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

“故龜猖有介,狐貉不能禽;蝮蛇有螫,人忌而不輕。”————————【鹽鐵論·險固】

袁紹有姿貌威容,喜歡深藏喜怒,無論遇到什麼事,幾乎都能很好的剋制自己的情緒。此時聽沮授、郭圖等人說完全盤大計,他也不過是淡淡的笑了笑,顯得十分沉穩:“欲將兵西向,就得解決三面之患,如今南邊陳留郡的禍端已遣將調兵去了,至於東面,尤其是北面的公孫瓚,又將何以置之?諸君可有良計教我?”

郭圖立時諂笑道:“明公自有成計,又何故另行考校我等?”

袁紹側目看着郭圖,又往另一邊看看田豐、沮授,方纔說道:“諸君皆爲賢良之士,才智高絕,謀略出衆,我區區不才,安敢考校諸君?豈不是貽笑大方麼?”

郭圖、田豐等人無不配合的笑了笑,君臣之間難得表現出這樣一幅其樂融融、一團和氣的景象。袁紹看在眼裡,臉上掛着自矜的笑意,說道:“呂布起先託庇於張楊,遊離無依,如今既蒙國家不棄,拜爲安漢將軍、守北海相。東去青州這一路上險阻頗多,彼手下甚少兵衆,恐難以支起北海局勢。念在同爲漢室臣工的份上,我已命臧子源準備好了三千兵馬,並調派船隻送呂布由黃河東下,待他到了平原國,領受了這三千兵馬,即可東入青州。”

平原是青州最西北的一個郡國,與呂布上任的北海國之間隔着田楷、劉備所在的齊國、樂安郡。呂布若是想拿到這三千兵馬的資助,就必須承認臧洪作爲青州刺史的名位,以及承諾與臧洪合作,東西夾擊齊國,徹底掃除公孫瓚在青州安插的勢力。

並且呂布要想從平原出發成功抵達北海,這一路上就將面對田楷可能會給予的阻撓,那時候呂布就不得不與田楷等人交惡,成爲袁紹手下的一員打手。

郭圖點了點頭,附和道:“聽聞河內張楊與呂布有鄉友之情,不僅允許呂布在河內招募兵將,還撥給兵馬二千、糧草若干。這回算上明公的支持,呂布手下部衆將有五六千人,聽聞呂布乃虎狼之將、幷州勇士,此去青州,定能一舉解決田楷等人。”

田豐卻是在一邊憂心道:“呂布心性粗野,魯莽難馴,就怕他在之後勢大難制,又成一患。”

“現今平原已在臧洪之手,田楷、劉備與公孫瓚交通斷絕,已成孤師。”郭圖嘴角似乎有譏笑一閃而過,他在桌案的一邊俯身看向坐在另一邊的田豐,笑道:“若是沒有西進之策,我等絕不會做這等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的事,自然是要使臧子源領兵進齊魯,一舉蕩平青州。可如今既然上下決議西進幷州、河東,跟這些比起來,一個小小的青州,又算得了什麼?何不將其暫時託付給呂布,任其與公孫瓚兩相交兵,爭鬥死活,這樣我等纔好安然西進。”

在郭圖眼中,青州是要暫時送給呂布的,就如同假道伐虢裡面,晉公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壁借與虞國,事後玉璧完好,駿馬尚在,不過是暫時寄託些時日罷了。不僅是北海、齊國等地,就連臧洪所在的平原也將在最後交給呂布,不然有臧洪攔在呂布跟公孫瓚之間,兩者很難產生衝突。

“臧子源身爲青州刺史,費時年餘,好不容易奪得平原,如今讓他輕易棄置。”田豐說道:“恐怕他會有所不滿。”

臧洪是大將臧旻的兒子,家世二千石,其素有壯志、胸懷錦繡。當年董卓以權臣竊命,正是在臧洪的聯絡之下,關東州郡方伯才聚在一起連兵討董,臧洪更是酸棗會盟的盟誓者與最初的主事者。直到袁紹在冀州與韓馥等人起事,兩方合流之後,袁紹方纔以家世名望逐漸蓋過臧洪,成爲盟主。

袁紹外寬內忌,雖然在表面上他對臧洪從來都是寵渥優待,甚爲器重,並將青州託付於他。但其實在內心深處,袁紹還是對這個曾經策劃討董聯盟、聲望極大的臧洪心懷嫉妒、甚至是抱有戒心。

如今正好有意讓呂布佔據青州,與公孫瓚爭鋒,袁紹爲了故意示弱與暫避鋒芒,讓臧洪放棄平原,重歸袁紹麾下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一件事了。

當然,私下裡無論怎樣猜忌臧洪,袁紹當着衆人的面也得表現出一副無奈以及惜才的樣子來:“爲了西進大事,也就只能暫時委屈他了,等幷州既下,我再另外上表,請朝廷拜其爲幷州刺史。如此,也不算虧待了他。”

“明公寬達博愛,體念賢士,實在是讓我等敬佩。”逢紀適時的奉承道。

同樣都是心機多端、城府深沉之輩,袁紹的心思如何能瞞得過郭圖、逢紀這些有心人的眼睛。只是他們看破而不說破,就連田豐與沮授出於自身、以及袁紹陣營的利益考慮,一定程度上的壓制臧洪是極爲有利的事情。

“呂布無論是經營、亦或是才智,恐怕都抵不上公孫瓚。想讓他在青州與公孫瓚至少鏖戰數月,以及能牽制、甚至暗中掌控其勢,不使其坐大難制。”袁紹振了振衣袖,將兩手疊放在小腹上,說道:“得有個萬全的法子才行。”

“呂布驍勇,然少智謀,不若由明公選派手下一名策士,在呂布軍中隨行聽用?”郭圖輕聲說道:“如此一來能爲呂布籌劃軍策,使之能與公孫瓚久戰,二來也能時時監視,掌握內情,以便於我軍行事。”

“呂布也不是蠢人,派誰去都會心生疑竇,若是因此疏遠,反而不美。”田豐說道。

“不如,讓董公仁去?”沉默着的沮授忽然擡起頭說道:“他是濟陰人,熟悉青州地勢,爲人又頗有膽略才智。此外,其弟董訪現在張府君軍中,而明公與張府君不和,又是世人皆知……”

話說到一半,沮授忽然不再往下說了,他看到袁紹的表情在聽到張邈之後立時變了幾分,如何不知自己剛纔是說到了對方心中隱痛。而且這麼一做,等同是徹底撕裂袁紹與張邈之間僅存的一點情誼,讓天下人都知道袁紹恨張邈到了怎樣的一個地步。

“讓我假意因此怪罪董公仁,使他‘懼’罪而逃,尋呂布避禍,從而打消呂布顧慮,使其聽信。”袁紹目光專注的看着屋檐下逐漸停歇的積雨,似乎並未因爲沮授剛纔的話而有所不懌。

只是這幅神態讓沮授心裡愈加惴惴了。

不知何故,袁紹頓時沒了繼續議事的興趣,隨便說了幾句後,便打發衆人都下去了。

“此時就這麼辦吧。”

衆人走到門口,忽然聽到袁紹莫名其妙的開口了,紛紛停駐,屏息靜聽。

尤其是沮授,本來隱隱有些後悔的他,此時一顆心猛地沉了下去。

“勞煩沮君,代我向董公仁陳說詳情。”

沮授眉頭一皺,隨即在郭圖等人揶揄的目光中,以及田豐意味不明的注視下,應下了這個吩咐。

衆人走後,袁紹低下頭再度看向自己剛纔所寫的字,那紙上除了他一開始所寫的‘幷州’、‘河東’等地名以外,還有‘王’、‘黃’、‘鍾’等幾個字。

他端詳着這張寫滿字的紙張,忽然拿起筆,在上面寫下了一個‘荀’字以及一個‘沮’字。

想了想,他又端正的寫下了‘張邈’兩個字。

袁紹看着這新寫的字,驀地放下筆,很不滿意似得,推案站起,端起了那方盛滿墨的硯臺,居高臨下的看着已經走下樓,正與衆人走出庭院的田豐等人。

他的目光一路隨着沮授的身影移動,直到沮授的身子消失在屋檐牆壁之後,他這才收回目光,看着手中的硯臺,又看着紙張的字。

忽然,袁紹將硯臺往外一潑,濃濃的墨水登時化作漆黑的雨點,噼裡啪啦的落在地上,成爲一大片洗不去的水跡。

高高的閣樓上,只聽見一人悠長的嘆息,似乎有人喃喃自語,無不惋惜的說道:“真是浪費了這麼好的墨。”

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議從安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着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
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議從安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着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