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

“老吏或垂涕曰:‘不圖今日復見漢官威儀。’”————————【後漢書·光武帝紀上】

初平三年七月二十。

河南,雒陽郊外。

一片平坦的田地,金色的浪花翻滾起伏,淹沒其中彎腰勞作的人影。麥黃粟熟,正是入秋時節。天催吏迫,鮮見豐收歲月。

婦女簞食壺漿,在田埂旁送來當天的吃食,幾個垂髫小童絲毫不覺田地被日頭烘烤得滾燙,打着赤腳在地上走來走去,很知事的跟在自己父親,爺爺身後撿拾跌落在地的麥穗。

夕陽西下,餘暉落在這片平原和田地,落在這世道罕見的安寧與祥和之上。

海內大儒、天子之師、使持節宣慰關東的太僕趙岐;以及侍御史、持節行司空事裴茂;新任河南尹駱業等一行車馬走上了直往雒陽的大道。

眼見舊京在望,趙岐心中生起萬千感慨,當年隨帝駕去長安,原以爲他這把年紀,是再也回不來了。沒想到命途多舛,去時稻麥青青,來時麥粟已熟,一年半載,誰知其中心酸?

趙岐不顧舟車勞累,竟堅持要下車騎馬,他要持着天子賜下的節仗,莊重的回雒陽去,這不僅是秉持一個使臣該有的本分,更是要想關東所有人重新昭示朝廷的尊嚴。

隨行的裴茂等人理解這位老人的心思,也不在堅持,只囑咐騎都尉田疇領着十餘騎走在前面開路。

路旁的田野,老農割麥累了,直起身子正想捶一捶痠痛的腰,擡身卻立時見到大道上的人馬,不由愣住了神。

“阿翁,你在看什麼?”兒子發覺出了不對勁,順着父親的目光向大道看去。

“這是朝廷的車駕!”老農突然大叫道,把身邊的兒子嚇了一跳。

“朝廷?”兒子又仔細看了會兒,覺得當先幾個騎士在馬上甚是威武。這應該是某個將軍、或是附近豪強手下的兵馬,怎麼會是朝廷的車駕?朝廷不是早就遷都長安,兩三年都沒聽着消息了麼?

那老農沒再理會這個不諳事故的兒子,他早已識別出了趙岐手中持着的髦節,心裡愈加堅信自己的猜想。他一把扔掉手中農具,撒腿跑到道旁跪下叩首:“想不到這麼多年,今天居然又看到朝廷的天使了!”

劉氏坐守四百年江山,早已成了百姓心裡對國家這份虛無縹緲的精神寄託。當初董卓帶朝廷棄關東而去,兩三年間,中原再也不見朝廷使節,各地征戰,百姓痛苦之餘,心裡愈加的懷念漢室。

此時這老農兩眼流淚,趴在地上痛哭流涕,兒子和孫兒等家人聞聲趕來,都不明白老農爲何哭得這麼悲慘,站在原地面面相覷。

“快,快跪下!”老農見家人發愣,不由得喚道:“這是天子派來的使臣!”

“這是朝廷的使臣啊!”

除了他,道路兩旁的田地裡耕作的農夫皆跑了過來,激動的跪伏流涕。

趙岐見到這一幕,兩眼頓時發酸,險些落下淚來。他沒有在此停佇,反而在馬背上愈加挺直了身板,他持節東去,心裡頭只有一句話在腦中迴盪。

漢室未亡,人心有望。

雒陽,雍門。

夕陽半沉西天,落霞紅雲低的彷彿就在西邊那幾棵大樹上燃燒。不多會兒,天開始變得黛紫,天頂更是依稀有幾顆星辰出現。這天色已經變得很晚了,在城門等待迎接的衆人有些焦急,但誰都不敢率先說話,只得拿眼看向將軍長史張超,盼望着他能出個主意。

而張超心裡同樣是十分焦急,此時卻看向了站在他身前的一個魁梧的影子。

這人就是將軍朱儁,字公偉,當年朝廷剿滅黃巾、與皇甫嵩齊名的三大名將之一。

當初由於他是軍中宿將,董卓不敢對他加以謀害,只得在心裡格外忌憚。後來朝廷遷都,朱儁便趁機脫逃,召集勤王之軍,收服河南,後來爲李傕所敗,駐兵中牟。

這時得知長安朝廷將派使者前來,他老早就領兵移駐雒陽,恭候天使車駕。

上一次還是王允派來使者張種傳告天下,董卓身死的消息,後來張種還沒完成王允交代給他的宣慰關東的任務,就被回師的李傕捉獲殺死了。

如今才過短短數月,長安朝廷的局勢已然翻天覆地,這次朝廷派來的使臣是由大儒趙岐領銜,可謂是極高規格,足見朝廷對此次出使的重視。只是不知道,這一次出使,朝廷的意圖究竟是什麼?

難道真的只是爲了追封弘農懷王爲孝懷皇帝,以及給皇帝生母王美人追贈靈懷皇后的諡號、並修葺陵寢麼?

朱儁閉着眼睛,整個人沉默在黃昏中,身上穿着的緋色武服似乎要與周圍融爲一體。

“來了。”

“什,什麼?”張超正準備進言,卻被朱儁突如其來的一句話嚇到了。

“天使的車駕來了,叫他們準備迎接。”朱儁睜開雙眼,直直的望着西邊幾棵亭亭如蓋的大樹。

車上懸着的鈴鐺和配飾碰撞的聲音,以及些許馬蹄聲漸漸傳來。張超注目良久,依稀辨別出了從西邊駛來的車駕,向身後同僚屬官說道,又像是對自己說道:“來了,朝廷的使節來了!”

先行趕來的田疇率二十名騎士分立於道路兩旁,天使趙岐持節正襟坐於馬上,裴茂與駱業二人分侍兩邊。待朱儁帶衆人跪拜天子頒賜的節仗之後,趙岐才下馬一一將諸人拉起。

趙岐與朱儁是在孝靈皇帝時期就同朝爲官,彼此相識,是老熟人了。

當下朱儁並不客套,大方的拉起趙岐的手向城內走去,甚是活絡熱情。

“趙公從長安來,不知陛下可好?”朱儁看似關切的問起了皇帝的近況。

趙岐淡瞥了他一眼,臉上保持着溫和的笑意,腦子裡頓時回憶起皇帝的樣貌與才智:“陛下英明聰慧,聖體躬安,將軍心繫國家,老夫回去定然向國家轉告將軍赤誠。”

“陛下安好,我這做臣子的就放心了。”朱雋點點頭,只道是對方在客套性的誇讚,並沒有這話當真。走了幾步,他又忽然問道:

“那朝廷又如何了?”

人心思漢,即便是在建安末年,曹丕篡位之前,各地百姓也是心懷漢室。在這個亂世的開始,就更是如此了。附上《後漢書》:及李傕專政……表別遣岐宣揚國命,所到郡縣,百姓皆喜曰:“今日乃復見使者車騎。”

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
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