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

徐州前線的戰事,終於在臘月十五日這天停了。

東南這邊的第五旅撤離了前線,在確認東南已經撤走之後,屯兵魚臺縣的李成樑終於鬆了一口氣,下令讓全軍返回濟州過年。

明廷新軍歡騰,紛紛稱頌李成樑,但是李成樑卻高興不起來。

手下軍官垂頭喪氣,士兵士氣低迷,消耗了海量的軍糧物資,最後卻一點戰果都沒有。

雖然是一點戰果都沒有,但是明廷這邊從軍官到士兵都是疲憊不堪,彷彿經歷了一場生死大仗。

可偏偏如此疲憊的漫長對峙,是真的是一點戰果都沒有。

從開戰至今,雙方只是在山東北部的前線陣地互相發射了火炮,然後象徵性的開了幾槍,根本沒有任何一方發起什麼有用的衝鋒。

可就算是這樣,每天火炮對射,也要花費不少銀子。

可是東南那邊開炮了,如果明廷這邊不開炮,對於士氣也是很大的打擊。

所以對面開炮三次之後,明廷新軍也會開一次炮迴應。

用明廷新軍的話說,這是互相開炮問候對方。

如果只是消耗一些火炮和彈藥那也就算了,這也算是拉動了明廷這邊軍工業的發展了。

緊接着東南第一旅對山東東部的沿海進行了登陸突襲,山東地方團練只能守着城市自保,根本不敢追擊東南的軍隊。

等李成樑拉着第三鎮的軍隊去支援,東南的水師又跑的沒影了。

第三鎮被東南水師在膠東半島上溜了一圈,戰事就這樣莫名其妙的結束了。

整整四個月的極限拉扯,他如同狗一樣被拉到了山東東部,又被拉回了山東北部。

比起之前平定梁山的戰鬥,這場莫名其妙的徐州會戰,可以說是打的非常憋屈。

明明明廷三鎮的兵力要比東南第五旅多幾倍,明明李成樑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修建了大量棱堡,最後還被東南牽着鼻子走。

相比之下,東南那邊付出的成本就小很多了。

山東防線的最大成本,就是邊境線上的棱堡了。

爲了防禦東南的進攻,李成樑修建了大量的棱堡,每一座棱堡都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維持。

東南並沒有和明廷一樣修建大量的棱堡,若僅僅是依靠塹壕就設置了防線。

除了塹壕之外,東南還有一種特殊的防禦工事——鐵絲網。

利用木樁和鐵絲製作的鐵絲網,配合塹壕可以起到極強的防禦效果。

不僅僅是對炮兵和步兵,騎兵也很難突破這些鐵絲網。

塹壕和鐵絲網比棱堡好弄多了,工業化製造鐵絲成本也很低,而且可以根據前線局勢隨時修改防線。

李成樑也想要學東南使用鐵絲網和塹壕防禦,可他的工匠告訴他,明廷這邊根本沒辦法低成本的製造這麼多的鐵絲,如果手工打造,那成本高的嚇人。

李成樑只能打消使用鐵絲網的心思,乖乖的使用棱堡防禦。

除了棱堡之外,火炮也是一個很大的成本。

炮彈和火藥的成本不說,另外一種成本來自於東南火炮對明廷士兵的心理壓制。

移動部署的炮兵可以隨時開炮,明廷新軍這邊的士兵心理壓力極大,要小心從各種方向而來的炮彈。

而東南那邊早就已經掌握了明廷防禦工事的詳細地圖,對於每一門炮的位置都已經瞭解了。

但是明廷這邊卻因爲火炮技術的落後,只能在棱堡上安裝固定的大炮,沒辦法和東南那樣使用移動的火炮。

明廷的火炮可以調整的角度很小,對面的東南士兵只要在火炮攻擊範圍內做好工事,就不用擔心其他方向來的炮彈了。

光是這一點,就讓東南前線陣地的壓力小了很多。

同樣是一輪炮轟,明廷這邊要龜縮在棱堡和塹壕裡,小心的躲避可能從各個方向來的炮彈,還需要不斷的維修被東南火炮摧毀的工事。

而東南這一邊,只需要定期加固明廷炮火範圍內的工事就行了,後方防線的士兵甚至可以探出頭來放風。

明廷的士兵則需要擠在一起,忍受頭頂上呼嘯的炮彈,在塹壕的泥坑中埋着頭等待對方炮火停歇。

東南士兵的精神狀態,明顯要比明廷這邊的士兵好,其中還有一個因素,就是鐵路。

東南這邊大張旗鼓的建造鐵路根本瞞不住別人,李成樑在徐州鐵路動工的時候,就知道東南奢侈的在地上鋪設鐵軌,建造名爲鐵路的巨大工程。

通過馬拉着軌道車在鐵軌上通行,可以用少量的人力畜力就可以運輸大量的兵力和物資。

鐵路將沛縣、徐州和下邳三座戰略支點城市連接在了一起,而這正好就是和明軍對峙的前線城市。

鐵路可以運輸炮彈和糧食,讓東南新軍這邊的糧食補給非常輕鬆。

而李成樑雖然也有運河來運輸,但是還需要用人力畜力穿過堅壁清野的無人區,徵發山東大量的民夫來維持前線的補給。

而膠東半島的沿海戰役,運動中的明軍消耗更是巨大。

這四個月的戰爭,吃垮了山東今年積攢的家底,最後還是靠着明廷大力輸血才撐了下來。

火車不僅僅節約了物資運輸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軍隊機動力的巨大提升。

東南第五旅在站前之後五千人,戰事開始之後陳璘開始擴軍,將第五旅增加到了一萬人。

這一萬人看起來很多,其實在徐州這麼長的防線看來根本就不算多。要知道明廷新軍也在擴張,李成樑手下的三鎮新軍如今也有了兩萬五千人,再加上協防的地方軍,李成樑在前線陣地上有四萬多人。

在蘇澤穿越前的時間線上,徐州可以容納上百萬大軍的大決戰,這點人散落在這麼長的防線上根本不夠看的。

可是東南第五旅就靠着這五千老兵和五千新兵,將整個防線守的固若金湯,讓李成樑一點破綻都沒找到。

這就是火車帶來的機動力提升了。

並不是說火車的速度很快,東南火車的速度是不如騎兵的,甚至不如急行軍的步兵。

而是有了火車,士兵們可以在車廂裡一邊休息一邊轉移到目標地點,節省大量的體力。

在對峙的防線上,你明廷軍隊可以通過急行軍,完成幾次大規模調動,抵達作戰地點。

可是急行軍之後總要休息一下才能發動攻擊,這時候東南的士兵已經乘坐火車,精神抖擻的出現在陣地上,立刻就能投入到防禦作戰中。

李成樑這麼調動了幾次,想要突破東南的防線,都被陳璘迅速利用鐵路部署兵力,牢牢的守住了。

等到了後期,李成樑手下已經怨聲載道了,根本不願意再做這種無用的突襲了。

反而東南這邊,通過前線對峙訓練了新兵,讓新兵迅速完成了戰場的蛻變。

這一次停火,是李成樑實在撐不住了,秘密派出了使者,向東南這邊請求停戰。

東南這邊也接受了停戰請求,雙方各自撤出部隊,返回駐紮的城市。

等李成樑返回濟州城之後,立刻向京師的明廷表功,誇讚自己這場“史詩級的大勝”。

雖然自己一寸陣地都沒有推進,也沒有任何戰果,可是對方也沒有推進陣地啊!

在明廷對陣東南的多次戰役中,這次徐州會戰可以說是某種意義上的“史詩級的大勝”了。

張居正在接到了李成樑的布露文書之後,雖然他也知道前線到底是怎麼回事,但還是立刻讓明廷的報紙開始配合宣傳這場“大勝”。

這倒不是因爲張居正和李成樑的關係多鐵,而是明廷確實需要這麼一場“大勝”來穩定人心。

明廷和東南開戰以來,別說是勝仗了,就連這樣的平局都沒有過。

東南反賊頭子蘇澤親自督戰徐州,動用了大量軍隊卻沒有能攻下山東一塊地方,這樣的宣傳確實能夠讓明廷官員士紳們過一個安心的年了。

在明廷的宣傳下,李成樑成了一名指揮若定的神將,挫敗了東南這一次“前所未有”的進攻。

東南寸土未佔,李成樑帶領的新軍三鎮牢牢的守住了陣地,多次打退對方兇猛的進攻。

而這一切,不過是張居正執政半年不到,剛剛實行了新政的成果。

也就是說,只要張居正繼續推行新政,靠着明廷更大的疆土,更充沛的人力,一定能夠扭轉對東南的劣勢,馬上就可以反攻東南了。

在這一套宣傳下,京師的讀書人立刻激動起來,紛紛寫文章稱讚張居正。

京師讀書人更是肉麻的說他是當世周公的,一定能夠帶領大明平定東南賊叛亂。

山東前線這場不存在的“大勝”,總算是給明廷隆慶三年的春節增添了幾分喜氣。

緊接着張居正也宣佈,要以本屆內閣的名義,籌辦一次鰲山燈會,慶祝李成樑在山東取得的“大捷”。

相比明廷這邊的喜氣洋洋,東南反而對這場徐州之戰沒有過多宣傳。

甚至很多地方都不知道在徐州爆發過這麼一場戰爭。

臘月十八日,陳璘等第五旅的軍官從徐州前線返回,蘇澤卻不是讓他們回南京休假的,而是直接讓他們住進了南京陸軍學校。

陳璘身邊站着第五旅的參謀長宋潛,這一次的作戰中,第五旅的參謀處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無論是情報分析,制定作戰計劃,安排後勤補給,這些工作都被分解到參謀處,由不同的作戰參謀們協力完成。

這倒不是說陳璘這個旅長沒了作用,這一次徐州戰役能夠完美收官,和陳璘本人穩紮穩打的指揮也有很大的關係。

陳璘對着也很緊張宋潛說道:

“大都督讓我們回南京,就是總結交流徐州之戰的經驗的,你是軍校科班畢業的,這點陣仗對你不是問題。”

宋潛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徐州會戰之後,第五旅參謀處就沒日沒夜的總結經驗,光是材料就堆滿了一輛馬車。

這不是宋潛這些參謀們形式主義,搞什麼文山會海,而是這場會戰值得總結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陳璘帶着參謀長宋潛,在軍校報到安頓住宿後,立刻被引導到了一座禮堂。

等陳璘和宋潛走進禮堂,看到了坐在下方的衆人,嚇得差點立刻逃出去。

包括蘇澤在內,東南新軍幾乎所有的將領都齊聚在這座禮堂中,直勾勾的看着陳璘和宋潛。

陳璘首先想到的是,莫不是大都督要宰了我?這是什麼林沖誤入白虎堂的劇情?

沒想到蘇澤看到陳璘和宋潛,立刻站起來說道:

“讓我們歡迎徐州之戰的兩位功臣。”

隨着衆人鼓掌,蘇澤又起身將陳璘和宋潛拉進了禮堂。

“這一次,就要請陳旅長和宋參謀長好好給大家上課了。”

宋潛緊張的都要暈過去了,蘇澤卻拉着他說道:

“這次徐州之戰,參謀處起了很大作用。”

“諸位可能還意識不到這場變革的重大意義,但是我要說,參謀制度將是奠定未來幾百年戰爭方式的重要變革,後世要研究戰爭史,永遠都繞不開這一次的徐州會戰。”

“宋參謀長,就請你給大家講講,這一次徐州會戰中,你們參謀處做了哪些工作吧。”

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608章 瘋狂的股票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463章 紅丸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658章 少爺第646章 蘭州第012章 煙薯第061章 淨海王第022章 畝產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666章 棄遼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566章 睢陽第240章 緝私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049章 縣衙第79章 亡於洪武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435章 髒東西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049章 縣衙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540章 挖人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591章 千年變局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053章 虎狐犬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600章 三三制第464章 駕崩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072章 巧破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466章 爭湖廣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060章 吃飽飯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055章 算卦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491章 橡膠樹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630章 女王朝貢
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608章 瘋狂的股票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463章 紅丸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658章 少爺第646章 蘭州第012章 煙薯第061章 淨海王第022章 畝產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666章 棄遼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566章 睢陽第240章 緝私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049章 縣衙第79章 亡於洪武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435章 髒東西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049章 縣衙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540章 挖人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591章 千年變局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053章 虎狐犬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600章 三三制第464章 駕崩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072章 巧破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466章 爭湖廣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060章 吃飽飯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055章 算卦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491章 橡膠樹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630章 女王朝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