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

周繹恭恭敬敬地行了禮,並不主動說話,只站在那裡一動不動。

就好像從前一樣,每次都是父親先開口,周繹再對答。唯一與往常不同的,便是他如今直直地看着周道昭,眼神堅定而深沉。

周道昭瞥了地上的箱子一眼,明知故問道:

“怎麼還弄了口箱子進來?裝的是什麼?”

“說是些稀罕的寶貝。”周繹嘴角一揚,“高陽那邊託人送來的。”

“高陽送寶貝來做什麼?”周道昭語氣仍舊平平淡淡。

對於周繹不以爲然的態度,周道昭並不意外。他早發現次子漸漸不受控制,就因爲周繹由着性子,周道昭不止一次覺得心煩。

無論是軍事還是治國的才能,如今的周繹都比周道昭年少時強了好大一截,魏國要打天下、守天下,這個兒子是最佳的人選。只是周繹個性雖然張揚,卻又有些婦人之仁。

而周道昭從少年時起便心狠手辣,善於玩弄計謀。周繹那一點點的慈心和憐憫心,竟讓周道昭屢屢覺得心慌,怕周繹會誤事。

也是因此,他才饒了個大圈子,設下那一石三鳥之計,既能毀掉高陽王主的聲望,又能找個藉口把長子白送給武嶽,更能以此爲籌碼,逼得周繹不得不就範,牢牢地抓住次子在手裡。

要說那些百姓真是愚不可及,偏要信什麼“天女”之說,由着武嶽操控人心。

若不是他心思動得快,見着大赦的聖旨便讓人伺機作案,後栽贓於那些纔剛釋放,滿心想着洗心革面的犯人頭上,武嶽這一步倒真是不錯。許真的不少人轉念,將其如何窮兵黷武、苛捐盤剝都忘得乾淨。

然而魏國亂成了一鍋粥,用了近兩月才平定下來。這兩月當真如周道昭所願,百姓開始毀訾聖旨,周邊幾國的內線也把謠言散了出去,周繹出了頭,得了威望,一切按部就班。

事情漸漸傳開後,在朝之人自然有分辨,普通百姓卻只會人云亦云。

周道昭要的從來都是民心。

這萬里江山,君主不過是行船掌舵之人,而能載舟覆舟的,從來都是百姓,而非那些只會侃侃而談的世家官員。

《孟子》有云,“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而得民心的根本,就在於與其所欲,其所惡者勿施。從六歲起,周道昭做的便都是君子當爲的事,爲的就是今日的賢名遠播。

好容易熬到這個時候,卻發現長子不堪重用。周道昭原本還有些猶豫,周紀畢竟是其親子,要捨棄也沒那麼容易,直到武嶽有意滅魏,他才終於狠下心來。

得樑國國主相助之後,魏國化險爲夷,周道昭愈發鐵了心,決意捨棄長子,扶植次子上位。所幸不堪大用者未必無用,長子雖要棄,卻也不能白白扔掉,總要有其應有的作用,纔算死得其所。

次子如此的個性和心智,倒真讓他覺得滿意,只是未免有些不在控制,又令周道昭隱隱不安。他繼續裝着糊塗,問周繹高陽爲何送禮,等了許久卻不見周繹說話。

周道昭有些意外。

他原以爲周繹城府極深,特意先去巡街纔回宮,就是怕壓不住性子,一時衝動,如今過了兩個時辰,怎麼也該想明白了,勢必會忍下這口氣纔是。

可方纔問話周繹卻不接——這孩子直直地看着自己,莫不是來興師問罪的麼?

正在狐疑,周繹卻忽然上前開了箱子,抓了一把琉璃子在手上。

“這禮倒不是高陽送的,說是魏國送給太子妃的賀禮,人家不收,退回來的。”周繹笑容有些僵硬,不緊不慢道,“倒真可惜了這份苦心,碰上個‘完璧歸趙’的主意。”

“都是難得的好東西,高陽爲何不收?”周道昭冷冷道。

他知道自己託大,必然被人瞧出了破綻,而幾次送過去都沒人退回,偏高陽二王主一出嫁就退了。

也不知是二王主發覺不妥,還是高陽早知道有鬼,特意按下不提,專等二王主出嫁、他周道昭再難有後招時才把東西送回,免得他再生出別的主意,防不勝防。

周道昭倒是真想知道自己的錯漏出在哪裡。

“若是兒臣有意贈禮,那一把琴絃也便罷了。”周繹輕輕一笑,似乎有些不屑,“送禮之人也不事先打聽清楚,因此白費了心思——高陽二位王主都不好棋,便是貓眼翡翠做的,她們也不會稍有動心。”

周道昭微微一笑,道:

“如此說來,這棋子倒是真好,可惜用錯了地方。”

周繹冷冷看着父親,雙手緊攥成拳,半晌才又說話:

“既然是棋子,自然該在棋盤之上,是留是棄全看有用無用,憑本事相爭罷了,送來送去的有什麼趣?”

“棄子自然是要送出去的。”周道昭話裡有話。

周繹自然聽得懂。他雙眸一黯,似乎有些傷心,又好像認命一般,苦笑道:

“可這畢竟是琉璃子,通透貴重,如此輕易送給旁人,就不怕他日毀了麼?若毀了琉璃子,又去哪裡尋副更好的來?”

周道昭不禁一怔,眯起眼睛看着周繹,抿嘴不語。

良久,他才揮了揮手,令周繹下去。

“這箱子就擱在這裡罷!”周道昭語氣似乎有些疲累,“既說了都是寶貝,爲父便好生收着。”

周繹聞言立即跪地叩頭,稱“多謝父親”,便當真留了銅箱和鑰匙,又回周綽書房裡去了。

待周繹走後,周道昭蹲下身子,一件一件輕輕撥弄他送出去的東西,心思卻全不在這些是身外之物上。

周繹去了許久仍未回,周綽不免十分心焦,他有心去尋,卻又想起周繹臨行時的囑咐,叫他切勿擅動。想到自己忽然過去或許會令父兄難堪,反倒壞了事,周綽只能耐着性子等下去。

正有些沉不住氣,忽見周繹回來。

“兄長去了好久!可都辦妥了?”周綽迎上前去,開門見山問道。

“都送還給父親了。”周繹低聲道,“箱子擡進來時不少人瞧見了,這事瞞不住人,但必定沒人會再提起,你只需裝作不知道便好。”

周綽點頭,也壓低了聲音對周繹道:

“母親剛把擷芳賞人了。”

第一九五回 莫輕賤第一九五回 莫輕賤第二七六回 糊塗人第三二九回 人之終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第一二零回 望有功第一零五回 除夕夜第三十七回 三分話第二十三回 下階行第二二五回 淚洗面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五十四回 強打探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一三七回 欣難抑(三更)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二五八回 旁搖煽第十六回 肺腑言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二一八回 論天下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九十六回 沉舟計第二六八回 勤探問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五十二回 神難安第三十七回 三分話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一百回 詢表字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一二七回 文死諫第一四九回 牡丹餅第四十七回 一步錯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三三九回 近眉睫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一九六回 洞房夜第二六四回 意難平第二一一回 錯裡錯第二一一回 錯裡錯第二二八回 更心寒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二六七回 哀心死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八十五回 親成仇第三五零回 有誰聽第四十八回 步步錯第九回 喜登門第二四九回 十傳百第二七四回 誠可鑑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第八回 鴛鴦譜第二回 初相見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二零六回 追舊事第一五二回 懸未決(翩雪生日加更)第一三三回 望江樓第三二六回 父母心第一六七回 貪成癡第一四零回 風可辨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一九一回 琉璃子第六十回 悔當初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三十回 難眠夜第六十回 悔當初第二五八回 旁搖煽第一二二回 施巧計(三更)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四十一回 殃無辜第八十五回 親成仇第三二八回 論平心第一六三回 少年郎(三更)第三一七回 尊有儀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一二六回 疾難隱第一四九回 牡丹餅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九十回 慈貽患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二二三回 心有虧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五十六回 無退路(補加更)第一六二回 解語花(二更)第一零八回 戀繡衾第二四七回 欲語難第一八一回 承風雨第一四三回 孰憂喜第三零三回 禍出口第三一二回 哀滿腹
第一九五回 莫輕賤第一九五回 莫輕賤第二七六回 糊塗人第三二九回 人之終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第一二零回 望有功第一零五回 除夕夜第三十七回 三分話第二十三回 下階行第二二五回 淚洗面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五十四回 強打探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一三七回 欣難抑(三更)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二五八回 旁搖煽第十六回 肺腑言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二一八回 論天下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九十六回 沉舟計第二六八回 勤探問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五十二回 神難安第三十七回 三分話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一百回 詢表字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一二七回 文死諫第一四九回 牡丹餅第四十七回 一步錯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三三九回 近眉睫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一九六回 洞房夜第二六四回 意難平第二一一回 錯裡錯第二一一回 錯裡錯第二二八回 更心寒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二六七回 哀心死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八十五回 親成仇第三五零回 有誰聽第四十八回 步步錯第九回 喜登門第二四九回 十傳百第二七四回 誠可鑑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第八回 鴛鴦譜第二回 初相見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二零六回 追舊事第一五二回 懸未決(翩雪生日加更)第一三三回 望江樓第三二六回 父母心第一六七回 貪成癡第一四零回 風可辨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一九一回 琉璃子第六十回 悔當初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三十回 難眠夜第六十回 悔當初第二五八回 旁搖煽第一二二回 施巧計(三更)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四十一回 殃無辜第八十五回 親成仇第三二八回 論平心第一六三回 少年郎(三更)第三一七回 尊有儀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一二六回 疾難隱第一四九回 牡丹餅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九十回 慈貽患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二二三回 心有虧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五十六回 無退路(補加更)第一六二回 解語花(二更)第一零八回 戀繡衾第二四七回 欲語難第一八一回 承風雨第一四三回 孰憂喜第三零三回 禍出口第三一二回 哀滿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