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長途跋涉攻滅大理

bookmark

長途跋涉攻滅大理

蒙哥即位以後,採取一系列措施,很快鞏固了自己的統治,隨即對外用兵,繼續開疆拓土。

蒙哥對遼闊富饒的江南垂涎三尺,很想滅掉南宋,擴大自己的版圖。可是,窩闊臺第一次大舉伐宋,打了六年,結果無功而返,這讓蒙哥不敢小覷南宋,必須有個周密的計劃才行。

南宋依仗的是長江天險,蒙軍沒有水軍,不習水戰,很難逾越。當時,大蒙古國已經征服了吐蕃,蒙哥便想採取大迂迴戰術,借道吐蕃地區,攻佔雲南一帶,從背後攻擊南宋。於是,蒙哥制定了攻佔西南、合圍宋朝的作戰計劃,併爲此做了一系列準備。

當時,在中國西南有個大理國,疆域包括今雲南全境和貴州、四川部分地區,都城在今雲南大理。大理國是白族段氏建立的政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現在的皇帝叫段興智。

大理國物產豐富,環境優美,民風淳樸,並不好戰,與南宋長期保持着友好關係,同緬甸、越南等國也有貿易來往,百姓過着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生活,猶如世外桃園。他們沒有想到,蒙古鐵騎即將到來,一場亡國之災馬上就要降臨了。

公元1252年,蒙哥命弟弟忽必烈爲主帥,率十萬大軍遠征大理。忽必烈知道,孤軍遠征,難度不小,因此,他精心挑選了蒙軍中的精銳,準備了大批糧餉器械,還任用漢族文臣姚樞、張文謙等人,作爲隨軍參謀,爲他出謀劃策。

一切準備就緒,忽必烈率軍從六盤山出發,經過臨洮,進入青藏高原。吐蕃已經歸順了大蒙古國,蒙軍一路暢通無阻,穿越吐蕃地區,向大理國方向挺進。

經過近一年時間的長途跋涉,忽必烈率軍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到達大理國國境。大理國與蒙古遠隔千山萬水,沒有想到蒙古鐵騎來犯,頓時陷入混亂。面對外敵來犯,大理國軍民只得奮起抵抗,但大理國長期沒有戰爭,武備鬆弛,兵力較弱,敵不過如狼似虎的蒙古軍隊。

蒙軍兵分三路,向大理國發動猛烈進攻。忽必烈親自率領中路軍,渡過大渡河,疾行兩千多裡,到達金沙江。金沙江水流湍急,蒙軍沒有船隻,無法渡江。

忽必烈招撫了當地酋長,向他們問計。酋長說,可以用革囊渡江。革囊是用牛羊皮製作的氣囊,在水中有浮力,可以載人。忽必烈大喜,命人準備了大批革囊,使蒙軍得以順利過江。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元跨革囊”。

蒙軍渡過金沙江,直撲都城大理。大理城在南詔國的時候就是都城,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城高牆厚,十分堅固。大理皇帝段興智依仗城堅,拒不投降,甚至殺害了忽必烈派來招降的使者。忽必烈大怒,下令攻城。大理城果然堅固,蒙軍連攻多日,不能攻克。

忽必烈見大理城依蒼山而建,心生一計,他挑選了一批勇士,組成敢死隊,準備翻越蒼山,從山上向城內進攻。蒼山是大理山峰之一,到處是懸崖峭壁,十分險峻,敢死隊有一半人摔死在懸崖之下,剩下的勇士從山頂直衝而下,突入城中。城中守軍見蒙軍從天而降,驚慌失措,失去鬥志,大理城終於被攻破。皇帝段興智僥倖逃脫,跑到了昆明。

攻破大理以後,蒙軍將士們紛紛要求屠城,爲被殺的使者和陣亡的將士報仇。姚樞、張文謙等人力諫不可,忽必烈採納了,下達了止殺令,使大理百姓免於屠殺。

在中路軍大勝、攻克大理城的同時,東西兩路蒙軍也進展順利,很快佔領了大理國大部分地區。

公元1254年,蒙軍集中兵力,猛攻段興智所在的昆明城。守軍殊死抵抗,堅持了七天,終因寡不敵衆,城池陷落,段興智被俘,大理國從此滅亡。

忽必烈攻滅大理國以後,留下大將兀良合臺鎮守,並追剿殘敵,自己率主力班師返回。段興智被俘後受到優待,蒙古賜他金符,讓他協助管理大理各部。

蒙哥攻佔並統治了大理國,完成了他攻佔西南、合圍宋朝作戰計劃的第一步,形成了攻擊南宋的有利態勢,下一步,他就要對南宋政權下手了,南宋面臨着巨大危機。

15、文官之首耶律楚材55、權臣控制朝廷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13、經略中原木華黎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55、權臣控制朝廷57、脫脫力挽危局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25、乃馬真後攝政30、兄弟相爭蒙古內亂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14、神箭手哲別52、泰定帝坐收漁利69、朱元璋掃平江南55、權臣控制朝廷2、北方興起蒙古族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69、朱元璋掃平江南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新視角讀元史 序言和目錄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5、爲報父仇毀滅塔塔兒30、兄弟相爭蒙古內亂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44、海外用兵受挫51、南坡之變英宗被殺29、蒙軍第三次西征65、徐壽輝摧富益貧29、蒙軍第三次西征71、北元延續元朝國號52、泰定帝坐收漁利41、元朝也有“蘇武”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61、起義具有宗教色彩16、成吉思汗的皇后和兒子17、成吉思汗是怎麼死的39、劉秉忠輔佐忽必烈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44、海外用兵受挫20、拖雷離奇去世64、紅巾軍威震天下64、紅巾軍威震天下67、明玉珍佔據巴蜀13、經略中原木華黎30、兄弟相爭蒙古內亂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12、忠心耿耿博爾術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25、乃馬真後攝政精選6、漢人爲元朝滅宋立大功51、南坡之變英宗被殺68、朱元璋勢力崛起50、元英宗實施新政29、蒙軍第三次西征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45、江南反抗迭起1、《元史》與《新元史》45、江南反抗迭起45、江南反抗迭起9、蒙軍南下伐金41、元朝也有“蘇武”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7、大蒙古國橫空出世19、窩闊臺試行新政精選9、一個不懂漢話的元朝皇帝精選9、一個不懂漢話的元朝皇帝50、元英宗實施新政精選6、漢人爲元朝滅宋立大功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39、劉秉忠輔佐忽必烈56、元惠宗剷除權臣12、忠心耿耿博爾術22、盟友反目蒙古伐宋56、元惠宗剷除權臣52、泰定帝坐收漁利52、泰定帝坐收漁利精選7、大元朝爲何屢次對外作戰失敗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52、泰定帝坐收漁利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16、成吉思汗的皇后和兒子60、元末農民大起義精選6、漢人爲元朝滅宋立大功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30、兄弟相爭蒙古內亂43、蒙古諸王叛亂57、脫脫力挽危局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
15、文官之首耶律楚材55、權臣控制朝廷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13、經略中原木華黎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55、權臣控制朝廷57、脫脫力挽危局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25、乃馬真後攝政30、兄弟相爭蒙古內亂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14、神箭手哲別52、泰定帝坐收漁利69、朱元璋掃平江南55、權臣控制朝廷2、北方興起蒙古族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69、朱元璋掃平江南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精選1、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新視角讀元史 序言和目錄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5、爲報父仇毀滅塔塔兒30、兄弟相爭蒙古內亂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44、海外用兵受挫51、南坡之變英宗被殺29、蒙軍第三次西征65、徐壽輝摧富益貧29、蒙軍第三次西征71、北元延續元朝國號52、泰定帝坐收漁利41、元朝也有“蘇武”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61、起義具有宗教色彩16、成吉思汗的皇后和兒子17、成吉思汗是怎麼死的39、劉秉忠輔佐忽必烈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44、海外用兵受挫20、拖雷離奇去世64、紅巾軍威震天下64、紅巾軍威震天下67、明玉珍佔據巴蜀13、經略中原木華黎30、兄弟相爭蒙古內亂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12、忠心耿耿博爾術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25、乃馬真後攝政精選6、漢人爲元朝滅宋立大功51、南坡之變英宗被殺68、朱元璋勢力崛起50、元英宗實施新政29、蒙軍第三次西征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45、江南反抗迭起1、《元史》與《新元史》45、江南反抗迭起45、江南反抗迭起9、蒙軍南下伐金41、元朝也有“蘇武”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7、大蒙古國橫空出世19、窩闊臺試行新政精選9、一個不懂漢話的元朝皇帝精選9、一個不懂漢話的元朝皇帝50、元英宗實施新政精選6、漢人爲元朝滅宋立大功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39、劉秉忠輔佐忽必烈56、元惠宗剷除權臣12、忠心耿耿博爾術22、盟友反目蒙古伐宋56、元惠宗剷除權臣52、泰定帝坐收漁利52、泰定帝坐收漁利精選7、大元朝爲何屢次對外作戰失敗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18、鷸蚌相爭老三繼位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52、泰定帝坐收漁利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16、成吉思汗的皇后和兒子60、元末農民大起義精選6、漢人爲元朝滅宋立大功34、用漢人方法治理漢地30、兄弟相爭蒙古內亂43、蒙古諸王叛亂57、脫脫力挽危局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