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41章 五陵少年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若不算昌邑王劉賀、孺子嬰等,前漢一共十一位皇帝,亦有十一座帝陵,除了文帝霸陵和宣帝杜陵外,其餘都呈一條直線,排布在渭河以北的咸陽塬上。

長陵不是最東邊的,但卻是第一個屹立於此的陵邑,故長陵人常自詡“五陵”之首。

時間回到地皇四年五月二十五日凌晨,長陵縣南部,被成國渠貫穿的臨渠鄉。

隨着第五氏的崛起,整個臨渠鄉的官位基本都能“自己人”囊括:第八直做了鄉三老、第一關做了鄉嗇夫、第六犢做了鄉力田,而掌管鄉中治安的遊徼,則落入豬突豨勇軍候鄭統手中。

幾位住在邑里的鄉官還在酣睡,卻分別被人喊醒,卻是張魚、朱弟。等他們匆匆趕到鄉寺,卻在案後見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濃須花白,風塵僕僕的老爺子。

“老宗主?”

第八直、第一關、第六犢愕然:“老宗主不是在常安享福麼,怎麼回來了?”

第五霸被王莽“請”去常安已經好幾個月,前天下午,他乘着常安騷亂,被第五倫安排接應的張魚、朱弟接出,立刻往北趕。因爲三座渭橋皆被射聲營把守,灞橋也過不去,遂尋了渡船過渭水,匆匆趕回臨渠鄉,衣服都來不及換,便召集衆人開會。

“京師出了大事。”

第五霸奔波了一天兩夜,但喝了口酒後,他又精神起來,看着衆人,一開口就是個大新聞:“皇帝要殺伯魚,誅滅我宗族!”

“啊?”第六犢直接嚇得面色慘白,他只是個善於農稼的地主,對混到今天的位置很是滿意,怎能料到這等大禍,整個人都懵了。

“何至於此?”第一關也愕然不已,不斷追問:“究竟出了何事?莫非有何誤會。”

第五霸冷笑:“不是說了麼?皇帝要殺吾等全族,皇帝殺人,需要緣由?”

倒是第八直,驚訝之餘腦子還在轉,想到這數月之間,他兒子第八矯保持着同魏地的通信,與遊徼鄭統經常藉口盜賊頻發,將諸第的青壯集結起來訓練“防賊”,問他話也不說,只怕早有預謀啊。

第八直遂問:“老宗主,事到如今,爲之奈何?”

第四鹹也參與了謀劃,說道:“估摸到天明後,就要有皇帝使者帶兵來找我宗族麻煩了。”

第五霸沉聲道:“伯魚已經在鴻門起兵,吾等也要立刻響應!”

這,這是要謀反啊!衆人都心驚不已。

第五霸早就想明白了:“都回去召集族人,帶上先前分發的兵刃,有甲的穿好甲,天明時分,集結於鄉邑。”

第八直、第四鹹應諾,而第一關、第六犢還在呆愣,被第五霸一通好罵:“還等着作甚?難道要老夫替汝等奔走?平素分礦產、貨殖好處時,怎就一個個你爭我奪,如今倒是蔫了。”

第一關跪了下來,哭喪着臉道:“老宗主,這究竟是怎麼了?若當真謀反,被官軍擊敗,這些年攢下的碩大家業,將就此毀於一旦啊。”

不等第五霸動怒,機敏的第四鹹就過去給了這廝一腳:“不反,難道要坐以待斃,等着帶全家人,將頭伸過去讓官兵砍?跟着宗主舉事,或還有一線生機,若是勝了,汝等的富貴,還能少得了?”

這是他的心聲,第四鹹知道,從推舉第五倫做宗主開始,他們幾個家族,早就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滅俱滅!反正這爛世道,生意也難做,還不如豁出去拼一回。

“不錯,田橫敢以區區五百人,對抗整個大漢,吾等身爲田王子孫,人衆數千,又何懼之有?”第五霸對持刃在旁的遊徼:“鄭統,敲鼓,召集邑中丁壯!”

“諾!”

鄭統娶了第五氏的遠房侄女,也算自己人了,他和臧怒同期,但因爲常被第五倫安排跑腿,一會去西海救第八矯,一會又留在臨渠鄉練族兵。幾年下來,地位大不如臧怒,他早就憋久了,這次定要好好立一番功業。

長陵是人口大縣,足足有十七萬人,一鄉能頂個萬戶縣。雖然被王莽徵召了一遍,但全鄉青壯加起來可得數千,每逢要合練,就以擊鼓爲號。

鼓點咚咚敲響時,而第五霸上到鄉邑望樓上,卻見深沉夜色下,官道在大片粟田之間,如一條黝黑的帶子,從近處延伸向外,蜿蜒於沃土之上。

衆族長點着火把匆匆離去,他們仿若分散開來的星火,而隨抵達各自的裡,那兒的燭火便漸次亮起,如同薪柴被點燃。

半個時辰後,幾乎所有的裡落都點亮了燈火,把一個沉靜的夜晚攪亂得如晝日鬧集。

關中人多地少,里閭密集,甚至可以雞犬相聞,一時間盡是雞鳴犬吠。待到天色將明之際,陸續朝鄉邑趕來的青壯,馬蹄聲、腳步聲,從四面八方傳來,不絕於耳,碾碎了夜的悄然。

一起被碾碎的,還有這五陵之地維持了兩百年的和平!

“亂世要來了。”這是第五倫在北闕甲第那一夜,對第五霸陳述自己計劃時說的話。

“新室將亡,孫兒要麼拾階而上,要麼隨之一起覆亡,爲宗族計,我決定選擇前者!”

“大父,我要往前走一步,爲我家,豎立這天下,最高的閥閱!”

第五霸感到驚愕,但細細思索,卻又覺得不意外,他在甲第“韜光養狗”,不就是爲了今天麼。

第五霸當然聽孫兒的,但是想到對自己頗爲禮遇的皇帝王莽,第五霸總覺得有點對不住他……

而此時此刻,亂世真來時,翻騰在他心中的,還有另一種情緒。

第五霸對一旁的張魚說道:“當年陳湯校尉帶吾等遠征西域,斬郅支之首,回程的路上,卻被儒官以矯制爲名百般刁難,繳獲統統收走,犒賞也遲遲發不下來,吾等回到家鄉後心灰意冷。”

“我當時年輕,不忿,曾自言:我第五霸若是生於亂世,帶三尺劍,跨烈馬隨明主征戰,何止區區屯長?說不定能封侯,萬戶侯!”

但第五霸這漫長的一生,除卻在西域那幾年外,都是實實在在的太平歲月,至少關中是如此,和平生活真是沉悶啊,不知不覺,他就老了。

沒想到,一隻腳踏入棺材的年紀,亂世卻迎面而來,猝不及防,將所有人都捲了進去。

年輕時期盼的金戈鐵馬來了,但第五霸,卻發現自己高興不起來,這是爲什麼呢?

他在那喃喃自語,張魚不知道該如何迴應,只道:“將軍也說過,寧爲太平犬,莫爲亂世人……”

“呸,暮氣!”

豈料第五霸卻啐了一口,也不知是在罵自己,還是在罵第五倫,反正是收起了這份傷感。

而此時,有一車駛至鄉邑,卻是趕回第五里通知的朱弟,他身後是第五里的人,來的不止是青壯,連頭髮花白的老夥計都悉數出動!乃是第一支抵達鄉邑的隊伍。

這些年來,義倉、義錢、義田,第五倫分利益與族人,保護他們免受苛稅訾產,衆人都記在心裡,聽聞鼓聲,瞬時響應。

朱弟扛着一副物什入了鄉寺:“老宗主,甲取來了!”

這甲式樣很老,年紀比朱弟、張魚加起來還大,是前漢的舊貨,但第五霸卻點名要它。

這是他年少時作爲惡少年,遠征西域時穿的札甲,一直藏在家裡。

甲片鏽了就換,革帶斷了就縫,去年時上了新漆,至少看上去沒那麼舊了。

看到它,第五霸彷彿見到了老夥計,露出了笑:“來,替老夫披上。”

張魚、朱弟替第五霸披掛甲衣,老爺子閉上眼,感受身上的沉重,似乎在回想自己的大半生。

雖然居住在關中涇渭之畔,但第五氏的血系裡,卻帶着大海的鹹味,來自遙遠的東方。

東海太冷,需要滲大量的酒,浮動在杯底的是他的家譜。

他出生的哇哇大哭,或許帶着點田橫五百壯士的嘶吼。

他長大時的眼裡,盡是五陵的鬥雞走馬之遊閒。

到後來,迎面而來的是西域風沙,颳得臉疼。

雖然不知過了多少年,但他的耳畔似乎還有郅支城重木樓上的鼓點,漢家大黃弩穿了來自異域的夾門魚鱗陣,有人高呼:“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可是後來,環首短刀折於農田,五花馬老邁不堪騎乘,伏櫪而哭,連千片鐵也甲慢慢生鏽剝落,壯士頭髮已白。

但現在,那些曾經放下的,離第五霸遠去的東西,卻一點點披掛了回來。

他的勇氣,他的功業,還有他消磨的壯心!

“老宗主,有點緊。”

“緊點沒事。”

甲雖沉,卻讓人安心,第五霸帶着兩位年輕人,推開鄉寺大門,臨渠鄉還剩下的三千丁壯,悉數在邑外集結。雖然偷偷摸摸訓了快一年,但他們此刻仍是烏合之衆,人心不一,需要一位領袖振臂一呼。

“吾乃第五霸,第五倫之大父!”

第五霸站到邑牆之上,老傢伙此刻腰桿還能挺直,學着孫兒說話,亦能贏得衆人歡呼,畢竟孝義伯魚之名,在本縣人盡皆知,本鄉人人崇敬。

雖然說,白髮不能復黑,人無再少年。

雖說,他也不知道未來等待家族的是什麼,第五倫究竟想將家裡的閥閱增高到何種程度。

但這一刻。

他第五霸,不是一個垂垂老叟。

還是那個跟着陳湯、甘延壽,腰間挎刀,躍馬橫行西域的五陵少年郎!

等正午時分,昨日奉命帶百多人渡過渭水,回長陵來準備舉事的第七彪、第八矯抵達臨渠鄉邑時,見到的,便是秣馬厲兵,隨時準備幹大事的三千鄉黨。

皆高舉五字旗,額帶黃巾。鄉黨族兵的士氣,比第五倫那三萬多被阻於灞水畔的新兵們,不知高哪裡去,他們還拿下了得到詔令後,來此查探的幾個繡衣使者,殺了其所從百餘人練手。

“阿彪、阿矯,纔來?”第五霸笑呵呵地看着兩個小輩,二人沒料到這邊響應竟如此之快,面面相覷,立刻下馬拜見,分說第五倫在鴻門舉事情狀。

第五霸聽罷頷首不已,只似開玩笑地問道:

“汝等說,老夫若帶人拿下了長陵,乃至半個列尉郡,伯魚往後,肯給我封個萬戶侯做做麼!?”

……

“此乃陛下詔書!”

在臨渠鄉沒討到便宜的繡衣使者,還是有人逃走,他們立刻往北進入長陵城,下午晡時,便將王莽的詔令拍在郡大尹張湛案几上。

一向忠懇的張湛頗爲震驚:“第五倫素來忠心爲國,爲何竟無故而叛?”

張湛還以爲,第五倫是和自己一樣的人呢!

使者也很慌,現在形勢太亂了,第五倫舉事的消息很快就將傳遍關中,灞橋已燒,北軍與叛軍對峙於灞水,而王莽還在期盼六尉的勤王大軍。

其中,第五倫的老家列尉,就是關鍵一環,只能指望張湛能繼續盡忠。

“張大尹,陛下封汝爲侯!君身爲第五倫舉主,只有派人將其宗族緝捕,方能洗脫嫌疑!吾等路過臨渠鄉時,那兒已經反了,請立刻發郡兵剿滅!”

但列尉郡兵都被大司空調走泰半,剩下沒多少了啊。

話未曾說完,外頭一陣嘈雜慌亂,郡賊曹掾匆匆趕來稟報:“大尹,出了大事!”

“何事?”

“臨渠鄉糾集了數千人,爲首者乃第五霸,自號‘五陵將軍’,兵臨城下!”

……

PS:新年大吉,明天的更新在13:00。

第30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47章 進京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25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370章 大不了從頭再來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第556章 窺天第88章 刁民第146章 別讓他跑了第279章 雖王可也!第491章 立國第454章 怎麼是你第37章 你信麼第237章 革命第314章 賭徒第661章 漢中第688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694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8章 以“德”服人第364章 這是什麼樣的精神第338章呼吸第139章 熟練第39章 用愛發電第35章 家裡有礦第90章 喜迎王師第434章 國野第485章 鬼第622章 吾愛吾師第85章 剿匪第325章 遠交近攻第543章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第492章 將軍第458章 鋼刀歸鋼刀第174章 雙贏第328章 不似人君第699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75章 大腿第551章 戰爭使者第555章 欲窮千里目第192章 反動勢力第131章 如玉第281章 不知幾人稱帝第404章 猛虎出籠第600章 第五層第371章 馮衍第94章 千里馳援第264章 臣等正欲死戰第189章 亂殺第675章 雲夢第17章 草率了第575章 繩結第410章 河北之役第453章 天下第一第138章 誰是我們的敵人第551章 戰爭使者第200章 奇變偶不變第294章 公無渡河第308章 只有新軍在捱揍第530章 破防第502章 穿插第420章 北道主人第343章 六郡皆良家第402章 飯稻羹魚第415章 想桃吃第673章 巨人之力第660章 凜冬將至第348章 關門大吉第594章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第160章 大新龍脈第193章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第490章 禹跡第288章 西望王師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203章 地皇四年第606章 堅冰第76章 巨無霸第609章 借問瘟君何處往第524章 老友第382章 棄地第134章 卿本佳人第628章 喪家之犬第283章 借劍第170章 我不裝了第450章 捉襟見肘第618章 不許秀!第456章 謀刺第405章 公孫帝第203章 地皇四年第310章 七寸第355章 舅慈甥孝第297章 第五漢第555章 欲窮千里目第607章 武德四年第676章 折衝千里第147章 要文鬥第224章 入關第429章 新年快樂第691章 贏得倉皇北顧第521章 假民主第200章 奇變偶不變
第30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47章 進京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25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370章 大不了從頭再來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第556章 窺天第88章 刁民第146章 別讓他跑了第279章 雖王可也!第491章 立國第454章 怎麼是你第37章 你信麼第237章 革命第314章 賭徒第661章 漢中第688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694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8章 以“德”服人第364章 這是什麼樣的精神第338章呼吸第139章 熟練第39章 用愛發電第35章 家裡有礦第90章 喜迎王師第434章 國野第485章 鬼第622章 吾愛吾師第85章 剿匪第325章 遠交近攻第543章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第492章 將軍第458章 鋼刀歸鋼刀第174章 雙贏第328章 不似人君第699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75章 大腿第551章 戰爭使者第555章 欲窮千里目第192章 反動勢力第131章 如玉第281章 不知幾人稱帝第404章 猛虎出籠第600章 第五層第371章 馮衍第94章 千里馳援第264章 臣等正欲死戰第189章 亂殺第675章 雲夢第17章 草率了第575章 繩結第410章 河北之役第453章 天下第一第138章 誰是我們的敵人第551章 戰爭使者第200章 奇變偶不變第294章 公無渡河第308章 只有新軍在捱揍第530章 破防第502章 穿插第420章 北道主人第343章 六郡皆良家第402章 飯稻羹魚第415章 想桃吃第673章 巨人之力第660章 凜冬將至第348章 關門大吉第594章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第160章 大新龍脈第193章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第490章 禹跡第288章 西望王師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203章 地皇四年第606章 堅冰第76章 巨無霸第609章 借問瘟君何處往第524章 老友第382章 棄地第134章 卿本佳人第628章 喪家之犬第283章 借劍第170章 我不裝了第450章 捉襟見肘第618章 不許秀!第456章 謀刺第405章 公孫帝第203章 地皇四年第310章 七寸第355章 舅慈甥孝第297章 第五漢第555章 欲窮千里目第607章 武德四年第676章 折衝千里第147章 要文鬥第224章 入關第429章 新年快樂第691章 贏得倉皇北顧第521章 假民主第200章 奇變偶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