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

“大胡自來邪?其衆大小復如何?”————————【晉書·劉曜載記】

西河郡,離石縣。

城外草色青青,正對着離石北門的阡陌之上,密密麻麻的簇擁着兩三萬餘騎兵,這一支兵馬人人胡服虯髯,與漢人裝束迥異。這支匈奴兵馬正是以匈奴屠各部爲首聚集的雜胡、羯人等小部之兵。

“屠各、又稱休屠各,在孝武皇帝的時候,匈奴渾邪王挾休屠王部衆歸漢,屠各由此散佈於幷州、涼州等郡。”在離石縣的城頭之上,匈奴監國、右賢王去卑對度遼將軍段煨再一次提到:“數百年來,屠各部在西北逐漸滋盛,成爲王庭內部最爲豪貴的部落,即便是單于都對其敬畏忌憚。”

“鄭公曾對董卓說‘天下強勇,百姓所畏者,有並涼之人,及匈奴屠各、湟中義從、西羌八種’,所言誠是,近年匈奴國內困頓,還能有如此聲勢的部落也就只是屠各了。”度遼將軍段煨悠悠嘆道,他身材短小精悍,頷下蓄着鬍鬚,顯得有幾分儒將的風度。

在段煨身旁站着一個文士,手摸着殘破堅實的城牆,望着底下正準備着再一次進兵的屠各胡兵,輕聲說道:“再是如何強勇,前日那一仗下來,終是拿不住右賢王麾下的千餘騎。”

這一聲淡淡的誇讚讓去卑受寵若驚,他惶然說道:“崔君謬讚!一切都是段將軍指揮周全、麾下將士不惜性命所致,而且,若是沒有劉使君發給的刀劍,光憑勇士肉軀,也難擋鋒鏑尖銳。”

這名被稱作‘府君’的男子名叫崔鈞,字州平,是侍中崔烈的兒子,董卓擅權時曾在西河起兵響應袁紹等關東聯軍的叛亂,爲董卓所忌。只是由於其父崔烈爲董卓下獄威脅、加之以河東白波黃巾肆虐,道路不通,致使崔鈞的起兵無功而返。

如今朝廷振興,皇帝親政,崔鈞又不像袁紹那般有很大的野心,很自然的接受了朝廷遣派來的度遼將軍段煨。而且出於他所在的西河郡安全考慮,接受段煨及其背後朝廷的支持無疑是個最好的選擇。

“他們又要開始了。”崔鈞在城頭往下說道,他在西河做了許多年的郡守,對四周匈奴、鮮卑等胡的瞭解不比去卑要差多少:“彼等沒有攻城器械,光憑几架梯子,打到現在也算是不易了。”

“於夫羅手下若不是突然打造出了攻城器械,蟻附攀城,曲陽何至於猝然陷落。”段煨兩眼陰沉的盯着底下烏壓壓的一大片屠各軍隊,語氣冰冷的說道:“定然是其麾下有我漢人的工匠。”

崔鈞想了想,說道:“興許是於夫羅縱行中原,在內地搶來的。”

“或許吧。”段煨始終皺着眉頭,凝視着屠各軍:“於夫羅前一次還在陳留爲袁氏供牛馬奔走,突然一下就出現在了幷州,回來的實在太輕易了。”

崔鈞心頭一動,回頭看向段煨,只見段煨眉頭深鎖,像是沒有注意到崔鈞的目光似得,自顧自的說道:“幸而屠各部與於夫羅彼此不和,不然若是對方也有攻城之物,單憑離石數千人馬,將難逃曲陽之禍。”

在歸化漢室的南匈奴內部,屠各部既是兵力最強、同時也是最不聽管束的部落。早在孝靈皇帝中平四年,也就是六年前,屠各便舉兵寇亂西河,攻殺幷州刺史張懿,又與南匈奴左部胡人聯合,殺死老單于羌渠,擁立須卜骨都侯爲單于。老單于的兒子於夫羅因此有家不能回,只好帶領部屬流離中原,祈求漢室助其平亂。

然而當時孝靈皇帝駕崩,宦官與外戚之間的權力鬥爭趨近白熱化,根本無暇顧及幷州的局勢。時任幷州牧的董卓也在勒兵觀望雒陽朝局,絲毫沒有赴任幷州平叛的想法。導致幷州局勢愈加崩壞,刺史懸而未決、邊遠郡縣數年也不見長官赴任,豪強只得築塢堡自守,黔首黎庶要麼紛紛投身依附、要麼就被胡人劫掠爲奴。

崔鈞外無強援,獨木難支,能依舊把守着離石不失已經很不容易了。

“將軍!屠各又要攻城了,在下願意領兵出城,與其再戰!”去卑突然抱拳請命。

段煨緩緩轉過頭來,與崔鈞對視了一眼。

於夫羅已在幾天前攻下曲陽,如今正在一路猛進,攻打盂縣。而屠各王卻一直頓兵在離石寸步難進,這讓他心頭非常窩火。如果今天還是打不下,自己的顏面何存?

年輕的屠各王對面前站立的丘林右骨都侯狠聲說道:“右骨都侯!單于帳下有從中原帶來的工匠,爲其修築雲梯攻城,自然能輕易將陽曲拿下,而我面前的卻是離石!這座堅城不知阻攔了我屠各部多少次南下,城中又有段煨和那叛賊去卑擁兵據守,單于一不派工匠過來,二不送攻城之械,就知道催,教我如何去打?讓馬兒跳上去?”

骨都侯是匈奴官職名,是單于手下大臣之首,輔佐執政,右骨都侯就類似於漢人的右丞相。而丘林則是姓,丘林氏是匈奴內部除了單于以外,最尊貴顯赫的四個姓氏之一,眼前的這個丘林右骨都侯正是單于於夫羅派來催促屠各部加緊進兵的。

丘林右骨都侯的臉上流露出一絲敬畏的神色,奉承道:“那段煨可是段熲的親族,手段自然不會差到哪去,大王能與其對抗至今而不落下乘,即便是東羌也要汗顏。”

段熲屠羌數萬的殺名,並涼諸胡誰人不識?雖然城頭上的不是段熲,而是段熲的親族,但憑對方這些天守城用兵極有章法來看,也不是個易與之輩。屠各能在殺神段熲的親族手下堅持這麼久也算是值得吹噓了,屠各王雖有些自得,但還是咬着剛纔的話題繼續說道:“少說這些話,再如何,沒有攻城之器,教我拿命填城,那是萬萬不能的!單于不惜我麾下勇士的命,我可捨不得!”

他其實是眼紅於夫羅軍中的那批會造攻城器械、會鍛造優質鐵器的工匠,故意磨蹭,非得要從對方手下咬下一塊肉來不可。

“我也知道大王的爲難。”丘林右骨都侯苦笑着說道:“可大王要知道,那些攻城雲梯實在笨重,這一路上即便是要運也得花費不少時日,就算送來了也是耽誤工夫。料想大王麾下數萬勇士,並不值得……”

“是我麾下勇士的命不值得吧?”屠各王冷笑說道:“單于還在提防我。”

丘林右骨都侯趕忙說道:“大王說的是哪裡話,我等同出一種,單于乃匈奴各部共主,豈有提防一說?”

現任單于於夫羅本來與屠各部有殺父之仇、奪位之恨,可若不是他迴歸之後,亟待需要支持者承認他的單于之位、若不是匈奴國人扶立的單于須卜骨都侯在叛亂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身死人亡,需要有人來整合這一盤散沙的匈奴以抵禦逐漸強大的烏桓、鮮卑等族、若不是爲人許諾了南下後的種種利好、若不是被朝廷封爲監國的右賢王去卑從南匈奴王庭拐走了萬戶青壯,損害了不願受南下朝廷羈縻的老王們的利益……

若不是因爲這種種因由,且不說於夫羅,就連屠各部都不樂意這次雙方的合作。

這一對仇人的合作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如果屠各部不擁戴聲望、血統更具有優勢的於夫羅繼位單于統領南匈奴,那麼匈奴各部就會都跑到去卑的帳下,這無疑會影響到屠各部的地位。

儘管兩方都捐棄前嫌,一致對敵,但誰都沒有真正的信任彼此,無論是糧草應援,還是攻城上都是各自爲戰。

“哼!”屠各王冷笑一聲,也不答話。

就在這時,軍中一名且渠,也就是中低層匈奴軍官進帳通報:“報!有一股漢人援軍,正往南邊過來。”

“有多少人馬?”既不想貿然登城增多損傷、又正愁找不到機會表現自己的屠各王立即追問道。

“六七千人,都是步卒。”且渠說道。

“好!”屠各王從胡牀上起身,雄壯寬厚的身軀像是一頭熊佔據了半邊大帳,他興致勃勃的對丘林右骨都侯說道:“且看我屠各部的勇士們如何破敵!”

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
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