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丨青牛先生

“雖非篤行之君子,然亦戰國之策士也。”————————【史記·樗裡子甘茂列傳論】

這倒把楊奉嚇得夠嗆,連忙催促道:“先生,你不是有良計要獻予將軍麼?煩請直言!”

青牛角顧自在一邊榻上落座,雖然裝的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其實心裡還是極爲忐忑。他沒有再過於激怒董承,而是平靜的說道:“敢問董公,這坊市流言可是真的?”

董承就任司隸校尉、被皇帝認回董氏外戚以來,風光一時無兩。平日最愛擺架子,不喜歡聽別人喚他的官職,而是喜歡別人喚他‘董公’,因爲這樣會讓他認爲自己是繼承了董卓的權勢,從而沾沾自喜。

青牛角從楊奉處得知這一事情後,此時投其所好,也言稱‘董公’。

果然,董承面色稍稍緩和些許,猶豫了會,跟着坐回主座,目光不善的看着青牛角:“真的如何,假的又如何?”

“若是假的,在下能讓它變成真的。若是真的……”青牛角自信的說道:“鄙人敢斷定,這話絕不是親自出於國家之口、更無明詔可爲憑據,這樣的話,還不如說是假的。”

董承突然想了起來,當日王斌的原話是‘以後擇立中宮,老夫當盡力相助。’這裡說的是盡力,而不是說一定會讓董氏成爲皇后。想到這裡,董承已明白自己失了算計,他不願在外人面前表現出來,含糊道:“我豈會妄言,這自然是有憑據的。”

青牛角不信,但也沒有追問有何憑據,給了董承一個面子。心說‘董承爲人急功近利、狂妄自大,跟董卓一樣,都是不能長久之輩。自己雖是暫且依附,但不可牽涉過深’。

他擡手說道:“董公可知彼一時,此一時也。當初朝廷有求於你,自然滿口諾言,便如同民家男子向女子求親,起初無不是‘氓之蚩蚩,抱布貿絲’。既而成婚,便‘三歲爲婦,靡室勞矣’,縱使女有不滿、心懷悔恨,可情勢更易,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董承不甚明白青牛角借鑑《詩經》裡的句子,但這不妨礙他理解對方舉的例子,他知道自己此時就是那個被男方用‘愛情’迷了心竅的女子。皇帝起初‘信誓旦旦’,在獲取他的信任與幫助、得到了他想要的之後,便將事先的承諾一概不認賬了!

“真是可惡至極!”董承恨聲埋怨道:“早知今日,當初就該勸李傕繼續打下去!自己求來的怎麼也不如自己打來的踏實!”

青牛角忍不住鄙夷道:“皇甫嵩用兵之能天下皆知,當日城中上下一心、軍旅振奮,就憑爾等烏合之衆,當真以爲能拿下長安?”

“哼!你少說多話!”董承頓時作色,怒斥道:“我還道你有幾分辯才,沒想到只會亂放厥詞,其實也是個沒主意的。若是技止於此,莫以爲我劍不利!”

青牛角把袖一展,攤出雙手,道:“誰說沒有主意?我今日來正是要救董公於險地的。”

董承已漸沒了耐性,直瞪着他,沉默不語。

“董公初登朝堂,有所不知。在朝廷之中,爲官者無不是簪纓世家,務求體面,除了生死之鬥,其餘因利益而起的紛爭,向來是以妥協爲主,講究的是各取所需。”青牛角雖然不曾爲官,但當年也曾在張角座下聽其分析過朝堂規矩,加之他天生是搞計謀的料,自然要比董承更爲熟悉這其中的勾當。

董承這才舒緩了臉色,他當時與王斌等人的密謀,確實算得上是一場利益交換。

可爲什麼最後皇帝得到了‘所需’的一切,而自己的‘所需’卻沒能被全部滿足呢?

董承看向青牛角,礙於顏面,他不肯低頭去問。一旁的楊奉見機得快,主動替董承請教道:“可如今看來卻不是這麼回事,先生,這是爲什麼?”

曾經迫於生計,爲了給手下黃巾找條活路,青牛角不得不屈身於田景幕中,爲其呼來喝去。後來董卓伏誅,他又遊歷閭里,窮困潦倒,幾次死裡逃生、朝不保夕。

如今見到楊奉殷勤的神色,以及董承狀若無意般投來探詢的目光,青牛角彷彿又找回了當初遊走黑山、白波之間,爲黃巾渠帥座上賓指點形勢的感覺。

他朗聲道:“這都是因爲董公你能力不濟的緣故。”

董承當即譏笑道:“我能力不濟?須知我司隸手下就有一千二百名徒兵,又有揚威將軍樊稠等涼州將校,盡皆信服於我,兵馬數萬,哪裡能力不濟!”

“董公誤會了,我所言並不是這個。”青牛角說道:“這就好比二人合謀一虎,本來說好平分虎皮。結果事成之後,一人沒那個氣力去保有虎皮,試問董公,若你是另一人,又該何爲?在朝堂也是如此,別看今日有人許下承諾,可能明日事遂,他見你沒能力保有權勢,又會食言反口。”

董承現如今已經明白,當初的聯合都是虛的,他看上去坐擁數萬兵馬,其實不過是抱成一團虛張聲勢,根本不敢再興反抗。

這樣的實力,不被順帶消滅就是好事了,還妄圖讓皇帝兌現諾言?

“沒想到朝中也跟軍中一樣,不過是吃相斯文了些。”他到底是能屈能伸,很快緩和了語氣:“適才多有得罪,還望先生勿怪。”

青牛角很滿意董承的態度,點頭說道:“董公須知在朝堂之上,不可以真誠待人。只有你算計我,我算計你,你我對等,那便講究妥協合作,如若不然,也莫怪別人不守道義。在這件事上,若是董公沒這個能力,也別怪國家食言。”

“那、”多日疑惑、惱恨皆因青牛角幾句話便予以解決,董承無不佩服,此時已將對方視爲謀主,言語愈加敬重:“先生所言雖然在理,但我心中實在不服,不知道先生可有教我?”

“董公欲爲大將軍輔政,就不得不展示自己具備相應的能力,只要董公有足夠的能力,國家見了,自然會樂於扶植。”

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六十六章 解衣趨鑊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
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六十六章 解衣趨鑊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