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

“飽食快飲,慮深求臥,腹爲飯坑,腸爲酒囊。”————————【論衡·別通】

胡邈回到衙署之後,便一直愁眉不展,自家人知自家事,他如今雖是特奉朝請的京兆尹,但權勢仍不及直屬的下屬長安令王凌。王凌強勢而有作爲,這段時日爲了立威、壓住他,胡邈不知對其使了多少絆子。如今被王凌瞅準機會上封事算計了一通,既讓他心裡憤恨不已,又無計可施。

雖然來的時候他想得到好,要恩威並施,防止那些掾吏下鄉之後給他惹禍,可真正實行起來的時候卻困難重重。

“府君!”功曹杜騭在一旁察言觀色良久後,忍不住開口道:“其實此事,興許是‘福之爲禍,禍之爲福’。”

當得知自己照拂過的晚輩杜畿如今已是河東郡丞,杜騭也不覺生起了再度入仕之心,於是他打點關係,通過同窗好友、鍾官令董鳳的門路,得以徵辟入仕。

胡邈既是爲了給董鳳一個面子,同時也確實是需要有個自己人爲他把控京兆的局面,平日裡對杜騭也是頗爲倚重。

他心中聞言一動,仍乜斜了杜騭一眼,狀若無意的說道:“你說我如今就是那失馬墮兒的塞翁?”

“喏。”杜騭應道:“掾吏下鄉採買餘糧,國家僅準京兆施行此事,其餘郡國只得先行觀望,若有成效,再從容推之。說起來,是國家爲政謹慎老成,但究其本源,何嘗不是國家爲府君準備的考驗?”

胡邈心思急轉,一時間腦中掠過許多事,他有想過這會是皇帝識察到了他藉此謀算趙溫的圖謀,也想過皇帝是要藉此事敲打他以及身後的董承,畢竟在地震後的這段時間裡,董承一派都不怎麼老實情願。

“王凌與我不和,這番應是嫌我太過拘住他的手腳,想借此算計我。”胡邈沒有對杜騭說心裡話,另啓話題,說道:“而王凌身後也另有其人,依我看,此事可不只是國家隨手而爲那麼簡單。”

杜騭曾在大儒劉寬門下就學多年,對局勢的分析很有自己的一番看法,此時凝目思索了一會,道:“無論是國家給府君的考驗,抑或是黃公在背後的算計,府君此時都要有個良策脫身,再如何也不能牽扯到太尉身上。”

胡邈臉色凝重,對杜騭說道:“你說,我將此事推給王凌、以及藍田、上雒、新豐等縣邑長官,讓彼等遣派掾吏下鄉採買餘糧。而我就從旁監察,若最後採買的成數足夠、民間也無甚怨言,則於我也有功;若是成數不夠、底下胥吏貪腐橫行,則自當找彼等縣邑令長問罪。”

功勞是長官的,苦勞與黑鍋則是大家的。

杜騭雖然曾經最高只做過一地縣長,但對官場裡的這些成規陋習耳濡目染,此時聽胡邈這麼一說,卻也深覺是個好辦法。將一大半的責任推卸到底下的官員頭上,官員出事,自然要先找該官的麻煩,胡邈作爲直屬上司,最多隻會受到一點連帶責任。

“那、長安令?”杜騭忽然問道。

胡邈冷笑一聲,說道:“長安既是郡治、又是京都,自然要爲諸事先。”

打定主意後,胡邈很快以京兆尹的名義給長安、新豐等下屬各縣行文,督促遣派掾吏下鄉採買餘糧。王凌接到公牘時,很快便從中讀懂了胡邈既想坐享其成、又想置身事外的打算。他隱隱有些後悔,原以爲皇帝在見到他的封事之後,會曉得其中弊害,然後嚴斥胡邈一通。可沒想到皇帝卻置若罔聞,還直接指派了胡邈促成此事。

自己到底是年輕,在這方面的經驗尚且還比不得浸淫多年的胡邈,此時算計不成,反倒給自己帶了麻煩。

但他並沒有自怨自艾,反而激起了一番昂然的鬥志,想要試圖完成這一樁吃力不討好的任務。

“宜祿!”他衝門外喊道。

長安北部尉秦誼立即走了進來:“秦誼見過明府。”

“掾吏素來貪鄙,若使彼等下鄉購糧,必然會有擾民之舉。屆時惹出民怨,你我都脫不了干係。”王凌平靜的說道。

秦誼早從別的地方探聽到了消息:“府中的那些掾吏個個都像是被封官拜爵了一樣,彼等是如何一個秉性,朝廷豈會不知?就連區區在下,也覺得這政令太欠妥當了。”

他一時沒有管住嘴,埋汰了幾句朝廷,王凌揚眉看了對方一下,說道:“不是不知,就是因爲知道此中之弊,這才議行此令。”

想到朝野中來年將發旱災的傳言,或許這次不禁是皇帝任由黃琬與董承二人隔空角力,更有可能是要藉此考驗基層組織掾吏的辦事能力,並清除一些不安分老實的。

當然,這些都是王凌個人的揣測,他也只是含蓄的提點了幾句,便不願再往深處說了。

“那在下要做的是?”秦誼雖不是很懂,依然打算按吩咐辦事。

深思熟慮過後,王凌在秦誼耳邊小聲吩咐了幾句。

秦誼聽完後着實一愣,猶疑了一下,很快便答應了下去。

長安的稅吏得知消息後,興奮的湊在一起算計道:“發財的機會來了!”

其中一個掾吏向存忍不住問道:“多少錢買多少石的糧,這些都有定數,咱幾個能怎麼發財?”

“這你就不懂了。”那個掾吏豁着嘴、露出半口黃牙:“咱幾個知道定數,那些鄉下的小民這輩子沒進過城,又哪裡知道個什麼定數?還不是咱們說多少錢就多少錢?你心腸要是硬點,直接說官府加徵,他們也拿你沒轍。”

“這也可以?”向存做出一副吃驚的模樣來,他本來就長得五大三粗,這時候更顯得憨厚呆愣。

“這怎麼不可以?我告訴你,虛加賦役這個事,以前就是縣令也做過!”那個掾吏不以爲然的說道,他得意的拍了拍向存的肩膀,用一種前輩對晚輩的語氣說道:“過幾日你跟着我,我帶你多漲漲見識,等到了村子裡你就明白了,那些個農戶一個個見了你都得把你供起來。”

向存隱秘的皺了皺眉頭,嘴上笑着跟衆人打了個哈哈,然後找了個機會偷偷溜了出去。

“都尉。”向存一臉嚴肅的找到秦誼,一五一十的交代了剛纔的事情。

“他們鑽營的空子還挺多。”秦誼立於廊下,冷笑一聲,復又說道:“不過,你做縣吏也不容易,出了這個事,彼等以後怕是再也不會與你打交道了。”

“小的知道後果。”向存拱手說道:“當初若不是都尉,小的現在還是個無衣無食的流民,恐怕早死在入蜀避難的路上了。”

秦誼想起當初結識向存的一番因緣,不禁感慨道:“你也算是因禍得福,不過這也無妨,此事過後,你大可不用再做縣吏了。”

“謝都尉成全!”向存感激的說道。

秦誼一笑,拍了拍向存的肩膀,轉身就走了:“回頭去我家喝酒!”

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七章 淤塞難免
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七章 淤塞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