮如今趨於崩潰的原因。

魏晉門閥政治在中原也影響了好幾百年,也有平靜的治世和戰亂的亂世,如果只說制度問題,不能說明如今朝鮮如今的狀況。

申時行說道:“我中原魏晉的九品中正制度,也是有原因的,那時候能研習經義知識的只能是門閥子弟,皇帝想要治理國家,能夠依靠的也只有門閥。”

“等到了南朝,從劉宋武帝劉裕開始,寒門纔開始崛起,可是就算是是宋武帝自己出身也不高,但還是要聯合門閥統治國家,寒門依然無法進入朝堂。”

“甚至到了大唐,門閥政治依然沒有能被掃除。”在場的都是學貫古今的,自然明白申時行說的道理。

不是中原選擇了門閥政治,而是那個時代只能發展出門閥政治。

從西漢武帝后期的地方豪族,向着世家門閥轉化開始,門閥政治一直在奪取最高權力。

甚至可以說,三國的魏蜀吳政權,纔是“違逆”了當時的歷史潮流,是曹操、劉備這些超出時代上限的人傑,強行將歷史進程拖了幾十年。

等到三家歸晉的時候,已經是當時歷史的必然了。

“所以朝鮮的兩班制度,也是朝鮮自然的選擇,在我們看來自然是落後的,可是本來這項制度在朝鮮也是沒問題的。”

衆人點頭。

申時行說道:“可壞就壞在,朝鮮距離我們中原太近了。”

“因爲接受中原文化太方便了,朝鮮內部除了兩班貴族,也出現了大量讀書人。”

“這些寒門讀書人,在政治上無法更進一步,被血脈禁錮在基層。”

“而一部分鬥爭失敗的朝鮮大臣,加上一些研究經義很厲害的儒生,最後無法出仕,只能在朝鮮創辦書院。”

“而這些書院又培養出大量的讀書人,這些讀書人和他們的師長一樣,同樣因爲兩班制度無法身居高位。”

“而我們東南崛起之後,這樣的情況更嚴重了。”

“成本低廉的印刷術和紙張,讓朝鮮的書院不僅僅教書育人,還開始自己印刷報紙,發出自己的聲音。”

“當年李舜臣來東南,不就是這個原因嗎?”

申時行說完,徐渭沉默了一會兒說道:

“汝默所說的情況,不是和西漢末年太學擴招的問題差不多嗎?”

聽到徐渭這麼說,衆人就理解了。

西漢在王莽篡位之前,經歷了多次太學擴招。

在漢武帝時期的太學只能算是研究儒學的機構,總共也才百人不到,太學生授官的也不過幾十人,而且都是低品官員。

漢宣帝時期太學人數也不多,太學生進入朝堂也都是基層職位。

可從漢元帝開始,太學就開始不停的擴招。

等到王莽篡漢之前,太學生已經達到了三千人!

可朝堂上能夠容納的崗位就這麼多,漢代還有大量的外戚、列侯需要安置。

在最後王莽篡漢的過程中,這些大規模擴招卻無法安置的太學生,在輿論上和行動上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是最支持王莽篡漢的政治力量。

申時行說的沒錯,朝鮮的問題是距離中原太近了。

大量對現狀不滿的知識階層無事可做,只能聚集在一起鍵政。

落後的土地上承載了太先進的文化,東南的“主權在民”思想迅速在朝鮮風靡。

原本就高喊着“廢除兩班制度”的年輕讀書人,如今已經開始喊着“廢除朝鮮國主”的口號了。

這些在野的讀書人,雖然不是兩班貴族,但也是地方上的寒門。

寒門也是門,至少是自耕農小地主,在基層都是說話很有分量的人。

這樣一羣人在野,通過印刷術發展的廉價報紙聯合起來,交流各種思想,甚至已經出現了書院結社。

而朝鮮王室和兩班貴族忙着在朝堂上爭權奪利,互相鬥的你死我活,更是加強了對基層的盤剝。

兩班制度原本就會造成了的土地兼併和腐敗,明廷強硬的外交沖垮了朝鮮的小農經濟。

朝鮮小朝廷奉行的“事大主義”,對明廷的遵從,又給原本就落後的統治,再疊上的“買辦”的debuff。

這一切都讓更多的百姓走到了朝鮮統治集團的對立面上。

這就是李舜臣看到的朝鮮鄉野情況。

新的思想在朝鮮迅速傳播,基層正在失控,到處都是一點就燃的火藥桶。

申時行不再說話,內閣衆人沉默不語。

迅速擴張的知識階層,可不僅僅是朝鮮。

蘇澤開口說道:“給讀書人更多的出路,通過公平讓更多的基層的讀書人流動起來,我們東南纔不會走上朝鮮的老路。”

“人才只有用得好纔是資源,用不好反而是詛咒啊。”

衆人心有慼慼。

蘇澤說的當然是以後的事情,如今東南的人才還是不夠用的,大量基層崗位還空着,而經濟欣欣向榮,市場上到處都是機會。

已經有一部分讀書人放棄進入仕途,開始在商業上闖蕩了。

可也如蘇澤憂慮的那樣,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在這個紙張書本價格下降,知識傳播更加方便的時代。

也許只需要一代人,中原的識字率就能翻幾倍,而讀書人的數量更是要急速膨脹。

等到那個時候又要怎麼辦呢?

蘇澤沒有立刻回答內閣這個問題,他將話題拉回到了朝鮮問題上。

“讓李舜臣繼續在濟州島招募流民,另外給朝鮮本土澆一把油。”

“斷了朝鮮,就如同斷了明廷一臂。”

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653章 滾雪球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025章 急救第550章 授權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257章 大員島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033章 曬鹽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023章 蘆田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001章 穿越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550章 授權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005章 破浪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635章 軍功章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663章 神聖感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四卷總結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053章 虎狐犬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147章 雙雙升級
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653章 滾雪球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025章 急救第550章 授權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257章 大員島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033章 曬鹽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023章 蘆田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001章 穿越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550章 授權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005章 破浪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635章 軍功章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663章 神聖感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四卷總結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053章 虎狐犬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147章 雙雙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