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金錢 (4)

讓的學問在中國尤其重要,因爲中國人講面子。但美國人不講,他會當真。我們世貿的項目現在都是1美元、5美分地爭,談判的律師費卻要一小時800美元。這也引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在中國錢和麪子是什麼樣的關係?一般來說,他跟你要錢的時候有面子,比如買我們房子的都是通過朋友打折,越有面子越佔朋友便宜。一套房子100萬,我給一個點折扣,他就拿走一萬,這讓他很有面子。在西方這是違法的,是不公平交易,因爲同樣一種東西,對生人一個價格,對熟人一個價格,也就是欺詐了生人,熟人跟你合謀佔了便宜。熟人的便宜佔的是生人的,生人是高價買的。在中國有面子的人就是佔別人便宜的人。這在東北體現得最明顯。到餐館了,一看:“啊,張哥來了,都算我的啊。”張哥就有面子,他有面子就“吃”了說話人的錢。從朋友口袋拿錢的人都是有面子的。面子值多少錢呢?看你能從別人口袋拿出多少錢就值多少。經常有人打電話給我,說某某某要買你的房,幫個忙,這個電話值多少錢?我說你說值多少就值多少,他說,行啊,那你給他5個點吧。這5個點就是他面子的價值啊!

什麼是面子呢?簡單地說面子就是一套程序,一套貶低自己擡高別人的表演。美國傳教士明恩溥認爲中國人看重面子的原因來自對戲劇的喜愛。生活就像戲劇中的場景,每個角色都要體面地上臺,在一片喝彩和讚揚聲中下臺,否則就“下不了臺”。陝西人說面子,就說“你就把人尊重一下”。有面子的人總是在你上面,你在下面。在社會上,面子意味着很多的特權、通行證,也是一種可以從別人口袋裡拿錢的資格。所以在中國研究面子,最後就是在人情世故中學會找面子,你有面子別人也會給你幫助。面子還有一個特點,它是可以等價交換的,是可以流通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到我這裡也可以打折,就是面子在流通。面子還可以儲存,我老給你面子,到時候你也會給我面子。面子最終落實到經濟利益上,會跟錢發生關係。

在社會上做生意,無非是要在人情世故上讓大家都舒服了。我一般採取的是“6–3–1”的辦法。“6”叫情勢,是社會、法律強制要求我們遵守的;“3”是經濟利益,算賬;“1”是面子,是妥協。比如,我收購別人,一定要變成別人收購我的架勢,明明是我很強大,但要說我很弱小,他顯得牛了,事兒一下就辦了。一般我們都是留10%的餘地來處理面子問題,如果做交易我賺了錢,得在某種場合給對方一個好的說法,讓他特別有面子。否則,在生意場上你就會變成一個刻薄寡恩的傢伙。按照魯迅說的,面子是中國人的精神綱領。總是尊重別人,把人家放到臺上,你在下面,“善處下則馭上”,這樣你在社會中就可以比較好地發展自己。

錢跟法律有很大關係。全世界的錢積累起來,一開始只跟道德有關,還沒有法律。後來發現錢跑太快以後都是生人交易,這生人和生人的交易怎麼保障呢?必須要有一個高於兩者的機構制約協調交易。費孝通寫過《鄉土中國》,裡面就講中國是個熟人社會,方圓30公里人們可以交易,出了這個範圍人們就不敢打交道了。但爲了賺錢,越來越多的生人在交易,爲了保障交易安全,法律就出現了。所以現代法律的出現剛開始是爲了保障商人交易的利益,不是爲了保護婦女兒童。現代司法制度,除了古希臘是因爲政治,從《拿破崙法典》到現在的證券交易法規,最重要的商法系統都跟貿易有關。沒有法律,就不能保障創業者的動力和智慧最後能夠變現,也不能保證出現危機後資產的分割、重組、流動。現代社會法律制度隨着金錢的文明而產生,同時又保證這套制度的完善。所以沒有掙錢這回事,就沒有現代法律。反之,沒有法律的完善,就掙不到更多的錢。

商人在其本質上是傾向於法制的,特別尊重法律的,願意建立一個工商文明的。所以賺錢越多的國家,法制越健全;法制不健全的地方,掙錢的人也很少。

金錢和道德在中國也是件非常複雜的事情。中國現在還沒有一個家族超過100年還掙錢的,因爲制度建設時間太短。這幾十年有錢人變窮人了,過幾十年窮人又變成暴發戶了。大家都崇拜英雄,但是沒人相信掙錢是個長久的事,所以在中國錢永遠不如道德更有力量。掙錢也就幾十年,人的壽命可能有七八十年,道德倫理則存續了幾千年。在歐洲,一個有錢的家族300年後還在,而且經過這300年,第一代乾的壞事,第二代改一點,第三代改一點,最後都變成社會的道德楷模了。中國基本沒到第二代就完了,而第一代人從無到有在道德上又都存在一些問題。所以在中國人的記憶中,有錢人在道德上永遠都是有問題的。一個家族最初積累的財富,幾十年後因各種原因導致破敗,再十幾年後新一代又開始折騰,永遠都有“原罪”,不道德的事情在中國的文化記憶當中是根深蒂固的。沒有一個保障財富積累的制度來保證道德觀上的改變,就積累不起來對錢的一個長期的正面看法。所以必須建立一個健康的法律環境,讓中國人有100年、200年的時間去賺些錢,最後建立法治社會,改變對錢的道德評判。

在西方宗教觀念中,錢不是你的,是你替上帝看管的。你是上帝的子民,替上帝管理錢,你是上帝的職業經理人。還有一個終極宿命,就是有錢人進天堂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所以有錢人死之前都會把財產捐掉。宗教的觀念促使西方人對待錢採取“市場加教堂”的方法,沒有人太嫉妒,替上帝看管後反正要捐掉的。在中國,有錢人是無所畏懼的,窮人更是無所畏懼的,沒有敬畏之心。沒有敬畏的情況下,有錢人就不自律,搶錢的人也不自律,於是大家在錢的問題上沒有任何恐懼,也沒有崇高的感覺,認爲錢就是自己的,不是上帝的。中國人進廟是爲了把錢拿回家,求安生,保佑發財。西方人進教堂是要捐掉錢。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讓中國不太容易建立起對錢的正面的道德評價系統。

在現代社會要能很好地駕馭金錢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牽扯到人生態度、宗教、法律、道德、倫理、文化、面子、信用等等,所以一個通過經營企業變得有錢的人實際要經歷所有這些的考驗,最後才能成爲被大家接受的一個有錢人。

我見過索羅斯,他曾經有個經營哲學叫市場心,說的實際上就是人心。財的聚散有個“心”在裡面,心和人有關,全世界最聰明的人最終都是先研究人心和制度,反過來才能駕馭金錢。

老錢與新錢

所謂“新錢”都是短錢,“老錢”都是長錢。從全世界來看,老錢實際上是越來越多,新錢也層出不窮,但是每一個錢的遊戲規則差距非常大。在中國,民營企業錢的歷史都很短,萬通也就16年;最長的錢是壟斷的錢,大概也就有30多年。江南春雖然賺很多錢,但也才做了4年,所以中國的錢大都是一些“新錢”。今天,我們要跟不同的錢打交道,就得先學會聞清楚各種錢的味道,才能知道怎麼跟它打交道。

在歐美,從資本主義初期到現在至少也有400多年,這400多年他們的私人產權制度、財富的管理制度以及經濟社會制度沒有什麼變化,於是很多錢就一代一代攢下來了,所以老錢在歐洲特別多。這些老錢分成了兩類,一類變成了消費,一代一代地被消耗掉,另一類被繼承了下來。繼承下來的老錢又分成兩種用途,一種用於企業的投資、用於經營。像我去過的法國一個最老的加工企業,300多年了,現在做金融,別的也做,300多年轉型好幾次,差點沒死。還有一些,我們今天看到更多的一些老錢,變成了家庭信託基金或者公益基金,這些以基金形式存在的老錢當中,除了用於他們本身社會的公益以外,還有一些是用於投資的,福特基金會、卡內基基金會等就是公益基金。但更多的我們現在打交道的可能是一些投資基金,羅斯福基金是這些投資基金又根據偏好不同分成很多直接投資基金,還有一種作爲股票的間接的投資基金,以及一部分做風險投資的。基金的形式非常複雜,每一個基金都會選擇自己不同的偏好,然後來到我們面前。這時我們見到的不是金主,不是這些錢的主人,而是錢的代理人。

錢的本性是“懶饞佔奸滑”。有錢的人幾代以後可能就不被人關注了,他們既不想四處奔波、辛苦打拼去賺錢,可又饞想佔便宜,還奸、很狡詐,且滑、一有風吹草動就想跑,所以這些老錢的本性基本上集中在這兒,用過去貶義詞說就是又貪婪又瘋狂,還膽小。那麼他們要用什麼人?第一,要用勤快的人,你懶,那他貪婪的怎麼滿足?所以得僱勤快的人;第二得僱有技能的人,會佔便宜的人;第三得設定一個良好的制度,以便說跑就能跑。誰來充當這些角色呢?就是基金經理,基金經理就是又能幹,又勤奮,又缺錢的人。這些人代表這些老錢在全世界到處跑。

因爲看管錢的人很貪婪,這筆錢本國內如果是10%的回報,到中國一定得達到20%以上,否則他們跑這麼遠幹嗎?在這20%以上的回報中,基金經理還要分得其中的20%,管錢的主人得到總回報的14%、15%。如果這邊是高風險地區,他還要再加高回報。所以實際上基金就成爲很貴的錢了,因爲中間加了一道勤奮、專業的基金經理,而這些人也很貪婪,兩個貪婪的人合在一起玩這個錢,所以他們的回報要非常高,這個錢是特別難用的錢。爲什麼難用呢?因爲還有一個“滑”在後面,他一定要在危機的時候跑得最快,他設計的交易結構會非常複雜,光律師費就很多。所以他一定要上市,上市的目的就是腳底抹油——能溜。這批專業的人在中間設計這套制度,今天你要跟他打交道,跟這些老錢打交道,跟基金打交道,你面臨的壓力就很大,你的業務必須成長性非常好,你的回報率必須在每年30%、40%。

所以在房地產行業就面臨這個問題,全部股本回報要20%以上,國內的地產商都說貴,但我算了一下,也沒法不貴。你可以算一下這個錢的來路。比如凱雷基金的董事會,就像一個總統委員會,很多都是退下來的像老布什和澳大利亞的霍克這樣的人,錢是從私人那兒拿來的,有利息;美國稅本身就高,到海外投資還有個稅的問題;他們僱這麼多牛×的人,這又是一項支出;另外中國風險又大,他們必須要打一個量,算的時候先留出50%的回報,一旦政策不穩定,一下就變成30%的回報。高風險,要的回報的餘量就大,中間這個錢一層一層分回去,錢的損耗又加大,所以他們把錢的損耗、時間成本再算上,沒有20%不行,但是你算一算,其實真正能落到東家的錢也沒有多少,這就是遠道來的錢,老錢。但是老錢穩定,它在全世界找機會,有本事僱又貴又勤快能幹的人。

但“新錢”往往不是這樣的,比如說在中國,人家來找你投資,風險都是一樣的,自己一看就知道,不需要這麼多代理人,而且市場沒有競爭到這樣一個程度,非得要由專業的人員來打理,尤其我們自己的房地產領域,不需要再請基金經理來打理。

第43章 幸福 (2)第47章 死亡 (1)第23章 政商關係 (2)第5章 合夥人 (1)第6章 合夥人 (2)第21章 金錢 (5)第2章 原罪 (1)第27章 關係 (3)第23章 政商關係 (2)第1章 清清白白的湯唯乾乾淨淨地脫(自序)第23章 政商關係 (2)第27章 關係 (3)第38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3)第44章 幸福 (3)第39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4)第12章 投資 (1)第36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1)第4章 原罪 (3)第7章 合夥人 (3)第41章 歷史 (2)第31章 企業公民 (1)第18章 金錢 (2)第40章 歷史 (1)第1章 清清白白的湯唯乾乾淨淨地脫(自序)第32章 企業公民 (2)第33章 企業家(上):王石 (1)第28章 偉大 (1)第22章 政商關係 (1)第16章 管理 (2)第4章 原罪 (3)第11章 流變 (4)第44章 幸福 (3)第19章 金錢 (3)第34章 企業家(上):王石 (2)第35章 企業家(上):王石 (3)第2章 原罪 (1)第22章 政商關係 (1)第26章 關係 (2)第38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3)第45章 女人 (1)第14章 投資 (3)第12章 投資 (1)第33章 企業家(上):王石 (1)第24章 政商關係 (3)第44章 幸福 (3)第6章 合夥人 (2)第8章 流變 (1)第7章 合夥人 (3)第39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4)第21章 金錢 (5)第29章 偉大 (2)第38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3)第39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4)第45章 女人 (1)第25章 關係 (1)第41章 歷史 (2)第8章 流變 (1)第2章 原罪 (1)第7章 合夥人 (3)第33章 企業家(上):王石 (1)第40章 歷史 (1)第26章 關係 (2)第3章 原罪 (2)第2章 原罪 (1)第7章 合夥人 (3)第2章 原罪 (1)第23章 政商關係 (2)第7章 合夥人 (3)第1章 清清白白的湯唯乾乾淨淨地脫(自序)第6章 合夥人 (2)第18章 金錢 (2)第23章 政商關係 (2)第35章 企業家(上):王石 (3)第31章 企業公民 (1)第45章 女人 (1)第19章 金錢 (3)第18章 金錢 (2)第8章 流變 (1)第40章 歷史 (1)第9章 流變 (2)第31章 企業公民 (1)第22章 政商關係 (1)第41章 歷史 (2)第17章 金錢 (1)第27章 關係 (3)第35章 企業家(上):王石 (3)第21章 金錢 (5)第7章 合夥人 (3)第45章 女人 (1)第29章 偉大 (2)第9章 流變 (2)第7章 合夥人 (3)第44章 幸福 (3)第12章 投資 (1)第16章 管理 (2)第24章 政商關係 (3)第14章 投資 (3)第27章 關係 (3)
第43章 幸福 (2)第47章 死亡 (1)第23章 政商關係 (2)第5章 合夥人 (1)第6章 合夥人 (2)第21章 金錢 (5)第2章 原罪 (1)第27章 關係 (3)第23章 政商關係 (2)第1章 清清白白的湯唯乾乾淨淨地脫(自序)第23章 政商關係 (2)第27章 關係 (3)第38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3)第44章 幸福 (3)第39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4)第12章 投資 (1)第36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1)第4章 原罪 (3)第7章 合夥人 (3)第41章 歷史 (2)第31章 企業公民 (1)第18章 金錢 (2)第40章 歷史 (1)第1章 清清白白的湯唯乾乾淨淨地脫(自序)第32章 企業公民 (2)第33章 企業家(上):王石 (1)第28章 偉大 (1)第22章 政商關係 (1)第16章 管理 (2)第4章 原罪 (3)第11章 流變 (4)第44章 幸福 (3)第19章 金錢 (3)第34章 企業家(上):王石 (2)第35章 企業家(上):王石 (3)第2章 原罪 (1)第22章 政商關係 (1)第26章 關係 (2)第38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3)第45章 女人 (1)第14章 投資 (3)第12章 投資 (1)第33章 企業家(上):王石 (1)第24章 政商關係 (3)第44章 幸福 (3)第6章 合夥人 (2)第8章 流變 (1)第7章 合夥人 (3)第39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4)第21章 金錢 (5)第29章 偉大 (2)第38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3)第39章 企業家(下):牟其中 (4)第45章 女人 (1)第25章 關係 (1)第41章 歷史 (2)第8章 流變 (1)第2章 原罪 (1)第7章 合夥人 (3)第33章 企業家(上):王石 (1)第40章 歷史 (1)第26章 關係 (2)第3章 原罪 (2)第2章 原罪 (1)第7章 合夥人 (3)第2章 原罪 (1)第23章 政商關係 (2)第7章 合夥人 (3)第1章 清清白白的湯唯乾乾淨淨地脫(自序)第6章 合夥人 (2)第18章 金錢 (2)第23章 政商關係 (2)第35章 企業家(上):王石 (3)第31章 企業公民 (1)第45章 女人 (1)第19章 金錢 (3)第18章 金錢 (2)第8章 流變 (1)第40章 歷史 (1)第9章 流變 (2)第31章 企業公民 (1)第22章 政商關係 (1)第41章 歷史 (2)第17章 金錢 (1)第27章 關係 (3)第35章 企業家(上):王石 (3)第21章 金錢 (5)第7章 合夥人 (3)第45章 女人 (1)第29章 偉大 (2)第9章 流變 (2)第7章 合夥人 (3)第44章 幸福 (3)第12章 投資 (1)第16章 管理 (2)第24章 政商關係 (3)第14章 投資 (3)第27章 關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