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奇襲董卓

趙信大營趙信對衆人道:"曹操此去必敗李儒素有計謀必會讓呂布引軍殿後."

然後以目視郭嘉郭嘉微笑不語又以目視徐庶、田豐二人見趙信目光掃來不由一愣繼而相視一笑.

徐庶對趙信道:"主公可是要引軍於曹軍之後待董、曹兩軍大戰時再乘勢衝出?"

趙信搖搖頭看向郭嘉郭嘉道:"主公必是想趁董卓軍大敗曹軍後再躡董軍之後趁其不備然後襲之."

趙信呵呵一笑田豐道:"主公此計大妙必可大敗董軍."

趙信道:"好衆將依計行事等曹軍撥營後我軍亦撥營去襲董卓."

曹操引軍追襲董卓大軍遭到埋伏大敗虧輸差點連老命也丟了.

趙信見前面殺聲震天看看時間覺得差不多了引軍繞路急趕插到董軍前面埋伏.等了半個時辰才見呂布慢吞吞率軍而來看陣形都有點散了.趙信大喜不在猶豫率軍直殺而出趙雲、太史慈、典韋三人飛身而出架住呂布廝殺呂布見趙雲、典韋二人早已膽寒只七八合便拍馬飛退.這邊廝殺的董軍見呂布逃走而且已經廝殺了半日哪裡還有鬥志或戰或降只一刻便結束了.趙信令龐德引兩千兵馬看住俘虜自己率趙雲、太史慈、典韋、許褚整軍往西趕去.

卻說呂布馬快沒多久便趕上董卓大隊想那董卓大軍裹脅百姓而行大軍行進何等緩慢.呂布這裡正到大軍前隊找到董卓董卓、李儒一看呂布的狼狽樣不由傻掉曾經何等威風的呂布卻變成這等模樣.呂布忙把自己遇襲的經過說給衆人聽當衆人問起敵軍有多少人馬時呂布爲掩飾自己的慘敗其實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敵軍於是便儘量誇大說敵軍至少有五萬人馬.衆人還沒感慨晚呢卻聽後隊有殺聲傳來一會探馬來報聯軍揮軍殺到後隊.衆人大驚李儒道:"丞相如今只有棄了大隊引本部兵馬快往長安去."衆人點頭稱是董卓二話不說帶上本部兵馬往長安急趕.

趙信引大軍趕到董卓後隊一看董卓兵馬與百姓夾雜在一起勒令軍士不得傷害百姓後便朝那些軍馬殺去後面催督的三千董軍被趙信大軍一衝而散亡命四散逃去前面一隊隊兵馬聽後面殺聲震天哪裡還有戰意統統拼命往西逃去.趙信大軍高喊"降者免死"如割草般掠過董軍.數百萬百姓加上董卓兵馬這隊形有數十里長當趙信率軍趕到董軍前隊時那些兵馬早已跑光從洛陽劫掠來的財帛、錢糧也大部分沒有帶走董卓走時也沒帶走多少那時逃命要緊哪裡顧的上這些.沒多久趙信軍就勝了此戰俘虜無數而且還有如此多百姓計點戰果便花了一天時間.趙信吩咐讓百姓就地安置大軍屯在一邊派人傳令龐德率軍趕來.

大帳裡徐庶道:"戰果已經清點出來了."

趙信道:"你先等等郭嘉和田豐、龐德他們趕來了我們先聽聽早先一戰的戰果."

原來趙信怕郭嘉、田豐身體吃不消所以令一營兵馬保護他們慢慢趕來而徐庶身懷武技自然是跟趙信大軍一起.

趙信對龐德道:"令明你說說吧."

龐德道:"是主公早先一戰我軍俘敵兩萬兩千斬三千五百餘人我軍戰死五十人傷一百餘人."

趙信看向徐庶徐庶忙道:"主公此戰我軍俘敵四萬一千餘人斬五千餘人百姓數目大概在一百二十到一百四十萬之間此刻還沒清點清楚獲黃金三萬四千餘兩白銀五十八萬兩大錢六億七千萬糧七十萬石兵器、鎧甲無數我軍戰死三十餘人傷八十餘人."

聽着這些數字趙信都不知道幹什麼好了呆了好長一會擡頭一看除了徐庶外其他人都是呆呆的.

想了一會趙信道:"這樣吧明日元直、元皓帶人把錢糧分一些給百姓糧我們留三十萬石就夠了其餘分給百姓錢每人分給兩百個大錢叫典韋帶一隊人馬維持治安.奉孝、令明、子義、子龍、仲康隨我整頓降軍把這些軍隊打亂了重新編制派軍中副職去領這些降軍."

說完對郭嘉、徐庶、田豐道:"你們看這樣處置可好?"

三人一起道:"主公思慮周到我等不及."

於是在這荒野之地呆了五天五天中百姓數目清點出來了共一百三十餘萬這些天徐庶、和田豐可累殘了就地安置那麼多百姓分錢糧給他們足足忙了五天幸好老天開眼這五天中並沒有下雨不然百姓們可殘了.五天來六萬多降軍已經編制好了軍中的所有副職都派到降軍中去了派趙雲和龐德統領這六萬人馬.

這當中趙信曾派探子去洛陽查看聯軍的情況原來聯軍早已散去各路諸侯都東歸了當日曹操大敗回去衆人都慶幸自己沒有追趕至於爲什麼趙信大軍突然蹤跡全無也沒人去管連一個探子也沒有往洛陽以西派去竟然都不知道趙信軍當日的這場大勝.盟主袁紹的心思全然放在孫堅所獲的玉璽上而孫堅當晚便離去了.

告知百姓讓其緩緩回洛陽去如有跟隨自己回到汝南的讓田豐和典韋領一千兵馬留下安排這些人分批去汝南.自己率大軍先回汝南到得滎陽現滎陽由董卓手下大將徐榮領五千兵馬守着.徐庶自告奮勇去說降徐榮兩個時辰後徐榮開城納降.心想洛陽大火房子燒掉很多這滎陽能安置些百姓於是派人傳令給田豐讓他依令辦事令龐德領兩千降兵在滎陽等候隨後與田豐、典韋一起回汝南.

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53章 神箭揚威第143章 虛實相間第20章 荊州出兵投胎機會第133章 海軍之議(上)第120章 蜀中有事(下)第137章 稱王建制第8章 進兵汝南第140章 三家盟成第122章 一網打盡(上)第125章 又進一步(上)第166章 引火自焚第137章 稱王建制第34章 蔡邕消息第130章 其樂融融(上)第59章 若即若離第185章 坐困愁城第150章 奇詭難測第127章 救與不救(上)第96章 南陽鏖兵第66章 喜得臧霸第54章 子龍之威第133章 海軍之議(下)第127章 救與不救(下)第42章 大權誰掌第77章 漢祚難續第49章 周瑜相投第127章 救與不救(下)第71章 兵發兗州第89章 終得漢中第81章 無功而返第5章 謀劃出仕第60章 陶商受傷第15章 欲取何人第186章 乾坤初定第184章 各展其謀第152章 情勢明朗第104章 大帳驚豔第22章 張遼顯威第186章 乾坤初定第47章 詐敗取城第123章 殺人之法(上)第61章 順水推舟第130章 其樂融融(下)第129章 防不勝防(下)第162章 名正言順第179章 鴆殺大耳第127章 救與不救(上)第109章 江夏之失(上)第39章 爲官廬江第174章 梟雄伎倆第35章 長安之叛第17章 高官厚祿第173章 將星隕落第125章 又進一步(下)第151章 狹路相逢第5章 謀劃出仕第104章 大帳驚豔第122章 一網打盡(下)第5章 謀劃出仕第7章 得見才女第126章 將遇良才(上)第121章 倭人該殺(下)第138章 精練兵馬第113章 疑鬼暗生(下)第121章 倭人該殺(下)第70章 一戰全功第59章 若即若離第164章 開門見山第44章 追殺孫策第22章 張遼顯威第121章 倭人該殺(上)第154章 畫角吹斷第113章 疑鬼暗生(上)第152章 情勢明朗第178章 江陵城破草船借箭第152章 情勢明朗第57章 曹操吃癟第22章 張遼顯威第107章 自作聰明(下)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136章 擰成一股(上)第79章 兵敗吳郡第94章 大敗袁紹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草船借箭第124章 如此計謀(上)第149章 猛將如雲第116章 人主之勇(上)第157章 河上之謀第111章 劉磐之死(下)第76章 人算天算第185章 坐困愁城第157章 河上之謀第98章 戰火四起第45章 兵發九江
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第108章 荊州換主(上)第53章 神箭揚威第143章 虛實相間第20章 荊州出兵投胎機會第133章 海軍之議(上)第120章 蜀中有事(下)第137章 稱王建制第8章 進兵汝南第140章 三家盟成第122章 一網打盡(上)第125章 又進一步(上)第166章 引火自焚第137章 稱王建制第34章 蔡邕消息第130章 其樂融融(上)第59章 若即若離第185章 坐困愁城第150章 奇詭難測第127章 救與不救(上)第96章 南陽鏖兵第66章 喜得臧霸第54章 子龍之威第133章 海軍之議(下)第127章 救與不救(下)第42章 大權誰掌第77章 漢祚難續第49章 周瑜相投第127章 救與不救(下)第71章 兵發兗州第89章 終得漢中第81章 無功而返第5章 謀劃出仕第60章 陶商受傷第15章 欲取何人第186章 乾坤初定第184章 各展其謀第152章 情勢明朗第104章 大帳驚豔第22章 張遼顯威第186章 乾坤初定第47章 詐敗取城第123章 殺人之法(上)第61章 順水推舟第130章 其樂融融(下)第129章 防不勝防(下)第162章 名正言順第179章 鴆殺大耳第127章 救與不救(上)第109章 江夏之失(上)第39章 爲官廬江第174章 梟雄伎倆第35章 長安之叛第17章 高官厚祿第173章 將星隕落第125章 又進一步(下)第151章 狹路相逢第5章 謀劃出仕第104章 大帳驚豔第122章 一網打盡(下)第5章 謀劃出仕第7章 得見才女第126章 將遇良才(上)第121章 倭人該殺(下)第138章 精練兵馬第113章 疑鬼暗生(下)第121章 倭人該殺(下)第70章 一戰全功第59章 若即若離第164章 開門見山第44章 追殺孫策第22章 張遼顯威第121章 倭人該殺(上)第154章 畫角吹斷第113章 疑鬼暗生(上)第152章 情勢明朗第178章 江陵城破草船借箭第152章 情勢明朗第57章 曹操吃癟第22章 張遼顯威第107章 自作聰明(下)第175章 又折一股第136章 擰成一股(上)第79章 兵敗吳郡第94章 大敗袁紹第111章 劉磐之死(上)草船借箭第124章 如此計謀(上)第149章 猛將如雲第116章 人主之勇(上)第157章 河上之謀第111章 劉磐之死(下)第76章 人算天算第185章 坐困愁城第157章 河上之謀第98章 戰火四起第45章 兵發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