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

“若敵人先至,我不可攻,候其有變則擊之,乃利。”————————【百戰奇略·爭戰】

自虎賁中郎將以下,其軍在以往的編制都是比照郎衛的官職如中郎、侍郎、郎中等,在虎賁軍剝離了禁衛系統之後,除了御前虎賁郎仍保有着曾經的編制以外,現在的虎賁軍則盡皆仿效軍中的職位重新授予。王昌曾經因功被拜爲虎賁侍郎,改制之後,被授爲都尉。

虎賁軍共有八千五百人,軍職不多,所以在召集軍議的時候,身爲都尉的王昌也有資格參與其中。

商議軍謀,這本是王昌最嚮往、自豪的事情,現在卻是他最感尷尬的地方。

蓋順在席上冷冷看了王昌一眼,眼神就像一把刀子似得飛快的剜過。王昌不僅曾讓他顏面盡失、還讓他從此後失去了皇帝對他的那份獨一無二的寵信,其實他本可以藉着職務之便,隨便找個錯失將王昌貶謫、懲處。可皇帝卻暗中警告過他不要耍這種手段,似乎就是要將王昌留在蓋順身邊,好讓他時刻知道自己這個污點、懂得警醒。

沒辦法,蓋順只好捏着鼻子將王昌留在身邊,久而久之,他愈加養成了剋制隱忍的脾性。

蓋順挪開了放在王昌身上的目光,徑直交代了軍令:“裴公有令,陽平關位置緊要,我等當急行趕至,不得有誤。但我有話要說在前面,射聲營已經立下首功,此番前鋒接戰,爾等務必得拿出虎賁的果敢銳氣來,莫要讓北軍瞧了笑話!若再有奸猾憊惰等情事,壞我軍中風氣,休怪我不顧昔日情面!”

衆人聽得此言,皆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南北軍彼此表面和睦,其實在暗地裡皆較着一股勁,都想搶奪一個‘最爲精銳’的名頭。若不是來時不知道有竇茂帶氐人聚衆謀亂,他們如何也要在一開始就爭奪前鋒的機會。這次衆人眼見機會已經來了,一個個都憋着氣,想要把射聲營的風頭壓下去。

“將軍說的是!”一個都尉知道這個時候該說什麼,機靈的應道:“國家曾屢次詔命我等嚴守軍紀、整飭軍中風氣,所謂‘凡賞罰,實乃軍中要柄’。我等既爲禁軍,自當要做朝廷諸軍表率,決不可再有當初那等事。”

這話明顯是踩一捧一,衆人聽了之後紛紛下意識的往末尾的王昌哪裡看去,有的揶揄竊笑,直看得王昌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他有心反駁,卻又無力反駁,畢竟當初就是因爲他而致使全軍蒙羞,從這裡走出去的步兵校尉徐晃也因爲他,而從未對虎賁軍念過半點香火情。

蓋順面色平靜,曾經他之所以欣賞王昌,除了想借助王昌這種世代虎賁郎在軍中的人脈,更好的拿穩軍權以外、其餘的則是因爲當初的王昌跟現在的這個都尉一樣善於奉迎討好。如今有了前車之鑑,蓋順自然不會重蹈昔日覆轍,他輕描淡寫的說道:“樑興,看來你在夜校沒少聽講。”

都尉樑興是安定烏氏人,在初平三年的時候憑藉着出色的材力、以及六郡良家子的身份選入虎賁,兩年之中靠着本事一路擢升到都尉這個位置,其間由於功績、表現突出,被推薦入夜校學過幾個月的書。

良家子都是在本地有一定資產、家世的小地主,雖然在樑興看來,夜校裡教的書都是最基本的倫理綱常、忠君愛國,有些書他早在家裡就翻過——只是未曾精深。他並不稀罕夜校裡教的東西,他只是稀罕就讀夜校這段經歷所給他帶來的更爲便捷的升遷通道。

於是聽到蓋順這般誇讚,他喜形於色,答道:“謝將軍誇讚!”

軍中有一說一,從不搞什麼虛僞辭令,即使這讓王昌的臉色愈發的不好看了。

蓋順輕瞥了王昌一眼,復又對樑興說道:“你只知國家有詔‘凡賞罰,實乃軍中要柄’,可你卻爲何忘了‘患難亦須扶持’這番話?”

“這……”樑興面色一窘,頓時語塞。

蓋順知道眼下的局勢正好,他並不是爲了維護王昌的面子,而是爲了別的——

“我等虎賁乃朝廷精銳,自當齊心協力,手足一體。”蓋順說着便霍然站起身來,他長得孔武有力,聲音清朗,這無疑讓他此刻的形象加分了不少:“把心裡頭的那些計較都收起來,今後不要再讓我看到!”

這番慷慨之辭很快俘獲了絕大多數軍官的心,他們大都是直來直去的年輕軍兵、是從軍隊中下層靠着實打實的戰功提拔上來的新鮮血液,本能的反感這些勾心鬥角,此時聽了蓋順的表態,一個個無不當場叫好稱是。尤其是王昌,本來已經極度羞憤的他,在聽了這話後更是對蓋順投去了感激的一瞥,唱喏的聲音比任何人都要響亮。

很快,才入營不久的虎賁軍再次打點行裝,輕車簡從,只帶着少量的糧草重新踏上了山路,往東南方的陽平關趕去。

蓋順以及虎賁軍中的很多老人早在藍田的時候就見識過秦嶺的險峻,當初他們在藍田穀剿賊,最遠也不過是深入到覆車山,連武關道都未曾走完。這次卻是直接翻越整個秦嶺,山道四周如野獸般猙獰起伏,有的山道越走越窄,一邊是陡峭垂直的山壁,一邊則是萬丈深淵,懸崖之下有條不知名的河流正洶涌奔流着,在山石上撞出雪白的浪花。

相較起來,藍田穀倒像是個尋常山嶺。

即便是衆人在散關入秦嶺的時候就見過類似的奇景,此時再度走上去,也依然讓人望而生畏,腿腳發軟。也就在這個時候,‘患難亦須扶持’這句話也表現出了應有的作用,在蓋順、樑興、王昌等將校的帶頭下,軍兵們開始互幫互助,走在前頭的會提醒後面的小心道路,走在後面的則會主動攙扶腳軟的同僚。

在經過一番跋涉之後,八千餘人的虎賁軍凝聚力得到巨大的提升,同時也以極少的減員走出了陳倉道,來到陽平。

只是當蓋順在看到陽平山上搭建的簡陋、卻頗有規模的屯堡、營寨之後,剛鬆了口氣的他又忍不住把一顆心提了起來。

他對身邊的樑興說道:“是誰說陽平城下南北山相遠,不可守禦的?”

樑興這時也是一副詫異的模樣,愣了一會,方纔說道:“好像是武都郡的那些氐人降兵。”

蓋順其實也只是隨口一問,他總不好講當初司空趙溫也同樣說過類似的話語,看來趙溫不知兵法形勢,有些事情還得親眼所見才行。

見蓋順默然不語,樑興會錯了意,試着說道:“屬下看彼等在山上的屯壁乃是新建,應是才立足不久。將軍若是有意,不如讓屬下帶人上去試試虛實?”

蓋順悠悠一嘆,說道:“他人商度,果然少如其意。”

待他感慨完了之後,這纔對樑興回覆說道:“你帶八百人上山,打探虛實之際,也記得查明對方旗號,是何人領軍。若是不可立下,你就馬上撤回,等後方大軍來了再做計較,免得徒增傷亡。”

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
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