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節 吳名上學

《大山之子》第一部《笑笑書場》第03節 吳名上學

英雄情節,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感。那些能力超凡,事蹟彰著之人,受到人們的追捧或說道,自然就有了名,是謂之名人。女媧嫦娥是遠古名人,湯紂王秦始皇是古代名人,拿破崙羅斯福是世界名人,袁世凱蔣介石是中國名人,國有名人,省有名人,縣有名人,雙坪山自然也有屬於雙坪山的名人。

六指太爺、伍玉平、鄭二仙、於小山,這些都算得雙坪山名人,但要論起名頭來,坐“雙坪山名人”第一把交椅的,恐怕還得是伍玉平了。

這伍玉平,其實是雙坪山小學的一介老師,出現在雙坪山公衆眼中,是在1952年的時候,雙坪村小就是在他手中誕生的。

吳名對這伍玉平老師是佩服之至的,因爲這伍老師的博學,肚子裡的故事可多着哩,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古知炎黃大戰,外曉英吉利法蘭西。

這伍老師教學有個特點,喜歡在講課之中,穿插許多故事,有時呢,是課時任務已完,離下課還有一點兒時間,就講故事,更多的時候呢,是把授講內容故事化,學生聽得津津有味,都喜歡上伍老師的課。

吳名的第一節課,也是雙坪村小正式開校的第一節課,是由校長伍玉平給雙坪村小第一屆學生進行集體訓話。全校老師和學生都集中在學校操壩裡。

伍老師的開學訓話,先講了上學的榮幸,再講了學習的重要,最後是對學生的要求。這些個話,三番五次動員吳名上學的鎮村幹部們都跟他講過許多遍了,吳明想,果然這讀書不是好玩兒的事。

第二節課還沒上完,吳名的這種恐懼就徹底沒了。

這是一節識字入門課,“日月水火大小多少”,八個字,簡單吧?其實,第一課時,只教了“日月水火”四個字。

伍老師用粉筆在黑板上工工整整的寫上 “日”字,問:“誰個同學能說說這個字讀什麼?什麼意思?”

有個男生舉手,回答:“讀“‘日’,指的是天上的太陽。”

吳名認得,這個舉手作答的同學,李家二娃子,上過一年私塾。

伍玉平老師:“你們能畫出太陽的樣子嗎?”

同學們紛紛拿起鉛筆,在白紙上畫着頭腦中的“太陽”。吳名拿不穩筆,筆桿太細,也太輕了,遠比不上握掃帚捏鏟柄那麼容易,鉛筆幾次從指縫中滑落到地上去了,最後只好用整個右手手掌橫捏着,在圖上畫出一些歪歪扭扭的線條來。他終於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李家少爺讀書寫字的痛苦了。

伍老師選了一個女同學的畫,讓全班同學傳遞着看。

這個女生,王家的二丫頭,名字麼,吳名不曉得。白紙上畫着一個圈圈,說圓不圓說扁不扁,外面有一些四散的線條,吳名覺得,這幅畫麼,倒還挺像那麼回事:這個圈,就是太陽了,那些條條,就是太陽的光了。

“這幅畫好不好?”

“好!”全班同學全都高聲嚷道。

“我也覺得好,但不夠準確。這個圓圈,代表太陽,但這圓圈四周的線線,代表什麼呢?”

“太陽發出的光,曬在身上暖暖的,熱熱的。”

“說得好。圓圈代表太陽,四周的線條呢,代表太陽發出的光,也就是陽光。但是啊,我們現在只說太陽,不說太陽發出的光,所以,我們把光線刪去。”伍老師在黑板上畫上一個圓圈,“但是,這圓圈容易和我們常常見着的圓圈混在一起,是吧?”

“籮筐的口是圓圈。”

“鐵鍋是圓圈。”

“水井是圓圈。”

教室裡亂糟糟的一團,什麼樣的回答都有。

“好。大家都覺得這個圓圈,代表的東西太多了,那我們就再想想辦法,加點什麼在上面,讓太陽和圓圈有區別。”

同學們紛紛在自己畫的圓圈上添加着自己想象出來的圖形。

伍老師巡視了一遍,見吳名在圓圈中間加上了一點,非常高興,舉着吳名的畫,展示給大家看,“吳名同學的這個主意好不好?”

“好!”全班同學齊聲應和。

其實啊,這吳名小同學憋屈着呢,費盡全身力氣捏着鉛筆頭,好不容易畫上了個三不像的圈,那筆就從掌中滑到紙上,筆頭正好戳在圈圈的中間,戳出了這麼一個黑點點。

伍老師從他手中抽出那紙,他感覺到了危險的來臨,想像着棍子落在掌心或屁股上的痛楚,想像着李家少爺的鬼哭狼嚎。跑?朝什麼地方跑?他可沒李家少爺那樣幸運,有孃親護着,他是孤兒,沒人會護他的;躲到桌下?那也不成,伍老師一伸手,就能把他輕而易舉地拎起來,一使勁,摜到地上。那就硬着頭皮承受棍棒吧,男子漢,敢說敢當,不,錯了,我沒說過一句話,應當是敢畫就敢當。這個懲罰有點不公平,但是,世上又哪來的公平呢?他差不多哭起來,不,其實他已經在心中哭起來,只是緊咬着嘴脣,沒有讓哭聲衝出來而已。

但結局卻是想不到的好——懲罰的棍棒沒有落下來,得到的卻是伍老師的讚揚和全班同學的一致叫好。

“我們中國人啊,做人是方方正正的,所以,我們的漢字,也是方方正正的。”伍老師在黑板上方方正正一筆一劃地教寫“日”字。

這個“日”字,也就是太陽,完了吧?沒哩。

“同學們,我們想一想,天上有幾個太陽啊?”

“一個。”這個,吳名是信心滿滿的,回答的聲音很高,理直氣壯的,但更多的,卻是迴應伍老師的表揚:那個莫名其妙地抖動着鉛筆頭戳在圓圈中的小黑點。

“嗯,沒錯,凡是地球人都曉得,天上只有一個太陽,那爲什麼只有一個太陽呢?”

教室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同學們都把頭埋在了桌面下,因爲誰也沒想過這個問題,誰也說不出個道道來。

伍老師的故事開始了。話說遠古洪荒,天有十日,嗯,翻譯成白話文,天上有十個太陽,十弟兄一齊出來巡山……咹,大夥兒已知這故事?哦,老叔我倒是忘了,這個“后羿射日”的故事,伍玉平的晚間故事會是講過的,吳名的說書也是講過的,想必大家定是記憶猶新,過目不忘的了,老叔我確實不宜贅述,嗨,不宜贅述。

吳名私下曾說啊,這個這個……嗯,十個太陽,哦,再加一段嫦娥姑娘跑到月亮上,是他講得最投入,哦,不是最好,卻是最投入。

哦,扯回來,扯回到課堂。這一節課,給了吳名深深的感動,從此,他開始喜歡起讀書來了。當然,他這喜歡讀書,是隻喜歡伍老師的課,再準確些說,是隻喜歡伍老師講故事的那些個內容,至於其它的麼,老老實實地說,實在有些枉負光陰了。

爲啥呢?

學到第二個字,這吳名就犯糊塗了。“日”字,每一筆每一劃都橫平豎直,捏不穩鉛筆桿兒,依葫蘆畫瓢,小小心心地一筆一筆地湊在一起,還蠻像一回事。

第二字是什麼?“月”,咋個開頭一筆就斜了呢?吳名學寫這個字啊,可是正兒八經下了大功夫的。教室裡畫,操壩上畫,回家路上也畫,用鉛筆在紙上畫,用石子在石板上畫,用木棍在沙地上畫,總是歪着,總是站不正,要麼向左傾着,要麼向右斜着,像一個飲酒過量的醉漢,不是老向前趴,就是老往後仰,總不能再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同學的讚美,這讓吳名有些灰心了。

再後來呢,越學越難,“一二三”,好寫,一橫兩橫三橫,到“四五六”咋就變樣了呢?再到後來,“學生,讀書,中華”,意思好理解,但這字形麼,實在不敢恭維。那時還沒簡化漢字,“學,讀,華”,寫起來筆劃一大堆,你讓連鉛筆都捏不穩的吳名同學,如何去一筆一畫地湊出這些個字形來?這造字的人呀,就沒考慮過吳名同學的困難?

但這課,吳名還是必須去上的,不爲別的,只爲了伍老師時不時就會蹦出來的那些個故事。

這些個故事呀,經吳名同學加以想像和鋪張,就會生動起來。他把這些個故事講給別班同學聽,講給雙坪山的山民聽,甚至講給響水鎮上的人聽,無一不收穫陣陣喝彩和讚揚。

伍老師在講課過程中,只是偶爾插敘一些小故事,而真正的大故事,是在每天夜晚的時候。

前面交代過,六指太爺的前輩太爺,不是在李氏祠堂中闢有私塾麼?這雙坪村小是將就着李氏祠堂開辦的,伍老師是雙坪村小唯一的公辦教師,食宿工作都以李氏祠堂爲主。

下午,學生放學了,學校卻並不冷清下來,因爲早就聚滿了雙坪山的村民們,他們要在這操壩中展開屬於他們的活動——中國象棋。伍老師不僅教會了村民五子棋,褲襠棋等等簡單的棋藝,還教會了中國象棋。這個東西呀,看着簡單,實則變化無窮,引發了村民無窮的樂趣。

擺擂的地點麼,自然就在這學校操壩中;擺擂的裁判麼,自然非伍玉平老師莫屬。少到兩三對,多則八九對,就在學樣院壩的石板上,鋪開棋盤,席地而坐,楚河漢界,戰作一團。

晚上可不成,因爲,晚上是留給另一個更爲盛大的活動的。

第05節 想起愛男第23節 大丫二丫第05節 想起愛男第08節 吳名想試試第14節 我成員工第15節 我是誰第20節 書場歷史第10節 伍玉平第01節 橫斷山第15節 我是誰第06節 母親的心思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05節 想起愛男第11節 連環畫第18節 神龜之局第08節 吳名想試試第18節 神龜之局第18節 神龜之局第30節 題外之言第23節 大丫二丫第16節 賴若芷第26節 我很鬱悶第28節 鴛鴦浴第26節 我很鬱悶第19節 誘我作書第23節 大丫二丫第19節 誘我作書第05節 想起愛男第30節 題外之言第26節 我很鬱悶第03節 吳名上學第26節 我很鬱悶第21節 鄭二仙第12節 書場改革第27節 閒說高橋第02節 吳名身世第08節 吳名想試試第04節 吳名的興趣第17節 改造風聲第11節 連環畫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24節 電視與零食第18節 神龜之局第08節 吳名想試試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18節 神龜之局第10節 伍玉平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24節 電視與零食第05節 想起愛男第25節 飽飽飯店第05節 想起愛男第05節 想起愛男第09節 書場開張第24節 電視與零食第21節 鄭二仙第14節 我成員工第22節 神秘讖語第28節 鴛鴦浴第17節 改造風聲第25節 飽飽飯店第04節 吳名的興趣第11節 連環畫第04節 吳名的興趣第11節 連環畫第01節 橫斷山第01節 橫斷山第26節 我很鬱悶第30節 題外之言第19節 誘我作書第27節 閒說高橋第16節 賴若芷第28節 鴛鴦浴第22節 神秘讖語第27節 閒說高橋第23節 大丫二丫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09節 書場開張第16節 賴若芷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01節 橫斷山第26節 我很鬱悶第30節 題外之言第23節 大丫二丫第18節 神龜之局第06節 母親的心思第05節 想起愛男第05節 想起愛男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30節 題外之言第26節 我很鬱悶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25節 飽飽飯店第26節 我很鬱悶第21節 鄭二仙第20節 書場歷史第21節 鄭二仙第04節 吳名的興趣第15節 我是誰
第05節 想起愛男第23節 大丫二丫第05節 想起愛男第08節 吳名想試試第14節 我成員工第15節 我是誰第20節 書場歷史第10節 伍玉平第01節 橫斷山第15節 我是誰第06節 母親的心思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05節 想起愛男第11節 連環畫第18節 神龜之局第08節 吳名想試試第18節 神龜之局第18節 神龜之局第30節 題外之言第23節 大丫二丫第16節 賴若芷第26節 我很鬱悶第28節 鴛鴦浴第26節 我很鬱悶第19節 誘我作書第23節 大丫二丫第19節 誘我作書第05節 想起愛男第30節 題外之言第26節 我很鬱悶第03節 吳名上學第26節 我很鬱悶第21節 鄭二仙第12節 書場改革第27節 閒說高橋第02節 吳名身世第08節 吳名想試試第04節 吳名的興趣第17節 改造風聲第11節 連環畫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24節 電視與零食第18節 神龜之局第08節 吳名想試試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18節 神龜之局第10節 伍玉平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24節 電視與零食第05節 想起愛男第25節 飽飽飯店第05節 想起愛男第05節 想起愛男第09節 書場開張第24節 電視與零食第21節 鄭二仙第14節 我成員工第22節 神秘讖語第28節 鴛鴦浴第17節 改造風聲第25節 飽飽飯店第04節 吳名的興趣第11節 連環畫第04節 吳名的興趣第11節 連環畫第01節 橫斷山第01節 橫斷山第26節 我很鬱悶第30節 題外之言第19節 誘我作書第27節 閒說高橋第16節 賴若芷第28節 鴛鴦浴第22節 神秘讖語第27節 閒說高橋第23節 大丫二丫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09節 書場開張第16節 賴若芷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01節 橫斷山第26節 我很鬱悶第30節 題外之言第23節 大丫二丫第18節 神龜之局第06節 母親的心思第05節 想起愛男第05節 想起愛男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30節 題外之言第26節 我很鬱悶第07節 母親的隱秘第25節 飽飽飯店第26節 我很鬱悶第21節 鄭二仙第20節 書場歷史第21節 鄭二仙第04節 吳名的興趣第15節 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