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

“昔稱汝潁多奇士,故非謬也。”————————【舊唐書·卷八十七】

郭嘉輕描淡寫的說着,語氣隨便的就像是在談論棋盤上下一子該怎麼走似得,而且全然不顧旁人在場。張超與杜襲等人在一旁聽得驚訝萬分,面面相覷,聽對方這話,原來楊醜早就在暗中投靠朝廷了。若這次不是袁紹安插在張楊身邊的眭固發起兵變,那麼下一次,等到張楊可能對朝廷產生威脅的時候,發動兵變的就會是楊醜。

總之無論如何,張楊的結局都會是被屬下殺死,做主公做到衆叛親離,實在是令人唏噓。

“河內是當前首要用兵之地,哪怕潁川將起兵事,也要暫時擱置。”朱儁不再拿河內與潁川二者孰先孰後的問題繼續考校郭嘉,自行說了起來:“只是我帶兵去河內,汝南黃巾又該如何退之?”

“徐府君當初討伐過黃巾,也算是知兵之人。君侯大可點選兩千精兵,與劉子相共赴潁川,曉諭各家豪強,聚集部曲郡兵之後,可得兵馬數千,足以禦敵。”郭嘉自信的說道:“至於退敵之策倒也簡單,不僅能剿除黃巾殘黨,更能爲君侯拿下汝南全郡。”

“哦?”朱儁饒有興致的問道:“黃巾擁衆數萬,猖蹶作逆,但憑數千之兵,何以破敵?”

郭嘉伸出右手,左手手指在掌心輕輕點着,說道:“黃巾蛾賊最喜裹挾老弱,一旅之中,老弱便佔多半,這數萬人看似多,實則青壯甚少,此其一也。蛾賊青壯之中,足堪精銳者,甲冑刀劍具備者則更少,即便有袁術暗中支持,可他連自家部將都不甚信,又如何會放心黃巾?爲了便於鉗制,必不會提供太多軍械,此其二也。”

杜襲在一旁看着郭嘉自信不疑的神色,渾身散發着每個人在自己極爲熟悉、擅長的領域都會有這種將一切把握在手中的魅力。不由得點了點頭,眼角餘光無意間瞥見劉翊,二人默契的對視一眼,心裡同樣都是想着:郭嘉有如此謀略帷幄之才,即便是不拘細行,又何足怪哉?也難怪脾性暴烈的朱儁會在郭嘉這個年輕人面前放下姿態了。

“此外,君侯可莫只知汝南有寇賊,而不知汝南亦有義士。”郭嘉說完,右手輕握,將左手的手指我在掌心,臉上似笑非笑。

“喔、喔。”朱儁邊點頭邊應聲,捏着鬍鬚說道:“老夫記起來了,幾個月前我軍至潁川的時候,汝南郡有兩個叫李通、陳恭的遊俠,手下聚集了數千部衆,算是頗有軍勢,曾派人向我投書,想率衆歸附於我。可後來據說是陳恭被他的妻弟陳郃所殺,自相混亂,所以這事情也就耽擱了。”

他目光炯炯的盯着郭嘉,如何不知這個清瘦的年輕人心裡打什麼主意:“那李通一介遊俠,能在寇賊當道的汝南聚集部衆,安靜一方,很有幾分手段,其爲人也算明白時務、忠心朝廷。這時候憑他的能耐,因陳恭而起的叛亂想必也平定了吧?奉孝你是想讓李通在黃巾進犯潁川的時候,從背後襲擾?”

“不僅是他。”郭嘉在潁川潛居經年,對豫州地方上的知名人物都瞭如指掌:“何儀、劉闢等蛾賊聚衆西平、召陵一帶,而李通聚衆朗陵,正好在其西南方。若是僅由李通一軍,即便能擊潰蛾賊,也難克竟全功,若有一軍能從蛾賊東北處進兵襲擾,與李通並進,那麼就能趁此一舉弭平汝南黃巾、斷袁術一臂。汝南黃巾一滅,孫香、孫賁又被袁術南調,屆時汝南皆將爲君侯所有。”

“不是爲我所有,是重歸朝廷治下。”朱儁表情嚴肅的糾正道。

“謹諾。”郭嘉眼中閃過一道異樣的神采,認真的瞧了朱儁一眼,這目光稍縱即逝,所刻意保持的斂容屏氣的正經模樣也隨之消逝不見。很快,他又變成了那個嬉嬉笑笑的郭嘉:“在下的意思是,汝南本屬豫州,君侯乃豫州刺史,其重歸君侯治下,也不算錯。”

“嗯……”朱儁的表情這才放鬆了些,他雖然自問無愧於朝廷,但作爲領兵在外、鎮守一方的重臣,這些容易犯忌諱的話還是少一些爲好。不僅自己要謹言慎行,身邊人也要如此,郭奉孝雖然不拘俗禮,但也該知道說話的分寸。

杜襲將兩人的神情都默默記在心裡,不動聲色的接口問道:“敢問除朗陵李通以外,汝南還有誰堪稱義士,攜部衆相助?”

郭嘉望向杜襲,臉上掛着輕佻的笑容,可那目光深處卻是毫無半分笑意,像是看透了杜襲的想法:“與汝南相近的沛國譙縣,不就有個倒拖牛尾,淮、汝、陳、樑間,皆聞而畏憚的豪俠壯士麼?”

“許褚?”朱儁想起了這個牽扯牛尾,倒拖耕牛行數百步,嚇退上萬汝南葛陂賊的猛士,半是感慨的點了點頭:“此人不比李通,從未對朝廷有過示意,未見得會出手相幫。”

“天下紛擾,正是英雄奮武之時。放眼中原,唯有君侯背倚朝廷,手握大義,君侯又早有威名在外,各方義士豈有坐守塢壁、不相投效的道理?”郭嘉說道:“只要君侯捨得印綬,遣使攜文書相告,李通、許褚等豪傑必欣然起行。”

郭嘉分析的很對,朱儁背後站着整個關中朝廷,他就是皇帝從函谷關伸出來攪動時局的手,雖然只有河南與潁川二郡,但誰也不敢小覷他真正的實力。何況朱儁有大義的名分,投靠他就是投靠朝廷,對李通、許褚這些豪俠來說,若想完成從豪俠到軍功士族的轉變,就沒有比投靠朝廷還更好的出路了。

“若是彼等來投,與老夫共襄漢室,老夫又何以吝惜區區將、校之職?”朱儁知道自己的優勢,慷然說道。

“徐府君雖知兵謀,但不善上陣作戰。”張超突然插話道,他身爲河南典農校尉,本來還以爲這是加官,可熟悉了以後他才發現,朝廷的典農校尉、都尉、司馬等軍職,無不是給那些老將、庸將、傷兵甚至是投誠的盜賊頭目安排的。自己雖是軍官行列,但已經屬於朝廷的二線部隊,正常情況下根本沒有出戰的可能,他一直懊悔非常。此時有了機會,急忙請纓:“君侯若是不嫌,不若由我領兵?”

“你若是帶兵南下,中牟那邊怎麼辦?”朱儁擔心分兵之後,陳留的朱靈會趁機西進河南。

杜襲忽然說道:“在下願爲效命。”

“君侯不必過慮,分兵以後,河南還剩八千兵馬,算上屯田兵也能補足萬餘之數。”郭嘉眯起眼說道:“君侯曾在中牟經營良久,只要固守城池,不輕易出兵,朱靈再是多謀,也一時難進。”

杜襲善於調度,郭嘉善於謀略,有他們二人在河南,自己可以放心爭奪河內,想到這裡,朱儁方纔點了點頭。

“子相,待我回府以後寫好徵辟李通等人的文書,再與印綬等物一同託付與你,徐孟玉那裡,還勞你代爲傳告今天的軍議,潁川也就全靠諸位了。”朱儁對劉翊吩咐道。

劉翊正欲應下,卻聽門外傳來一個聲音:“什麼全靠諸位啊?”

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二百零七章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
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二百零七章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