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報考中央軍校

1933年的夏天,對與華北民衆來說,是極其痛苦的。富饒的華北平原,已有半數落入了敵人之手。

可是到如今國民政府,居然還沒有對日宣戰,還在指望國聯的干預。自從東北淪陷後,政府一直主張不抵抗的政策。

蔣委員長始終沒放棄他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想法。

正當老蔣還沉浸在剿滅中共的夢幻中時,日軍已把遼、吉、黑、熱河四省攫於手中,並大軍南下,越過山海關,控制了長城內外的所有隘口。

平津兩市已是三面受敵,中國北方富饒的半壁河山岌岌可危。中國在不知不覺中正一步步走向淪亡的邊緣。

在這個時候,日本國內也是風雨飄搖,政局動盪。內閣政府走馬燈似的換了三屆。但無論哪一屆內閣,似乎根本沒有注意到國內的危機,他們的眼光總是越過茫茫的大海,盯住了遙遠的中國。

面對日軍在中國北部取得的戰果,幾千萬日本人驚訝得目瞪口呆,欣喜若狂。而裕仁天皇,則更是心潮澎湃,激動不已。這個對日本帝國擁有無尚權力的君主,多年來始終包藏着一顆野心。

他要征服中國、征服亞洲,甚至征服世界,他渴望他的帝國疆域無限,子民無數。他要實現先帝沒有實現的夢想。當日軍的鐵蹄跨過長城,整個中國大地都感受到它的震動時,裕仁不禁大喜過望。

他時常對着宮中那張巨幅世界掛圖發呆。望着圖中央那巨大的中國地圖,想到超過日本帝國3倍國土面積的中國東北大地已然在握,他的臉上忍不住綻開了花朵。

嚐到甜頭的裕仁更加縱容和支持內閣、軍方對中國所採取的擴張戰略。裕仁此刻有一種想去中國東北的衝動,他想好好的看看那片遼闊的黑土地,去看看那羣已經接受自己統治的中國人。歷代天皇的夢想,如今終於實現了。

長城抗戰的結果讓裕仁激動不已,可是卻令中國人民痛苦萬分,可是更加令人痛苦的消息又一次的來臨了。

6月25日,國聯做出了決議,要求日本從中國撤軍。

6月27日,日本政府正式宣佈退出國聯。至此,國民政府希望通過國聯,來收回東北的希望徹底破滅。

6月29日,馮玉祥在張家口組織了民衆抗日同盟軍,發表通電宣告就任總司令職。委任佟麟閣爲察哈爾省政府主席,委任吉鴻昌爲察哈爾省警備司令。

消息一經發布,西北軍再一次吸引了民衆們的目光,人們再一次的開始關注29軍了。

長城抗戰結束以後,蔣介石向29軍發來了嘉獎令,授予宋哲元、佟麟閣、趙登禹等人青天白日勳章。一時間宋哲元等人就成了民族英雄,各大報紙紛紛發表文章,表彰29軍的抗日功績。

作曲家麥新還特意寫了一首《大刀進行曲》來歌頌29軍的大刀隊。

可是宋哲元的心裡卻高興不起來,他痛心疾首的說道:“爲什麼我們30萬大軍打不過5萬日軍?”可是眼下的中國,根本就沒人能回答上這個問題。

鬱悶的宋哲元帶着部隊退進了察哈爾省境內休整。正趕上馮玉祥在組建抗日同盟軍,宋哲元與馮玉祥長談了很久,由於對抗日的意見不統一,結果兩人的談話結果是不歡而散。宋哲元認爲這位西北軍的老長官又不甘寂寞了,他想借助抗日的旗號,想搞政治投機再次的走入政壇。

氣憤的宋哲元沒有參加馮玉祥的同盟軍,並嚴令29軍官兵不許參加同盟軍。

蔣介石抓住了這次機會,極力拉攏宋哲元,以此來打擊馮玉祥。

6月30日,南京國民政府宣佈取締馮玉祥的同盟軍,不承認佟麟閣的察哈爾省政府主席職務。並給宋哲元發來電報,允許29軍擴軍的要求,委任宋哲元爲察哈爾省政府主席。

29軍被擴充爲四個師6萬多人,人事也進行了大幅的調整。143師由劉汝明爲師長,131師由馮治安爲師長132師由趙登禹爲師長,133師由張自忠爲師長。

馮玉祥的同盟軍被解散後,其人馬裝備全部被宋哲元收編。實力大增後的29軍,成了華北地區舉足輕重的一支軍事力量。

7月的北平城,人們已經接受了日軍侵佔東北和華北大部的事實。許多親日派都投入了日本人的懷抱,前西北軍將領石友三在日本人的支持下,糾集了漢奸白堅武,於一航等人,成立了河北自治政府。

他們公然要求國民政府將軍隊和政府官員撤出平津,由自治政府接管北平和天津的政務和防務。他們的無理要求遭到了國民政府的拒絕,北平和天津的民衆也極力反對石友三的賣國行爲。

龍風從石友三的舉動可以看出,日本人加緊了對華北的滲透。等日本人的這些陰着都使完了,就該玩武力進攻的套路了。

龍風決定不能在等待了,他必須儘快去投考中央陸軍學校。龍風決定先去東北軍的大營找張偉,看看他能否跟自己一塊去。龍風來到北平郊外的東北軍大營,告訴衛兵自己要找67軍警衛連的張偉。

衛兵通過內線電話找到了張偉,告訴他軍營門口有人找他。不一會,張偉就從軍營裡跑了出來。龍風問他能請個假嗎,有事情要和他談,張偉二話沒說就回去請假了。

軍營外的小酒館裡,龍風和張偉要了個單間。

等夥計把菜上齊了以後,龍風就有些奇怪的問道:“我說張偉,你怎麼沒穿那少尉軍裝,而穿了身便裝出來了。”

張偉無奈的回答道:“現在東北軍的名聲太臭了,我怕被老百姓罵,所以才穿便裝出來的。”

聽了張偉的解釋,龍風才明白了過來,他對張偉說道:“哥們,我想去投考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你能和我一塊去嗎?”

張偉考慮了一下,回答道:“行,我和你去。這東北軍的狗皮,我也穿夠了。”

龍風見張偉同意和自己去投考軍校,就高興的舉起酒杯說道:“哥們,忘記東北軍吧,他們都是羣沒卵蛋的人,指望他們抗日是不可能了。”

張偉與龍風碰了一下杯,就一口氣喝了下去,張偉接着說道:“1萬多人的67軍,被一個大隊的日軍,像趕鴨子一樣被趕出了陣地。雖然有部分兄弟進行了抵抗,但軍心已散失敗已成定局。”

說完之後,張偉又幹了一杯酒,他痛苦的說道“從1931年的918開始,到如今已經快2年了,東北軍是一退再退啊。先是把東北送給了小鬼子,然後是熱河,現在把華北送的差不多了。原來少帥在的時候,他們多少還能抵抗一下,可如今少帥下野出國了,這些東北軍爲了保存實力,是什麼也不顧了。再看看人家29軍,就靠大刀片子就敢和鬼子玩命,這才叫爺們呢。”

聽張偉提到了29軍,提到了大刀隊。龍風就把自己在29軍的經歷講了出來,只聽得張偉大呼過癮。

當晚,張偉就沒有返回軍營,而是和龍風回了北大。由於華北局勢惡化,寢室裡的其他同學早就休學回家了。

現在寢室裡之剩龍風和許學長了,龍風把張偉向許學長介紹了一下,就和張偉開始收拾行李,準備明天一早就做火車去南京。

許學長拿出了一支鋼筆送給龍風,龍風收下了鋼筆,回送給許學長一張相片,希望許學長永遠記住他這個兄弟。第二天上午,龍風和張偉坐上了開往南京的火車,離開了這座生活了2年的城市。

中央軍校是南京國民政府,設置最早的軍事教育機構。

1927年11月國民政府在南京創辦的,它的前身是黃埔軍校。

1928年3月開始招生,學制爲三年,今年正好是第9期。

龍風和張偉到了南京以後,就坐上黃包車直奔中央軍校而去。在招生辦事處門口,看見了一大堆前來報名的青年學生。龍風和張偉跟在衆人之後,排着隊等待着報名。

這些人來自山南海北,操着不同的口音,但話題卻只有一個,那就是要從軍報國保衛中華。

上午10點多,龍風和張偉終於報上了名。負責登記的軍官告訴他倆,考試在三天後舉行,並把兩張准考證交給了他們。

龍風本想好好的遊覽一下這六朝故都,可是張偉卻說道:“哥們,你得給我補補課,1年多沒摸書本了,我怕我考不上啊。”

龍風安慰他道:“哥們,你放心,我會幫你的。”龍風放棄了遊覽的想法,急忙叫了兩輛黃包車,他就帶着張爲去三叔家了。

三叔家住在南京的頤和路上的公館區,那裡是達官顯貴的住宅區,有很多歐式的別墅。車伕的腿腳很快,沒用多久就到了頤和路。

當龍風按響三叔家的門鈴後,一個八九歲的小姑娘打開了門,疑惑的問道:“這裡是龍公館,請問你們有什麼事情嗎?”

還沒等龍風回答呢,老管家就急忙說道:“小姐,下次記得先問清楚再開門。”說完就一臉謹慎的向門外看去。

第177章 光復青川鎮(一)第124章 血染大武漢(一)第20章 長城抗戰(中)第100章 徐州會戰(五)第180章 光復青川鎮(四)第11章 江橋抗戰(上)第110章 敵後游擊戰(九)第150章 重返部隊第76章 大撤退(四)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21章 報考中央軍校第196章 浴血叢林(二)第4章 南下北平第34章 許學長的消息(中)第30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上)第170章 夜襲鬼子第242章 無恥的合作第106章 敵後游擊戰(五)第118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228章 試探性攻擊第77章 大撤退(五)第52章 再戰上海(四)第213章 四戰長沙(四)第69章 浴血山西(十)第157章 冬季攻勢第94章 板垣的新計劃(上)第136章 血染大武漢(十三)第147章 不屈的山城(下)第110章 敵後游擊戰(九)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90章 南京!南京!(十三)第42章 西安事變(六)第84章 南京!南京!(七)第15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三)第45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一)第84章 南京!南京!(七)第222章 兵敗衡陽第201章 鐵血孤城(一)第15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三)第227章 倉皇突圍第215章 四戰長沙(六)第234章 滇緬大反攻(三)第181章 刀劈鬼子第121章 中條山之戰(六)第172章 巧遇熟人第229章 1944年的春節第13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一)第86章 南京!南京!(九)第101章 徐州會戰(六)第176章 同室操戈第97章 徐州會戰(二)第73章 大撤退(一)第54章 再戰上海(六)第96章 徐州會戰(一)第211章 四戰長沙(二)第142章 兄弟重逢第8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上)第58章 再戰上海(十)第210章 四戰長沙(一)第204章 鐵血孤城(四)第96章 徐州會戰(一)第176章 同室操戈第39章 西安事變(二)第228章 試探性攻擊第226章 可笑的桂林保衛戰第196章 浴血叢林(二)第71章 浴血山西(十二)第186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212章 四戰長沙(三)第127章 血染大武漢(四)第150章 重返部隊第128章 血染大武漢(五)第125章 血染大武漢(二)第174章 終身大事第52章 再戰上海(四)第120章 中條山之戰(五)入取通知書第196章 浴血叢林(二)第208章 回家(上)第11章 江橋抗戰(上)第56章 再戰上海(八)第72章 浴血山西(十三)第78章 南京!南京!(一)第125章 血染大武漢(二)第204章 鐵血孤城(四)第8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上)第198章 浴血叢林(四)第125章 血染大武漢(二)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160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下)第25章 南京夫子廟(上)第51章 再戰上海(三)第207章 鐵血孤城(七)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211章 四戰長沙(二)第8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上)第46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二)第115章 敵後游擊戰(十四)第19章 長城抗戰(上)
第177章 光復青川鎮(一)第124章 血染大武漢(一)第20章 長城抗戰(中)第100章 徐州會戰(五)第180章 光復青川鎮(四)第11章 江橋抗戰(上)第110章 敵後游擊戰(九)第150章 重返部隊第76章 大撤退(四)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21章 報考中央軍校第196章 浴血叢林(二)第4章 南下北平第34章 許學長的消息(中)第30章 一二九學生運動(上)第170章 夜襲鬼子第242章 無恥的合作第106章 敵後游擊戰(五)第118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228章 試探性攻擊第77章 大撤退(五)第52章 再戰上海(四)第213章 四戰長沙(四)第69章 浴血山西(十)第157章 冬季攻勢第94章 板垣的新計劃(上)第136章 血染大武漢(十三)第147章 不屈的山城(下)第110章 敵後游擊戰(九)第140章 江南戰火第90章 南京!南京!(十三)第42章 西安事變(六)第84章 南京!南京!(七)第15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三)第45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一)第84章 南京!南京!(七)第222章 兵敗衡陽第201章 鐵血孤城(一)第15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三)第227章 倉皇突圍第215章 四戰長沙(六)第234章 滇緬大反攻(三)第181章 刀劈鬼子第121章 中條山之戰(六)第172章 巧遇熟人第229章 1944年的春節第13章 一二八凇滬抗戰(一)第86章 南京!南京!(九)第101章 徐州會戰(六)第176章 同室操戈第97章 徐州會戰(二)第73章 大撤退(一)第54章 再戰上海(六)第96章 徐州會戰(一)第211章 四戰長沙(二)第142章 兄弟重逢第8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上)第58章 再戰上海(十)第210章 四戰長沙(一)第204章 鐵血孤城(四)第96章 徐州會戰(一)第176章 同室操戈第39章 西安事變(二)第228章 試探性攻擊第226章 可笑的桂林保衛戰第196章 浴血叢林(二)第71章 浴血山西(十二)第186章 新牆河畔的鮮血第212章 四戰長沙(三)第127章 血染大武漢(四)第150章 重返部隊第128章 血染大武漢(五)第125章 血染大武漢(二)第174章 終身大事第52章 再戰上海(四)第120章 中條山之戰(五)入取通知書第196章 浴血叢林(二)第208章 回家(上)第11章 江橋抗戰(上)第56章 再戰上海(八)第72章 浴血山西(十三)第78章 南京!南京!(一)第125章 血染大武漢(二)第204章 鐵血孤城(四)第8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上)第198章 浴血叢林(四)第125章 血染大武漢(二)第41章 西安事變(五)第160章 崑崙關上的軍歌(下)第25章 南京夫子廟(上)第51章 再戰上海(三)第207章 鐵血孤城(七)第241章 真相大白第211章 四戰長沙(二)第8章 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上)第46章 盧溝橋上的槍聲(二)第115章 敵後游擊戰(十四)第19章 長城抗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