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發兵入蜀

龍天羽解釋一番,讓衆人恍然大覺,紛紛點頭,均想主公每次行事出人意表,這次以退爲進,原來是爲將來爭奪天下而退步,但願這個決定能經得住考驗,否則進入容易出來難,陷入蜀中深處不能自拔就遭了。

樊噲嚷嚷道:“主公,那等還定三秦的時候,第一個打先鋒的可不能少了我樊噲啊!”

龍天羽微笑道:“准奏,到時就由樊噲將軍先帶兵出兵!”

樊噲嘿嘿乾笑,胸中牢騷一清而空,坐在那專心聽取漢王的精心部署。

淳于婉兒、張良把這一切都收入眼中,察覺他的見解獨到,想法與衆不同,還要進行各方面改革,談笑間穩定將士軍心,這一切看似不切實際,但在龍天羽的手中,卻讓人無法懷疑他的能力。

龍天羽繼續道:“當務之急尚有兩件事,首先是派兵趕回彭城,通知蕭何、曹參以及家眷收拾行囊,把一切對日後有利的人傑、財物全部帶走,留下一批死士和一個偵查兵營活動彭城一帶,時刻向我方彙報中原及楚國的情況,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爲日後我軍反撲做內應。”

“其二就是需要一支軍隊深入巴蜀探路,修棧道、鋪石路,爲入蜀做好準備,有句古話: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路途艱辛不但需要從正路直入佔據要塞,請退遊散的秦兵,還要將巴蜀內的參與的秦兵清剿,不能讓我軍入蜀過程中安全受到威脅,同時探測蜀道其它旁路、天險河流等,完善地圖精確性,以後這就是咱們的根據地和屏障,絲毫馬虎不得!進入蜀內,不能驚擾欺負當地土住民,一定要搞好關係,順便打聽一下當地氏族、部落還有城鄉有名的賢者都有哪些?這些人都將有助於我們在巴蜀立足!”

衆人不得不承認主帥的氣度,拿得起放得下,絲毫沒有因割捨彭城而帶來負面情緒,似乎那半壁江山毫不放在心上一般,又或者說,龍天羽志不在此,有更大的抱負要在將來大展宏圖。

張良在旁開口道:“巴蜀,在先秦時期東部爲巴,西部爲蜀;民族有濮、賨、苴、龔、奴、獽、夷、蜒、滇、僚、僰等族稱,其中大部分是百濮支系;巴蜀文化與中原各不相同!傳說最早的蜀王是蠶叢氏,《先蜀記》有‘蠶叢始居岷山石室中’的記載。

“後來蜀漸強大,曾攻秦至其都城雍,又取南鄭,東伐楚至茲方,雄長巴蜀。直到巴、蜀相爭,秦惠王於在位期間(公元前316年)派司馬錯、張儀率兵滅蜀。而巴約在戰國時爲楚所滅,楚在巴地建立巫郡,到了戰國末期,秦國強大從楚國手中奪取了巴,自此巴蜀都歸於秦統治。”

真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龍天羽聽着張良簡單扼要地講述了一下巴蜀的發展史和部落種數,對蜀中多少有些瞭解,至於細節就要回去四下向婉兒、月瑤和張良請教了,這三人胸中有百世經論,可以稱得上天下能者中的異士了。

龍天羽下令道:“由婉兒親筆寫一封信函,闡述目前我方的狀況和遷移巴蜀的決定,夏侯嬰、葛離、周昌帶兵五千快騎負責送信函回彭城,一定傳達好本將軍的意思,途中保護好將士的家眷,如果願意留下的隨他們的意,偵察營的事也交給侯嬰去辦。”

“入蜀之軍,由周勃做開路大將軍,陳郗、張雲、柴武四位爲副將,帶軍三萬向蜀川進發,途中不但要修路搭橋,而且還會遇到秦兵阻擋,任務重大,就由你們四人帶兵前去吧。”

周勃、陳郗、張雲、柴武四人恭敬領命,與其在城內無所事事,受楚軍的氣,倒不如領兵向西南挺進,遇到負隅頑抗的秦兵或是山賊悍匪,順便斬殺立功,帶着大軍從彭城一路趕來,本以爲能激戰沙場,痛快地打幾場仗,想不到剛到函谷關,秦朝就滅亡了,再到潼關處,盟楚又議和了,一場打仗也沒打起來,那個不爽啊,這時帶兵西進入蜀,正好磨練一番,幾位將軍都當做了好差事。

王斌忽然開口道:“上將軍,末將對咸陽西南一帶的山路和蜀地川道較爲熟悉,可以在降軍和商旅中挑選些經常過往蜀地的武士,組織一支先鋒隊,負責探路引道,講述風土民情,這樣能減少很多誤區和麻煩,將傷亡減至最低。”

龍天羽想了想也對,派去的將領都是江浙一帶的人,東西環境差異較大,肯定會水土不服,加上蜀川懸崖峭壁,萬丈深淵比比皆是,地形奇特屬於盆地,森林繁茂溼氣較重,毒蛇蟲豸遍地皆是,三萬精銳進入其中,若沒有嚮導和熟悉環境道路的人,很容易走錯方向進入絕境。

“好,就命王斌將軍爲先鋒將,負責組織一支熟悉巴蜀地形的小分隊,引軍在前,爲大軍做嚮導,深入蜀川,兩日內做好一切準備,兩日後正式出兵。”

王斌很是高興,應道:“遵命,上將軍!”

龍天羽又吩咐其它各將鎮守咸陽四門和巡視城內治安情況,嚴禁各路諸侯義軍在城內強搶豪奪、欺負百姓,有持兵鬥械者依法處置,同時將廢除秦制和約法三章的事傳到咸陽西北一些重鎮,比如陳倉關、鳳翔一帶,讓漢軍的威望和仁義深入人心。

安排好後,諸將退出正廳,各自回去準備,該調兵遣將的清點人馬,該巡視巡邏的嚴格執行,有條不紊地進行。

留下淳于婉兒親筆起草信函,張良負責制定一些條令,用來約束對這支大軍入蜀後的行爲,不得驚擾當地百姓,不得斬殺降卒等等;李月瑤和依依重新制定安撫城內百姓的方案,在對秦朝官吏的獎罰、貴族商家的拉攏、城內經濟的恢復、人心的穩定等等各個方面做個考慮,在龍天羽約法三章的基礎上,更加細緻地制定一系列措施,來確保咸陽局勢的穩定,畢竟漢軍還要在城內待上一兩個月。

剩下虞姬沒事,盈盈走過來摟住龍天羽後腰,聲音細膩甜美說道:“龍郎,那姬兒做點什麼呢,姐妹們都有事做,就剩下人家了。”

龍天羽淡笑道:“陪着爲夫出去走走,透透氣,經過這大半年的沒完沒了的征戰廝殺,身心疲憊早想修養一段日子,過些清淡悠閒的日子,這下好了,有你回到身邊,加上婉兒、月瑤、依依,還有彭城家眷,終於能聚到一起渡過一段安靜的日子了。”

虞姬有些心馳神往道:“如果沒有戰爭該有多好,爲了江山社稷犧牲了太多的將士和百姓,只要讓天下百姓過上太平日子,誰做這君王都行!”

龍天羽心知虞姬溫柔善良、多愁善感,討厭戰爭和廝殺,一心爲百姓太平着想,只是想的未免簡單了些,說道:“可惜各路諸侯不這麼想,哪一個不想自己做皇帝,吞噬掉別人的地盤,中原十七路諸侯王很快就要掀起大混戰局面,若想百姓減少戰亂之苦,就必須有強者來制止,以武止武,結束混戰的局面,只有統一在一個國度朝代下,才能實現太平盛世!”

第七章 墨門遊俠第七章 湖心傾談第九章 山澗邂逅第三章 朝廷政局第七章 密室決策第九章 帝王佩劍第七章 坦誠合作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八章 身陷重圍第五章 侮辱才女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十章 難捨難分第四章 章邯降楚第二章 婉兒獻計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第三章 虞兮香魂第八章 蓋聶出關第七章 風水輪轉第九章 兵臨城下第十一章 放開情懷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第五章 梓潼之戰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四章 一龍兩鳳第十章 復楚伐秦第十一章 橫掃北國第一章 大權旁落第四章 西楚刀君第五章 暴秦滅亡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十章 香豔離別第二章 沿途荊棘第二章 科技治國第二章 楚國備戰第三章 美人設局第六章 發兵漢中第一章 停戰修書第十一章 真龍天子第九章 百家入局第七章 有女墨蘭第六章 三足鼎立第十一章 彭城會師第三章 背主議計第九章 爲君吹簫第三章 血債討還第一章 巔峰對決第八章 劍煮英雄第一章 兄妹爭辯第十一章 席前比劍第五章 苗疆聖女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七章 良宵苦短第十一章 天險之爭第四章 漢軍內奸第十二章 一縷香魂第七章 坦誠合作第十一章 毒計在後第二章 伺機而動第一章 以退爲進第十二章 後宮羣妃第六章 龍翔九天第八章 奸雄末路第五章 鬥智鬥力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五章 夜半幽琴第四章 報仇雪恨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十章 難捨難分第六章 分秒奪城第十二章 月瑤獻藝第六章 夜奪德陽第五章 破北盟軍第三章 夜戰劍聖第十章 紫塵身香第四章 蜀兵作亂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八章 才女雙飛第十一章 彭城嬌嬈第六章 出兵高麗第十一章 橫掃北國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十章 後嗣之憂第二章 月夜情話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九章 凝君嬌媚第十二章 入蜀征程第十章 回到漢中第八章 棧道重逢第六章 未雨綢繆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六章 天境高手第三章 善戰非兵第一章 拂曉鏖戰第九章 少龍刀君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六章 破衛水師第六章 爭女風波第七章 虎父嬌女第三章 伊人心醉
第七章 墨門遊俠第七章 湖心傾談第九章 山澗邂逅第三章 朝廷政局第七章 密室決策第九章 帝王佩劍第七章 坦誠合作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八章 身陷重圍第五章 侮辱才女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十章 難捨難分第四章 章邯降楚第二章 婉兒獻計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第三章 虞兮香魂第八章 蓋聶出關第七章 風水輪轉第九章 兵臨城下第十一章 放開情懷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第五章 梓潼之戰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四章 一龍兩鳳第十章 復楚伐秦第十一章 橫掃北國第一章 大權旁落第四章 西楚刀君第五章 暴秦滅亡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十章 香豔離別第二章 沿途荊棘第二章 科技治國第二章 楚國備戰第三章 美人設局第六章 發兵漢中第一章 停戰修書第十一章 真龍天子第九章 百家入局第七章 有女墨蘭第六章 三足鼎立第十一章 彭城會師第三章 背主議計第九章 爲君吹簫第三章 血債討還第一章 巔峰對決第八章 劍煮英雄第一章 兄妹爭辯第十一章 席前比劍第五章 苗疆聖女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七章 良宵苦短第十一章 天險之爭第四章 漢軍內奸第十二章 一縷香魂第七章 坦誠合作第十一章 毒計在後第二章 伺機而動第一章 以退爲進第十二章 後宮羣妃第六章 龍翔九天第八章 奸雄末路第五章 鬥智鬥力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五章 夜半幽琴第四章 報仇雪恨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十章 難捨難分第六章 分秒奪城第十二章 月瑤獻藝第六章 夜奪德陽第五章 破北盟軍第三章 夜戰劍聖第十章 紫塵身香第四章 蜀兵作亂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八章 才女雙飛第十一章 彭城嬌嬈第六章 出兵高麗第十一章 橫掃北國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十章 後嗣之憂第二章 月夜情話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九章 凝君嬌媚第十二章 入蜀征程第十章 回到漢中第八章 棧道重逢第六章 未雨綢繆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六章 天境高手第三章 善戰非兵第一章 拂曉鏖戰第九章 少龍刀君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六章 破衛水師第六章 爭女風波第七章 虎父嬌女第三章 伊人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