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28章 不似人君

哪怕王莽已“崩”,“治亭大尹”王閎的毒藥小囊卻依然掛在腰上,隨時可以再度服毒自盡。

只因這世上能叫自己斃命的人,比過去更多了。

“銅馬諸寇在我北方清河郡;樑王劉永在南方定陶;魏軍在我西方魏郡河內;而綠林在我西邊陳留。”

小小東郡成了各方勢力中間的鳥卵,任誰全力來捏一下都能瞬間爆碎,好在這幾個月各方無暇他顧,王閎才能保全郡中三十餘萬百姓。

可好日子終究到了頭,隨着綠林兵鋒東指,諸縣盡失,王閎只能堅守於濮陽,茫然無措。

投降綠林是個好辦法,但前有王邑爲新自焚,身在洛陽的王氏子弟紛紛遭綠林屠戮,王閎雖是王家的異類,但綠林會聽他解釋麼?聽說河內大名士蔡茂,都在去投綠林途中被劫殺,此事讓兗冀士人對綠林觀感極差。

再者,那劉玄年號用什麼不好,非得用“更始”,兗州百姓可是唱過“太師尚可,更始殺我”的,這兩個字天然受嫌惡,聽聞“更始皇帝”派兵入東郡,都驚呼“廉丹復生矣”,哭爹喊娘,朝濮陽涌來尋求避難。

王閎能有什麼辦法?只好向好歹打過交道的魏郡耿純、河內馬援求助,願以東郡歸附於魏王,又盡力將一船船百姓渡過河去,好讓他們免遭兵災。

若說入關的劉伯升是綠林軍紀天花板,那張卬部則是秩序的下限,進入東郡後,對豪戶、中家大肆擄掠,真無愧於“更始”二字。

老王閎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這一幕,又對西邊的大河對岸翹首以盼。

“也不知吾侄能否說動國尉、魏相。”

就在綠林將濮陽圍困兩角之際,對岸終於出現了一卷黃旗,援兵自白馬至瓠子口,看上去浩浩湯湯,隊伍拖得老長,營壘竈火也頗爲興旺,看上去足有上萬。

但馬援帶來的人,只有寥寥三千:駐紮河南、成皋的綠漢兩位諸侯要防備,與上黨的交通要道得守着,還得留兵鎮着河內各方勢力,捉襟見肘,這是他能帶來的所有兵力了,相較於對岸綠林萬餘大軍頗爲不足。

大軍初至,馬援也不想將兵力耗在此地,讓隨行幕僚們各出計謀。

有個河內人便提了一個毒計:“不如以水代兵。”

“瓠子口有漢武時宣防堤壩,正對濮陽,只需要徵召魏地、河內民夫,扒了堤壩,大水一衝,非但綠林自滅,大河東南方向的赤眉餘部城頭子路等數萬賊寇,也將蕩然無存!”

此言頓時激起義憤:“但如此一來,東郡也毀了,與戰國時齊、趙以鄰爲壑何異?”

“就算沒有大水,如今也被赤眉綠林毀得差不多。”河內人強詞奪理:“一張白帛,好作畫。”

黃長本來爲人陰狠,唯獨在此事上頗爲反對:“大王破赤眉遲昭平後,曾沉璧於河,說遲早要治了大河水患,還兩岸寧靜。你這豎子卻要反其道而行,豈不是要平白污了大王的名聲?”

還有這種事?河內人愣住了,而馬援毫不猶豫地比手:“將此人叉下去!”

但黃長卻又對馬援意味深長地說道:“趙惠文王十八年,趙軍至此地,決河以淹齊、魏,使得濮陽受災,水潦百里,因決堤而溺亡者便有八九千人,其損壞的房屋上萬所,十萬人受災。但後世誰記得趙惠文王此舉,都只記得澠池之會,將相和,贊他是一代明君。”

馬援瞥了黃長一眼:“所以趙惠文王有藺相如、廉頗、趙奢、虞卿等一時英傑,卻難成大業,一生迫於強秦。”

“因爲他心裡只有霸,沒有民!而天下之所可畏者,唯民而已。民之可畏,有甚於水火虎豹,趙惠文王雖然勝於一時,卻失東方人心,終不能盡得衛國濟西之地。”

黃長了然,作揖道:“那這一仗,國尉要怎麼打?”

“先將濮陽的船,統統收繳。”

馬援看着濮陽城下的綠林大軍,不斷有糧車從西方推至,點了王閎的侄兒王磐來見:“綠林最近的糧倉在哪?”

“敢告於國尉,在白馬津以南,烏巢!”

……

十一月中旬,聽聞馬援與綠林對峙於河上,遠在河內襄國城的“嗣興皇帝”王郎,頓時興奮起來。

王郎雖是冒名頂替的假劉,卻比西漢劉嬰那傻子、綠漢劉玄那庸人兩個真劉更加努力。他不愛美色享樂鼓樂,平素就刻苦練習漢家宮廷的一步一揖,打磨作爲皇帝的一言一行,入夜時分也在研習典籍,力求不說錯一句話。

他們趙地的大學問家荀子說得好啊:“我欲賤而貴,愚而智,貧而富,可乎?曰:其唯學乎!”

他也可以通過學習,從卑賤的王郎,變成高貴的“劉子輿”!

在王郎的努力下,除了劉林等少數人知道他是假冒外,羣臣的疑心都漸漸消失,連親來謁見的河北三劉之一,廣陽王劉接,都讚歎說:”真孝成皇帝之子也,有帝王之姿!”

與“望之不似人君”的劉玄,截然相反。

可在屏退外人,只留下趙王劉林“問對”時,王郎卻立刻卸下了僞裝,卑躬屈膝,拜在公然坐在皇榻之上的劉林腳邊:“趙王,這是南取魏地、河內的天賜良機啊!”

王郎拜在地上,屁股撅得老高,殷切地說道:“趙王雖讓小人遷都於襄國(邢臺),但南距鄴城,不過兩百餘里,且一馬平川,車騎兩日可至!”

“如今第五倫自尊爲王,留諸漢印信而不受,又擊敗劉伯升,威震華夏,其野心已昭然若揭,想要他臣服於嗣興,只怕是不可能了。”

“倘若第五倫統合了關中,便會向東進兵,屆時以河東擊上黨,以魏地包河北,襄國猶如其掌中之物也。”

王郎再拜,提出了自己的計劃:“倒不如乘着冬日之際銅馬暫退回渤海、河間,壓力稍小之際,使上黨鮑永斷絕軹關道,使魏軍東西不能呼應,而真定王自太原擊河東,趙王揮師南下,擊魏、河內。”

“如此,則兩河膏腴之地可入於吾等手中,山河表裡,方可遏制第五倫之勢。”

言辭誠懇,但劉林卻只看着王郎道:“我知道,你與第五倫有仇。”

殺父之仇啊!王郎的父親亦是神棍,不但給他包裝了“劉子輿”的身份,還想和前魏成大尹一起“復漢”,結果卻被第五倫奉王莽之命前來掃滅,父親身死,王郎只能退到邯鄲。

此刻被劉林道破,他也不藏着掖着,只垂淚道:“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但小人也是真切爲趙王考慮。”

“吾知之。”劉林也很煩惱,如今雖然趙國以北、遼東以西皆奉北漢號令,用“嗣興”年號,但地盤多被真定王劉楊、廣陽王劉接得了去,劉林竟被天殺的銅馬軍拖累,使得他的地盤在建國數月毫無拓展。

這怎麼行?雖然“天子”在手,但劉林也知道這是假貨,還是得自身實力過硬才行,廣陽王尚好,但那天天摸着瘤子的劉楊,也有一番勃勃野心啊……

魏地、河內,劉林覬覦早已不是一兩天了,但仍是搖頭:“得再等等。”

“真定王不會答應與其外甥耿純開戰。”

“吾等這個冬天,且先拔除耿純一家在和成郡的勢力,將那和成郡守邳彤驅走,除去後顧之憂。”

劉林透露了自己的計劃:“而後,等臘月時節,你與真定王甥女郭聖通成婚時,在婚宴上挾持劉楊,才能行此事!”

且讓真定王忙活着吞併太原、雁門、代地等郡吧,遲早都是自己的!

“諾!”

王郎應諾,時間不早了,劉林從皇榻上起身,讓王郎坐回了這位置,在下人得令進來時,只能看到劉林畢恭畢敬地對王郎行禮告辭。

而在劉林走後,王郎發現,自己的手,卻在忍不住地發抖。

他在害怕啊,一面要利用劉林,爲父親報仇,另一方面,王郎也知道,當劉林利用婚宴吞併真定王勢力,強勢到不再需要自己時,就是“劉子輿”惡疾暴斃之時!

或許在此之前,還會玩一出嗣興皇帝“禪讓”給趙王的鬧劇呢!

深夜的襄國行宮中,王郎只低聲告訴自己:“舜非堯之子,禹非舜之裔,卻都能成爲一代聖君,延續三代之治。”

“我雖非真正的劉姓,卻能做一位比成、哀、平,乃至於那劉嬰、劉玄更好的皇帝!”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漢家天子,寧有種乎?”

……

東方、河北紛紛擾擾,關中倒是有條不紊地進行着“拔釘”計劃。

而第五倫的妻兒,也已在他親自去蒲阪相迎後,抵達了成國渠畔的蘭池宮。此處可以追溯到秦代,秦始皇引渭水環繞,又挖池築島造蘭池,按照海上仙山所建。

“我當年初入常安,與王隆、景丹二人途經此地,還曾望着池沼俯仰古今,念及秦始皇曾在此遇寇之事,卻不曾想,今日此處卻成了我家暫居之處。”

第五倫對史諶對蘭池宮的修繕很滿意,沒有過多豪奢耗費太多民力,又不失典雅,能滿足臨時行宮的需求。

但他也沒太多時間陪伴妻兒,經常是一大早就接到戰報,就匆匆起身離去了。

第五倫既沒有和男人同榻而臥的習慣,對要表達信重的大臣,最多就會把臂而交,甚至還有點排斥同性近身,所以與一般的帝王不同,不讓男僕、宦官給他做更換衣裳,伺候大小便等太過親近之事。

異性也一樣,甚至都不肯讓婢女給他繫腰帶貼太近。

倒不是不好女色,馬嬋嬋聽說,自己不在期間,第五倫還是有兩三個暖牀之人的,但都是一時興起,從不留宿,每次都結束得很快……

第五倫這老渣男,對此並未相瞞,如實告知,還振振有詞說什麼“**會影響理智”。

馬嬋嬋雖有一點不高興,但也知道……

“大王猜忌心其實是很重的,除了知根知底的,哪會讓別人長宿身邊?”

馬嬋嬋心中如此道,貼身給他繫上腰帶,第五倫逗了兒子一番,就匆匆離去。

魏王后這纔有時間好好巡視一番蘭池宮,得將與第五倫有過關係的女子單獨安置到偏殿去,總不能再糊里糊塗,有了子嗣都不知道是誰的。

巡視期間,卻見到一位與衆不同的靚麗婢女,衣着秀麗,鶴立雞羣,羣婢對她畢恭畢敬,也不幹活,只指點衆女做這做那,看上去好像她纔是這蘭池宮的主人一般。

馬嬋嬋沒有說話,只笑盈盈地居高臨下瞧了一會,詢問了旁人,得知並非魏王臨幸過的女子,而是昨天才來蘭池宮的,身份很不一般,遂讓人將她喚來問話。

歲月不饒人,這個女孩比她年輕,才十七八歲,甚至容貌嬌嫩也超過了些,看着就是大家淑女,禮儀十分周到,傾身下拜,聲音很甜:

“賤婢名叫史羅,奉父命入宮,爲王后婢女。”

……

PS:第二章在18:00。

第442章 先王不足法第77章 豬突豨勇第177章 武安第353章 四靈第111章 整整齊齊第437章 五頭鮑第284章 盜跖第657章 彼月而食第254章 大預言術第400章 東頭一個漢第473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613章 這不是和平第246章 南巡狩第462章 你若以禮來降第579章 飛將第57章 城市套路深第12章 聽取人生經驗第401章 王業不偏安第632章 如閃電般歸來第635章 三路伐魏第430章 東北易幟第279章 雖王可也!第157章 真·秀第639章 得加錢第530章 破防第395章 大公第128章 護官符第612章 每與倫反第27章 疏不間親第204章 患難見真情第247章 進京第638章 精銳第111章 整整齊齊第382章 棄地第75章 地皇元年第63章 士紳的錢如數奉還第356章 逃婚第381章 存歿同節第683章 大敵第382章 棄地第184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555章 欲窮千里目第73章 今益州疲弊第630章 臉都不要了!第588章 先帝創業未半第401章 王業不偏安第258章 飄第6章 什麼決定腦袋第568章 南巡第25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638章 精銳第33章 你也配叫劉秀?第91章 官匪一家第175章 大腿第379章 嘗新第20章 別看今日跳得歡第475章 鉤直餌鹹第545章 你把握不住第269章 兒皇帝第386章 亡國第498章 打援第129章 綠林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378章 五學第573章 輸麻了第192章 反動勢力第508章 豹尾第308章 只有新軍在捱揍第417章 友軍第486章 良善第648章 帶惡人第542章 第五包圍網第78章 陰兵借糧第617章 爲漢製法第275章 天無二日第123章 你的名字第565章 江漢第487章 濁流第267章 我爲王第447章 六盤山上高峰第197章 冀州亂成了一鍋粥第539章 敵手第621章 但我大受震撼第515章 犧牲第228章 清君側第43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第600章 第五層第479章 一生第443章 故事第666章 報答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552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624章 異端更可恨第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4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第493章 預判第427章 瓦玉第197章 冀州亂成了一鍋粥第210章 這河裡第450章 捉襟見肘
第442章 先王不足法第77章 豬突豨勇第177章 武安第353章 四靈第111章 整整齊齊第437章 五頭鮑第284章 盜跖第657章 彼月而食第254章 大預言術第400章 東頭一個漢第473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613章 這不是和平第246章 南巡狩第462章 你若以禮來降第579章 飛將第57章 城市套路深第12章 聽取人生經驗第401章 王業不偏安第632章 如閃電般歸來第635章 三路伐魏第430章 東北易幟第279章 雖王可也!第157章 真·秀第639章 得加錢第530章 破防第395章 大公第128章 護官符第612章 每與倫反第27章 疏不間親第204章 患難見真情第247章 進京第638章 精銳第111章 整整齊齊第382章 棄地第75章 地皇元年第63章 士紳的錢如數奉還第356章 逃婚第381章 存歿同節第683章 大敵第382章 棄地第184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555章 欲窮千里目第73章 今益州疲弊第630章 臉都不要了!第588章 先帝創業未半第401章 王業不偏安第258章 飄第6章 什麼決定腦袋第568章 南巡第25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638章 精銳第33章 你也配叫劉秀?第91章 官匪一家第175章 大腿第379章 嘗新第20章 別看今日跳得歡第475章 鉤直餌鹹第545章 你把握不住第269章 兒皇帝第386章 亡國第498章 打援第129章 綠林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378章 五學第573章 輸麻了第192章 反動勢力第508章 豹尾第308章 只有新軍在捱揍第417章 友軍第486章 良善第648章 帶惡人第542章 第五包圍網第78章 陰兵借糧第617章 爲漢製法第275章 天無二日第123章 你的名字第565章 江漢第487章 濁流第267章 我爲王第447章 六盤山上高峰第197章 冀州亂成了一鍋粥第539章 敵手第621章 但我大受震撼第515章 犧牲第228章 清君側第43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第600章 第五層第479章 一生第443章 故事第666章 報答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552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624章 異端更可恨第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4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第493章 預判第427章 瓦玉第197章 冀州亂成了一鍋粥第210章 這河裡第450章 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