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

“懷張湯之辯詐,兼盧杞之姦凶,詭變多端。”————————【論呂惠卿】

這一場及時雨消解了旱象,也移去了皇帝心頭的巨石,加以這兩天三輔、弘農等地接連奏報,說關中普降甘霖,歲末歉收之勢雖成,卻足以自給。皇帝越發放心,此時也不計較各地上報的天池盆測得降雨量的虛實了:“我知道以往伏旱得雨,諸郡縣奏報雨量,往往存着寬慰朝廷焦勞之心,降雨一寸則雲三寸,降雨三寸則雲一尺,多不符其實。”

皇帝放眼看了過去,此時的殿中只剩下太尉董承、司空趙溫、侍中荀攸以及尚書僕射吳碩四人了,這裡頭尚書令楊瓚病故,侍中楊琦作爲親族要回家治喪,司徒馬日磾又在家告病。雖然理政的人少了,但由於沒了許多意見分歧的人在一起,承明殿的行政效率、尤其是對皇帝詔令的貫徹力度反而提高了不少。

他緩緩收回了目光,接着說道:“如今雖是久旱逢雨,關中百姓人皆稱慶,虛報些數字,鼓舞民心,這也不算錯——但我等君臣自己心裡還得有數。眼下落了幾場雨,仍不可掉以輕心,秋收之前,百姓生計何以料理;蝗災如何進一步遏制撲滅;還有因旱而起的疫病……”皇帝點了電題:“別的不說,尚書令因病辭世、司徒也一病不起……朝野上下,更要予以重視。”

“陛下睿鑑。”董承心有所求,積極響應道:“各郡有侍御史督促賑濟、有捕蝗使務力滅蝗,只消在下幾場雨,旱蝗便不再爲禍。至若隨旱而生的疫病,目前雖未看出端倪,但仍以謹慎爲要,多加防治。”

“嗯。”皇帝點頭說道:“生民不易,我每念下民有鰥寡疾苦,心常愍之,若見此而不恤,豈是爲民父母之意?當下先敕令京兆尹胡邈,於京兆等處城中設立醫館,使京畿內外身罹疾病之人,皆可就診,期間不許私收財物。這件事交由太醫華佗來做,讓他從太醫署和民間選幾個人坐診,考其能否,加以賞罰。”

董承立即應下,然後不着痕跡的偷眼看向皇帝。

皇帝恍若未覺,面色如常的向衆人依次交代了在降雨過後要注意的事項,好言督促了一番。趙溫等人皆然諾,唯獨董承有些情急,幾次想說話,卻一直瞅不到機會,又有吳碩在一旁不斷的給他使眼色,這才作罷。

會後,侍中荀攸被留下與皇帝單獨詔對,董承等人則先一步走出清涼殿。殿外陰雲密佈,天氣涼爽如秋,看着孤零零一人走在一側的趙溫,董承拉了拉吳碩的衣袖,問道:“尚書令有缺,今日本該議定人物,國家爲何像是忘了一般?連帶着趙子柔、荀公達等人也不曾提及。”

吳碩覺得董承未免太急躁了些,皇帝如今尚未表態,就算是有人提請了,又如何能保證這個位置就一定會落在他頭上?他不禁苦笑道:“敢問君侯,司空麾下可有合適的人物爲尚書令?”

趙溫如今雖然獲得了益州士人的擁戴,但由於益州士人入朝時日尚短,尚未形成什麼氣候,更無有足夠資歷、名望和能力的人擔任尚書令。董承心中明白這一點,卻還在腦中細細回顧了一番,答道:“蜀士有名者不少,但鮮有入朝爲官者,要想爲其助力,還得很長一段功夫不可。”

“既然沒有,見國家尚無此意,司空又何必主動提及呢?”

這番話問得董承啞口無言,半晌,復又說道:“那荀公達呢?潁川士人在朝中不乏名臣,聽說秘書令荀悅侍講於國家左右,日夕談論政事、典籍,深受嘉許。其人名望、資歷具備,可是做尚書令的大好人選。”說着,他斜睨了吳碩一眼,道:“尚書令意味着什麼,不消我多說,你不急,我也沒什麼好急得了。”

吳碩立即反應過來剛纔那番話顯得董承智拙,引起對方不滿了,急忙謝罪道:“君侯誤會了!在下的意思是,事情尚不急於一時,朝中如今缺的可不止一位尚書令。”

董承眼睛眯了眯,看着前面走得比他要快的趙溫,輕聲道:“馬日磾……將不久於朝堂了?”

“僅是‘以病免’三個字,就不知讓多少公卿黯然離任。”吳碩錯後一個步子,態度恭謹的對董承說道:“何況,司徒自己也不是什麼錯處都沒有。”

董承點了點頭,說起來他與馬日磾相處並不和睦,一個古板迂腐、一個激進狂妄。彼此明爭暗鬥這兩年,最後見到對方潔身自好一輩子,卻折在自家人手裡,不免有些唏噓。此外,又預見到昔日的宿敵黃琬可能東山再起,心裡頗受威脅,他言道:“近來黃琬那些人聲勢不小,若是陛下有心,我再如何也抗拒不得……上一次捉拿的那些商賈,我看還是要加把力氣了。”

“董公說的是。”吳碩笑着應下,又補充了一條:“除此之外,董公不妨從別的地方用些心力。”

“別的地方?”董承一愣,在宮門下停住了腳步。

吳碩拱手說道,眼底閃爍着一絲銳利的神采:“放眼朝堂諸公,能荷尚書令之職者並不少,董公除了要討陛下心意,還有別的路走,譬如,先設法將他人翦除。”

尚書令的熱門人選很多,除了僕射吳碩、秘書令荀悅以外,還有曾擔任過尚書令的太常陳紀、左馮翊政績出衆的種拂、以及在平蜀一戰立下大功的司隸校尉裴茂。

“這些人都不好動啊。”董承沉吟了會,看向吳碩:“你既然提出來,定是有所見教了?”

“見教不敢,只是一點拙計。”吳碩低頭說道:“董公不必將彼等逐一壓下,只需在國家跟前挑一些刺,引起國家不悅,事情便可成了。”

吳碩工於心計,機謀權變更甚於京兆尹胡邈,董承有時候也自認爲追不上對方的思路,比如此時他就不明白對方所指的是什麼。但董承也有他的聰明之處,他故意不答,偏做出一副沉着的態勢,像是什麼都知道了似得,緊緊盯着對方。

“董公睿鑑。”吳碩顯然是誤會了,以爲對方又在埋怨他自作聰明,說一半藏一半,於是略作惶恐的說道:“這可是一舉而兩得的事情。”

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一百三十七章 拋磚引玉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着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一百五十六章 犁廉耕細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
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一百三十七章 拋磚引玉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着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一百五十六章 犁廉耕細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