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

“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爲階。”————————【易經】

未央宮,尚書檯。

在女兒冊立爲後的當日,如願以車騎將軍錄尚書事,處理朝政的董承,將手裡的簡牘拿到眼前,上下掃視着奏疏裡的內容,臉上慢慢露出自輕蔑的笑容。

尚書令士孫瑞坐在他右下側,皺眉看着董承,雖然對方臉上帶着笑意,但士孫瑞卻只覺得他目光清冷,毫無喜悅,就連說話的語氣都是在裝腔作勢:

“這麼說來,上林清丈的事情已經大體完成了?”

尚書吳碩立於堂上,恭恭敬敬地回答:“上林所存良田、可墾之地的數目皆在奏中,只是應募的流民不多,以至於地多人少,許多荒地尚無人耕種。”

見對方有的放矢,故意引出自己想要的題目。董承眯起眼,轉向士孫瑞:“陛下對屯田的重視,我想不必多說。如今地有了,卻未有足夠多的流民來耕種,依我看,應當將屯田納入地方‘上計’,以作鞭策,君榮覺得呢?”

士孫瑞在朝中深孚德望,一般人見了,大都要尊稱他一聲‘公’,只有親近的人才能叫他的表字。

如今被董承隨隨便便的說了出來,讓士孫瑞倍感輕視,他臉上頓時浮現怒意。正在這時,他察覺到坐在對面的尚書僕射楊瓚的目光,楊瓚神色嚴肅,衝他極輕微的搖了搖頭。

士孫瑞深吸了口氣,道:“應當如此。”

所謂‘上計’,其實就是一種源於戰國、興於秦漢的地方官吏政績考覈制度,地方長官每年都要將境內戶口、賦稅、盜賊、獄訟等項編造計簿,亦名‘集簿’,遣吏逐級上報,奏呈朝廷,朝廷據此評定地方長官的政績。

將屯田的成效與否納入地方官吏的政績考覈,無疑是對地方太守、縣令,尤其是對那些農曹掾形成制度上的督促。這本來是件提高行政效率的好事,卻很容易夾帶別的用心。

董承點頭道:“吳子巨身爲三公曹尚書,主年末考課州郡事務,大可負責這件事。”

吳碩正自出神,聽到自己的‘子巨’兩個表字,猛地一凜。

士孫瑞深深看了吳碩一眼,他知道吳碩喜歡投機鑽營,阿附權臣,無論是董卓、王允、還是馬日磾,他都屈節討好。這回他眼見董承外戚得勢,壓過庸懦的馬日磾一頭,於是便投向了董承的陣營。

吳碩倒也是運氣好,所遇到的人無不是看重他身居尚書的作用,想借吳碩擴大在尚書檯的影響力。不然像他這種屢次背主的人,如果遇到的新主是個眼裡容不得沙子的,老早就把他排斥了。

此時士孫瑞突然想到,董承此舉會不會是特意要針對那些發放到郡縣的農曹掾?

以往的郡縣掾屬可都是由太守、縣令自行徵辟,但這回可是朝廷首次向地方直接派送掾屬,爲了表現對屯田的重視、爲了達到皇帝欲加深中央對地方掌控程度的預期,朝廷特意從作爲中央官員儲備的三署郎官裡選拔幹才。

這些選派地方任職農曹掾的郎官們,無不是各方派系在朝堂未來的棟樑。如果某人要在‘上計’考覈裡故意做出不好的評價,其危害,不亞於是對哪方勢力釜底抽薪。

士孫瑞嚴詞諫道:“地方‘上計’向來是有司徒領銜處理,三公曹雖負責考課,但在這件事上,未免太過職輕了。”

董承不以爲忤,揶揄笑道:“君榮,莫忘了,司徒趙公尚在病中。這不到半年就要上計了,你忍心讓趙公拖着病軀爲此勞累嗎?”

“那此事也不該由車騎將軍一人而決,應請陛下裁斷。”

董承看了看一臉尷尬的站在正中的吳碩,面色沉了下來,說:“那就在此疏具列條陳,呈交陛下。”

讓對方碰了一個釘子,士孫瑞並未因此而輕鬆多少,相反,他的心裡愈加沉重了——以董承近日在朝堂所表現的張狂脾性,能讓他暫且退讓的,肯定是有別的更大的圖謀。

只見董承繼續說道:“說起地多人少,除了地方流匪肆虐,讓流民不得安心應募以外。我倒是想起另一批百姓,可以充作屯田——記得是初平元年,朝廷遷都長安,當時隨駕入關的百姓應該有數十萬戶吧?讓他們充入屯田,一來可以解決屯田人少的問題,二來也可以解決他們的生計,可謂一舉兩得。”

聽到董承將主意打到這些被迫西入關中的雒陽居民頭上,士孫瑞眉頭突地一跳,心裡浮現出一絲不好的預感。

他未來得及答話,對面的楊瓚先坐不住了:“彼等百姓在西遷路上深受飢病凍累,又遭董卓車騎驅趕,死者累積於道。最後抵達關中的十不存一,如今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人大都已有屋宅田地,朝廷一旦將他們納入屯田,豈不是再施暴虐嗎?”

董承心裡哂笑,大不以爲然,雖然這些百姓在路上確實死傷慘重,但根據府中幕僚在私底下的估算,最後抵達關中的百姓至少在十萬戶左右。

這些人初來乍到,衣食無着,又沒有賴以爲生的土地,董卓只管將他們帶來,根本不會用心賑濟,導致這些人或死或逃,更多的則是變爲當地世家大族所隱匿的戶口,從賬面上‘死’掉了。

弘農楊氏正是趁機吸納戶口的大頭之一,所以楊瓚纔會比士孫瑞更着急的提出反對。

尚書檯諸人神色大變,凡是關中豪強出身的尚書、尚書郎們面上皆浮現出慌亂的表情。

董承很得意於衆人的表現,他微微一笑,沒有理會楊瓚,反是對士孫瑞示威地問了句:“君榮以爲如何?”

士孫瑞臉色極爲難看,冷言道:“陛下詔行屯田,本是爲了招募流民,不使其斷絕生計。而彼等在關中安置已有三年,並非流民之屬,朝廷一旦將其納入屯田,本來地少的倒還好說,地多的卻未必情願,若是強令施爲,恐怕會鬧起民怨。”

董承有些失望:“此事真不可爲?”

“此事斷不可爲!”

衆人一愣,紛紛向門口看去,只見年過半百的太尉馬日磾正巍顫顫的站在門口,一臉不悅。

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
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