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 最具爭議性的政策

二沖人才的流入在,嘲年達到巔峰。雖然中國政府採取廠制措施,並嚴把簽證關,但是還是控制不住走私人口的數量。

世界大蕭條的惡化,還是影響到了中國的經濟。畢竟,在這個各主要工業國工業生產紛紛大比例下降。尤其是美國國會在刃年5月份通過法案,把高達八九百種主要商品的進口關稅平均提高艦,世界各國紛紛採取報復措施,大幅度提高關稅。引發一場規模空前的關稅,這讓本已蕭條的中國出口雪上加霜。

大蕭條開始時,雖然出口遭受打擊,但採取各種措施,尤其是增加內需的各種政策,緩解了這一嚴峻的矛盾。但經濟形勢的持續惡化,還是對中國的工業進行了一定的打擊,部分工業在洗牌中被淘汰。

不過與世界各國紛亂的罷工遊行,成羣結隊的失業人口相比,中國國內如果出現罷工現象,那到是稀奇的新聞了。雖然形勢嚴峻,環境惡劣,但整個國民的精神卻無比飽滿。即使是那些暫時失業的工人,也是那些失業保險,充滿希望地尋找着新的工作。他們雖然縮衣節食,他們雖蔡面臨着困境乃至窘迫,但是沒有人產生絕望,也沒有人因此而埋怨,乃至爆發騷亂抗議了。

全球經濟大蕭條雖然讓南京政府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對於中國來說,這也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從國家戰略角度說,這是中國縮短與列強距離的機遇。好好把握住這寶貴的四五年時間,將能把中國的工業和經濟實力狠狠地推進一大步。

此外,世界經濟大蕭條帶來的原材料價格和工人價格的降低,爲南京政府一系列建設計劃,提供了難得的契機。根據資政參謀團的推算,如果大蕭條持續五年時間之久的話,那麼在這五年的時間內,各種投資預算將至少減少三成,這還是保守的估計。如果華飛願意擴大進口的話,這個比例還將降低。

而且,這僅僅是從金錢投入的價值上計算。如果算上在這期間引進大批極具經驗的工程師和高級技術人才,更是一筆用金錢都無法計算的財富。

華飛當然不可能同意擴大進口,相反,對於國內目前還在發展初期,競爭力相對薄弱的各種工業品,南京政府也大規模採眼淚高關稅,與各國一樣,開啓貿易保護圍牆。大規模的建設投入當然大,需求也是驚人的數量。但沒有道理把如此鉅額的財富建設投入轉移到國外,幫助他們度過這次大蕭條啊。

當前國內的工業基礎經過近二十年的建設,基礎已經較爲完備。即使還有一些缺陷,但大都不是極關重要的領域,不然就是當前還無力涉足的行業。即使是那些技術含量很高的高門檻行業,在政府新的發展計我中,已經開始專項攻關。所以中國的這次大建設,所帶動相關領域的發展,是不可估量的。而基礎建設的發展,勢必會帶來大量的就業,增加社會財富,又可進一步促進工商業,乃至農業的進步,相輔相成,形成良性循環。

大蕭條帶來的世界物資價格的暴跌,尤其是糧食和資源等物資的暴跌,讓中國的戰略物資儲備得以以最低的代價,迅速儲建起來。

特別是世界糧食價格的極其低廉,簡直就是當成沙土在賤賣,讓整個中國剛剛建起的一百個大型糧食儲備基地迅速充盈起來。

華飛並沒有像一些小說中的那樣,大肆在國外收購重工業,並把人家的工廠設施全部搬運回國,似乎就像遊戲一般,於是中國一夜之間就變得無比強大起來。

如果放在一戰時期,華飛或許會有一丁點這樣的想法。但對於已經初步完成工業化系統的中國來說,與其把國外幾年前,十幾年前,甚至是幾十年前的工業設備搬回來,還不如自己生產。

雖然算起來去國外搬工廠或許價格較低(畢竟是二手貨),而且也能迅速在國內形成無比龐大的產能。但算上各種人工成本,搬運成本,加上可使用年限的壽命成本摺合起來,未必就有多麼合算。另外國內突然產生如此巨大的產能,市場在哪裡?沒有市場的支持,搬回這些機器有什麼用,即使你把美國工業全部搬回來,也不過是自己把自己往大蕭條的環境下按唄。

與其如此,還不如遵循市場規律。用市場來刺激本國的工業建設和發展。即使多花許多資金,但是建設出來的新工廠,可都是最新的技術成果。用較現代化的詞彙,那就是科技含量較高。畢竟這個時代可是科學發明大爆炸的時代,許多很先進的生存裝備,或許只過幾個月,就有更加先進技術支持的設備出現。

最重要的是,假設沒有上面所有的缺陷,你從美國搬回幾家輕工業生產設施,那是沒有問題的。解決工廠內的就業,也沒有問題,或許美國政府還能在稅收上給你點優惠。你收購美國的鋼鐵,化工,機械等重工業,也沒有問題。但你要明白,美國或者其他任何政府同意你一個外國人收購他們的重要工業領域。那是希望你解決就業,挽救他們的工廠,投資讓他們瀕臨倒閉的工廠起死復生。而不是讓你大張旗鼓,就跟搬家公司一般,把他們國家搬運一空。

大蕭條時期,美國遭受沉重打擊的工業生產大概下降一般,但即使如此,他們還有一半的工業工廠生產能力依然繼續,且這些經過淘汰篩選,市場選擇下來的工廠,纔是美國最具實力的企業。而這些工廠,你購買他們的股票也好,投資入股也好,讓他們停產,然後搬空?無異於癡人說夢。

自主圖強。奮力積累,這纔是根本之道,也是發展建設之道。

但這不代表華飛就無所作爲,他在美資本近三成都在華爾街股災爆發之前迅速回撤,另外三成注入泛美銀行,趁着大蕭條時期銀行業紛紛倒閉的時機,收購大量優質銀行資產。刊國家的良好信譽,在全美飛速擴展。

此外,剩餘的資本則在美國股市趁機抄底,受股災的影響,整個美國股市一蹶不振。美國鋼鐵公司的股價曾由每股駝美元跌至引美元。通用汽車公司從嘔美元跌至7美元。所以在這個時期抄底,無論後期如何打算。這顯然都是一筆合算的投資計劃。

此外大批固定資金持續購置黃金輸送回國,加強國家的硬通貨儲備。所有計劃都在有條不紊的前進,而所有國家最初對中國挽救大蕭條的希望破滅後,都開始自行尋求突破之道。美國的羅斯福上臺後,大力推行新政農革,對社會各個方面展開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方面。在財政金融體系方面,面對不斷破產倒閉的銀行業,他下令銀行暫時休業整頓,恢復銀行的信譽,實行元貶值以刺激出口,挽救美國的工業。

通過復興工業法,目的防止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制定各種行業公平經營的章程,甚至規定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工資標準和時限。縮短工人每週工作時間和提高工資,從而加強了政府對工業生產的控制與調節,調控混亂的市場。

調整農業政策:讓農民縮減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補貼,提高興穩定農產品價格。

推行“以工代賑。”也是最重要的一條措施,大力興建公共工程,緩和社會危機和階級矛盾,增加就業刺激消費和生產。

政府還建立社會保障體系,是退休工人可以得到養老金,失業者可以得到保險金,子女年幼的母親、殘疾人可以得到補助。

羅爾斯的新政集中密集度推出,史上稱之爲百日維新。這對於美國來說,顯然是一個轉機的開始,特別是他對美國銀行金融業的監管體系的建立,對後世的影響可謂深遠。如大蕭條之前這般股市肆意被人操縱的現象及內幕交易等等,很少再出現了。

但對於華飛個人來說,情況就不那麼美好了。尤其是他通過美元的貶值增加出口對於中國的產品形成強大的挑戰,而他禁止私人儲存黃金和黃金證券,美鈔停止兌換黃金,禁止黃金出口,放棄金本位,公私債務廢除以黃金償付等等一系列措施,直接讓華飛的在美資本收購黃金計劃不得不中止。但這幾年下來,華飛也收購儲存了相當數量的黃金儲備,所以在羅斯福上臺後,華飛就迅速把資金的主要投資方向轉移到股市上來。

在羅斯福上臺的時候,希特勒也當選爲德國的總理,正式登陸世界政治舞臺。希特勒也對當時嚴峻的德國經濟進行了全面的改革,簡單地說,就走進行國家經濟的卡特爾化,也稱之爲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全國經濟的迅速卡特爾化,爲希特勒上臺提供了經濟環境和金錢資助之外,這個結果本身也被上臺後的納粹當作寶貴遺產和大好經驗繼承下來。希特勒的經濟政策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在工業界大搞卡特爾,用鉅額訂單餵養它們,整合出幾個高效又忠誠的巨型戰爭齒輪來。

最知名的就是利用美國貸款建設起來的三家最大的卡特爾集團,分別是德國通用電力,聯合鋼鐵,四法本,它們分別控制了電力、鋼鐵和化工行業,把握了德國的工業命脈。到,叨年,聯合鋼鐵和四法本生產的爆炸物加起來佔全國總量的巧,著名的克虜伯軍火公司也在它們控制之下。這不僅得益於美國貸款,還有美國的技術。美國的投資者更是直接進了它們的董事會。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德國之所以敢或者說迅速展開第二場世界大戰,與美國人的這種無意識的推動,也是不無關係的。

大蕭條最終將會成爲過去,而華飛的二年任期也要快到勁頭。這這幾年中,國家的經濟建設全面發展,基本全面完成工業化革命。不僅形成了以上海爲中心的蘇淅滬長江工業帶,還建立起環渤海工業帶,東北工業帶,南粵工業帶四大工業中心。大至排水量數萬噸的航空母艦小至普通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大都能達到全面自主生產。

在華飛快到十年的任期內,經濟增長速度前高後低,但因爲在全球大蕭條時期準備妥當,應對有效,經濟依然得以穩定發展,雖然增速不高,但比國外大幅度降低,甚至退到一戰時期的水平來說,簡直就是奇蹟了。

早在,咕年,第一次全面的經濟普查中,國家的工業生產總值就高達四百八十億新幣。在這個工業生產總值的計算,把金融銀行業也加入進去,並且還有一定的水分。但當時國家農業發展有限,服務業更是欠發達。而中國的工業畢竟經歷一戰黃金時代的急速擴增,所以發展很快,所以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怕即使沒有百分之八十的比例,也至少有百分之七十的比例。

後來這個數字在三年後的第二次經濟系統普查中被修正,縮水七八十億,工業生產總值的可靠數字爲四百一十一億,加上農業及其他服務業,估計國民生產總值能達到四百八十億的規模。

這幾年的平均經濟增速按照平均速度算,也有百分之五左右的比例,所以十年後,在華飛的十年二屆任期即將行滿之際,整個國家的經濟實力邁上一個新的臺陣,幾近八百億新幣的高度。如果要算的話,那麼這個數字無疑還要提高。而且工業生產的比重也沒有下降多少,更難得的是,重工業在工業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還有所提高。

此外,國家建設也全面進步,不僅橫跨長江的武漢長江大橋幾年前順利通車,南京長江大橋也剛剛竣工。二座鐵路公路一體大橋的建成通車,對於提高長江兩岸的交通運輸,促進南北經濟的交融聯繫,意義重大,影響意義深遠。另外還有蕪湖長江大橋,九江長江大橋二座大橋正二:二三中。至於其他河流的橋粱。這幾年更是如雨後春廣脅品澆起,和中國的鐵路。公路建設,並稱中國十年發展建設的奇蹟。

如果要算奇蹟的話,那麼在這十年中的奇蹟,絕對遠遠不止這三大奇蹟。單說在長江葛州壩和黃河小浪底紛紛建起並開始發電的二大水利樞紐工程,更是被民間報紙稱之爲國家全面進入工業化時代的標準。而這二大工程的建設完成,與大批外國來華的技術工程師的參與,是絕對分不開關係的。

十年中,國力增加,民生建設也在迅速進步,義務教育在財政好轉後,開始全面推廣免費義務教育。農業稅收進一步降低,合理調整,時地主的土地推廣工業化生產管理,廢除佃農長工制度,實行農業工人或者農業聘用制度。精細規章化進行管理。

醫療衛生方面。基本做到把醫療點普及到大部分鄉鎮,讓全民導受健康醫療服務。

這十年中。華飛的所作所爲大都非常穩健。雖然他已經擔任國家大總統,但是在平日裡,他卻無比的低調起來,不復當年的囂張,鐵血,狂熱,野蠻的形象。

但是在華飛的第二屆任期中,卻做了一件爭議極大,甚至到現在都依然有爭議的時間。有人甚至說,如果不是這個計劃是在華飛的第二屆任期所極力推行。恐怕即使以華飛的名望,想要順利連任,恐怕也會有危險,可見當時這件事情引起的爭議,有多麼巨大了。

這件引起全國轟動性反應的就走進行國內大移民計劃,而且一向尊重民意,從不做損害民衆意志的華飛,公然強制推行這個大移民計劃。無論是誰,無論如何反對,都必須堅決執行這個大移民計劃。

大移民計劃具體說來,就是對國內各省份地區的具族進行大規模的遷移,尤其是對西部省份的民族,大量廣泛地遷往內地。而對於內地大量所謂的民族聚集區也進行分隔遷移,往西部省份和少數民族聚集區裡空閒出來的地區遷入主體民族民衆。

對外興安嶺廣袤的地區,強制性遷入三百萬民衆,這些民衆一般都是受災地區的百姓。不然就是內地無田無產的民衆。他們雖然有些不情不願,但是由於遷徙優惠的政策,不僅無償分發土地,還免除最高長達十年發賦稅。所以這批人大都比較穩定,怨氣較少。

但前一項混遷計劃,雖然同樣有着許多優惠計刑,但是不僅少數民族的百姓不願意,即使是主體民族的百姓,也是怨聲載道,畢竟彼此雙方都要搬離熟悉的故土,遠離家鄉。而自古以來,除了無路可走,必須逃荒會讓這些樸實的百姓們離開鄉土外,他們實在不明白,在這和平安穩的年代,大總統爲啥非要他們搬家。

而那些沒有搬遷的主體民族聚集區的居民也不樂意啊,不少他們的親友和鄰居被遷走了,有的更是遷遠到數千裡之外,從宗繫上說,這一脈怕是要永久地分出去了。從感情上講,他們也很難接受一批生活習慣,信仰,乃至是外貌等等許多都與他們不同的民衆。

雖然有很多的不解乃至不滿,雖然這個工作非常難做,但是華飛還是爲此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組,負責全力運營此事。各地政府主要以勸說爲主,宣揚各種政策,而政策的主要依據就是爲了國家未來的安定和利益。

宣傳員們最無往不勝的武器就是華飛的威望,他們最常說的話就是,鄉親們,你們何曾見過大總統虧待過我們百姓?大總統也明白,明白鄉親們捨不得啊,明白鄉親們不願離開故尖,明白鄉親們不願離開親戚,朋友。

但是,大總統他也沒有辦法啊。當年,大總統的夫人海外遇難後,大總統不是依然忍受着喪妻之痛,堅持着他的工作。大總統這麼做,到底是爲了誰?還不是爲了我們百姓,還不是爲了我們的子孫。

或許很多人不理解,但是。大總統是不會害我們的。大總統說這是爲了我們的子孫。這是爲了長治久安,那就一定不會是騙我們的。鄉親們,大總統爲了國家,可以犧牲他的妻子。無數的家庭爲了國家的統一和強盛,獻出了他們的孩子,難道,我們就不能爲了這個國家,爲了我們的子孫,做出一些犧牲嗎?

雖然許多人在各種工作的勸說和努力下,踏上遷移的路途,但是強制遷徙依然是避免不了的。尤其是在邊疆地區,各種因遷徙而發生的暴力抗遷事件屢屢爆發。爲此,華飛一改憐憫的表情,甚至派出武警部隊,強制進行遷徙。

這樣帶着“殘暴。的遷徙,是引起非議的最大因素,有人甚至指出,華大總統已經忘記了他當初的誓言,忘記了他對國家和百姓的誓言,他這是在走向獨裁,走向帝制。包括民黨在內的議會少數黨甚至發起罷免總統的號召,但即使有部分復興黨黨員都被拉攏過去的情況下,華飛依然憑藉他在復興黨的絕對權威和復興黨佔議會絕大多數席位,輕鬆化解了這次針對他的罷免。

華飛有口難言。雖然他在各種場合說明這是爲了國家的長遠發展考慮,但是許多人還是認爲當前國家應以穩定發展爲主。你華總統戰略眼光許多人佩服,但這招遠的沒人可以看清,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其實華飛這麼做的道理很簡單,那就是簡單的幾個字,加速民族融合。華飛不是不知道當前更需要穩定的發展,但是這件事情不是他來做,一旦他總統任期到頭,難道還有幕二個人可以做成此事?華飛簡直不敢想象,有罵名。那麼就讓他來背吧。反正在華飛看來,他的確太完美了,完美到在民衆心目中幾乎沒有瑕疵,有點缺陷,反而他看起來,才更加像個人吧。

華飛苦笑不已!

25 攻打南京201 第二次總攻134 整頓警告110 包圍159 佈局154 自治政府成立106 軍人自強聯合會141 工業搖籃93 人才就是戰鬥力214 進軍臺灣338 第一夫人遇害秘辛144 計劃總結49 二入安慶213 最大的謎團231 1918年總結報告239 春季攻勢44 亂變85 挫折254 這也可以賭?249 爲了戰鬥,爲了榮譽288 奔襲韶關112 下一戰149 轉機35 歸來162 新大陸投資221 世道變了147 巨大的挑戰54 袁世凱的特使161 傳奇科學家293 絕不犧牲任何人的幸福123 新攻略127 戰前全面部署55 國家利益108 長途奔襲221 世道變了144 計劃總結108 長途奔襲305 生命的最後一刻241 大戰前夕131 王牌警衛團81 大風波34 野蠻交易276 民主制度325 空降黑山堡238 國防軍之歌308 戰爭,遠未結束192 民心啊!102 日本女醫護47 橫財140 中華國防軍315 華飛變了?103 內憂外患195 寧亡國,不亡魂95 好消息145 新的氣象68 上海逞威337 新時代的開端327 東北大決戰(一)125 大豐收281 被調戲的英國水兵278 一箭雙鵰250 一戰定乾坤207 色中餓鬼8 地方保衛團56 永遠的利益142 組建政黨270 外蒙古獨立199 飛機與坦克106 軍人自強聯合會321流血的訓練55 國家利益339 登月計劃啓航269 新生173 海上獵食51 軍事演習228 終於大婚了217 地盤倍增147 巨大的挑戰284 全球追殺令89 生的曙光253 毒人重出江湖288 奔襲韶關14 意外的收穫334 大事件97 轟炸機計劃19 風雲起22 安徽獨立320 勢不可擋184 停戰談判?免談!260 奉軍易幟54 袁世凱的特使123 新攻略203 日本投降140 中華國防軍156 留學生和大海船308 戰爭,遠未結束13 意外之喜310 道威斯計劃15 毒人特種隊329 趕盡殺絕
25 攻打南京201 第二次總攻134 整頓警告110 包圍159 佈局154 自治政府成立106 軍人自強聯合會141 工業搖籃93 人才就是戰鬥力214 進軍臺灣338 第一夫人遇害秘辛144 計劃總結49 二入安慶213 最大的謎團231 1918年總結報告239 春季攻勢44 亂變85 挫折254 這也可以賭?249 爲了戰鬥,爲了榮譽288 奔襲韶關112 下一戰149 轉機35 歸來162 新大陸投資221 世道變了147 巨大的挑戰54 袁世凱的特使161 傳奇科學家293 絕不犧牲任何人的幸福123 新攻略127 戰前全面部署55 國家利益108 長途奔襲221 世道變了144 計劃總結108 長途奔襲305 生命的最後一刻241 大戰前夕131 王牌警衛團81 大風波34 野蠻交易276 民主制度325 空降黑山堡238 國防軍之歌308 戰爭,遠未結束192 民心啊!102 日本女醫護47 橫財140 中華國防軍315 華飛變了?103 內憂外患195 寧亡國,不亡魂95 好消息145 新的氣象68 上海逞威337 新時代的開端327 東北大決戰(一)125 大豐收281 被調戲的英國水兵278 一箭雙鵰250 一戰定乾坤207 色中餓鬼8 地方保衛團56 永遠的利益142 組建政黨270 外蒙古獨立199 飛機與坦克106 軍人自強聯合會321流血的訓練55 國家利益339 登月計劃啓航269 新生173 海上獵食51 軍事演習228 終於大婚了217 地盤倍增147 巨大的挑戰284 全球追殺令89 生的曙光253 毒人重出江湖288 奔襲韶關14 意外的收穫334 大事件97 轟炸機計劃19 風雲起22 安徽獨立320 勢不可擋184 停戰談判?免談!260 奉軍易幟54 袁世凱的特使123 新攻略203 日本投降140 中華國防軍156 留學生和大海船308 戰爭,遠未結束13 意外之喜310 道威斯計劃15 毒人特種隊329 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