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

“伏見幽州突騎,冀州強弩,爲天下精兵。國家贍核,四方有事,未嘗不取辦於二州。”————————【諫用三互法疏】

這幾日的觀察讓皇帝深刻了解了徐榮的本性,無非是誰做主就聽誰的,爲詔是從的一個人,這樣的人只要自己一直保持權勢,就不怕他另投他主,可以說是極爲好用的人。皇帝索性笑道:“你本該執掌羽林,這幾日又要你幫北軍中候整頓北軍五營,真是辛苦你了。”

徐榮連忙跪下:“臣不敢當!”

“當得,當得。”皇帝說:“前些天裁撤了北軍的老弱病幼,我已命京兆尹尋無主荒地分給其中無依無靠者,任其自生。令武庫令、考工令重新置換、打造兵械;也讓太僕手下未央廄令與長樂廄丞新進了馬匹。我又使尚書檯下詔調羽林健兒及招募六郡良家子入充北軍,如今總共是有多少人了?今天這一場操練下來,情況又如何?”

今天正是各郡良家子、健兒應徵入伍的時候,徐榮剛帶着屯騎、越騎的新兵測試歸來,此時先是看了王斌一眼,畢竟王斌纔是北軍的長官,於情於理都應該他先說話。

“回稟君上,董卓在時,北軍兵員屢遭縮減,人數不過兩千餘,整改裁撤後,只餘一千人。前日各郡陸續有健兒應詔入伍,直到今日,由馮翊等地羌族、匈奴應募充入的長水營有一千五百人,由羽林騎調入、各郡良家子補入的屯騎營、長水營各有一千人,其餘二營共一千多人。”

皇帝點頭道:“如今國事蜩螗,北軍作爲我漢室精兵,朝廷倚重,兵員自當多多益善。三河等地多出騎士,可派人員前去招募,編入屯騎營。馮翊、扶風多親附朝廷的羌族、匈奴,若有意願,可編入越騎、長水營。屯騎、越騎、長水各二千五百人爲定額,其餘二營各以一千人爲額,你北軍中候也自領五百,湊足一萬之數。此後若還有良家子、健兒應募者,一概編入虎賁。”

王斌有些猶疑的說道:“這個,錢糧恐怕是個問題。”

皇帝突然擡高了聲響,不容置疑的說:“董卓搜刮了那麼多的錢糧在郿塢,京畿三輔又是歷年防禦涼州羌亂的前沿重地,何謂無糧?你只管徵募兵馬,交由徐榮等人操訓,錢糧的事用不着你擔心。”

王斌知道皇帝自來就很有主見,他猶豫了片刻,終於是沒有將話說出口,只是隱隱覺得錢糧這個東西不會那麼容易要到,皇帝這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可是有了別的法子?

這時皇帝已轉向徐榮與蓋順:“我身體大好,但還是過於虛弱,太醫也常說要多多行走。當年太祖與世祖皇帝馬上得天下,首先靠的就是馬上的功夫與強健的身體,是故我想學一些武藝,你們在操訓各軍時,可從中挑選身世清白,武藝優越的人來隨侍。”

徐榮與蓋順對視一眼,他二人都是慣於聽命的,只要皇帝的要求不是太有違常理,他們沒有拒絕的理由,這也是武夫與士人的區別。

皇帝與衆人走出殿外,又叫來了底下的屯騎校尉姜宣,越騎校尉王頎,步兵校尉魏桀,射聲校尉沮雋等人,除了此時尚在奉詔趕來的路上的長水校尉張猛以外,北軍五校盡皆到場。

北軍五校,是漢代守護京城的五營禁軍部隊,分別是屯騎、越騎、射聲、長水和步兵五營,兵甲堅利,朝廷以此震懾四方,由於屯駐京城北部,故稱北軍,以北軍中候監任。

五營兵除長水校尉領兵一千四百人以外,其餘校尉各領兵七百餘人,曾在皇甫嵩的帶領下討平黃巾,立下赫赫戰功,後來董卓入京,收編京城各路兵馬,將北軍編制打散,精兵調歸牛輔等親信手下掌握,其餘老弱則收入北軍充數。

這一偷樑換柱的行爲徹底讓北軍與羽林、虎賁等禁軍一蹶不振,原有的精兵被裹挾在牛輔等將軍手中,中央朝廷再也沒有足夠的精銳力量震懾有異心的臣子。

但這種情況自董卓死後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皇帝借徐榮、蓋順掌握羽林騎,大肆整頓了羽林虎賁以後,又將目光放在了北軍頭上。

北軍五個校尉都是士族出身,背後勢力盤根錯節,皇帝讓北軍中候王斌召集北軍當面操訓了一番,然後理所當然的大發雷霆,將校尉們罵了一通,又順勢下詔將那些不合格的老弱給裁撤了,並開始招募新兵。

幾個校尉基本上沒有處置,皇帝手頭也找不着合適的人選來取代他們的位置,僅僅只是裁撤了實在不堪大用的射聲校尉、並詔拜黃門侍郎張昶的弟弟張猛爲長水校尉,以示皇帝不忘於國有功的名臣之後。

算起來,這是皇帝第二次正式接見他們,上一次接見還是皇帝故意大發雷霆,下詔訓斥衆人荒廢軍備,並藉機裁撤北軍的時候。

如今相見,情形大不相同,除了長水校尉與射聲校尉被褫職以外,其餘的校尉們依舊堅守原職,只是北軍內部諸如司馬、都尉等基層武官都被北軍中候王斌借裁撤的名頭予以調換,取而代之的則是王斌這些年來所結好的奉車郎們。

尤其是招募新兵,重定編制之後,這些以奉車郎們組成的中下層軍官已經牢牢的代王斌掌握了北軍,這些校尉們雖然有心施力,卻見效甚微,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北軍幡然一新,失去掌握。

皇帝的眼神一一從衆人身上掃過,目光鎖定到一人身上,點名道:“齊卿,你看這次的北軍與當日的北軍,有什麼不同?”

魏桀,字齊卿,右扶風杜陽人,乃大儒劉寬的門生,素有清名,曾爲皮氏長。

蓋勳爲京兆尹,重新編練虎牙營時曾上表啓用士人爲都尉統帶軍隊,尚書令士孫瑞曾經就是蓋勳帳下鷹鷂都尉,還有如今的護羌校尉楊儒,曾經也是蓋勳帳下鳥擊都尉,其餘三人,如長陵第五儁,京兆杜楷,桂陽魏桀等人各有仕途。

董卓出於要特意安穩虎牙營軍心,故而拔擢魏桀爲越騎校尉。

步兵營由於保存着大量虎牙營精銳,魏桀不願故主一片心血白費,時常演練軍旅,故而在前次裁撤中,步兵營是北軍五營中裁員最少的一支部隊。魏桀也由此被皇帝另眼相看,再加上有士孫瑞、楊儒、蓋順等人的關係,魏桀自然而然的被皇帝視爲了自己人。

皇帝問詢,魏桀不敢怠慢,他上前一步揖道:“回陛下,適才在殿外,臣察步兵、射聲等營,軍容整齊,銳意正盛,就此論之,臣以爲可稱強軍。”

一旁的年輕校尉不服氣的說道:“站得直算什麼強軍?陛下若是能撥給臣足夠的弓弩箭支,臣一定會讓陛下看看什麼纔是強軍!”

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議從安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
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議從安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