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韓信歸來

“有生於無,無生有,有歸無;無形之道生有形之器,萬物生於無有。氣聚爲象,氣凝爲人,氣聚成形,散則成風、化氣、無影。氣生精,精生神……”一鴻白影俏立在山崖之上,玉手中拿着一部《易經》在細細品味,一張素顏不食人間煙火,宛如九天玄女降塵凡,此女正是淳于婉兒。

經過兩個月時間,淳于婉兒以超然的智慧和能力,調集了所剩三千龍牙精銳,吸引陳倉一帶的大漠鐵騎,以八卦車陣、亂石陣、火牛陣、地坑陣等連破鐵騎軍團,使得在駐紮襲擊陳倉一帶的一萬重騎和散騎遭到了重創,只剩下四千多人逃亡鳳閣嶺一帶邊界,不敢再踏入陳倉鳳翔地域,隨後淳于婉兒派出一萬精兵駐紮陳倉關,阻隔這支鐵騎和章邯的軍隊匯合,重新掌控陳倉的控制權。

鳳武關和漢明關也都固若金湯,各聚集了五萬人馬,由灌嬰、陳郗二人爲駐守大將軍,統領兩軍,做好鎮守漢中門戶的重任。

隨着殺伐氣息的加重,玄女自覺有傷道根,無法再達到寧靜致遠、心如止水的境界,閒來無事,特別拿着《易經》細讀,融於大道之中。

天地人一氣,人爲小天地,天人合一!

淳于婉兒此刻衣袂翩飛,飄逸如仙,立於山崖上,默唸着:“萬物生於無有。道生萬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事萬物……”

她念着念着,心靈冥一,融入道境,不斷有淡淡的霧氣從她身上灑出,這是人思維念頭與自然交泰融合而產生的靈氣,傳說道家人物煉神返虛、煉虛合道後,可吞雲吐霧,有各種神通,雖只是神話傳說,但道家玄秘博大精深,本就是飄渺之念,非凡夫俗子所能理解,故而世人常庸人,數百年無仙者出現。

而真正修道煉氣之士,幾乎都深在深山洞府,山中無甲子,從不過問俗世,免得被俗世紅塵氣息感染,念頭駁雜不純,使道根受到阻擾,功虧一簣。

淳于婉兒自幼只修‘道’,未修‘術’,身體只是平凡女子的體質,心境卻是世間女子無人能及,被稱爲三才女之首,並非偶然。

這時幾個武將身影走上山崖端,擡頭望見王后似乎被一股白霧包裹着,如夢如幻,仿若神仙人物,心升敬意,諸將恭身道:“啓稟王后,剛收到虞子期將軍的傳鷹密函,漢王已經抵達了蜀地邊界,目前正往西南大蜀關進入,經甘洛邑、漢源邑、峨眉山、樂山邑,七日後便可抵達蜀都,如果途中無耽擱,二十日便能回到漢中。”

所來的將領正是曹參、夏侯嬰、樊噲、陳平、灌嬰、陳郗、王陵、袁英、張雲等軍中重要人物,得知漢王平安歸來,都面帶着喜悅。

淳于婉兒身子一顫,手中的《易經》竟落在了地上,被風吹落了山崖,在懸崖半空飛舞着,大道無形,大音稀聲,大愛無疆,不管玄術如何神秘,這一刻與丈夫的消息比起來,都顯得微不足道了,寧願破了道心,也要依偎在夫君的身邊。

“好,大軍駐守原地,挑選兩千精兵,隨我趕赴巴蜀棧道,迎接漢王——”淳于婉兒清冷的素顏終於在這一刻綻放,就因爲漢王的一個消息,把這玄天之女又從道境中拉回俗塵中來。

曹參、夏侯嬰等人聽到淳于王后要親自前往蜀道迎接漢王,紛紛附和,自動請纓跟隨,萬里逃亡,終於回來了。

……

韓信坐着舟伐沿着漢水一路南下,在長江鍍上船艘,渡過巫山三峽,跋山涉水,回返彭城。

這次兵敗之後,將韓信深深磨鍊一番,已經少去往昔的鋒芒畢露,整個人的氣質也發生了不少變化,看上去不再是意氣勃發,清傲凌人的架勢,而是變得韜光養晦起來。

這個時候的韓信才最可怕,脫去了青年的傲慢和不冷靜,沉澱下來,就好比隨風搖擺的稻草都是沒有果實的,真正低頭穩重的稻草都是沉甸甸的果實。

囂張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把喜怒哀樂隱藏起來,出其不意,等待最強的一擊!

經過了兩個月在漢中的考察,讓韓信又了實質的改變,境界也提升了不少,過去的失敗榮辱都不重要了,放不下昨天,就不能把握今日,更不能贏得明朝!

韓信站在長江岸邊,看着驚濤拍岸,心胸開闊,一掃往日的鬱氣,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註定有着兵神韓信的一席之地。

他開始幾日在漢川走訪的時候,還懷着要打探敵軍虛實的想法,查探漢軍的兵防佈置,已經各城邑的情況和漢地的民風新政,但走訪一些城邑和山村後,就逐漸被震撼到。

首先是漢律新政,廢除了奴隸制,廢除了秦王朝一切律法,重新頒佈了漢律,既不完全依靠法家思想,也不完全倚重儒家思想,法政仁政有效地結合起來,興農耕,開荒田,修水利造福百姓,各種官爵和封賞激勵制度,和創建學院、選拔人才的先河,讓韓信這個清高的青年徹底佩服了一回。

這龍天羽怎麼想到的?這些政策簡直大大超出夏商周春秋戰國的政策,比之管仲、吳起、商鞅等變法還要有改革性,並且很容易被貴族和百姓接受,因爲律法宣揚平等和爵位雙面性,哪些收到保護,哪些收到征服打擊都詳細地解釋,團結了絕大多數人,孤立了極少數的舊貴族,使新政得以順利展開。

在漢川走了一個月,發現好多城邑和村落的漢人民智漸開,路不拾遺,門不閉戶,勤勞誠懇,鄉村的孩童不在是整日放牛割草,一半的時間在學堂讀書識字,學習‘興漢學院’印發下來的課本,不同年齡段的孩童學的側重點不同。

韓信也層臨摹抄了幾個冊子,小學的知識並不太多,關於簡單的運算法、部分詩經選集、前人的典故思想品德和簡單的律法等,從小就提升孩童的品質和忠君報國的思想,灌輸能投效國家感到光榮的思維。

俗話說少年志則國志,少年強則國強,龍天羽很重視對孩童的教育,當然不會在這時就提出什麼法制社會,人人平等,民主理論,他只是挑選一些適合漢朝廷統治,能安邦定國的辦法,讓大漢朝崛起,稱霸四方,至於民主社會,他明白,不是幾十年就能實現的,至少經過上百年甚至千年的歷練沉澱,天下人的思想都能上升個無數臺階後,才能實現,這已經不是他所關心的事了。

所有的這些事,令韓信開闊了視野,徹底折服了龍天羽的手段和氣概,甚至讓他有了歸附之心,光憑這些治國的理論,十個項羽也無法能及他,但是韓信仍是楚將,自覺得還是回彭城一次比較好,如果霸王仍重用自己,自己當然不會反叛,對不起他知遇之恩,如果不重用自己,就正好另謀出路了。

韓信一身破舊的蓑衣,渾身邋遢,走在通往繁華的彭城管道上,雄偉的彭城矗立在前方數裡處,過往的行人和商賈絡繹不絕,此時的彭城儼然是中原第一大都。

臨近彭城,韓信放慢了腳步,也不心急,不知這次回到彭城如何向霸王解釋這次兵敗,先後兩次敗給了漢王,儘管自己現在絲毫不在乎,但是不知楚軍營中那些將領會不會冷嘲熱諷,西征前,在楚營就沒少受到排擠。

正好過道上有個驛站,驛站旁有一間小酒館,供行人酒水,韓信走過去,正想討杯清水解渴,店家一見他渾身邋遢骯髒,頓時板起臉大罵咧咧趕走了他。

韓信苦笑,楚人勢利,與漢中淳樸的漢人比起來,簡直天壤之別,光憑風氣和民智,漢國已處在不敗之地,中原諸侯王誰又是漢王的對手呢?

正當他在酒館邊感慨,卻聽見酒桌上有酒客嘀咕:“你們聽說沒有,咱們楚國大將軍韓信率軍三十多萬人,被漢軍打得大敗,繼而被伏投降了漢軍,現在還做了漢國的前將軍,準備要征討三秦之地了。”

“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咱楚國都已經下發通牒公文,擒拿韓信九族,只是這韓信是個孤兒,家族人早都死絕了,沒抓住一個,咱們楚國王后下發詔令,與韓信有干係的人都要一律收押。”

“韓信是誰啊?”另一桌的酒客問道。

“韓信啊,淮陰人,一個有名無實的黃毛小子,兩次帶軍掛帥,都被打得打敗,這種人漢軍也敢要,看來漢王也不過如此!”

酒客議論紛紛,但對於酒桌不遠的韓信而言,卻是晴天霹靂,僥是他現在變得榮辱不驚,卻沒想到回到彭城,會聽到這個驚人消息。

“霸王要致我於死地,好無情啊!”韓信心中一刺,不敢吱聲,急忙走開,幸虧他一身落魄,像是個乞丐一般,沒有人認出他來,否則立即找來殺人之禍。

“怎麼辦,要不要證實一下,也許是個謠傳!”韓信有些不相信霸王會如此對他,他哪知道,早在他帶兵攻打漢明關的時候,陳平就已經派了不少儒生說客間諜等在楚國後方不斷散播謠言,又趕上韓信兵敗,下落不明久未歸楚,陳平出擊更高,直接派人傳言漢王封了韓信將軍一職,不久要對章邯等三秦之地用兵了。

霸王閉關煉刀,久不上朝,也不關心朝政,所有奏摺由王后葉緋暄批奏,引起范增的不滿,導致楚朝政分成了三派,中立派、范增派和王后派,聽到傳言盛傳,楚王后信以爲真,便下發了公文,以反叛罪緝拿韓信九族。

韓信全然不知,仍不死心地來到彭城門口,見城池前守衛森嚴,門旁的公欄上貼着官印檄文,檄文前堆擠着不少行人,他擠湊上去一看檄文,頓時如墜冰窖,渾身冰冷,徹底對楚國大失所望。

第一章 以退爲進第二章 雙修之法第八章 奸雄末路第六章 出兵高麗第十一章 紅顏知己第二章 酒樓鬥劍第九章 圍趙引龍第十一章 秦楚抗龍第四章 搭救月兒第八章 劍煮英雄第十章 幽谷佳人第一章 釋放精氣第四章 章邯降楚第六章 成事不足第十章 放縱慾火第八章 追兵殺至第一章 外星飛碟第十一章 橫掃北國第二章 酒樓鬥劍第三章 美人設局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十章 墨家劍典第八章 曲終人散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四章 賽詩賭注第六章 同生共死第十二章 吹角連營第十章 彈劾鉅子第十章 天羽鋒芒第三章 血債討還第一章 大權旁落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一章 不斬來使第十章 借刀殺人第十章 後嗣之憂第十章 芸熙公主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四章 兵變屠城第十章 借刀殺人第二章 伺機而動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二章 清白之軀第四章 冊立太子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七章 吸精之法第十章 落敗霸王第九章 一夫當關第六章 隔岸觀火第十一章 鳳凰情動第十二章 革鼎機構第二章 伺機而動第四章 房事皆春第七章 鴻門夜宴第四章 美人虞姬第四章 兵變屠城第二章 文韜武略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六章 壯士惜哉第一章 追殺漢妃第八章 身陷重圍第六章 科技思想第八章 意外變故第八章 王者歸來第十二章 冊封皇后第十章 復楚伐秦第十一章 營盤反擊第七章 劍門出山第十二章 胯下之辱第十一章 鳳凰之心第九章 露出真容第二章 馬革裹屍第十章 古玄激戰第十一章 現代兵種第十一章 夜觀星象第十章 天羽鋒芒第六章 荒謬歷史第九章 金蟬脫殼第八章 江山血路第十一章 戰龍雄威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七章 陰陽互補第九章 化險爲夷第七章 大漠少龍第一章 征服雨馨第五章 雙雄對決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第六章 燕國女姬第五章 岌岌可危第十二章 冊封皇后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六章 科技思想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二章 沿途荊棘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十二章 鳳舞豔樓第十二章 伐旦嬌妻第七章 密室決策第七章 欲擒故縱
第一章 以退爲進第二章 雙修之法第八章 奸雄末路第六章 出兵高麗第十一章 紅顏知己第二章 酒樓鬥劍第九章 圍趙引龍第十一章 秦楚抗龍第四章 搭救月兒第八章 劍煮英雄第十章 幽谷佳人第一章 釋放精氣第四章 章邯降楚第六章 成事不足第十章 放縱慾火第八章 追兵殺至第一章 外星飛碟第十一章 橫掃北國第二章 酒樓鬥劍第三章 美人設局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十章 墨家劍典第八章 曲終人散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四章 賽詩賭注第六章 同生共死第十二章 吹角連營第十章 彈劾鉅子第十章 天羽鋒芒第三章 血債討還第一章 大權旁落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一章 不斬來使第十章 借刀殺人第十章 後嗣之憂第十章 芸熙公主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四章 兵變屠城第十章 借刀殺人第二章 伺機而動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二章 清白之軀第四章 冊立太子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七章 吸精之法第十章 落敗霸王第九章 一夫當關第六章 隔岸觀火第十一章 鳳凰情動第十二章 革鼎機構第二章 伺機而動第四章 房事皆春第七章 鴻門夜宴第四章 美人虞姬第四章 兵變屠城第二章 文韜武略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六章 壯士惜哉第一章 追殺漢妃第八章 身陷重圍第六章 科技思想第八章 意外變故第八章 王者歸來第十二章 冊封皇后第十章 復楚伐秦第十一章 營盤反擊第七章 劍門出山第十二章 胯下之辱第十一章 鳳凰之心第九章 露出真容第二章 馬革裹屍第十章 古玄激戰第十一章 現代兵種第十一章 夜觀星象第十章 天羽鋒芒第六章 荒謬歷史第九章 金蟬脫殼第八章 江山血路第十一章 戰龍雄威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七章 陰陽互補第九章 化險爲夷第七章 大漠少龍第一章 征服雨馨第五章 雙雄對決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第六章 燕國女姬第五章 岌岌可危第十二章 冊封皇后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六章 科技思想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二章 沿途荊棘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十二章 鳳舞豔樓第十二章 伐旦嬌妻第七章 密室決策第七章 欲擒故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