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伏爾泰的學生

bookmark

“您寫的關於洛林和阿爾薩斯地區的分析報告我已經看過了,裡面的內容詳盡無比,恐怕需要花費一番功夫才能夠寫出。很難想象寫出這份東西的人沒有心力在政治上大幹一番。”路易對伏爾泰說。

“哦,那份東西,呵呵呵……”伏爾泰笑着搖了搖頭,說,“其實那並不是我寫的,我這副老骨頭又怎麼可能有體力做這種東西呢?其實,那份報告是我的學生撰寫的,只不過最後是借我之名發表出去的。”

“您的學生?”路易面『色』如常,但心中已經起了興趣,伏爾泰的話說明有一個年輕的內政人才存在。相比起已經老朽的伏爾泰,他覺得這個人對於自己的幫助恐怕更大。“不知道我是不是可以見一見他?”路易問。

“當然。其實當初讓他以我的名字發表那份報告的時候,主要就是爲了引起你的主意。”伏爾泰說着便拿起放在桌上的銅鈴鐺搖了搖。

“他是一個人才,而且還很年輕,不應該一直窩在這座小鎮中,外邊有更爲開闊的世界等待着他。”人還不知道在哪裡,伏爾泰便已經褒揚起他來了。

路易聽了之後表情並沒有顯得有多少誇張,還是一臉平靜,僅僅是有“嗯”之類的聲音迴應,但他的內心卻是越來越期待這個人。

伏爾泰之前自己都說他是很少對某一個具體的人進行公開的褒揚,而現在,雖然對象是他的學生,可路易並不認爲那個人是因爲師生間的師徒關係纔會享受到如此破格的待遇。

過了一會兒,可是還不見有什麼人過來。伏爾泰尷尬地對着路易笑了笑,然後又舉起銅鈴鐺搖了搖,但是,這一次又沒有什麼反應。

一連三次之後,房間中終於多出一個人來了。

“他就是我的學生,羅謝爾費爾奈。”伏爾泰神情嚴肅地介紹着,他顯得有些憤怒,沒辦法,那位羅謝爾費爾奈讓他出醜了。

羅謝爾費爾奈並不是從房門進來,而是從側面牆壁中推牆出來。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夾壁牆,中世紀的宮殿中大多都有這類設計,主要是作爲密道逃生而用。也許這道牆並不隔音,所以用銅鈴鐺就可以進行信息傳遞,只是看他睡眼惺忪的樣子,可見剛纔他並不是故意放老師的鴿子,而是睡着了沒有聽到。

這也算是不可抗力吧!所以路易很大度地向他微微一笑,並沒有如伏爾泰那樣生氣。

“哦,您真的是法蘭西的王儲殿下?不會是冒名頂替的吧!”羅謝爾費爾奈『揉』了『揉』眼睛,一臉將信將疑的樣子。

“羅謝爾,你太失禮了。”伏爾泰粗着嗓子教訓說,“難道有我證明還不夠嗎?”接着,他又尷尬地對路易說,“抱歉,我這個學生從小生活在鄉下,雖然遊歷過各地,可因爲大多都和底層人接觸,所以沒規沒矩的。”他在轉頭對學生說,“還不快向殿下道歉。”

“您真的是王儲殿下?”羅謝爾費爾奈雙目一亮,突然雙手按在了圓桌上,身體前傾,緊盯着路易,似乎是在仔細打量、觀察。

“是的,我是。”路易被他的神經質弄得一愣一愣的,但是因爲伏爾泰先前說了他生活在鄉下且沒有和貴族有太多接觸的事,所以反而覺得這個人的反應樸實真摯,符合他的經歷,不像是那些凡爾賽的貴族做作虛僞。

“羅謝爾,快離遠點。殿下來這裡可不是讓你像一個外科醫生那樣,對人體進行觀察的。”一旁的伏爾泰皺起了眉頭,不悅之『色』更濃。

“真是難以置信,法蘭西的王儲居然如此平易近人,與那些貴族大有不同。”羅謝爾費爾奈慢慢將前傾的身子收了回去,而後退了兩步並單膝跪下,用着崇敬的語氣說,“非常抱歉,我親愛的殿下。請恕我的無禮行爲。”

“他曾經遊歷過法蘭西各地和奧地利、不列顛,所見過的貴族雖不多,可是卻沒有太多好印象。”伏爾泰接着他的話解釋了一番。

“我明白了。”路易點了點頭,對單膝跪在地上的羅謝爾說,“請起來吧!我很喜歡你的樸質無華,在我的眼裡,你比那些虛僞的貴族要高尚許多。所以你不必爲你剛纔無錯的言行請求饒恕,你沒有錯誤。”

“非常感謝您,我的殿下。”羅謝爾說着便起來了。

其實道歉或請求饒恕,他也沒有必要單膝跪地。跪下在歐洲是十分高階的禮節,通常只在教堂祈禱之時纔會行這個禮。他那單膝跪地的行爲,雖然顯得不懂禮儀,但也可見伏爾泰並沒有說謊,他確實什麼也不懂。不過,通過他的單膝跪地,路易看得出來自己在他心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地位。恐怕那出於欣賞所展現出來的平易近人和大度,已經征服了面前這個年輕的心靈。

“可以讓他坐下嗎,殿下?”伏爾泰問。

“當然。”路易點了點頭。反正多了一張椅子,而且這裡不多不少恰好三張椅子,顯然是早有所安排的。況且路易也不介意和這個地位低下但樸實的“農民”同坐在一張桌子前,他雖然習慣了貴族的身份,可並沒有太濃重的階級歧視。

只見這個羅謝爾費爾奈,年紀恐怕只有二十三四歲,有着黑棕『色』的頭髮和黑『色』的瞳孔,身高雖然至少有一米八以上,可身材消瘦,甚至比普通的農家人更爲瘦弱,但這反而更能夠透『露』出他身上的書生氣。

在羅謝爾費爾奈坐下後,路易便直入主題,問:“聽說那份關於洛林和阿爾薩斯的報告是你寫的?”

“是……是的。”羅謝爾顯得很緊張,口齒不清地說,“幾個月前剛剛從那裡遊歷回來,恰好老師提出讓我寫一份關於那個地方的報告,就憑着記憶寫了出來。”

“是在巴黎的朋友告訴我你成爲洛林、阿爾薩斯主人的時候要求他寫的。”伏爾泰補充了一句。

“這樣的話不是連半個月都沒有嗎?”路易驚訝了,從王祖父定下決定,到報告發表,中間只隔了半個月,但若是扣除運送和印刷的時間,恐怕只有幾天的時間來寫。真是這樣的話,那麼羅謝爾費爾奈就不是人才,而是天才了。

“我用了三天的時間,一共修改了三次才完成。”羅謝爾謙虛地說。

“這已經很了不起了。你僅僅憑藉幾個月前的記憶,就能夠寫的這麼詳盡,這很不容易。”

“謝謝您的誇獎,殿下。”

“你的能力值得獲得我的誇讚。”路易興奮地問,“你既然將洛林和阿爾薩斯的問題看得那麼透徹,恐怕應該已經想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吧!”

只見羅謝爾點了點頭。

“可以說一下嗎?”

“當然可以,殿下。”羅謝爾咬着字根說,“正如報告中所寫的那樣,洛林和阿爾薩斯是各有各的問題。它們共有的問題就是貴族、教會和平民的矛盾以及官員的貪腐和行政的低效率,而阿爾薩斯還有些特殊,那就是因爲貴族、教會和平民的矛盾而引發出來了當地德語新教平民的分離傾向,但是,只要的問題還是在貴族、教會對平民的壓迫上。”

“這些是根本問題,但也是解決難度最大的。因爲若是要動手,那麼勢必會得罪貴族和教會階級。洛林和阿爾薩斯的貴族、教會勢力雖然不強,可是他們和巴黎的權貴、教會都有着聯繫,這兩個地區雖然歸屬了殿下來管理,可是名義上還是法蘭西的國土,若是因此而招致了巴黎方面的阻撓,恐怕殿下會得不償失。因此若沒有一定的實力,請您還是暫時放下這些根本問題。”

路易邊聽邊點了點頭。之前他還是對治理地方一頭霧水,聽得羅謝爾的這一番分析,倒是有些茅塞頓開了。路易沒有出聲打斷,反而期待着他繼續說下去。

“洛林和阿爾薩斯這兩塊地方可說是到處是寶。”羅謝爾一邊說一邊翻起桌子上的那堆資料,隨之從中取出了一份覆蓋整張小圓桌的地圖來。

這是一份法蘭西東北部的地區圖,洛林和阿爾薩斯就在圖的正中央,通過幾個地名,路易很容易就分辨出了。

“殿下,洛林和阿爾薩斯是交通要道。往北可以從陸路、水陸去奧屬尼德蘭和荷蘭,往南是瑞士,西面是巴黎,東面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各個邦國。來往商旅許多,這是一大資源。但是,由於現在國內採取的過路通行稅,所以導致商品流通成本增加。商旅們有時候寧可繞道奧屬尼德蘭,從那邊進入法蘭西直抵巴黎,也不願意從洛林、阿爾薩斯走。若是殿下能夠取消通行稅的話,商旅們爲了節約成本一定會從洛林、阿爾薩斯的道路走。如此一來,這兩地的商品流通就會增加,而且因爲遠來商人也需要消費,這樣反而就可以促使當地的旅館、市場發展。到時候通行稅的損失就可以從完全不對平民造成損害的商品稅和消費稅中抽取。”

“還有,萊茵河支流摩澤爾河的兩岸,一邊是煤礦,一邊是鐵礦,現在雖然出產不高,但是儲量卻超過法蘭西其他地區。殿下若是想要補充武器,直接見一所兵工廠要比從其他地方購買要降低許多成本。”

“另外,這兩個地方將於充沛,溫度適宜,是優質的棉花產地,費爾奈近幾年購置的棉花原料幾乎都是從洛林進口,若是在當地建立一座向費爾奈這樣的城市的話,將會提高收益,以此增加稅收,甚至產品還可以出口到維也納、巴黎等地。”

羅謝爾一邊在地圖上比劃着,一邊向路易說明,路易全神貫注地聽着。

“當然,這只是第一步,可以說是經濟上的改革。如此改革之後,不僅僅是財政收入增加,平民也會得利,殿下在這兩地的聲望也會增加。接着,就可以開戰官僚體系的整改。”

“這兩塊地方官僚體系十分**,不僅僅是行政體系的滯後,還有着貪污的問題。其中,造成這些問題的首要就是收稅官制度。因爲法蘭西一直以來都保留着中世紀時期的地方收稅官制度,雖然他們是爲了國王服務,可是同時也藉機中飽私囊。受此損失的不僅僅是國家財政,還可能會導致平民怨恨的增加,所以爲了配合之前的經濟改革,收稅官制度必須取消,轉爲以一套嚴格的稅法來取代。而且,因爲經濟改革後,所收的稅都是和平民關係極小的無形稅,可以施加在商品和資本企業身上,所以並不需要那麼多的人去收稅,只需要監督工廠主資本家就可以了。”

“接下來,就是對行政體系內部的解決。如今之所以行政效率太慢,無非兩個問題,官員不作爲和政出多門。所以,需要做的事情是兩個,一是建立一套官員晉升體系,二是精簡官署。”

“我十七歲時遊歷東方的時候,曾經聽阿拉伯商人說過,在東方有一種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制度。如今官員不作爲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因爲他們都是出身貴族,血統令他們不但無能,而且毫無進取心和責任心,因此,可以建立考試選拔制度,重新挑選一批新官員,再以這批新官員爲基礎建立與原有『政府』平行的行政體系,最後用新的行政體系取代舊有的體系,完成行政上的改革。”

路易不住地點着頭。其實考試選拔官員不僅僅能夠解決人才的問題,同時也可以籠絡一大批知識分子。歷史上參與大革命的人,真正的理想主義者能夠有多少,大多數人無非是想要藉此進入上層社會。若是給他們一個平臺,反而能讓他們變成穩固統治的基礎。

“經濟改革和行政改革之後,當地貴族和教會便等於失去了『操』控地方的權力,就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懦弱無力。這個時候就可以來解決那些最基本的問題了。”

其實,說到現在路易也在心裡有了一定的想法。於是,他乾脆『插』口發言:“此時,經過改革之後民心已經靠在了我這裡,而且也有了效忠於我的行政體系,大可以沒收教會的財產,以及向貴族徵收重稅。而因爲那時我的勢力已經穩固,巴黎方面也不可能做出實質『性』的影響。”

“是的,殿下。”羅謝爾臉上存留着興奮之『色』,眼神中還透『露』出期待的光芒。

路易看了看一直含笑的伏爾泰,對他說:“我想您應該是打算將他推薦給我吧!”

伏爾泰點了點頭。

“老師,這是怎麼回事?”羅謝爾一臉『迷』茫。

“你已經長大了,所以也應該出去闖闖了。”伏爾泰笑着說,“既然殿下已經明白了你的才能,你也不妨去試一試。”

“殿下,老師,這……”

“願意來幫助我,將你剛纔所說的變爲現實嗎?”路易一本正經地詢問。

羅謝爾愣了愣,瞪大着眼睛:“當……當然,只要殿下願意的話,願意爲您效勞。”

| |

第412章 生日煙花(三)第767章 北上阻擊第265章 吃軟飯的大公第814章 統帥陣亡第150章 晚宴風波第448章 怒火中燒第213章 被囚禁的國王(三)第408章 教皇駕到(三)第651章 大獲全勝第136章 莫名的妒忌第39章 孿生姐弟第491章 皇帝的戰略第436章 外交動態第492章 卡爾大公第477章 家族內的矛盾第168章 網(上)第3章 侯爵夫人第300章 條件第809章 波蘭王冠第710章 路易與安娜攤牌第77章 戰略質疑第790章 戰略制定第292章 夜間的謀劃第284章 錢與利的交換第702章 輝格黨妥協第819章 苦肉計第244章 悍妻第248章 王儲妃的離間計第844章 鋒芒畢露的瑪麗安娜第38章 深夜劍鬥第54章 面具之下第721章 王與後的矛盾第594章 斯圖加特王宮第311章 拒絕第445章 瑞典伯爵第391章 暗中的連線第659章 梅諾卡遭遇戰第861章 新生王國第688章 形勢危急第457章 又一位王女第11章 忠誠宣誓第775章 別樣攻城第832章 有必要的犧牲第757章 奧地利出手第528章 獻城第758章 良機難棄第742章 傑斐遜第731章 普奧調停第450章 修道院之夜第721章 王與後的矛盾第177章 審判日(五)第241章 奪權策略第800章 荒野交鋒第459章 孔代醜聞第578章 三足鼎立計劃第184章 閃人第427章 混血身世第630章 拉皮條的公主第228章 離開波蘭第406章 教皇駕到(一)第198章 突襲得手第93章 副官卡洛第150章 晚宴風波第65章 羞澀告白第609章 奧地利兄弟爭權第356章 返回巴黎第398章 一箭雙鵰的計策第459章 孔代醜聞第124章 十六歲的父親第495章 會議上的爭論第90章 旗語騙敵第545章 波蘭宮廷的血案第821章 瑞典援軍第262章 奧地利外交官第61章 出售禮服第683章 鼓手維克多衝鋒第253章 名爲革命的鬧劇第169章 網(中)第572章 維森塔爾戰役之擊潰第644章 拿破崙的傲氣第47章 噩耗連連第474章 皇帝的野心第473章 閱兵第855章 雷厲風行第513章 女王病倒第278章 重新尋找替罪羊第558章 法軍出征第208章 愧疚心理第341章 使者與條件第407章 教皇駕到(二)第375章 殖民戰報第193章 出師遠征第524章 加萊海戰第251章 各人的退路第322章 新的流行髮飾第831章 完美防禦陣第320章 憲法出爐第377章 東印度公司第573章 維森塔爾戰役之奇兵第644章 拿破崙的傲氣
第412章 生日煙花(三)第767章 北上阻擊第265章 吃軟飯的大公第814章 統帥陣亡第150章 晚宴風波第448章 怒火中燒第213章 被囚禁的國王(三)第408章 教皇駕到(三)第651章 大獲全勝第136章 莫名的妒忌第39章 孿生姐弟第491章 皇帝的戰略第436章 外交動態第492章 卡爾大公第477章 家族內的矛盾第168章 網(上)第3章 侯爵夫人第300章 條件第809章 波蘭王冠第710章 路易與安娜攤牌第77章 戰略質疑第790章 戰略制定第292章 夜間的謀劃第284章 錢與利的交換第702章 輝格黨妥協第819章 苦肉計第244章 悍妻第248章 王儲妃的離間計第844章 鋒芒畢露的瑪麗安娜第38章 深夜劍鬥第54章 面具之下第721章 王與後的矛盾第594章 斯圖加特王宮第311章 拒絕第445章 瑞典伯爵第391章 暗中的連線第659章 梅諾卡遭遇戰第861章 新生王國第688章 形勢危急第457章 又一位王女第11章 忠誠宣誓第775章 別樣攻城第832章 有必要的犧牲第757章 奧地利出手第528章 獻城第758章 良機難棄第742章 傑斐遜第731章 普奧調停第450章 修道院之夜第721章 王與後的矛盾第177章 審判日(五)第241章 奪權策略第800章 荒野交鋒第459章 孔代醜聞第578章 三足鼎立計劃第184章 閃人第427章 混血身世第630章 拉皮條的公主第228章 離開波蘭第406章 教皇駕到(一)第198章 突襲得手第93章 副官卡洛第150章 晚宴風波第65章 羞澀告白第609章 奧地利兄弟爭權第356章 返回巴黎第398章 一箭雙鵰的計策第459章 孔代醜聞第124章 十六歲的父親第495章 會議上的爭論第90章 旗語騙敵第545章 波蘭宮廷的血案第821章 瑞典援軍第262章 奧地利外交官第61章 出售禮服第683章 鼓手維克多衝鋒第253章 名爲革命的鬧劇第169章 網(中)第572章 維森塔爾戰役之擊潰第644章 拿破崙的傲氣第47章 噩耗連連第474章 皇帝的野心第473章 閱兵第855章 雷厲風行第513章 女王病倒第278章 重新尋找替罪羊第558章 法軍出征第208章 愧疚心理第341章 使者與條件第407章 教皇駕到(二)第375章 殖民戰報第193章 出師遠征第524章 加萊海戰第251章 各人的退路第322章 新的流行髮飾第831章 完美防禦陣第320章 憲法出爐第377章 東印度公司第573章 維森塔爾戰役之奇兵第644章 拿破崙的傲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