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

“寒雲度窮水,別業繞垂幔。窗中問談雞,長夜何時旦。”————————【秋夜作】

涿郡,臨鄉。

樹影搖曳,弦月高懸,山中浮起淡淡的霧氣,在月光下呈現乳白色,像是在山中傾瀉了牛乳、又像是博山爐嫋嫋燃起的煙,寧靜的夜晚如夢似幻,混淆了現實與夢境。

“你不到長安看看,又怎可斷言漢室傾頹、不堪扶持呢?”昏黃燭光下,溫恕穿着一身整齊正規的朝服,樑冠玄袍、銀印青綬,像是隨時準備出門辦公、上朝覲見。

這個話題父子二人曾談論過數次,溫恢再說道:“可是阿翁在雒陽也侍奉過孝靈皇帝……”

溫恕的目光滿是慈愛,他靜靜看着兒子,輕聲教導:“漢室延續四百載,必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有一絲希望,就不能輕易言棄。”

窗外傳來‘啪、啪’的聲音,院中植的竹子正隨夜風敲打着窗欞。

“……天子與你也是一般年紀,他能將朝廷恢復到此等地步,實屬不易,你又何必將前人爲政之失遷於當今天子一人身上?”

‘啪、啪、啪’,竹梢擊打窗欞愈發的急切了,細長枝葉印在窗紙上、像是橫生出來的鬼手。眼前的景物一時都模糊了幾分,少年忘了當時是如何回覆的,只記得忠心的蒼頭連滾帶爬的從外間跑進來,倉皇的叫道:

“府君快走!公孫瓚派人來殺府君了!”

外間隱約有粗暴的吵鬧聲、馬匹撞破院門、踏在石板路上的聲音,火光隱隱照亮門窗。

“我是大漢的涿郡太守,豈能畏死潛逃!公孫殘暴,要殺就殺好了,我不信他會有好下場!”

“阿翁!阿翁!”少年連呼不止,被人攔腰抱住,速度極快的往後門退去。

在火光中、喊殺聲裡,那聲疾呼仿若重鎚擂在少年心裡——

“記得我囑咐你的話,要到長安去!”

“阿翁!”黑暗中,溫恢猛地翻身坐起,原來剛纔所經歷的一切都是重溫的夢境,一覺醒來,夢中的人與喊殺聲皆消弭不見。

四周靜悄悄的彷彿只能聽到自己砰然有力的心跳聲,以及遠處山中隱約的蛙唱蟲鳴。那殘忍血腥的場景雖是夢境,但那淒厲的喊叫聲、四處飛濺的鮮血、映紅半邊夜空的火光,還有那一隊面容猙獰的騎兵,無不清清楚楚的告訴他,這正是發生在幾日前的真實記憶。

這是溫恢在臨鄉侯盧氏家中避難第七天了,臨鄉有貞侯盧植受封的二千戶食邑,自他病故以後,封地便自動交由長子繼承。雖然實封有二千戶,但臨鄉並不算大,尤其是自從劉虞改任幷州,許多遷來的百姓擔心日子在公孫瓚的治下會不好過,紛紛遷走,此地人口便愈加稀少,真正的食邑其實只有幾百戶而已。

溫恕在世時曾對罹病的盧植頗有照顧,還動過讓溫恢拜師門下的念頭、可惜因盧植病重而不能成行。這次遇難,溫恕預知已得罪了公孫瓚,自身難保,但自己的獨子卻不容有失,便想到盧植與公孫瓚的師生之誼,特意讓溫恢到臨鄉暫時避難,等風頭過去了,再設法回幷州。

盧植秉持‘儉德’,家宅不廣,這幾日都是年僅十一歲的盧毓陪着溫恢一起同吃同住。

溫恢轉過頭瞧着盧毓睡夢中的臉龐,在透過窗紙的月光下呈現出孩童獨有的飽滿與白嫩。對方與自己一樣,都是父母雙亡,可這幾天卻都是他來安慰自己,一個人成長起來只需要一個夜晚、一場變故,年少天真的孩童就會自覺的長大。溫恢心裡逐漸冷靜了下來,開始坐在牀上胡亂想着,又忍不住推開窗子,讓月光痛痛快快的如流水般傾瀉進來。

‘長安真是的一個好去處麼?’

溫恢看着美麗的夜色,不禁想起了父子之間最後說的那番話,再過幾個月他就要十六歲了。男子十五志於學,又是出身豪強之家,他早已有了自己的想法。跟老一輩的人比起來,漢室亡與不亡,對他來說並無太大的執念、也沒有一種撫危柱傾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長輩們心心念唸的光輝歲月、太平時日他都未曾經歷過,溫恢只知道漢室早已僨壞,與其守着一棟破房子修修補補,倒不如推倒重來。年輕人永遠是銳意進取、開拓有衝勁的,溫恢的這番理念在溫恕看來完全就是悖逆,父子兩人沒少爲了此事鬧不愉快。

如今父親不在了,自己真的要去長安,爲一個重病沉屙的‘老人’奉獻一生麼?

想來也只有如此了。

沉睡中的盧毓忽然不情願的嘟起小嘴,嘴裡含糊的說了句什麼,又揮手在面前驅趕了一陣,翻過身去睡了。

溫恢抿脣一笑,這是外間的蚊蟲被他放了進來,擾人清夢了。他正要站到窗邊去拿掛在檐下的青蒿與艾草驅蚊、順便闔上窗子時,目光在無意間往外瞥了一眼,臉上的笑容頓時隱去了。

臨鄉侯宅院雖在山中、卻也是個簡單的塢堡形式,溫恢住在山坡上的房中,居高臨下,看見遠處隱約跑來一匹快馬,徑直在院落前的望樓在匆匆停下。有護院持着火把迎了上去,幾人說了幾句後,便腳步匆忙的往院中而來,盧植的長子、現任臨鄉侯盧顯與弟弟盧績兩人也被驚動,在庭下披衣相見。

“孫君夤夜造訪,不知所爲何事?”盧顯命人奉上茶水後便將閒人驅散,徒留了盧績、溫恢等人。

來的正是一身輕裝的弱冠青年,名叫孫禮,字德達,涿郡容城人。他與溫恢相識,見到溫恢後,立即上前說道:“賊人害了溫府君,更要加害與你。公孫紀以爲你藏匿於我處,昨日下午便派了輕騎過來,如今我家已經不安全了,所以特來知會你一聲,怕是要辜負府君的託付,不能護送你西去長安了。”

溫恢其實並未沮喪多少,他父親生前曾隱隱向他透露過幾分,孫禮是涿郡有名的義士,溫恕特意讓溫恢前去接觸,就是爲了引人注目,從而爲自己託庇於盧氏家中打掩護。

★т tκa n★¢o

如今自己連累到了對方,讓大致知情的溫恢好生過意不去,而在孫禮看來,溫恢這副黯然的神情卻更像是對命運的茫然無措,他不由寬慰道:“郎君毋庸擔憂,溫府君待涿郡有恩,我始終念着他這份情。縱然是一時離不得涿郡,我也要護你平安。”

“爲今之計,還是先設法請出尊先君的遺體,將其暫且安葬。”盧顯皺了皺眉,開口說道。

一邊的盧績是個沒主意的,蒼白着臉坐於一旁,只顧得唯唯諾諾。

而就在商議之際,一個奴僕倉皇的闖了進來,着急的說道:“山、山下來了好多騎兵!”

“怎麼可能!”孫禮被衆人注視着,霍然起身,驚怒道:“我這一路分明掩藏好了行跡,斷然不會有人尾隨,這片刻的功夫,我如何會不知後方動靜?”

“阿翁在世時,常說孫君是燕趙難得的義士,小子自然是信服不疑的。”溫恢很快斂了神色,解釋說道:“只是這行人馬來的太蹊蹺,若非尾隨而至,想必就是公孫紀另外派來的。”

“公孫瓚還敢來欺侮我等?”盧績不敢置信的說道,他父親是海內名儒,又是公孫瓚的恩師,公孫瓚再如何殘忍暴虐、殺害郡守,也不至於瘋狂到冒犯師門。

盧顯暗悔自己居然下意識的懷疑起了對方,此時忙道:“是這個道理,我等先去看看,好做防備。”

孫禮這才氣平了些,與盧顯、溫恢等人登上高處往下俯瞰。

那是一隊星火飛馳的騎兵,人喊馬嘶,走到近前絲毫不在乎任何廕庇,大張旗鼓的往這方院落中策馬奔來。連月光也照不進的深黑樹林中隱隱約約,傳來幾聲粗壯的疾呼。

“都給我趕快些!這裡頭的人,一個不留!”

“諾!”一陣整齊劃一的應命,驚得蛙不再唱、宿鳥飛逃。

溫恢瞧着遠處的動靜,瘦削的身子不由一陣發抖,他緊緊把着欄杆,耳畔似乎清晰的聽到對方的聲音。

“記着了,咱們是易京來的白馬義從!”

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拋磚引玉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十章丨仕宦郎署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
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拋磚引玉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十章丨仕宦郎署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