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

“今之事勢,義無旋踵,騎猛獸安可中下哉。”————————【晉書·溫嶠傳】

夜風清涼,中軍大纛在黛色的夜空中不停的左右晃動,像是一隻展翅盤旋的蝙蝠。

“你道我爲何不救劉備?”曹操看着荀彧沉思的模樣,主動問着,未等荀彧回答,又自言自語的說道:“我與劉備曾有齟齬,又同時歸屬朝廷,爲天子效命。若是救他,彼此盡釋前嫌,親密如一,則何人能安?而且要救,就一定得救下,袁術以兵馬四萬圍城,我須分兵萬餘才獲其功,可袁譚有兵三萬在琅邪,我豈能置其不顧?若是不救,則天下又會諷我不仁,墮我聲名;更重要的,劉備若是敗亡,還會顯得我用兵無能,耽誤朝廷在徐州的籌劃,甚至影響河北戰事。所以這救與不救,與我而言都是兩難之選,劉備想知道我會如何做,所以不停的催使我,袁譚、袁術也是同樣,就連天子,恐怕也在往這看。”

荀彧眸色一深,心底明白了什麼,卻不說話,認真的看着曹操在哪裡自我解答,那幅認真的樣子,像是要藉此對荀彧證明什麼。

曹操看着荀彧深沉的面容,忽然笑了,他大手拍着荀彧的肩膀,一如當初他初見荀彧,熱情的以手撫其背,送其上座那樣:“所以我寧肯不救,也要讓朝廷去救。至於天下謠諑,任他如何紛紜,也傷不到我半分——我曹孟德豈是在乎人後議論的?我費盡心思的付出了那麼多,也是該知道自己在天子眼裡到底算什麼。今時之劉備,焉知不是異日之我?朝廷一定會救劉備的,不然,我可就要心寒了。”

皇帝對曹操的算計,卻反過來作爲曹操對皇帝的脅迫與試探,曹操從中看到了皇帝不會拿他當一次性工具的態度,所付出的僅僅是自己毫不在乎的聲名。想到這裡,荀彧深覺自己當初選擇保下曹操是何等明智,曹操當時面臨的局面與劉虞在冀州所遇到的如出一轍,雖說曹操的手段更高,但劉虞的境況卻又與曹操大不相同……

“公孫瓚的事,我已經知道了。”曹操突然說道。

荀彧神情一愣,雖然時下有傳公孫瓚敗亡的消息,但其中內情在目前仍是機密,曹操領兵在外,又是從何得知的?

曹操並沒有解釋他的消息來源,而是直視着荀彧,眼神複雜:“天子對我,尚可算是無意爲此,但對劉伯安卻是態度昭彰。其人如此,進可窺見天子日後舉止。文若,劉伯安的殷鑑就在眼前,有些路,你真想好了麼?”

“天下需要的是安定。”荀彧搖了搖頭,雖然沒有近距離的接觸現在的皇帝,但他從荀攸的來信中很明白皇帝潛藏的爪鱗:“國家行事皆一己而決,有太多偏頗之處了。”

“人心安,則天下安。可這人心,又指的誰呢?”曹操遺憾的搖了搖頭,他雖是荀彧、荀攸這些潁川士人扶立上來的,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想說服荀彧等人跟着自己。只是現下這個樣子,他到底是改變不了什麼:“準備什麼時候走?”

他知道皇帝遲早會下詔書徵辟荀彧的,其實若不是這次荀彧執意要跟過來,他早就可以待在兗州等待覲見了。

然而荀彧卻沒有急着去皇帝跟前的打算,他拱手道:“在下既是曹公謀主,自然要行分內之事了。仗尚未打完,在下還要陪曹公走下去。”

“那就能走多遠,就走多遠吧!”曹操嘆了口氣,語氣裡有些不捨。袁氏覆滅已成定局,他不信皇帝麾下數萬精銳還打不過同樣數量的袁紹,用不了多久,天下叛亂就將消弭,而底下的暗潮,又該何時平息呢?他想起自從漢室衰弱以來,先是黃巾之亂,再是雒陽宮變、董卓進京、關東盟軍,種種事故,皆離不開豪強世家的影子,包括他自己,不也遭遇過兗州士人的背叛?

天下輕而易得的東西,總是會輕而易去,光武皇帝得天下是這樣,如今的皇帝再興漢室,卻似乎又不想這樣。單就出於這一點,曹操內心就無比的想見一見這個極具魄力的皇帝,當年在雒陽宮中,他怎麼就沒好好的觀察一下呢?

只是這樣一來,他就註定要失去很多東西,腦海裡回想起少年時一個個錦衣御馬的風采,曹操右手緊緊勾着荀彧的肩,忽然眯起眼睛,擡起頭來,看到茫茫的夜空漸漸被一層薄霧所隔,原本明亮的星辰若隱若現:“文若,你會看星象麼?”

荀彧跟着擡眼看了下夜空,閃爍的星光在他的眸子中映下好看的影子:“未有涉獵,怎麼,明公何故對星象感興趣了?”

曹操一邊看着星光,一邊解釋道:“我聽說人生否泰,皆有星象昭示,放之一國也如是,什麼‘熒惑守心’、‘帝星黯淡’之類。所以今夜也想看看,到底有沒有方士說的那般玄妙。”

“明公以前從不信這個。”荀彧語氣平淡,目光在夜空中逡巡一會後,便收了回來,扭頭看向曹操。

曹操的情緒莫名有些低沉,像是突如其來的感慨,又像是擠壓已久的愁緒:“其實我現在也不甚信,人只有愚鈍無知、或猶豫未決時,纔會求諸於神明。而我現在,不單是人、還是事,確有許多星星想看吶。”

等到天明後,太史慈與關羽終於趕了過來,曹操親自接見兩人,說:“我持節青徐,未曾有大勝,今聞下邳敗退袁術,實屬大功,簡直令我汗顏吶!”

關羽眉頭一皺,抿了下嘴,說道:“此戰皆有賴田府君出兵相助,劉使君才得以僥倖破敵。如今下邳尚無戰事,我等奉命來此,是爲助曹公進攻袁譚,凡諸軍事,皆願聽奉調令。”

他耳邊猶記得來時劉備對他的告誡:‘當日在城下,你詐稱擒斬紀靈,說是一時權宜,爲擾亂敵軍士氣,倒也說得過去。只是日後難免不會有人拿這個做口舌,翼德性躁,這回去東海,萬勿謹慎小心’。

正是有這樣一番話,才讓關羽勉強收起了傲氣,沒有傲氣的關羽自然吸引不了曹操過多的注意,他對關羽的表態不以爲然,而是將目光放在太史慈的身上。

畢竟太史慈是北軍越騎校尉,按規制是直屬皇帝調令,曹操即便有持節督青徐軍事的職權,真要指揮,那也得看對方願不願意。

太史慈也很識大體,直接表示將服從曹操的軍事調令,這讓曹操欣慰不已,省了一筆口舌。但隨後太史慈提出的一個建議,卻又讓曹操爲難了起來。

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
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