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道威斯計劃

鹽糖專賣並非一個新鮮的創意。尤其是食鹽專賣,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是有着悠久的傳統。乃至到了明清一代,一個食鹽專賣制度的變遷,直接就影響並改變着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幾大商團的命運。

鹽糖專賣是一種壟斷制度,一種借用國家工具實行的強力壟斷政策。只是與一般壟斷不同的是,鹽糖乃是民衆消耗的必需品,價格上不能以壟斷爲手段,謀取暴利。這不僅不符合國家壟斷的目的,也不符合華飛的政治理念。但食鹽生產的成本之低簡直難以想象,壟斷而由此帶來的財政增收,對於當前的南京政府來說不僅可以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還能迅速產生一大筆收入,並不會對經濟產生大的振盪和影響。

菸酒專賣對於中國來說也不稀奇,自明末菸草傳入中國後,第一家紙菸廠商在1889年纔開設,而第一家捲菸廠商則是在兩年後誕生。

1915年,北洋政府曾頒佈了《全國菸酒公賣暫行簡章》和《菸酒公賣棧組織法》,設立了“全國菸酒公賣局”,各省設立相同機構,由國家公賣機構酌定公賣價格,通告各地執行。公賣收入歸屬中央財政。不過當時所謂“公賣”,只是增加和整頓菸酒稅,並沒有把市場真正管理起來。而因爲種種因素的考慮,南京政府在成立後並沒有把北洋政府的政策法律體系繼承下來,也就沒有繼續這種菸酒公賣制度。

菸酒專賣帶來的利潤是豐厚的,對財政增收的效果也是顯著的。並且菸酒和鹽糖不一樣,他們在某種程度上都不屬於提倡消耗的消費品,所以可以提高售價,以減少銷售的數量。但數量的減少,卻並不能影響這兩種商品的暴利獲取。

而且實現菸酒專賣也不會對當前的國家經濟環境產生影響,當前國內的菸草公司大都以外資爲主,民族資本不僅數量有限,而且實力也不是很強。最知名的莫過於,簡照南,簡玉階兩兄弟以10萬元港幣的資本額在香港籌建的南洋菸草公司。南洋菸草於1909年移師上海,改名爲“南洋兄弟菸草公司”,並推出了“飛馬”、“飛艇”牌香菸,在國內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而近代最爲知名的捲菸,美麗牌香菸,則還未誕生。

所以在這個時期實現菸草專賣,對於民族資本的損害有限,但是對於佔據國內絕大多數份額的洋商菸草公司,卻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不過在菸酒專賣的計劃案上,華飛對菸草和酒類專賣做了一定的區別。關於酒類專賣,華飛給出了一個大致的解禁酒類專賣限令的時間表。以1924年計算,這個酒類專賣限令的最短時間爲二十年後,二十年後再酌情延續或者逐步解禁。

酒類專賣在某種意義上不僅是爲了增加財政收入。而是爲了減少糧食的消耗。這個時期的糧食產量與後世的差距那是無法想象的。水稻畝產四五百斤,那已是絕對的高產。如果某個地方有這樣的稻種,那人們即使徒步幾百公里,也必然會去討要一點稻種。在這個普遍畝產只有三四百斤水稻的年代,雖然人口不像後世那樣膨脹,但是糧食危機卻一直是政府每年的一個大難題。

華飛費盡心思,處心積慮多年籌建的戰略物資儲備措施,大部分都已經初見成效。唯獨這個糧食,幾年中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一點糧食,卻先後因爲海原大地震,尤其是上次的全國性大旱,讓儲備糧消耗幾乎殆盡。雖然華飛早就開始了有關雜交水稻的專項研究啓動,但這類改變世界乃至改變人類命運的偉大發明,並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面試成功的。

所以酒類專賣,也是一種變相的控制酒類的銷售,節約糧食的方法。不過相對於菸草專賣,酒類專賣在市場上激起的應激反應肯定會大上很多。畢竟酒在中國歷史悠久,更有無數的白酒釀造世家,這對他們的影響頗大。而且在目前社會上,洋酒對中國的衝擊有限,整個中國主要是國產白酒的天下。所以華飛在準備在酒類專賣上給出一個時間限額。也就是讓反對者的聲音可以削弱一些。而後來的研究者們卻在這裡發現一個奇怪的巧合,那就是酒類專賣的結束時間,與歷史上的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在時間上相差不多,巧合度讓人驚歎不已。

新的完善的詳細法令很快推出,與鹽糖,菸酒專賣法案同時頒佈的還有南京中央政府去年的財政經濟報告。在報告中,南京政府對於當前遭遇的財政危機沒有做過多的隱瞞,坦誠政府當前面臨的巨大財政危機挑戰。在這份年度經濟報告中,南京政府也給出瞭解決問題的辦法,菸酒,鹽糖專賣就是財政增收的辦法之一。

此外,南京政府還制定出新發售一批國債的計劃和向國外銀行貸款的意向。同時對於政府的財政支出進行改革和壓縮。壓縮的主要方向爲政府的行政成本支出和公用消費支出,甚至軍費的支出。對於有關基建和民生領域,僅是控制支出增長,不新增支出,維持原有的支出規模。

同時,在年度經濟報告中,南京政府還提出今年之內全面制定改革稅種的方案,提出企業和個人所得稅,土地使用稅,財產稅,遺產稅等新稅種,並就此向各界人士徵求意見,同時也向全社會有識之士徵求解決財政危機的辦法。

有關於專賣制度的出臺,在社會上引起的反應並不強烈。首先是因爲食鹽專賣實在是源遠流長,政府放棄專賣,那纔是怪事呢。而菸草專賣對於國人的影響有限,即使是酒類專賣。根據細則條例,生產廠家也幾乎不受影響。

報紙上的評論倒是熱烈起來,但是批判之語倒卻不多。畢竟政府增加財政收入,這些年在民生建設上的投資有目共睹。如今政府遭遇財政危機,不僅毫不避諱,還像社會做到如此坦誠公開,你說人們有何指責的道理?畢竟這個危機,實乃政府讓利於民,大力發展國家帶來的直接後果。特別是關於食鹽專賣,更是引起無數商人的興趣,他們爲了再現當年鹽梟時代的輝煌,對此是極爲贊成的。

倒是有關於南京政府大選的問題,不少人藉此機會給予嘲諷,甚至猜測這次危機是不是假象,是中央用來推遲大選,繼續維持現有臨時政府的一種藉口?不過這種觀點雖然也有迴應者,但是應者無幾。

只是令無數鹽梟失望的是,他們的鹽商壟斷集團的夢想隨着相關實施細則出臺後很快破滅。專賣法令的全面實施有一年的過渡期,即在24年本年內,所有鹽糖商家,菸酒商家,只需繳納一筆期限爲一年的專賣稅款,即可繼續銷售規定數量的商品。

但一年後。國家將收回相關商品的專賣權,所有商家必須得到特許專賣證,所有專賣商品貨源由國家統一銷售,定價。這一年的時間,不僅是政府建立相關專賣監管,監控,運營機構的必須時間,也是讓市場有個充分的緩衝過渡時間。

隨着細則的出臺,更多的人發現,專賣制度對於大多數廠商和商家並沒有造成實質的損害。菸草工廠被國家市價收購,酒類作坊生產的酒只准銷售給國家專賣局。再由專賣局銷往市場。而在終端環節,那些原本經營菸酒的商家還可以繼續領證經營。唯一不同的是需要交納一筆特許經營的費用,並且由於沒有定價權,利潤也被基本限定!

也就是說,專賣局的本質就是壟斷這幾種商品的中間環節,對於商品的上游環節,擁有一定的生產實力和規模。而對於下游市場,則幾乎不涉足。

專賣法令實施後,百姓們猛然發現,即使是在過渡期間,但有專賣局標識的鹽糖產品,不僅有着精美的包裝,價格與市面上的散裝產品價格相比反而略有降低。但是關於菸酒產品,那種製作粗劣的簡易紙菸和散裝白酒專賣局基本上是不銷售的,專賣局的產品無論是在包裝還是產品質量上,都與市面上的產品有着顯著的區別。當然,菸酒的價格也比市面上提高几成,有的品牌甚至提高几倍之多。

專賣局專賣的菸酒價格上揚,雖然引起不少人的意見,但是由於有了過渡期,專賣局專賣產品反而讓人們多了種選擇,所以這種反應也不是很大。但這麼做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當月的財政收入就因爲菸酒鹽糖專賣臨時特許稅而大幅度上漲,增加幅度竟達當月財政收入總額的三成,可見當今南京政府財政收入的數量有多麼可憐了。

在政府遭遇嚴重財政危機的時候,政府不僅沒有向商人們徵稅,反而繼續維持了原有的對於民間資本投資工商業的鼓勵政策。無疑,這樣的舉動,讓大批的工商實業家對於南京中央的親近性大幅度上升。而且南京政府公開財政危機的舉動,不僅沒有讓那些手拿南京政府發售國債的人們的驚慌,更多的國人和國外華人皆對政府的這種舉措表示讚賞。他們紛紛表示,他們對於中國有信心,他們對於中央有信心,他們對於華總統非常信任。更有人在記者採訪中如此說,國家如果沒有未來,你我手中即使擁有的財富,心中還能快樂嗎?脊樑還能挺直嗎?尊嚴還能維護嗎?中國。我們相信你,華總統,我們支持你!

在這種全國上下充滿樂觀進取的大氛圍中,南京政府新發售的一筆十億新幣的國債,本以爲能銷售三分之一已經是非常不錯了。誰也沒有料到,僅僅三個月後,十億新幣的國債就銷售掉八成,餘下的二成餘額,想必也不成問題。這與國外華人在得知華飛遭遇財政危機後的鼎力支持,和國內的工商企業家們的傾力幫助是分不開關係的。

菸酒鹽糖專賣的巨大收益和國債發售的超火爆情形令政府的壓力大減,同時踊躍的民意和巨大的支持率令政府在與國外銀行洽談貸款的問題上也變得輕鬆許多。本來由於中國取締衆多的洋人在中國的菸草生產銷售權利,引起各國的普遍不滿。但是在看見南京財政壓力大減後,他們都明白當前的中國政府財政破產的可能性已經不大。與其在此問題上得罪南京,事後錦上添花,不如做點雪中送炭的事情,順便還能獲取一些好處。

德國與俄國雖然與中國關係不錯,但是他們本身境況就不容樂觀,所以只是象徵性地拿出一部分貸款。英法等國因爲在中國有着不小的經濟利益,此時開罪中國的強勢政府,誰知道南京下一步會不會再弄出其他專賣法案。而中國與美國在經濟上的聯繫一直頗強,並且華飛的夫人哈曼的家族在美國本身就經營着銀行業。哈曼家族對於女兒的婚姻原本還持極端的反對態度,但是隨着華飛在中國迅速崛起,併成爲中國的臨時大總統後,哈曼家族的態度已經完全改變。

在這樣一個巨大的國家,擁有無數的人口和龐大的市場,一個國家總統身份的女婿,對於哈曼家族進入這個未來潛力絲毫不弱於美國的國家,哈曼家族涌起了巨大的興趣。

哈曼家族雖然在美國有着不小的影響力,但是他們的歷史並不能和那些古老的家族相提並論。最關鍵的是,哈曼家族對於政府的影響力有限,這直接制約了他們的發展。所以在出現了一個嶄新的選擇之後,哈曼家族內部迅速就產生了巨大的分歧。一派堅決藉助英格麗小姐第一夫人身份的幫助,把整個哈曼家族的財產和經營重點全部移向東方。另一派則堅持加強與中國的合作,但是不動搖哈曼家族在美國的基業。

無論是哪一派,與中國合作都成爲一項必然的選擇。此外黃炎潛伏美國多年,無論是在銀行金融界還是在工商企業界都有了一定的基礎和人脈。此外美國企業對於中國潛在的巨大市場也非常感興趣,所以雖然中美政府之間的交流相對趨冷,但是民間的商業交流卻越來越火熱。

哈曼家族的進入中國大計,在哈曼回到美國期間,顯然處於一個‘公關’的高潮期。後來哈曼家族迅速進入中國的市場,但是後來他們發現,他們並未因爲他們的‘特殊身份’而得到額外的照顧。相反,凡是中國的民族資本,卻能享受政府的種種有利政策和扶持。而且經過短時間內的觀察,他們發現中國經濟一個非常獨特的經濟現象。那就是國家資本重點領域廣泛持股,民族資本迅猛發展,華家財團一枝獨秀,影響力和資產規模深不可測,洋人資本面對強大競爭,優勝劣汰!

雖然面對強大的競爭,但是在中國投資也並不是無利可圖。加上後來一些洋人在加入中國國籍後,也能獲得中國政府關於民族資本的優惠鼓勵政策,哈曼家族內部再次產生分歧。並直接導致哈曼家族的分裂,巨大的哈曼帝國一分爲二,變成以美國爲主要經營地的原始哈曼家族。另一部分人則選擇追隨英格麗哈曼的腳步,紛紛加入中國國籍,成爲從哈曼家族裡分出來的一支旁系。兩方雖然分道揚鑣,但卻並未反目成仇,反而在商場上互爲助力。後來,哈曼家族在中國的資產與華家財團的資產融合度越來越高,幾乎完全合二爲一,只在形式上保持獨立,那是遙遠的後話了,暫且別論。

南京中央嚴重財政危機的緩解讓華飛大鬆口氣,畢竟,他不能像文物保護那樣,使用有限的私有資本去解決這個問題。不僅是因爲這樣不是治本之策,也會因爲自有資產流動資金的大量調動,會對當前蓬勃發展的產業造成巨大的傷害,實是雙損之敗策。

財政危機剛過去,一個新的邀請又讓華飛爲錢頭疼起來,這個邀請就是法國發來的關於第八屆奧運會的參加邀請。第八屆奧運會將於7月5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由於南京政府對於奧運會一直缺乏興趣,所以不論是南京政府還是當初的自治區,對於奧運會一直是缺席的‘典型代表’。

在華飛看來,一個國家的崛起和強大,並不會因爲在體育場上的金牌數量決定。從某種意義上說,奧運會上金牌的榮耀,更多的是一種自我催眠式的麻醉,一種似乎強大無敵的臆想。

不過在收到邀請函後,華飛還是有些動搖。不僅是因爲法國在貸款上提出參加奧運會的條件,畢竟如今中國也是國際上一個重要的大國,缺席巴黎奧運會,總讓法國政府有些難堪不是。華飛動搖的根本原因卻是一個不得不承認的現實,那就是奧運會場上的戰績,對於民衆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激勵辦法。戰爭畢竟不同於體育,你不可能毫無保留地對民衆完全公開。但是體育的全程報道,會讓民衆有一種參與感,互動感和代入感,更會引起他們情緒上的震和共鳴。

參加!資金由華飛的私人資金捐獻!

本年度,道威斯計劃開始了全面的擬定,而這個計劃對於德國來說,甚至對於整個世界來說,意義重大而深遠!

170 海上戰鬥72 杜月笙的大禮261 新時代的開始63 軍火到貨46 抄家收田250 一戰定乾坤304 決定國運的大海戰266 軍隊大整編303 尖彈頭,殺!93 人才就是戰鬥力72 杜月笙的大禮189 海洋墳墓292 真男人,搶258 日本分遣艦隊的覆滅263 “最尊貴的中國人”270 外蒙古獨立30 調解261 新時代的開始302 海軍俯衝轟炸機305 生命的最後一刻307 中華文明的傳承113 圍攻徐州城219 歷史的轉折258 日本分遣艦隊的覆滅129 深層危機56 永遠的利益156 留學生和大海船340 訪問美國302 海軍俯衝轟炸機233 搞到不少大軍艦311 新外籍軍團309 嚴重的財政危機148 沒有硝煙的戰爭295 中日戰略態勢逆轉的契機170 海上戰鬥30 調解145 新的氣象183 任重道遠215 新艦啓航328 東北大決戰--毒氣戰134 整頓警告18 飛行學院174 深度打擊144 計劃總結246 德州的最後一天14 意外的收穫165 中立的選擇58 穩定大局241 大戰前夕192 民心啊!337 新時代的開端347 二戰爆發183 任重道遠198 決戰前的不平靜天空{增強優惠版}339 登月計劃啓航115 徐州激戰269 新生237 海軍的新生161 傳奇科學家254 這也可以賭?19 風雲起203 日本投降306 華飛的決斷330 1918大流感284 全球追殺令339 登月計劃啓航209 一個擁抱153 收穫未來313 戰略迷霧335 底線是什麼226 不差錢的自治區350 中國參戰301 鐵的脊樑,血的燃燒249 爲了戰鬥,爲了榮譽105 先發制人180 歸航333 時也,命也347 二戰爆發317 航母下水啦63 軍火到貨200 決戰之轟動166 大閱兵99 刺袁案46 抄家收田序章 死,也是中國魂206 老樹開花了{春日篇}36 經濟建設91 天職208 骯髒的政治74 皖南鄉紳的妥協169 初戰告捷166 大閱兵225 美少女的情懷21 飛機心理戰219 歷史的轉折65 德國人的友誼90 殺無赦332 第一次全國大選257 海軍航空兵,出擊175 女護士--行動
170 海上戰鬥72 杜月笙的大禮261 新時代的開始63 軍火到貨46 抄家收田250 一戰定乾坤304 決定國運的大海戰266 軍隊大整編303 尖彈頭,殺!93 人才就是戰鬥力72 杜月笙的大禮189 海洋墳墓292 真男人,搶258 日本分遣艦隊的覆滅263 “最尊貴的中國人”270 外蒙古獨立30 調解261 新時代的開始302 海軍俯衝轟炸機305 生命的最後一刻307 中華文明的傳承113 圍攻徐州城219 歷史的轉折258 日本分遣艦隊的覆滅129 深層危機56 永遠的利益156 留學生和大海船340 訪問美國302 海軍俯衝轟炸機233 搞到不少大軍艦311 新外籍軍團309 嚴重的財政危機148 沒有硝煙的戰爭295 中日戰略態勢逆轉的契機170 海上戰鬥30 調解145 新的氣象183 任重道遠215 新艦啓航328 東北大決戰--毒氣戰134 整頓警告18 飛行學院174 深度打擊144 計劃總結246 德州的最後一天14 意外的收穫165 中立的選擇58 穩定大局241 大戰前夕192 民心啊!337 新時代的開端347 二戰爆發183 任重道遠198 決戰前的不平靜天空{增強優惠版}339 登月計劃啓航115 徐州激戰269 新生237 海軍的新生161 傳奇科學家254 這也可以賭?19 風雲起203 日本投降306 華飛的決斷330 1918大流感284 全球追殺令339 登月計劃啓航209 一個擁抱153 收穫未來313 戰略迷霧335 底線是什麼226 不差錢的自治區350 中國參戰301 鐵的脊樑,血的燃燒249 爲了戰鬥,爲了榮譽105 先發制人180 歸航333 時也,命也347 二戰爆發317 航母下水啦63 軍火到貨200 決戰之轟動166 大閱兵99 刺袁案46 抄家收田序章 死,也是中國魂206 老樹開花了{春日篇}36 經濟建設91 天職208 骯髒的政治74 皖南鄉紳的妥協169 初戰告捷166 大閱兵225 美少女的情懷21 飛機心理戰219 歷史的轉折65 德國人的友誼90 殺無赦332 第一次全國大選257 海軍航空兵,出擊175 女護士--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