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詩經·氓】

宋都被抓了個現着,怯怯的走了出來,她知道自己擅自跑來宣室是犯了錯,但怎麼也沒想到會直接在宣室撞見萬年公主。

劉姜臉上緩和的表情漸漸冷淡下來,平靜的看着宋都。

皇帝若無其事的說道:“我還道穆順怎麼去的這麼慢,原來是你躲着偷聽呢,快過來坐。”

宋都小心翼翼的走了過去,繞過劉姜,坐在皇帝左手處。經過這麼一打岔,原本在心裡有許多話要說的宋都,此時如鯁在喉,竟什麼都說不出來了。

皇帝見她不說話,還以爲是在害怕,於是笑着把宋都拉入自己懷中,和顏悅色的說道:“你倒真是長大了,還曉得偷偷跑出掖庭,就不怕皇姐知道了訓斥你嗎?”

一聽到這裡,宋都立即照着來時路上郭采女教會她的說辭重複了一遍:“我聽說皇帝哥哥你在民間險些遭遇不測,心裡放心不下,所以想來見你。”

“你想來見我,倒不是不行。”皇帝問道:“爲何不經過掖庭令,反倒要私自覲見?”

說到這裡,宋都立即就委屈巴巴的哭了起來,她叫屈道:“掖庭令說什麼也不讓我出來,我好久沒見到皇帝哥哥了,想見一見你又有什麼錯?皇帝哥哥你可知道,在聽到那件事後我嚇得飯也吃不下,實在是擔心死了。”

宋都這話裡照搬了郭采女的授計,裡面不可避免的夾帶有郭采女的私貨,有中傷掖庭令苗祀之嫌。

皇帝不置可否的說道:“不許你隨便出入前殿,這是掖庭令的職責所在,你若是知道這個規矩,就不該對其有所怨懟。若下次你想來見我,需先知會掖庭令,切不可像今天這樣擅自出入。”

“是……”宋都低着聲應下了。

劉姜略帶不滿的插話道:“你應當說謹諾,哪能像平民百姓家一樣應答稱是。”

應答之時,緩應曰諾,疾應曰唯。上對下或是同輩之間一般只用‘諾’,卑對尊則用‘謹諾’。皇帝素來寬待旁人,有時別人單用一個‘諾’字來回復也無不可。

此時劉姜心裡本就因爲宋都擅做主張而不舒服,便抓了個空子有意教訓一下宋都。

宋都被劉姜責備了一通,抽噎着道:“是……啊不,謹諾!”

皇帝笑了,忍不住迴護道:“好了,下不爲例就是。”

劉姜無奈,起身說:“天色不早,臣先回去了,還請陛下早些休息。”

說完,劉姜便站在那裡看向宋都,用意不言自明。

宋都還不想就這麼回去,她好不容易見着皇帝,有一肚子的話沒說呢,哪能就這麼走了。再說了,就這麼跟劉姜回去,路上必然少不了一頓說教。她只顧低着頭不說話,兩隻手揉着裙帶。

劉姜的眉頭漸漸皺了起來。

宋都忍受着頭上來自劉姜目光的灼視,心裡不住的唸叨着;皇帝哥哥怎麼還不說話呀,快把她哄走啊。

“罷了,她也難得來一次,就讓我跟她好好說次話。如果時候不早了,就乾脆在這裡睡下也無妨。”

“陛下……”劉姜對皇帝打着眼色。

皇帝另有打算,悄悄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劉姜只得將口頭上的話又咽下肚去。

“我讓穆順送皇姐回去。”

甫一出門,劉姜便遇到了郭采女,頓時就明白了前因後果,冷笑着問道:“是你把宋貴人帶到前殿來的?”也不待她回答,劉姜顧自說道:“你可真是會出主意。”

在沒有太后、皇后的情況下,萬年公主劉姜就宛如孝昭皇帝時的鄂邑蓋長公主一樣,暫攝後宮,擔負着照顧皇帝的重任。

由於母妃並不得寵,幼時也不受重視,養成了劉姜通達人情世故,待人冷淡的性格。在宮中雖不直接管轄郭采女這些人,但通過對掖庭令苗祀的使用,依然讓衆人對這個把握不住喜好的公主心存畏懼。

宋都純真,跟老實的伏壽相比最是招人喜歡,可偏偏是性子軟,容易聽信旁人的話。這次爲了順她的意,郭采女稍稍一唆使,宋都就敢擅闖前殿,那以後若是愈加得寵,身邊進讒言的小人多了,豈不是要害人害己?

郭采女冷汗連連,急忙道:“殿下,奴婢豈敢自作主張,只是看到貴人憂思,奴婢實在不忍心……”

她不敢將責任推卸到宋都身上去,索性全攬在身上,做出一個忠僕的模樣。

劉姜卻偏偏就吃這套,她想;若是母親在病篤時身邊也有這麼個忠僕,又豈會因爲皇后何氏的阻攔而貽誤就醫?

想到這裡,劉姜語氣軟了些:“你就在此候着吧,若有下次,定饒不了你。”

皇帝並沒有如劉姜想的那般少年開竅了,他雖然喜歡宋都,但對宋都的感情不過還是兄長對妹妹一樣的憐愛。這回將宋都留下過夜也並沒有什麼犯罪的想法,無非是看在他經常不去掖庭,想趁此機會多跟宋都說說話罷了。

宋都倒是沒有想多,躺在皇帝的牀榻上興奮莫名,連自己來這裡是爲了看望皇帝、勸皇帝以後少微服出宮的目的都忘得一乾二淨。只一個勁的跟皇帝說着說那,比如掖庭令苗祀不許她嬉鬧玩耍,什麼都要講規矩、比如伏壽不過大她兩歲,老愛裝大人,但宋都卻忘了萬年公主也不過十六歲的事實。

整個談話過程中,皇帝都是聽得多說的少,時不時的應和幾句,偶爾會旁敲側擊的問一下掖庭的情況以及衆人的秉性。

比如苗祀在皇帝眼中就是身爲宦官、心爲士人,並不討皇帝的喜歡,只是爲了制衡穆順才留着他。沒想到在宋都眼中,苗祀雖然呆板,但處置下人都有理有據,宋都雖然不喜歡苗祀的嚴厲,但對其也沒有過多的憎恨。

看着宋都說到好笑的事情時彎着的眉眼,皇帝忍不住伸手勾了勾她的鼻子,宋都把眼一眨,讓皇帝就這麼颳了下鼻子。

“皇帝哥哥。”宋都最後沒了精神,打了個哈欠。

皇帝還在等她的下文,見她半天不作聲,發現她已經睡了,於是翻過身去替她掖了被角。

宋都在睡夢裡嘟囔着什麼,皇帝頓了頓,屏息靜聽。

只聽宋都說道:“你什麼時候帶我去上林苑騎馬啊。”

待到次日,宋都一覺醒來便不見了皇帝的蹤跡,一問得知是到承明殿去了。宋都心裡有些鬱悶,此時郭采女從外面走進來,要服侍宋都梳洗更衣。宋都看到郭采女時,心情這纔好了些,笑着說道:“皇帝哥哥昨天跟我說了好多話。”

郭采女一晚上都在外面,裡面發生了什麼事她都聽得一清二楚,心裡忍不住笑道;‘等你長大了之後就不會覺得和皇帝在牀上只說話不幹別的是件好事了。’心裡是那麼想着,嘴上卻奉承道:“是啊,國家很喜歡貴人,貴人不知道,國家早上走之前還特意吩咐,說不要把貴人吵醒了,這還是我入宮以來第一次遇見皇帝這麼疼愛一個人。”

宋都羞澀的笑了,安安靜靜的坐着,任由郭采女在身後給他梳理頭髮。

突然,宋都‘哎呀’的叫了一聲,然後極懊悔的說道:“我忘記問皇帝哥哥何時帶我去上林苑騎馬了!”

郭采女被她嚇了一跳,無奈的搖了搖頭,哄道:“以後日子長着呢,貴人何必急於一時,還怕國家不帶你出去?”

宋都聽了覺得也是,等皇帝忙完了這段時間,以後想帶她出去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

“只是。”宋都情緒又有些低落了起來;“我們等下就要回椒房了麼?”

“謹諾。”郭采女說道:“等奴婢給貴人梳洗打扮了,就回椒房用早膳。”

宋都突然明白了什麼,轉過身來,看着郭采女:“那豈不是說這段時間,皇帝哥哥都不會常來看我了?我也不能像昨天晚上那樣偷偷到這裡來了?”

郭采女點了點頭,只見宋都立即急道:“這可不行,我要是天天都能呆在皇帝哥哥身邊就好了。”

這怎麼可能?且不說皇帝以後長大了,必然要廣納妃嬪、就連尋常人家的夫妻天天見面也會膩煩,對付男人,總得要一拉一推,保持距離纔是正道。

郭采女雖然也不大,但好歹出身民間,類似兩情相悅、男歡女愛的事情見得多了。她有心告訴宋都,卻又怕此時單純的宋都接受不來,便想着以後再告訴她。

可現在又該怎麼答覆宋都?經過昨晚那件事後,宋都儼然已經把郭采女當做是出主意的智囊了,郭采女不能在這時顯得拙計,要想一個好說辭來鞏固自己在宋都心中足智多謀的地位。

“要說辦法,也不是沒有。”郭采女有意賣個關子。

宋都還以爲又是類似於偷偷跑到前殿來的法子,搖頭道:“不不,我答應皇帝哥哥以後下不爲例,再也不亂犯規矩了,你可得給我出個正經的主意來。”

“這就是個正經的主意!”郭采女急忙道:“貴人可知道皇后?只要貴人成了皇后,以後就能隨時出入宣室,根本不需要經過掖庭令。”

“真的嗎?”宋都驚笑道:“只要做了皇后,我就可以天天到宣室來看皇帝哥哥了?”

不待郭采女回答,宋都便興致勃勃的下定決定:“難怪入宮前,阿翁他們就反覆叮囑我,讓我努力討皇帝哥哥的歡喜,這樣就能做皇后了。沒想到是這個緣故,既然這樣,那我就要做皇后。”

郭采女心裡一驚,沒料到宋都竟會如此直白,正準備給她澆點冷水,怕她四處招搖,卻又想到皇帝對宋都的寵愛冠絕掖庭,他日若是要立皇后,不是宋都又會是誰?即便被幾個人聽了去,難道他們還看不清局勢,會鬧出什麼干係來?

想到這裡,郭采女一味的順從道:“國家那麼喜歡貴人,而貴人又這麼好看,以後一定會是皇后的。”

看着宋都高興滿意的模樣,郭采女又添了一句:“只不過貴人切莫跟別人提及此事,尤其是萬年公主與伏貴人,讓她們聽去了可不好。”

宋都正在興頭上,這些叮囑十句能聽進去一句就不錯了。

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
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