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

“豕之性能水,又唐突難禁制。”————————【詩·漸漸之石·鄭玄箋】

“今後你二人一正一副,爲我將兵部的架子搭好,傷亡將士的撫卹以及退出軍旅的兵士慰留是重中之重,稍有不慎就會有損士氣人心。爾等都是謹慎安分之輩,李固你也曾出身於衛士之中,知道曾經縱是兵衛亦常有不平之事,遑論尋常郡兵?有次閱歷,更當要着心辦事。”皇帝似還不欲讓李固以侍郎之位搶了鄧昌正主的風頭,故用了比先前接待鄧昌還短的時間與李固簡要的叮囑了幾句話。

李固心裡仍然感念皇帝一如既往的親近,不住的應諾保證,必然配合鄧昌管好兵部,不讓皇帝失望。他也不是什麼閥閱之家,能一路坎坷的走到今天,全是皇帝的一力扶持。鄧昌的家世、聲名、才學皆遠勝於他,既然皇帝在話語裡暗示不許出現什麼紛爭,他也樂得不去與鄧昌較勁。

皇帝看夠了風景,又見身邊隨從甚多,在狹窄的走道上排不開,便揮了揮手,讓一干人等都退下,獨留荀攸一人相伴。衆人於是以鄧昌爲首,兩兩並排的從樓梯上走下,就在這個時候,內謁者令李堅忽然擠到樓梯下,似乎以爲這些黃門侍郎們會給他讓道、或是會在自己走過去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從樓梯口散了,於是便一頭跑了過去,結果偏偏沒遇上設想的情況,反倒鬧出不小的動靜。

射援從樓上走下來本就有些心神不寧,因此踉蹌着往旁讓了一步,不慎踩着了身邊法正的腳趾。發覺到這個情況,他像被刺到似得立即跳了回去,結果兩手往前一撲,結結實實的讓前面的種輯受了一掌,看到身前身側兩個人都因爲自己而遭罪,射援心急如焚,不停地連聲道歉。

法正被對方踩了一腳,倒吸了一口涼氣,趾頭正痛着呢,何況他心情因爲毌丘興的事情而不愉快,登時就沉下臉來。

鄧昌性子慢,眉頭緩緩皺起,還沒說什麼,急脾氣的種輯便開始張口呵斥,卻不是對着射援,而是衝着李堅:“見着人了還如此冒失衝撞,也太沒規矩了!”

射援面色一紅,這話倒像是對他說的一樣,跟刺似得扎進了心裡。

李堅本來因鬧出了事而心裡惴惴,此時聽了種輯的呵斥,不怯反倒硬氣了起來,強辯道:“我身負急務,有要事稟明國家!你們讓的慢了,倒還嫌我?”

種輯被話語一噎,狠狠瞪了李堅一眼,就連鄧昌都忍不住要張口說話。卻只聽身後緩緩慢慢傳來一聲低沉的調子,笑着道:“諸君、諸君。”

衆人一齊回頭看去,只見皇帝最寵信的小黃門穆順正忙不迭的從樓梯上下來,滿臉帶笑的朝衆人作揖拱手,不住的說道:“諸君皆是氣度博達,寬宏雅量之人,不過一時衝撞,何必與他計較?李堅此人向來持重,若非遇見急務,還真不會這麼急躁。諸君這次還請體諒事故,讓他一讓吧,不然鬧將開來,國家在樓上的可都聽得清楚呢。”

這話裡一頓夾槍帶棒,有軟有硬,讓站在最後頭的周瑜微微訝然,發覺皇帝身邊的這個小黃門平日不顯山露水,其實也不簡單。

“哼。”似是被穆順不冷不熱的話語刺激到了,種輯笑道:“宦寺不守規矩,衝撞內臣,如何不能讓陛下瞧瞧他的‘禮數’?”

穆順面色不改,繼續笑着說道:“朝廷的禮數,我還是知道的。陛下早有旨意,內外謁者,但凡遇見急務要事,皆可趨行入陛,途徑衆人都要相讓,遇見了不過執手行禮,卻不留步。李堅適才未有向諸君執禮,這的確是他的錯處,但種君又何曾避讓了呢?”

他講話頭單隻指向不依不饒的種輯一人,還是存了不願將此事鬧大、得罪其他人的心思,這些人裡面有新晉的尚書、有皇帝的姐夫、親侍,都不是輕易能得罪的。

“你!”

種輯剛說了一個字,話就被穆順截了先,他悠悠轉身對李堅問道:“李令,你來說,究竟是何等要事,得趨近上稟?若是沒有,可是不敬之罪!”

“有、有!”李堅連忙神氣的說道:“關東傳來的軍報,按例要第一個進呈國家,公車司馬令榮公已隨我在門後等候。這軍令之急,可不容耽擱,就現下這一會功夫,已是貽誤了。”

鄧昌見種輯氣惱的模樣,這其中又屬他資歷最深、官爵最大,於是開口轉圜道:“樓梯狹窄,避讓不易,軍情緊急,內謁者不及行禮,也都是常情。既是如此,便各自揭過吧,內謁者自去通稟。”

“還是鄧公老成大度。”穆順笑眯眯的回了句,接着便衝李堅橫了一眼,努嘴道:“還不快上去?”

李堅心裡一顫,但低着頭小步趨了上去。

鄧昌與種輯、射援等人面色各異,紛紛走出樓梯,到各自的席榻上安坐着,一語不發。

這只是一段很小的插曲,站在高樓之上的皇帝似乎並未有所察覺,反倒很快便召見了等候着的公車司馬令榮郃。

在最初的時候,皇帝爲了不讓大權旁落,受到忽視,費盡苦心從尚書檯奪回了親自御覽批奏的權力。臣民大小奏疏,皆由當時的公車司馬令王端在第一時間呈交皇帝御覽,從而導致尚書檯淪落爲只負責擬詔、處理具體事務的行政機構。雖然皇帝藉此獲取了權力與安身的資本,但隨着他大權在握、樹立威嚴之後,這個舉措的弊端便開始凸顯了出來。每日繁雜瑣碎的政務不僅擠佔了他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讓他幾乎沒有別的時候去關注更緊要的事情,而且這也讓尚書檯以及錄尚書事的大臣們心有不滿,因爲沒有了決策權,只有一個參議權,什麼都由皇帝一人乾綱獨斷,中臺及大臣淪爲閒置。

從長遠的角度看,這並不利於內部的和諧統一與機制的長效運轉。

所以皇帝在與大臣的幾次試探與博弈、明爭暗鬥過後,開始將這個掌握在手中弊大於利的權力讓了出去,定下了承明殿議事的規矩。以後公車司馬令收集臣民奏疏後,首先要將其轉交承明殿處理,以小事輒辦,大事先商議定策,再請皇帝裁決的原則,使皇帝從冗雜的政務中脫身,將精力全部放在緊要的幾件事上去。

榮郃轉呈的,正是來自關東的一份緊要軍情。

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苦雨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
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苦雨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