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

渭水北岸,一座高大的城池巍峨聳立,正是秦朝都城咸陽。

牆頭層層重兵把守,正門羅疊式古樓建築風格,突出着秦朝時期古城的特色,灰色的城牆,寬闊的護城河,蜿蜒着涇水,分叉流入渭河。

咸陽位於關中平原的中部,既在九嵕山南,又在渭水以北,山南叫陽,水北也叫陽,山水俱陽,故名咸陽。

如今在城樓之上,佇立着兩位秦國權高位重的人物,一個身材中等,滿臉短鬚,看樣子在三十餘歲,頭頂九龍珠簾冠,身穿黃金龍袍,貴氣逼人,望着城外兩軍交戰嚇得臉色蒼白,此人正是秦二世胡亥,指着遠方楚軍顫道:“快,快給朕增兵,剿滅亂臣賊子!”

他身旁三尺之內,只有一個體態略矮發胖的中年敢站在皇帝身邊,他雙眼寒光,嘴角微笑略帶着輕蔑,似乎在他眼中,秦二世根本微不足道,甚至就要死去一般,哼了一聲道:“陛下,章將軍手握重兵二十萬,對付楚軍十萬,勝券在握,你又何必杞人憂天呢!”

胡亥忽然轉過身來,義憤填比膺道:“趙高!這一切都是造成的,是你說沛縣起義微不足道,龍天羽只是一介武夫,六國根本掀不起多大浪,仍在朕的掌握中,可是你看,你看,楚韓齊舊地遺民都攻到咸陽了,天下還是朕的天下嗎!”

那體態略胖的中年正是橫傾朝野、陰險狡詐的趙高,面對秦二世帝王胡亥的指責,周邊三尺外所有羣臣都震驚了,唯獨趙高微微一笑,躬身道:“陛下息怒,此等叛軍孤軍深入,犯了兵家大忌,很快就會全軍覆滅在我秦軍的衝擊之下,不會有好下場的!”

胡亥看到義軍隊伍都打到都城了,外面可想而知,還能太平嗎?

他料定是趙高欺騙了他,早在幾個月前,胡亥擔心沛縣和大澤鄉起義,趙高則說被章邯全部剿滅了,後來丞相李斯闖宮進諫,想要把彭城龍軍與秦軍大戰的事情如實稟告,卻被趙高顛倒是非,胡亥誤信讒言一怒下斬腰殺了李斯。

此刻,看到城外的楚齊五路聯軍,想到函谷關外龍軍與九路叛軍,不禁臉如死灰,怒道:“趙高,若是章邯敗了,朕先殺了你,祭告我贏氏列祖列宗!”

儘管胡亥暴虐兇殘、荒淫無道,終日沉於女色,但面對了叛軍的進攻和戰場上的殺氣,他卻難得表現出一絲君王的霸道,也許是最後一次展現吧。

趙高一時默然無語,心中卻暗道:“胡亥,今日就是你的死期了,先讓你威風一陣子,眼睜睜低看着秦國敗送在你這昏君手中……”

廝殺仍在繼續,楚軍騎兵已經衝入蒙家軍方陣之中,鐵騎對陣重甲兵,鋒芒展現,秦軍方陣以長兵厚盾爲主,成羣洶涌刺向敵軍騎兵。

楚軍鐵騎飛奔狂躍,踏在敵人厚甲與屍體強衝過去,交鋒之處幾乎不是用兵器,完全靠衝撞力,轉眼之間死傷無數,血流成渠,股股聚攏向渭水流去,不一會就把岸邊水面染成了紅色。

“殺!殺!殺!”後方的秦陣仍然嘶吼着,像瘋狂的野獸一般。

雙方士卒都清楚這一戰的重要性,沒有別的選擇,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誰還會手軟?在這個時候,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忽然南岸荒野大風颳起,塵土飛揚,黃沙鋪天蓋地席捲戰場。

風蕭蕭兮易水寒,黃沙碧血,馬革裹屍,給這場生死決戰更增添了一絲蕭瑟與悲壯。

“陛下,保重龍體,還是暫且起駕回宮吧,城外二十萬大軍與楚軍作戰,城中十禁衛軍、五萬都騎軍、五萬速援師,楚軍叛賊根本沒有贏的可能,陛下不必擔心!”趙高躬身施禮,語氣平和地說道。

胡亥看着遠處黃沙怒吼,屍橫遍野,也有些心驚膽顫了,聽聞趙高的話,繃緊憤怒的情緒軟了下來,有些猶豫道:“真的嗎?丞相有把握確定楚軍必敗嗎?”

趙高微笑道:“六國各地義軍早已被章邯六十萬大軍剿滅,只剩下些蝦兵蟹將,四處遊擊不成氣候,雖然彭城一戰,賊子龍天羽僥倖獲勝,但彭城義軍也元氣大傷,只有楚軍在江東養精蓄銳,繞走西南崎嶇之路,沒有與大秦正面對抗,所以纔會這麼快攻到咸陽外,陛下,你還記得周章嗎,他率領二十萬大軍打到驪山來,還不是被章將軍擊得潰敗全軍覆滅,這一次也同樣,楚軍必敗!”

胡亥正在恐懼中,聽到這番話頓時心裡有些底,喜道:“對對,丞相言之有理,半年前周章率領二十萬義軍攻至驪山,還不是被章少府全部斬殺不留活口,今日楚軍只有十萬,我方勝券更大了些,哈哈,朕大秦江山不可動搖!”

“陛下洪福齊天,大秦千秋萬世!”二世身後文物官員隨聲高呼,這些王侯貴臣別的不行,察言觀色、逢迎獻媚的功夫都是一流。

秦帝胡亥沾沾自喜,雙袖背在身後,表現出一副君王該有的架勢,說道:“這裡就交給廖南將軍、程威等副將鎮守城池,其餘文武官員隨朕回去商議興國之策。”

“起駕回宮!”

一名常侍宦官尖聲尖氣地喊道,緊接着禁衛軍與都騎軍列隊護駕,帝王鍍金轅車備好,胡亥一洗開始的頹唐之色率先走下城樓,文武羣臣跟隨其後,城頭秦兵皆跪地相送。

秦王二世與丞相趙高共乘帝王御車,禁軍金鑼開道,緩緩馳向皇宮。

咸陽宮是秦王朝的皇宮,營建在北原上,通過渭橋與南岸的興樂宮相通。

秦始皇在統一戰爭中,每打敗一國,便模仿該國的宮殿形式,在咸陽北原上重新建造,號稱“六國宮殿”,建築各具特色,式樣繁多。共有宮室一百四十五處,藏天下美女一萬多人。

秦始皇滅六國以後,以咸陽人多,先王之宮殿小,又在渭南上林苑中作朝宮。朝宮即阿房宮,其規模宏大,僅前殿東西就有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上可以坐萬人,殿下可建立五丈旗,周馳爲閣道,自殿下直達南山。

渭河橫貫咸陽城,把咸陽分爲南北兩部分,渭北的咸陽宮原是秦王朝政治活動中心,自從阿房宮興建後,便向渭南轉移,南北有渭橋相通,秦始皇又引渭河水爲池,築蓬、瀛,稱蘭池宮,乃秦王放縱酒色、淫樂御女,虐玩宮婢之所。

胡亥在坐車回返皇宮的途中,心中淫念生起,想到出行前阿房宮內蘭池殿尚有百位絕色燕女,赤身裸體綁於刑具之上,專供淫樂玩虐,豈能讓美人白白等候,當即金口一開,遣散文武百官,然後只帶隨行禁衛,與趙高同車改道馳向阿房宮。

轅車內趙高嘴角溢出一絲笑容,顯得十分詭異,冷眼斜兜秦王二世,眼神中甚至流露出一絲嘲諷,心中暗歎:“秦始皇滅六國雄霸天下,何其豐功偉績,今日就要葬送在這個昏君手中,滅秦者胡!滅秦者胡啊!哈哈……”

第三章 慘烈鏖兵第二章 半路截殺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七章 算術法則第二章 清白之軀第六章 荒謬歷史第八章 項莊舞劍第十章 借刀殺人第九章 龍鳳呈祥第十一章 劍氣如虹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九章 露出真容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六章 爭女風波第十二章 登陸決戰第七章 大漠少龍第十一章 毒計在後第五章 暴秦滅亡第八章 游龍神鵰第十一章 中原混戰第六章 黃沙浸血第二章 二女爭夫第六章 挑撥離間第三章 生死一戰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十章 龍牙部隊第八章 懷古論今第八章 項莊舞劍第五章 皇后領兵第十一章 席前比劍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九章 七種武器第八章 奔襲匈奴第一章 主宰歷史第六章 隔岸觀火第十章 生死宿敵第五章 匈騎來襲第三章 女中豪傑第三章 入室伴狼第三章 慘烈鏖兵第五章 生擒季布第三章 軍事改革第二章 馬革裹屍第二章 伺機而動第十一章 匈奴單于第二章 鳩佔鵲巢第六章 二鳳侍龍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五章 君王之勢第三章 水淹廢丘第五章 新添美婢第三章 軍事改革第五章 窮則思變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二章 守城攻略第六章 未雨綢繆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十章 滿腔熱血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第九章 天降奇兵第八章 風雲前夕第九章 沙場對弈第二章 陣前對飲第五章 新添美婢第十二章 青衣遭襲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六章 天境高手第一章 以退爲進第五章 撕破防線第五章 小翎飛刀第十章 血染古街第四章 房事皆春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章 雨天龍現第十二章 鬼谷洞府第八章 車廂春光第二章 身陷伏擊第十一章 怒火攻心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六章 雙修之境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三章 罷黜百家第十一章 諸子百家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第二章 陳平獻策第一章 停戰修書第五章 爲君一舞第十一章 發兵入蜀第五章 秦宮伏殺第五章 窮則思變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九章 爲君吹簫第十二章 霸王聖星第五章 夜雨琴音第四章 西楚刀君第九章 青峰俠路
第三章 慘烈鏖兵第二章 半路截殺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七章 算術法則第二章 清白之軀第六章 荒謬歷史第八章 項莊舞劍第十章 借刀殺人第九章 龍鳳呈祥第十一章 劍氣如虹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九章 露出真容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六章 爭女風波第十二章 登陸決戰第七章 大漠少龍第十一章 毒計在後第五章 暴秦滅亡第八章 游龍神鵰第十一章 中原混戰第六章 黃沙浸血第二章 二女爭夫第六章 挑撥離間第三章 生死一戰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十章 龍牙部隊第八章 懷古論今第八章 項莊舞劍第五章 皇后領兵第十一章 席前比劍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九章 七種武器第八章 奔襲匈奴第一章 主宰歷史第六章 隔岸觀火第十章 生死宿敵第五章 匈騎來襲第三章 女中豪傑第三章 入室伴狼第三章 慘烈鏖兵第五章 生擒季布第三章 軍事改革第二章 馬革裹屍第二章 伺機而動第十一章 匈奴單于第二章 鳩佔鵲巢第六章 二鳳侍龍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五章 君王之勢第三章 水淹廢丘第五章 新添美婢第三章 軍事改革第五章 窮則思變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二章 守城攻略第六章 未雨綢繆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十章 滿腔熱血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第九章 天降奇兵第八章 風雲前夕第九章 沙場對弈第二章 陣前對飲第五章 新添美婢第十二章 青衣遭襲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六章 天境高手第一章 以退爲進第五章 撕破防線第五章 小翎飛刀第十章 血染古街第四章 房事皆春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章 雨天龍現第十二章 鬼谷洞府第八章 車廂春光第二章 身陷伏擊第十一章 怒火攻心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六章 雙修之境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三章 罷黜百家第十一章 諸子百家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第二章 陳平獻策第一章 停戰修書第五章 爲君一舞第十一章 發兵入蜀第五章 秦宮伏殺第五章 窮則思變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九章 爲君吹簫第十二章 霸王聖星第五章 夜雨琴音第四章 西楚刀君第九章 青峰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