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

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

方知府立刻明白了女兒的意思。

延平衛平叛不力,事情是他們搞砸了,那請長寧衛出動的代價就應該延平衛出。

這時候如果長寧衛能夠收拾這個爛攤子,不讓事情捅到上面去,對延平衛也是最好的結果。

一想到這裡,方知府立刻讓手下人聯絡延平衛於指揮使。

於指揮使也在頭疼了,三個百戶全軍覆沒,這事情可千萬不能上秤,一旦上秤那可就是千斤重了啊。

前幾天兵部的公文,俞大猷在寧波折損了一個武舉人和三十多官兵,他這個浙江副總兵就被褫奪了世職。

於指揮使這邊折損了三百人,還不是直接囚車送到京師問罪啊!

胡礦監可是宮裡的人,他現在被礦盜圍了,若是胡太監出事,事情就壓不下去。

當務之急還是將胡太監救出來。

這時候知府衙門傳話的人過來了,於指揮使聽了方知府的辦法大喜過望。

長寧衛能剿滅黑山賊,肯定是有戰鬥力的。

雖然許下好處有些肉疼,但是總比丟官罷爵好啊!

於指揮使想了想,立刻喊來小兒子於宗遠,讓他親自去長寧衛一趟,和蘇澤商談出兵的事情。

於指揮使也不是捨不得銀子,只要能夠平定礦盜,三個百戶的戰死的事情想辦法壓下去,那事情也算是解決了。

這些日子於家真的是流年不利,於指揮使想起那個胡礦監,要不是他激怒曠工,也不會招惹如此禍事了!於指揮使又在家中咒罵胡礦監起來。

被於指揮使咒罵的胡礦監,此時正在屋子裡忙碌着。

這位被衆人咒罵爲狗宦官的胡太監,其實到了延平府都十分的低調,他沒有在南平城內住下,而是在礦區邊上建造了住宅,就住在了礦區附近。

礦區已經被圍了,胡太監散了家財,招募了一些礦工,總算是將礦盜擋在了外面。

不過現在出也出不去了,胡太監也清楚自己手下礦工的戰鬥力和忠誠度,讓他們看守防禦還行,讓他們突圍就有些強人所難了,所以胡太監乾脆躺平,就閉門等着延平府縣來救好了。

胡太監此時正在忙碌着,他將一塊藍色的礦石放進研鉢中砸碎,然後用研磨杵磨成細沙。

胡太監小心的將藍色的砂粉倒入白瓷瓶中,然後倒入清水。

這一套飛水法,可以祛除泥沙,再過濾一遍,等到明日沉澱之後就能得到藍色的顏粉了。

胡太監本來是織染所的太監,原來就是個無足輕重的小太監。

後來皇帝要開礦,也不知道是哪位貴人推薦的,胡太監就被派到了南平,做上了礦監。

以外人來看,這位胡太監可謂是升職加薪,討了一個好差事。

可實際上冷暖自知,胡太監喜滋滋上任之後,才發現這個倒黴差事。

爲什麼是個倒黴差事呢,胡太監過來開採的這座銀礦,在南宋時期已經開採過了。

皇帝也不知道哪裡翻出來一本堪輿圖,知道了這裡有銀礦,工部多次上題本,請求皇帝不要開礦。

工部的理由也很簡單,這礦,南宋末年就不開了,這說明礦幾乎被採完了,咱們再去挖也挖不出什麼了。

皇帝不聽。

等胡太監到了之後才發現,雖然礦脈中還有礦,但是這些礦都比較深,開採難度大危險大,可是爲了皇帝的任務,只能硬着頭皮開礦。

結果是,胡太監在南平開礦五年,花費了一萬兩銀子,最後只挖出來七千兩銀子。

這期間胡太監可是被噴慘了啊!

福建道給事中參奏他貪污銀子,天可憐見,胡太監賬本上清清白白,開礦五年挖了七千兩銀子,真的是一分都沒有貪污。

工部說他糟踐開礦的銀子,胡太監也只能再次附上賬本,也虧得他老實謹慎,這開礦一萬兩銀子還真的都花在該用的地方。

宮裡,朝廷都派人來查,胡太監平白貼了不少積蓄賄賂,這纔將真實情況送到了皇帝案頭上。

天可憐見,這礦裡真的沒多少銀子!

就這樣,胡太監守着這“肥”缺兒足足五年,宮裡人都知道這份差事坑人,沒有人願意來頂缺。

皇帝也知道自己當初不聽工部的勸阻,幹了這個賠本的買賣,但是也不肯撤了這個礦監。

朝臣是隔三差五將礦監的事情拿出來噴幾下,胡太監這些年都被噴麻了,算了,反正太監就是奸佞就是了。

胡太監乾脆誰也不理會,就躲在礦監中自娛自樂。

胡太監的愛好就是研究顏料染料,他是從織染所出來的,面對這山中各色各樣的礦石,產生了濃郁的興趣。

胡太監除了喜歡顏料之外,也喜歡研究礦石,他發現各種不同的礦石形態各不相同,他蒐集了不少各類礦石,還給山中的礦坑繪製了礦藏圖。

至於爲什麼礦盜叛亂,胡太監也是啞巴吃黃連。

他在山中開礦已經五年了,對礦工談不上多好,但是也談不上多苛刻。

但是官辦的礦坑,待遇也就這個樣子。

這就要說道另外一件事,讓胡太監被科道言官們抓着彈劾的事情了,那就是官辦的礦坑年年虧損,但是躲在山裡的礦盜卻能發財。

自從胡太監在南平開礦後,鄧茂就在山中私挖,這些年來官礦是日益虧損,但是私挖日益猖獗。

胡太監也想過措施,阻止礦工逃入山中,可是官坑的待遇也就這樣,他也沒辦法提高礦工待遇。

可是在科道言官那邊,就成了胡太監逼迫太甚,導致礦工落草爲寇造反。

胡太監一開始還會上本辯解,但是久而久之乾脆也躺了,你們說什麼就是什麼,這破差事皇帝換誰來是愛來,守陵的活兒和這個差事比起來都算是輕鬆的了!

現在鄧茂反了,胡太監更是躺的徹底了,要不是被那鄧茂抓了,大不了也上山做個礦盜?

反正自己也是個沒根的人,六根清淨無牽無掛,做個礦盜說不定都比做這個監礦太監掙的多。

那邊南平縣城裡,於宗遠從父親於指揮使那邊領了差事,於指揮使這次也算是下了血本,派出五十親信家丁護送於宗遠趕往長寧衛,商議請求長寧衛出兵平亂的事情。

於指揮使也和兒子交了底,這次延平衛也願意出血本,無論是縣城裡的鋪子,還是延平衛的其他產業,又或者是延平衛城外的那些田莊,只要能平定礦盜之亂,都可以割給長寧衛。

得了父親的指使,於宗遠連忙騎着馬出城,繞過了礦盜斷絕的道路,抵達了長寧衛。

“蘇兄!救我!”

於宗遠又是這句開場白,坐在家廟的後廂中,蘇澤無奈的看着自己這位頭號天使投資人。

“於兄,我們長寧衛是沿海衛所,彈壓地方可不是我們的職責。”

蘇澤還是先祭起了欲擒故縱大法,將起來長寧衛的難處。

於宗遠也是個直腸子,他直接說道:

“蘇兄,你們長寧衛連黑山賊也能剿滅,區區礦盜又有什麼難處!”

“而且根據我們延平衛跑回來的士兵講,鄧茂的礦盜中有擅使倭刀的匪類,怕不是勾結倭寇混入其中,這平倭也是長寧衛的職責啊。”

“我爹說了!若是能平定礦盜,延平衛自當有所酬謝!”

蘇澤也是傻了,他從沒見過於公子這麼談判的,上來就將談判的底牌露出來,完全就是送上門的肥羊啊。

這樣送上門的肥羊,不宰實在是太對不起於宗遠天使投資人的稱號。

於宗遠乾脆也交了底:“蘇兄,我爹也說了,延平衛的產業裡隨便挑!城外的那幾處田莊也可以,只要能平定礦盜就行!”

隨便挑?還有這等好事?

轉念一想,礦盜之亂讓延平衛損失了三個百戶,這事情要是真的鬧大了,於家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

爲了於家的富貴,付出一處產業算得了什麼。

蘇澤眼睛一亮,他想了想說道:“城外的藥火局也可以嗎?”

於宗遠一愣,他遲疑的說道:“這藥火局不是我們於家的私產,是延平衛的產業,不好私相授予。”

看到蘇澤不說話,於宗遠連忙說道:“不過雖然藥火局不能私相售賣,但是藥火局內的製藥器具和契約匠人都可以贈予長寧衛的!”

於宗遠對於藥火局最瞭解,他現在還兼着延平衛藥火局的差事,也知道如今延平衛藥火局的情況。

自從戶房書吏徐士盛死了之後,於家的藥火走私渠道就徹底斷了線。

如今馬百戶已經讓藥火局停工了,新生產的藥火也賣不掉,堆在倉庫裡又太危險,簡直就是一個燙手山芋。

聽到蘇澤想要藥火局,於宗遠其實心中還是樂意的,他也覺得這是做了一筆合適的買賣。

蘇澤更是覺得賺了大便宜,長寧衛最缺的就是有技術的匠人,生產藥火的工序也多,而蘇澤也準備改進藥火,這些匠人才是他最需要的。

至於生產設備什麼的,反正自己有鐵匠和木匠技能,不過有現成的可以儘快的投產。

最主要的還是渠道,購買硝石和硫磺都要渠道,這下子就有了穩定的供貨渠道了。

談定了之後,蘇澤立刻說道:“等我去和百戶商議一下,稍後就給於兄答覆。”

其實如果於宗遠不來,長寧衛也準備出兵了。

礦盜阻斷了長寧衛和南平縣城的通路,還有疑似倭寇混在其中,如果真的蔓延開了,對於長寧衛的背後安全也是重大隱患。

如今礦盜還沒成氣候,蘇澤也準備在這個時候出手,將礦盜之亂平定下來。

其實礦工作亂這件事,從明中期一直持續到明末,特別是在萬曆開徵礦稅之後愈演愈烈。

這其中不乏有實在活不下去,暴起反抗明廷的礦工,但是鄧茂這種聚集流民私挖礦山的礦盜,也都和黑山賊本質上差不多,屬於聚集爲禍的土匪。

特別是鄧茂這種礦盜首領,往往也都是地方豪強,他們聚集礦工佔山爲王,用銀子收買官員做些非法的勾當。

鄧茂雖然號稱是鄧茂七的後人,實際上這傢伙本身是南平城中犯事了的通緝犯,逃入到山中後開始偷挖銀礦,發了財之後就聚集了礦工。

原本南平附近的山中有好幾夥礦盜,鄧茂因爲心狠手辣,將另外幾支礦盜火併了,成了南平最大的礦盜首領。

在年景差的時候,礦盜也會和黑山賊一樣下山襲擊村莊搶奪糧食。

聽到蘇澤的話之後,林默珺也說道:“那明日我們就出兵?”

蘇澤點頭說道:“事不宜遲,鄧茂剛剛打贏了官兵,正是驕兵之時,這時候他們肯定會主動出戰,正是一舉剿滅的好時候!”

這些礦盜之所以難以剿滅,還有一個很大原因就是他們情況不對就會鑽進山中。

但是這次鄧茂擊敗了延平衛官軍,正是志得意滿的時候,這時候就是聚集殲滅他們的好時機。

林默珺點點頭,蘇澤又說道:“百戶,這次可以帶上兩門佛郎機炮,試一試火炮的威力。”

見到佛郎機炮的威力後,林默珺也點頭同意。

第二天一大早,百戶所敲響鐘聲聚集正卒,加上新訓練的鳥銃隊。

衛所裡又貢獻出兩頭耕牛,蘇澤給耕牛套上炮車,拉着兩門佛郎機炮,又將那名葡萄牙炮手帶着,拖着炮彈向着礦山而去。

一邊走着,蘇澤一邊和炮手交談道:“佛郎機炮也可以裝填散彈吧?”

炮手老老實實的回答道:“近距離當然是用散彈殺傷效果最好,這次攜帶的子筒中就有裝填散彈的。”

佛郎機炮的子母筒結構,最大的優勢就是裝填迅速,發射速度快。

子筒可以先裝填好藥火和炮彈,發射的時候只需要拆卸下子筒,換上新的子筒就能再發射。

這一次蘇澤帶上了十枚裝填完畢的子筒,爲的就是在實戰中檢驗佛郎機炮的殺傷力。

果不其然,等官軍出現在礦山附近,剛剛大勝的鄧茂立刻聚集了礦盜,從山上殺了下來。

蘇澤遠遠的看到十幾個倭人打扮的武士,手持倭刀衝在最前列。

果然和倭寇有勾結!

兩臺炮車已經固定完畢,木質炮車沒有彈簧減震的部件,蘇澤又用土填埋夯實減少反震力。

炮手裝入子筒,黑洞洞的炮口對準快速衝過來的倭寇,蘇澤大手一揮:“開炮!”

1.官辦虧損,民辦賺錢,沒啥好解釋的了。

2.其實從現代財政角度看,開礦一萬,挖出來七千,增加了gdp,是好事,不過皇帝可不會這麼算。

3.嘉靖年的礦監和萬曆的礦監不是同一種,萬曆的礦監是真混蛋。

4.嘉靖還是限制太監的,嘉靖年撤銷了鎮守太監。原因也簡單,道爺還是能壓住文官的,文官能用肯定比用太監強。萬曆用太監,是壓不住文臣。

5.前文勘誤,是栓式步槍不是燧發槍

(本章完)

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071章 破題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035章 謹慎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653章 滾雪球第003章 占卜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071章 破題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071章 破題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069章 縣令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007章 軍籍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334章 鑽膛炮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555章 關稅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416章 政第170章 縣試前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088章屏蔽了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646章 蘭州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240章 緝私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482章 缺官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466章 爭湖廣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160章 掀桌子第584章 備戰睢陽
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071章 破題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035章 謹慎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653章 滾雪球第003章 占卜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071章 破題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071章 破題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069章 縣令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007章 軍籍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334章 鑽膛炮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555章 關稅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416章 政第170章 縣試前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088章屏蔽了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646章 蘭州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240章 緝私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482章 缺官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466章 爭湖廣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160章 掀桌子第584章 備戰睢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