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遺言

陳恕母親去世了。

宋朝丁憂沒有三年的說法,當然能熬三年那是最好不過,但象陳恕這樣的能臣不可能給他熬三年的,過了一百天後就要下詔復職,又稱爲奪情。

然而在這一百天內必須搭小棚子,禁音樂歌舞葷腥,以及一切娛樂活動。在小棚子裡過一百天苦行僧般的生活,否則就是不孝。

陳恕小心替國家經營着財政,身體熬得差不多了,再加上這一百天的苦行僧生活,以及母親去世後的悲痛,雖然過了一百天後再次任命爲開封府尹,不久便離開人間。

此人與宋九一樣,不喜多說話。因此功勞大家都沒有注意,然而鹹平之治,戰爭沒有少打,惠政沒有少施,但國家變好了,百姓變富了,財政增加了。不僅有趙恆鹹平之治的功勞,不僅有呂蒙正、呂端、張齊賢、向敏中與李沆這些宰相的功勞,陳恕的小心經營絕對不可忽視。

至於寇準,與寇準無關,他的功勞在後面。

因此宋九堅持趙恆賜其文莫諡號,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學勤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德正應和曰莫。

文莫正是陳恕一生的寫照,又讓呂蒙正給其寫神道碑。

一個得力助手失去了,但接下來的事該怎麼辦還得怎麼辦。

宋九進了皇宮,找到趙恆說道:“陛下,以臣之見,當以李繼隆知勝州。”

趙恆臉色微變。

知勝州說實話委屈了李繼隆,然而現在勝州統轄着大部分南河套地區,也包括紮在哪裡十幾萬晝夜訓練的兵士。

宋九委婉地說道:“陛下,不能因一小人而害國家棟梁之材不得用,臣可以擔保之。”

“這個……”

“如今不缺將,以臣之見,國家最少有二十多員良將。王超只能在這二十幾位良將中居於末等,”宋九這話不是貶低王超,他說的數字只有二十幾人,國家從中到高有多少將領了。王超能排進前二十幾位,算是高估的。

“但國家缺的就是統帥,能指揮幾十萬軍隊作戰的統帥,以臣之見,即便前線能戰的楊延昭、魏能等將,恐非也不能,無他故,他們缺少統帥這麼多兵馬的經驗。然而誰也不敢給他們試驗,請陛下三思。”

趙恆仍有些猶豫不決。

宋九想罵王繼恩的娘,只好又說道:“如呂蒙正。昔日曾幫助過二皇子,如今還不是對陛下忠心耿耿。再如唐朝的尉遲恭,程知節等人,那一個不是以前唐太宗的敵人。況且李繼隆乎。”

宋九勸說了好久,趙恆這才同意。

當然。這是最後一塊板圖了。

還要感謝一個人,遼國供奉官逃到宋朝來投,見到趙恆時說,遼國所管幽州漢兵,約一萬八千餘騎,所署將帥,契丹、九女奚、南北皮室、當真舍利、八部舍利。山後四鎮諸軍約十萬八千餘騎,內五千六百常衛契丹主,餘九萬三千九百五十,即時南侵之兵。

“這樣說來,契丹兵力也不多了。”

“陛下,非也。北國全民皆兵,若有需要,可以立即向奚、霫、渤海、沙陀、吐渾等族調兵,甚至可以向室韋、女真、韃靼與烏古敵烈那邊調動兵力。如耶律斜軫征討高麗時便動援了近四十萬兵馬,號稱七十萬。去攻打高麗的。”

四十萬鐵騎,當時大殿裡鴉雀無聲。

遼國每次只有十來萬騎兵南下,但那一次宋朝不是打得很吃力,甚至會失敗。

若是四十萬遼國鐵騎南下,那將是宋朝的惡夢。

迫於這種壓力,趙恆這才同意李繼隆前去勝州,事實知勝州也是假的,主要讓李繼隆瞭解現在的這些勁旅,未來好方便指揮。

……

宋九最敬重的人不是陳恕,但陳恕能排到第二位, 儘管此人一度是他的下屬,許多理論還是宋九教他的。

最敬重的人非是呂蒙正,呂蒙正名聲大,可有點虛名其外的感覺。實際在宋九心中,呂蒙正地位還不及張齊賢。

但也不是張齊賢,張齊賢太豪放了,宋九學不來。

更非是向敏中,向敏中還不及呂蒙正呢。

至於呂端爲首相是什麼風采,宋九未看到過,不會做評價。

他最敬重的人可能是許多人都不知道的,那就是聖相李沆。

這是一個妖孽般人物,趙恆去了大名府,李沆留守京城,回來後京城治理得井井有條,趙恆便與他談心,問治理國家先注意什麼,李沆說道,不選用淺薄好大喜功的人,這是最應當注意的。

可以對照一下歷史上北宋的後期以及明朝那些事兒……

寇準這時與丁謂關係很好,多次向李沆推薦,李沆不同意,說觀丁謂爲人,怎能讓他位於高位呢。

寇準說,象丁謂這種人,你能壓制他一輩子嗎。

李沆道,如果你以後後悔了,就會想到我的話。後來寇準被丁謂陷害,然後想到了,悔啊悔。

李沆每天將四方水旱盜賊奏呈遞給趙恆,王旦以爲小事不足煩上聽,李沆道,人主少年,當使知民間疾苦,不然血氣方剛,不留意聲色犬馬,則是土木甲兵禱祠之作也,吾老了,看不到了,你還小,恐怕會讓你以後煩惱。

後來趙恆到處找神仙,王旦煩惱了。

這不是宋九敬佩的地方,只是有些佩服罷了。

以前趙匡義將他貶下去,宋九略略有些小視此人,這次來到中書,耳聞目睹,親眼看到李沆是如何做事的,不爭不吵不說,只是做,即便宋九,有了金手指,在許多事上拿捏還遠不如此人。

李沆纔是鹹平之治最大的功臣。但宋九疏忽了一點,那就是這份拿捏得費多少腦細胞。

但前面趙恆爲了能封劉娥美人而改了年號,後面李沆就病重了。

趙恆帶着羣臣看望李沆。

李沆臥牀不起,但看着宋九。

“李公。你有什麼話要說?”

“事成之後公若何爲?”

“事成之後,必收拾後事,相信那時候國家民生會變得很困難,但一年成否。我都會致仕。公累病了,病成這樣,我沒有公的心胸,還想安享晚年。”

“宋公,非是李某逼你當衆表態,公之操守,李某信之。不過不能由公開一個壞頭,如唐玄宗待薛訥那樣,當然薛訥遠不如公。”

“我知道。”

“以後要辛苦宋公了。”

李沆不行了,宋九就苦逼了。當真指望王欽若與王旦嗎?王欽若有能力。操守太差,王旦太過年輕,現在只能說在慢慢培養着。還有呂蒙正,似乎也在生病着。那麼宋九會很苦逼。

“唉,陳恕一去。我朝等於少了一個管仲。君若……那等於少了一蕭何,或房杜。”宋九嘆息道。

當然,他倆這番對話很多人聽不懂。不過沒關係,趙恆聽明白了。

也不能怪李沆,如今宋九威望太高了,許多重臣是他的下屬,或者沾一邊的學生。說完了這件事。李沆安心地閉上眼睛。

趙恆放聲大哭。

景德元年,七月,僅五十七歲的李沆去世。

隨後呂蒙正也因生病,請救致仕。趙恆也怕呂蒙正出意外,於是同意了。趙恆不得己將畢士安提撥上來,這幾年他治河頗有功勞。一不憂民,二沒有發生糾紛,三賬目清楚,經過幾年治理,雖然前年黃河水勢很大。但沒有任何一處缺堤,只是內澇免不了了。但也比黃河決堤強。

但對畢士安本人來說,一是獲得了政績,二也是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

有了畢士安還不夠,未來的事很多,宋朝這幾年在軍事上投入了很多錢帛,包括斥候,甚至收買了遼國數位高官,因此得到一些遼國的秘密情報。

消息剛送過來,所以纔有了李沆那些話。

實際宋九對李沆敬佩,李沆對宋九也是萬分敬佩,只是他做夢也沒有想到宋九是帶着金手指的。

因此有了畢士安還不行,趙恆問誰可與卿同進?畢士安說道,準兼資忠義,能斷大事,臣所不如。

趙恆擔心地說:“朕聞寇準好剛使氣,奈何?”

“準忘身徇國,秉道疾邪,故不爲流俗所喜。今北方未服,若準者正宜用也。”

畢士安一句話便將寇準送到了中書。

寇準再度踏入中書。

不過他擡頭看着上面,上面有兩人,畢士安又是第二個呂端,然而還有一個人如同大山一般。

宋九看到寇準來了,笑了笑,然後遞給他一本小冊子。

“平仲你看,這是戶部去年統計上來的戶數。七百八十餘萬百姓,太宗晚年天下有多少百姓,僅是六年時光,天下增漲了多少百姓?兩百餘萬戶!當然,還有三司的收入,陳恕推薦你去了三司,你比我更清楚。但這些年發生了多少起戰爭?與遼國數次大會戰,西北也略略有戰事,以及巴蜀之亂。又有多少災害,旱災,蝗災,黃河決堤,內澇,瘟疫流行。有這個政績,何其不易。”

“之所以想說這個,有這個成績,不僅因爲陛下兢兢業業發起了鹹平之治,以及諸位宰執與重臣的努力,還有一種氣氛,如中書,實際各個宰相之間也有着矛盾,比如張齊賢與向敏中一向就不大和睦。可是國家在高速發展中,爲什麼?因此大家以國事爲首任,而將恩怨放在腦後,團結一心地治理着這個國家。”

“昔日趙普相公推薦你,我也看好過你,太宗陛下器重你,爲何,敢擔當!敢擔當才能做好事。但不能急躁……不爲你的前途,再壞些又如何,還不是能身爲一個大州的知州或知府。但延長你的政治生命,乃是爲了國家。”

宋九這番話不可謂不語重心長。

然而不久寇準就對宋九不滿了。

向敏中下,西府一直空缺着首相。

樞密副使也被什麼同知樞密院事代替,當然,若是東西兩府能合併倒也罷了,但宋九知道不是。

於是提出一個建議,每隔十天,若國家遇到了嚴重困難,那麼是三到五天,東西兩府宰執,三司重要的各部司使,兩制草制官員,御史以上的言臣,全部於政事堂集中,由趙恆主持,商議國家軍政財政務。以防各部司分權,彼此不熟悉,貽誤政務。

畢竟政務都是聯繫在一起的,如政務難道就不考慮軍務與財務,軍務就不考慮政務與財務?兩制官員草寫詔書,實地與言臣等於是一種監督機構,然而不知道軍政財務,如何監督,難道非是盯着大臣們那點家務事嗎?

這是對制度的完善。

趙恆同意。

然而宋九又推薦了一人回來,趙恆還同意了,那就是重新委任張齊賢與王繼英同爲樞密使。

寇準立即提出反對。

但他前面說出來,後面立即感到不對,因此有兩道寒光讓他渾身冷溲溲的,那就是宋九與趙恆的眼神。

ps:今天大停電……馬上還有一更,最大高潮到了。

第70章 神奇(中)第352章 安定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18章 君子第313章 才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404章 鐵血之路(四)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269章 謀劃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435章 神的黃昏(四)第319章 五字第388章 新人第49章 盛況第199章 牛(下)第136章 夜審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216章 懲戒第94章 一把手的問題(上)第338章 坦白第153章 燒酒會(下)第436章 神的黃昏(五)第470章 將功折罪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518章 皇對皇第495章 第一權臣第308章 碩麥(上)第178章 開業(上)第215章 踢第145章 祭文第435章 神的黃昏(四)第498章 散財之功第439章 神的黃昏(八)第477章 幾千年的話題第262章 辭戟(上)第100章 大舟第126章 影響第120章 變化(中)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210章 錢啊第288章 春行(下)第309章 碩麥(中)第451章 亂戰第229章 石嶺關第100章 大舟第404章 鐵血之路(四)第252章 寶寶第372章 包青天第356章 無敵第224章 皇后(下)第423章 定(中)第403章 鐵血之路(三)二百十八章 歸來下第317章 學問第168章 鏡子(下)第182章 功名(下)第103章 遠方的朋友第467章 很短的飆風(下)第132章 搶老婆第89章 結社第292章 小魚(上)第204章 老韓第363章 棄子(上)第139章 派系第123章 兩重天(上)第384章 雁歸來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126章 影響第513章 寓言第21章 麻煩來了(上)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430章 四人幫(上)第436章 神的黃昏(五)第102章 好東西第278章 公主(下)第201章 父親(下)第15章 非奸即盜第192章 上朝第396章 梟雄的末落(下)第215章 賀禮第450章 良機第360章 小把戲第100章 大舟第120章 變化(中)第266章 太狠了第418章 荒誕(上)第412章 鐵血之路(十二)第471章 驅(上)第507章 求和第353章 莫明的處罰第293章 小魚(中)第71章 神奇(下)第158章 勁弩(下)第155章 清明(中)第86章 巡察(上)第374章 交鋒(上)第350章 狐狸第289章 郭成儀(上)第122章 吃肉第389章 封禪(上)
第70章 神奇(中)第352章 安定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18章 君子第313章 才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404章 鐵血之路(四)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269章 謀劃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435章 神的黃昏(四)第319章 五字第388章 新人第49章 盛況第199章 牛(下)第136章 夜審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216章 懲戒第94章 一把手的問題(上)第338章 坦白第153章 燒酒會(下)第436章 神的黃昏(五)第470章 將功折罪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518章 皇對皇第495章 第一權臣第308章 碩麥(上)第178章 開業(上)第215章 踢第145章 祭文第435章 神的黃昏(四)第498章 散財之功第439章 神的黃昏(八)第477章 幾千年的話題第262章 辭戟(上)第100章 大舟第126章 影響第120章 變化(中)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210章 錢啊第288章 春行(下)第309章 碩麥(中)第451章 亂戰第229章 石嶺關第100章 大舟第404章 鐵血之路(四)第252章 寶寶第372章 包青天第356章 無敵第224章 皇后(下)第423章 定(中)第403章 鐵血之路(三)二百十八章 歸來下第317章 學問第168章 鏡子(下)第182章 功名(下)第103章 遠方的朋友第467章 很短的飆風(下)第132章 搶老婆第89章 結社第292章 小魚(上)第204章 老韓第363章 棄子(上)第139章 派系第123章 兩重天(上)第384章 雁歸來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126章 影響第513章 寓言第21章 麻煩來了(上)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430章 四人幫(上)第436章 神的黃昏(五)第102章 好東西第278章 公主(下)第201章 父親(下)第15章 非奸即盜第192章 上朝第396章 梟雄的末落(下)第215章 賀禮第450章 良機第360章 小把戲第100章 大舟第120章 變化(中)第266章 太狠了第418章 荒誕(上)第412章 鐵血之路(十二)第471章 驅(上)第507章 求和第353章 莫明的處罰第293章 小魚(中)第71章 神奇(下)第158章 勁弩(下)第155章 清明(中)第86章 巡察(上)第374章 交鋒(上)第350章 狐狸第289章 郭成儀(上)第122章 吃肉第389章 封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