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蘭細細的端詳着竇滔,似乎想挖掘出這些年竇滔的每一點變化。竇滔也端詳着若蘭,若蘭的臉色漸漸的由紅潤變得淺白。“蘭兒,看你氣色不大好。是不是不舒服?”竇滔仔細端詳着若蘭微微發白的臉一邊喝茶一邊問。
若蘭輕輕的說:“相公你安心,我沒有什麼事的。小毛病,吃幾服藥調理調理就好了。”
“夫人,還小毛病呢?您都病了幾個月了。這回老爺回來了,您可得好好的治一治您的病。”靈兒插話道。
竇滔關切的問:“蘭兒,蘭兒你怎麼病成了這樣,也不叫人捎個信!”竇滔愛撫的撫摸着若蘭的額頭說,心頭不時的閃現着:“陽臺,你且住在這裡。等我安頓好家裡就接你回來……”
“相公不必擔心,只是小病。只要相公回來了,我的病也就很快會好起來的。”若蘭看着竇滔會心的笑着說。
“靈兒,夫人得的什麼病?”竇滔轉過臉問靈兒。
“回稟老爺,冷先生說是脾胃虛弱。”靈兒站立在一旁回答着竇滔的問話。
“靈兒,你細細說給我聽來。”竇滔放下了茶杯鄭重其事的說。
靈兒的視線落在幾個月前若蘭的房間裡。冷先生正在聚精會神的給若蘭枕着脈象。冷先生凝神細細的看着若蘭的氣色。若蘭面色蠟黃如同那屋內柔柔弱弱的燭光飄揚在微風中。只要這風稍微的吹一吹,這蠟燭就熄滅了。靈兒緊隨冷先生來到了客廳。靈兒看着冷先生問:“冷先生,我家夫人這病打緊不打緊?”
冷先生一邊提筆開藥方一邊說:“夫人面色萎黃,舌強直是脾弱也。”
“先生,脾在醫理上怎麼說?”靈兒不太明白就問冷先生。
冷先生的筆落在紙上“刷刷”的寫着藥方,說道:“脾者土也,爲諫議之官,主意與智。消磨五穀,寄在其中,養於四旁,王於四季,正王長夏。與胃爲表裡,足太陰是其經也。”
“先生,這病可有出處?”靈兒繼續追問着冷先生。
冷先生的臉映在微微的燭光中一閃一閃的說:“扁鵲雲:脾病則面色萎黃,實則舌強直不嗜食,嘔逆四肢緩,虛則多病,喜吞酸,痢不已。其脈來似水曰太過,病在外;如鳥之距曰不及,病在內。太過則令人四肢沉重,言語謇澀;不及則令人中滿不食,乏力,手足緩弱不遂,涎引口中,四肢腫脹,溏泄不時,夢中飲食。脾脈來時緩柔,去似鳥距踐地者曰平脈。來實而滿稍數,似雞舉足曰病。又如鳥之隊,如鳥之距,如屋之漏曰死。中風則翕翕發熱,狀若醉人,腹中煩滿,皮肉而短氣者也。王時其脈阿阿然,緩曰平。若弦急者肝克脾,真鬼相逢,大凶之兆。”
“先生,夫人的病會有何症狀,何時可治癒?”靈兒繼續問道。
冷先生捋了捋鬍鬚說道:“色黃體重,失便,目直視,脣反張,爪甲青,四逆吐食,百飲食不消,腹脹滿,身體重,骨節痛,大便硬,小便不利,其脈微緩而長者可治。這要看夫人自身的意志和藥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