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

朝廷上的風波暫歇,在楊琦退出承明殿後,皇帝一時也沒有新增人員補入其中。平穩了一陣後,皇帝彷彿想起來似的,前往伏壽的宮中看望自己的第一個孩子。

由於早產的緣故,加上宋都生產時體力不支,導致皇帝的這個兒子一生下就很羸弱,眼見就要入秋了,皇長子那張瘦瘦的小臉縮在襁褓裡,看起來是那麼的弱不禁風。皇帝俯身看着,甚至不敢伸出手指去觸摸一下兒子的臉頰,半晌,他悠悠嘆了口氣,直起身來:“苦了這孩子了。”

“好在太醫說以後可以調補。”伏壽在一旁安慰道,她憐惜的看了一樣襁褓裡的嬰孩,對皇帝說道:“無論他生母如何,這到底是是陛下的長子,自降生以來,還沒有一個正式的姓名……”

“孩子還小。”皇帝似乎有些不高興,他慢慢的將視線移開,看向鴛鸞殿內的別的陳設:“你先取個小名給他,等滿百日了再說吧。”

伏壽欲言又止,但還是什麼都沒有說。她隱約知道皇帝看似平淡的面孔下仍是存有怒意,恐怕對方已經將兒子生來羸弱的根由怪罪到宋都的頭上,這樣一來,宋都就更無法沾到這孩子的半點光了。她這樣其實猜的八九不離十,皇帝的確是認爲自己或許是喝了藥緣故,纔會使胎兒發育不好,又加上這段時間的遭遇,哪樣不是由宋都引起來的?

在聽到伏壽建議宋都回原來的披香殿時,皇帝立即明白了她的意思:“她如今還能以什麼身份回去?犯下這樣的錯,若非生下孩子,現在就已經去永巷了,何況……我已不想再見到她了。”

“宋都自生產過後便臥牀至今,憔悴的不像樣,口中每日都在喚着陛下。陛下難道連見她一眼都不願?”伏壽再一次勸道。

皇帝沒來由的覺得一陣煩悶,本來有了兒子他應該很高興纔對,可一見到這樣瘦弱的、彷彿一陣風就能吹傷的孩子,又想起這孩子得來的因果,他心中卻沒有多少喜悅。加之伏壽在他旁邊一心想着要宋都回披香殿,似乎是要幫人幫到底,皇帝忽然覺得伏壽或許過於仁厚了:“皇長子今後就由你來養護,多找幾個乳母,宋都既然身體孱弱,就別想着搬來搬去了,好生在你這裡住下吧。”

如今宋都生下這樣一個孱弱的皇子,整個掖庭的人都在睜眼看着,就想着那天萬一有個閃失,伏壽便難辭其咎。皇帝倒沒有想過對方會畏難,若真是畏難當初對方也不會冒險救下宋都了。只是這裡頭的風險太大,皇帝再冷酷也不會讓自己的骨肉受到半點危險,所以不需要思考,把宋都母子留在伏壽這裡是最萬全的辦法。

在伏壽處坐了一會後,皇帝便起身離開了,相對於坐在伏壽的住處時刻會想起不遠處就歇着宋都、讓皇帝心裡好不自在,還不如直接去椒房殿提點董皇后幾句。事情發生后皇帝也冷靜下來想過,董皇后那天晚上的檢舉雖有故意報復的意思,但她好歹沒有像別人那樣瞞着。雖然自己一向對董皇后是以利用爲主,但跟宋氏比起來,最起碼董皇后沒有做過給他下藥的事情。

對於皇帝的到來,董皇后一如既往的表現出了熱情,像是尋常人家的妻子迎接丈夫一般爲他換下便服、奉上茶水點心,時不時地噓寒問暖,甚至說的皇帝臉上都有了幾分笑意。董皇后察言觀色,絕口不提當晚檢舉的事情以邀功,而是狀若無意的說道:“皇長子降誕,雖不至於大赦天下,與民同慶,宮中好歹也要賜些什麼纔是。”

“現在還不急着辦這些。”皇帝並不想大操大辦,讓別人又對流放途中的宋氏產生什麼想法。

董皇后也不介意,水盈盈的眼珠轉了一轉,又說道:“那……皇長子好歹也得有個名字吧?”

“怎麼你也提起這個了?”皇帝好奇的看了她一眼,拿着茶碗只聞了一下便隨手放在一邊:“孩子羸弱,一切都等到百日後再說。”

董皇后‘喏’了一聲答應下來,這纔不經意的說出原委:“周循這孩子近來身子不好,長公主進不了宮,是故派人來問了幾次。”

“她還有閒心去管宮裡的事。”皇帝想起白白胖胖的外甥周循,又聯想到自己那個尚在襁褓中的兒子,頓時嘆了口氣:“派太醫去長公主府上瞧一瞧,別把病拖重了。”

“周循自小就結實,從未生過病,這次是跟着孫家的小子到處亂玩,把身子給累疲乏了。”董皇后好笑的說道,這是親戚之間的瑣事,她在皇帝面前說起來也隨意得很。

見皇帝的臉色仍未放鬆,董皇后適當的調轉了話題,她有意要在皇帝低谷的時候給足對方慰藉,好讓皇帝能早些從宋都的事情中走出來——最好能就此忘掉宋都。

“前幾日椒房殿的采女們學了一支樂舞,配上樂府的絲絃,倒是有幾分能入眼的。”董皇后向長御一示意,對方很自然的走了出去,當她自顧自的做完這一切後,才象徵性的徵求起皇帝的意見:“夜色還長,陛下不妨看上一看?”

反正消遣也是消遣,皇帝自無不可的點了點頭,表示默許。

董皇后嫵媚一笑,看向皇帝的眉眼裡閃爍着微光。

一隊舞女很快走了上來,伴隨着絲竹樂曲,在堂下婀娜的變化着身位,她們揮灑着廣袖,翹着蔥白的纖指,翩翩躚躚,眉眼彎彎。她們的舞姿其實算不上有多好看,皇帝前世今生不知看過多少次了,但她們勝在美麗多姿,動作青春洋溢,還是讓皇帝多看了幾眼。

“如何?”一曲終了,董皇后一邊打發着衆人下去,一邊玩笑的說道:“她們就只會這一支舞,陛下再要看也沒有別的了。”

“尋常舞蹈,勝在殊麗。”皇帝收回了視線,若有所指的看向董皇后束縛在寬大常服之下的成熟身姿。

董皇后莞爾一笑,十分嬌媚的低下了頭,她很好斂去了自己的神情,暗自將皇帝剛纔視線停留最久的那名舞女的樣貌記了下來。

說不得,這個舞女以後要常隨自己左右了。

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
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