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

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

蘇澤帶着林德陽和方愛竹,就這樣在吳縣城內閒逛了兩天。

接着他又去了同在蘇州府治下的太倉縣,三日後才返回滸關的鈔關廳。

一進鈔關廳,蘇澤就徑直走向了方望海的書房。

方望海得到通傳,蘇澤一進書房就被免了禮數,方望海急切的問道:

“汝霖可有辦法了?”

蘇澤點頭說道:“世叔,我已經有了籌備團練的方法。”

方望海大喜過望的說道:“這團練之兵從何而來?”

蘇澤說道:“織戶。”

方望海驚訝的說道:“織戶?怎麼可能,這蘇州府的織戶都在幾個大織商的工坊中做工,讓他們去給織商收稅?”

方望海此時已經懷疑蘇澤的智商,他來到滸關之後,也調查了蘇州府的情況。

蘇州產絲,松江產棉。

實際上絲綢這個東西,全國各地都有。

按照洪武大帝的設計,每一個自耕農都是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農業單元,男耕女織,家家戶戶除了種田之後,還要有相應的桑田,而一家農戶每年繳納的稅收除了糧食之後,還有一定數量的絲絹。

只可惜皇帝男耕女織的田園幻想,在越來越嚴重的土地兼併中破產,家家戶戶都織布,但卻不是每一個地方都適合養蠶,每個地方都適合種植桑樹,更不是每一個地方的人都能織出好看的絲絹來。

蘇州府,就是這麼一個適合發展絲織業的地方。

蘇州的發達,不僅僅在於織絲,還在於刺繡。

那些有着精巧刺繡的絲綢,纔是全世界最渴求的高檔奢侈品。

織造絲綢,在蘇州府已經有悠久的歷史,但是近些年又發生變化。

隨着土地兼併的嚴重,絲織業也開始聚集化。

蘇州城內已經出現上千名織工一起幹活的工坊,而這些大型織造坊的設備先進,效率更高,而且他們的產量大,擁有議價權,普通織戶紛紛破產,被迫賣掉自家土地進城打工。

也正是這些龐大的工坊,也造就了蘇州城市繁榮的市民經濟。

蘇澤竟然指望招募織工來給這些大織商收稅?

蘇澤胸有成竹的說道:“世叔不妨張貼告示試試看,招募破產織戶或者僱工參加團練。”

方望海最終還是相信了蘇澤,他派遣鈔關廳的官吏衙役,在蘇州府各城宣佈招募團練。

按照蘇澤的建議,方望海明確說明了本次團練是爲了“徵稅”用來抗倭,團練的時間爲期一年,每個月折銀一兩,總數是二百人,而且只從小織戶和破產織戶家庭中招募。

本來方望海以爲根本招不到人,可沒想到剛剛宣傳了一會兒,不到三天時間蘇澤就招募完成了二百人!

等到人員招募完畢,蘇澤再次來到鈔關廳,他拿出一份江南的地圖,對着方望海說道:

“世叔,這些日子我已經調查清楚了,蘇州府的大戶將絲綢從太倉縣碼頭出海,然後從黃埔逆流入長江口,才繞過了滸關的鈔關廳。”

蘇州府生產的絲綢不可能憑空消失,城內的大戶也不可能屯着絲綢,蘇澤假扮北方的絲綢商人,很快就打聽清楚了蘇州府絲綢的去向,這也和他一開始推測的差不多。

一切都在蘇澤的計劃當中。

聽到了蘇州府商人繞道長江口運送絲綢的消息,方望海在書房來回踱步說道:

“從長江口繞行?也對啊,如今的風向是吹向上游的,長江口河面寬可以行大船,難怪這幫傢伙都不走運河水道了!”

方望海來回踱步說道:“汝霖你的法子呢?”

蘇澤指着地圖說道:“既然他們繞道,我們就堵上這個漏洞,我的計劃是在這裡設置緝私團練所,搜尋抽檢長江上的貨船。”

方望海定睛一看,蘇澤所指的地方距離松江府不遠,是地圖上的一個小縣城,這個縣城的名字叫做上海縣,是松江府下轄的一個小縣。

“上海縣?緝私團練所?”

方望海雖然沒學過兵法,但是也看出了上海縣這個地方的地理位置重要。

扼守了黃埔江的入口海口,上海縣等於是進入長江的通道。

上海縣背後就是松江城和蘇州諸縣,若是在這裡設立緝私團練所,就等於將松江府和蘇州府都堵住了。

方望海再看看地圖,更是覺得上海縣這個位置的重要。

蘇澤指着上海縣說道:“不僅僅是緝私,在上海縣編練團練,也能防備倭寇,這就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抗倭?

方望海點點頭,倭寇去年才荼毒了松江府和蘇州府,打起抗倭的名義更是沒人敢於反對。

再次在書房繞了一圈,方望海說道:

“要在上海縣設緝私團練所,怕是南直隸這些官員不會同意啊。”

蘇澤早就已經想好了對策,他對着方望海建議道:“不用走南直隸的路子,世叔,您可以找胡宗憲。”

胡宗憲?

方望海這纔想起來,胡宗憲是如今的浙江巡撫,統領江浙的抗倭事務。

既然緝私抗倭也是抗倭,那設立緝私團練所自然也是胡宗憲的職權之一。

雖然目前胡宗憲還沒上兩江總督的頭銜,但是之前張經在浙江主持抗倭,就上了江浙總督的頭銜,可以節制江浙的軍陣文武官員。

如果有胡宗憲的支持,在上海縣設立緝私抗倭團練所就名正言順了。

“可是我和胡宗憲素無往來,胡宗憲會支持我嗎?”

蘇澤斬釘截鐵說道:“只要世叔能弄來銀子抗倭,胡宗憲一定會支持您的。”

“在江浙,真正和世叔立場一致的,就是胡宗憲!”

方望海這才發現,自己這段時間是被鈔關廳的事情折磨,失去了對大局的判斷力。

在抗倭這件事上,方望海和胡宗憲的立場還真的是一致的。

徵收鈔關稅,可以增加朝廷的財政,至少這筆錢開徵的理由就是用來抗倭。

只不過以前方望海礙於胡宗憲是嚴黨,而愛惜自己的羽毛,總是不願意和胡宗憲聯繫。

可是現在方望海也想通了,開徵鈔關稅就是得罪人的事情,現在自己在蘇州府的名聲還不如嚴嵩呢。

既然如此,還不如直接聯繫胡宗憲。

方望海直接拿起信紙說道:“我這就給胡宗憲寫信!”

蘇澤又說道:“團練所在上海縣,這是長江入海口,水上緝私需要船,世叔可以向胡宗憲再要一些浙江的甬船,這種船在入海口行駛最是方便快捷。”

方望海點點頭,將這個要求一併寫入了信中,等寫完之後他立刻讓管家前往急遞鋪,將信送往胡宗憲駐紮的杭州城。

“快馬傳遞兩日就能到杭州,汝霖,這一次可都靠你了!”

方望海已經將全部的籌碼都砸在了鈔關廳上,他就像是一條快要渴死的魚,只能望着蘇澤止渴。

“世叔放心,只要有胡宗憲的支持,鈔關法之事一定能成!”

說服了方望海,接下來的日子蘇澤要麼繼續在吳縣蒐集消息,一邊又在吳縣中心租下了一座小樓,這裡就是《警世通言》的雜誌社了。

果然,徐時行、許國和王錫爵無法抵禦辦報的誘惑力,有了徐時行這個蘇州知府公子的加入,蘇澤辦報的事情順利了很多。

徐時行幫着蘇澤盤下了一座印刷坊,江南的印刷事業和福建一樣發達,有經驗的雕版工人並不難找。

兩日後,剛剛執掌了抗倭主導權的胡宗憲,巡視了營房剛剛返回杭州城。

胡宗憲如今辦公的浙江巡撫衙門,就是張經之前的總督府衙,經過胡宗憲的一系列雷霆手段,他已經徹底掌握了抗倭主導權。

不夠胡宗憲同樣也遇到了老上司張經遇到的難題,沒錢了。

從寧波爭貢算起,倭寇在浙江已經鬧了三十三年了。

自從抗倭以來,朝廷在浙江加徵的捐稅,也壓得曾經富庶的浙江越來越貧困。

雙嶼之戰後,倭亂再次升級,蔓延到了山東、南直隸等多省,這些更是大明王朝的財稅重地。

特別是去年和前年倭寇在江南肆虐,影響了江南的稅收,更讓朝廷財政到了崩潰的邊緣。

胡宗憲是清楚張經是怎麼被殺的,他自然明白現在他的目的不僅僅是抗倭,而是如何用更少的銀子抗倭。

朝廷是支持抗倭的,兵部在年前就下令,允許各地編練團練,還要求浙江,南直隸,福建募兵抗倭。

可是無論是團練還是募兵,這些都是要花錢的,但是每次地方上要錢,戶部的回覆就是兩個字—“自籌”。

自籌就是沒錢,可朝廷從沒說過要怎麼自籌。

張經被殺的一個罪名,就是在浙江橫徵暴斂,但是彈劾張經的胡宗憲很清楚,張經死後家中沒有餘財,他在浙江徵收的錢,全部都用來抗倭了。

胡宗憲體會到了老上級的難處,這一次巡視營地,他就差點被官兵堵着討薪。

進入官署,胡宗憲直接來到了辦公的明堂,這裡是他的幕僚辦公的地方。

胡宗憲主持抗倭之後,立刻招募了在江浙很有名氣的徐渭、沈明臣、茅坤、文徵明爲幕僚,輔助他籌劃抗倭。

胡宗憲一進明堂,徐渭拿着一封信過來說道:

“撫臺大人,這封信請您親自看看。”

胡宗憲接過信,看到來信人方望海的名字,胡宗憲皺眉說道:“鈔關廳?我與這方望海速來沒有來往,他怎麼會給我寫信?”

徐渭沒有說話,等到胡宗憲看完信後,他合上信問道:“文長,你怎麼看。”

徐渭看着胡宗憲說道:“撫臺,我覺得應該同意方大人的請求。”

胡宗憲現在也就三十五歲,他和徐渭是同歲,但是比起科舉失意的徐渭,胡宗憲嘉靖十七年就中了進士,那一年他才二十七歲。

青年登科,仕途得意,讓胡宗憲看起來要比徐渭年輕多了。

胡宗憲摸着信說道:“文長的意思,是讓我全力支持鈔關廳,支持方望海了?”

徐渭說道:“朝廷設置鈔關,本意就是募錢抗倭,鈔關廳的錢也有一部分直接調撥給我們,光是這個理由,就足以讓我們支持方大人了。”

“若方大人在江南成功,那浙江也可以設鈔關廳,收取商稅抗倭了。”

胡宗憲笑着說道:“還有一個徐松江,對吧?”

徐渭沒有說話,他不喜歡捲入朝堂兩黨的鬥爭中,可是這些日子下來,他發現兩黨之爭無處不在,在胡宗憲這樣重視實幹的大員眼中,黨爭都是頭等大事。

胡宗憲揮了揮官袍的長袖說道:“方大人籌措鈔關稅也是爲了抗倭,既然是抗倭,那胡某自然要支持。”

胡宗憲說道:“從寧波調撥五條甬船,去往這個,上海縣,再以抗倭總司的命令,允許方望海在上海組建緝私團練所,員額,300人,經費自籌!”

寧波距離上海很近,甬船也是一種近海作戰的小船。

不過這個態度,也可以看出胡宗憲對方望海的支持態度了。

徐渭立刻起草命令,加蓋了官署的大印,發往寧波海衛所和蘇州府。

杭州和蘇州之間的命令傳遞很快,在接到了抗倭總司的命令之後,蘇澤立刻帶領林德陽,以及在蘇州府募集的團練兵前往上海縣。

在蘇州府沉寂多日的方望海,突然做出如此大的動作,和杭州的胡宗憲聯手行動,立刻吸引了整個江南的目光。

爲了劇情完整就這樣吧,晚上多更點字數,感謝大家支持!

(本章完)

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608章 瘋狂的股票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035章 謹慎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529章 電磁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002章 家廟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251章 發鈔第657章 拼命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618章 捨不得第77章 三江感言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033章 曬鹽第79章 亡於洪武第007章 軍籍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653章 滾雪球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430章 鐵路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281章 講武堂第83章 練銃兵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163章 吃絕戶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653章 滾雪球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659章 碾碎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028章 初陣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028章 初陣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044章 大明神劍
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608章 瘋狂的股票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035章 謹慎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529章 電磁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002章 家廟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251章 發鈔第657章 拼命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618章 捨不得第77章 三江感言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033章 曬鹽第79章 亡於洪武第007章 軍籍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653章 滾雪球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430章 鐵路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281章 講武堂第83章 練銃兵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163章 吃絕戶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653章 滾雪球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659章 碾碎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028章 初陣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028章 初陣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044章 大明神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