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

bookmark

汽笛聲響起,徐琨從頭等車廂站起來,他看着玻璃窗外的松江車站月臺,已經擠滿了大包小包準備上車的乘客。

好在頭等車廂停靠在月臺的前端,那邊有專門的頭等車廂乘客候車月臺,沒有後面這些普通月臺那麼擁擠。

徐琨的助手們也跟着站起來,等到列車停穩,列車員打開車門,一行人從火車中走下來。

看着噴吐着白色蒸汽的火車頭,徐琨實在是無法理解,這東西是怎麼自己動起來的?

自己不理解就不理解吧,反正大都督就和會法術一樣,總能夠發明神奇的東西。

紡織機如此,蒸汽機也是如此,徐琨甚至有一個和主流的讀書人不同的看法。

東南能夠迅速崛起,不是靠的武器裝備,也不是靠的新學思想,而是靠着這些神奇的發明。

徐琨這次出門,調研了蘇鬆鐵路,對於使用了蒸汽車頭的鐵路,徐琨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當年徐琨起家的時候,就是立刻投入重金,跟上了蘇澤在天工書院推廣的新式紡紗機,這纔在後來的棉布紡織變革中異軍突起,成爲松江地區第一棉布商的。

從這件事之後,徐琨就一直跟隨蘇澤,上一次鐵路公債他也帶頭認購,賺了一大筆錢。

現在徐琨調研鐵路,也是看到鐵路的巨大利益。

徐琨從站臺走下去,看着熱鬧的火車站,對着助手說道:

“我們直接去松江知府衙門。”

徐家的馬車早就已經等候在火車站邊上了,徐琨登上了馬車,直接向松江府衙門而去。

現任松江知府許國,是當年蘇澤在蘇州辦報時候的同伴,也和申時行是同榜的榜眼。

許國比申時行要大上很多,不過誰都知道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大都督的舊友,又是松江這個東南最大府的知府,下一次許國很有機會,沿着申時行的老路進入內閣。

廣州府、松江府、蘇州府、福州府、杭州府,這五府的財政貢獻冠絕整個東南,這五府的知府也和其他地方的不同,隱約要高上一級。

特別是如今日益發展的松江府,靠着鐵路和航運的優勢,已經超越了其他府,成爲天下首府。

不過許國到任松江府之後,卻幾乎沒有任何大的動作。

他所有的政策,都是延續前任松江知府申時行的政策,甚至連人事安排來上都沒有過大的調整。

對於上海縣的建設方針,也都是按照申時行留下來的規劃,許國到任松江之後唯一讓人議論的事情,就是許國將知府衙門從華亭搬到了上海縣。

對於這件事,華亭縣的人很有意見。

雖然上海縣是大都督的龍興之地,當年蘇澤也是靠着在上海縣練的緝私警備總團起家的,但是華亭一直都是松江府的經濟和政治中心。

徐家的工坊就集中在華亭縣。

許國將府衙從華亭縣搬到了上海縣,這不是讓上海超過華亭了嗎?

不過許國也有話說的,如今上海的黃埔港已經超過了松江港,成爲連接中原南北的最重要港口。

如今東南在北方的港口,無論是濟州島還是仁川,還是大沽,這些商船都會在上海停靠。

而南方北上的船,也會在上海停靠補給。

上海港已經成爲整個東南吞吐量最大的港口,這還是沒有佔領北方的情況下。

如果吞掉大明,徐琨都不敢想上海會有多繁華。

除此之外,蘇鬆鐵路的松江府終點站,也被設在上海縣。

鐵路距離港口不遠,港口的貨物直接可以裝卸到火車上,然後用陸運運送到沿途的城市。

另外從上海的海港可以直接進入長江,通過內河商船沿途將貨物一直運送到武昌。

身處於內河航運、海運、鐵路,三條幹線的交點,又是距離南京最方便的出海口,上海不發展也不可能了。

這也讓原本只有十萬人口的上海縣迅速膨脹,如今上海縣已經拆除了縣城牆,居住在上海縣內的常住人口已經達到了三十萬人。

徐琨也在上海近郊的地方購置了土地,準備在這裡建造工坊。

許國的府衙是新建造的,不過許國是一個實用主義者,府衙並不華麗,但是面積不小。

松江府和其他府不一樣,因爲經濟高速發展,需要各種專業的吏員來管理。

從前任知府申時行開始,松江知府就不斷向內閣打報告,要求擴編松江府的官吏編制。

對於這件事大都督府和內閣非常慎重,徐渭甚至親自前往松江府多次,最後才決定給松江府的知府衙門增加到官員十二人,吏員一百二十人的編制。 這已經大大超過其他知府一級衙門了,這也是松江府被稱作天下甲府的原因之一。

許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松江府的人口龐大,各類經濟活動很多,沒有大量專業的官吏,根本無法應對這麼多的事務。

就比如普通知府衙門,一般就是按照六部設立六房,承接上級的事情就可以了。

但是松江府就不同,光是一個戶科,就需要大量的專業管理。

因爲職權太多,許國對松江府的戶科進行了拆分。

首先是財政科,這是負責整個松江府各級官府衙門的財政預算和開支,負責所有和松江府有關的投資使用的部門,說白了就是負責用錢的部門。

接下來是稅收科,這是專門負責整個松江府內稅收工作的部門,也就是負責收錢的部門。

財政和稅收分開,收支兩條線,這樣也讓松江府的帳更加清楚,也避免了戶科權勢過大的問題。

戶科只是一分爲二,工科就是徹底拆分了。

鐵路、公路、海運、河運、水利、城建,這些都被許國拆分出來,形成比較專業的機構。

十二名官員和一百二十名吏員,和其他府的五名官員八十名吏員相比,松江府的編制已經多了很多,但是許國的人手依然不夠用。

而且這還是治安和消防,都依靠上海緝私總團維護,許國完全不需要養治安部隊的情況下。

所以整個松江府也被稱爲官吏地獄,進了松江府就要做好每天996,乃至於每天007的準備。

許國的政務繁忙,但他還是抽空見了徐琨。

這並不是因爲徐家在松江的錢多,而是因爲徐琨另外一個身份,他是松江府制憲會議代表。

制憲會議代表在地方政務中是具有特殊地位的,他們對於當地政策有否決權,還可以直接向大都督府或者內閣反映地方問題,當地制憲會議代表聯合起來還可以質詢本地官府。

在很多地區,一些跋扈的地方官員就吃了制憲會議代表的虧,有幾個急功近利的官員甚至被當地制憲會議代表們聯合趕走了。

許國倒是不擔心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但是徐琨作爲制憲會議代表,他來見自己也是公事。

徐琨走進許國的辦公室,他首先向許國行禮,接着將一份文件放在了許國面前。

“府臺大人,這是草民所寫的一份鐵路發展計劃。”

許國翻開,這是一份非常專業的調研,也是一份興建鐵路的計劃。

如今的蘇鬆鐵路,實際上就是從蘇州的太倉縣到松江府上海縣的一段。

實際上里程不長,沿途也就只是途徑嘉定一縣。

徐琨這份計劃的野心就很大了,他計劃將上海縣和華亭縣之間的鐵路也修通,甚至修到青浦縣,最好能和蘇州府的崑山縣修到一起,形成一條鐵路環線。

對於修鐵路,許國自然也是支持的。

但是鐵路投入巨大,還涉及到了沿途土地拆遷的問題,處理起來非常困難,許國本身也不是一個特別想要折騰的人,所以一直也都很猶豫。

除了錢之外,最重要還是輿論。

如今東南的兩條鐵路,爲了鐵路要不要政府出資的問題,已經吵了很久了。

萬一鐵路不盈利,那松江府也要承擔很大的罵名的。

徐琨又說道:“我們華亭縣的幾家商會,想要聯合出資來承辦這條鐵路,府臺大人意下如何?”

私人承辦?

許國猶豫了,不過他還是搖頭說道:“鐵路官營,這是大都督定下的國策,這是不能動搖的。”

徐琨說道:“府臺大人,當然是鐵路官營,我們只是承辦。”

“承辦?你是說由你們來修鐵路?松江府投資?”

許國搖頭說道:“那也不行,松江府哪裡有錢投資鐵路啊。”

徐琨笑着說道:“還請大人看完這份計劃書再說。”

紅色爲已經修建鐵路,黃色爲計劃鐵路

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666章 棄遼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77章 三江感言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201章 衣錦還鄉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033章 曬鹽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625章 三本書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245章 李時珍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438章 出兵藉口推一本朋友的書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003章 占卜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106章 紅陽教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679章 雨將軍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036章 售鹽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240章 緝私
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666章 棄遼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77章 三江感言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201章 衣錦還鄉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033章 曬鹽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625章 三本書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245章 李時珍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438章 出兵藉口推一本朋友的書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003章 占卜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106章 紅陽教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679章 雨將軍第82章 織布機(求訂閱!)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314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036章 售鹽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240章 緝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