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養木

“是爲了自己高興,是爲了自己有選擇的餘地,有說不的權力嗎?”李知珉雙眸黑沉沉的,手指在茶杯沿劃來劃去,忽然笑了下:“不願意做個物件兒啊……”

所以拒絕了自己,也拒絕了上官麟,拒絕了應無咎嗎?懷着自己的孩子,也不肯回王府,也不肯依附於任何一個男子。

果然心大得很呢,早知道她表面乖順,其實膽大妄爲,沒什麼不敢做的。

也是奇怪,離開了,反而對這個丫頭,更瞭解許多。

她喜歡自己嗎?應該是有一點點喜歡的吧?

如果自己將她抓回來,鎖在長安的金籠裡,她會恨自己的吧?畢竟她是不願意成爲禁臠的。

已經修着園子的李知珉忽然覺得有點傷腦筋,他有一粒明珠,卻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難道要再讓她帶着孩子在外邊多呆上兩年?自己這邊,怕是一時半會也沒有什麼進展。

李知珉沉着臉想,外邊卻忽然有人緊着小跑着進來:“王爺!聖駕到了!”

春假過後才恢復朝政沒多久,皇上怎麼來了?李知珉心下卻有了幾分明瞭,必是爲着自己呈上去要去長安養病的摺子。

他才起身沒來得及穿好衣服,李恭和就已走了進來,按着他笑道:“不必起來,朕來看看你。”又笑:“這還是你娘從前陪嫁的小莊子,確實小了點,養病不合適。”

李知珉道:“孩兒不是嫌這邊小……”

李恭和拍了拍他的手:“沒什麼不能嫌的,我兒爲國有功,又是嫡皇子,有什麼當不了的?”又嘆了一口氣:“是父皇無能,委屈了你們。”

李知珉微微有些不安:“父皇這麼說,孩兒愧怍無地了……”

李恭和臉上卻十分溫和:“沒什麼,我知道你這孩子一貫十分懂事,從小就不要東要西,從前我們處境難,只知道孩子懂事,大人就省心,如今回頭看起來,就覺得十分虧欠了你,只是你在這邊養病,我和你母親都能看着你,若是奴婢伺候不好,或是媳婦不體貼,我替你說他們,若是嫌莊子不好,現在洛陽修個你住着舒服的園子也不是什麼問題,如何好好的又想要去長安修園子養病?可是什麼人給了你委屈?或是還是對我和你母親有什麼怨懟……”

李知珉忙道:“孩兒怎麼會!”

李恭和笑道:“那還是留在洛陽,你想住哪兒,好好挑個地方,朕讓人好好給你修個好園子。”他看着李知珉蒼白的臉和呆板的眼睛,連一絲神情改變都不肯錯過。

李知珉果然面上掠過一絲難爲情,過了一會兒才低低道:“其實,孩兒要去長安養病,也是別有緣由,我說了,父皇也別怪孩兒信那等無稽之談——實在是,孩兒如今什麼都沒有了。”他神經消沉陰鬱,有些瘦削的臉微微側過去,顯露出了青黑色的眼窩和緊緊抿着的脣。

李恭和道:“咱們父子,有什麼話不能說的?”

李知珉道:“父皇還記得當初您帶我們兄弟去吃羊肉,遇到的那個羊肉店主嗎?”

李恭和目光一閃,變得銳利起來:“記得。”

李知珉道:“其實那個店主所說的那個看風水的大夫,正是後來太子舉薦的公孫大人,想必父皇也能猜到,父皇不知的是,其實許久之前,那位公孫先生曾說過,說秦王府的宅子和我八字不合,我住不合適,繼續住下去會有血光之災,且易受疾病困擾,年壽不永,不利子嗣。我當初只當他是聳人聽聞,故意引人注意,因此沒當回事,後來出征受了傷,眼睛看不見,我也只當是戰場總難免有失,是我自己時運不濟。但是後來成婚後,我……一直沒有子嗣,病中難免胡思亂想,在王府裡住着也總是身子不適,病總好不了,當時便想着索性搬到莊子上住着看看,沒想到一搬出那宅子,來到莊子上住着,我晚上就能睡得安穩多了,身上也輕快多了,再想起公孫鍔當初說的話,我也有些覺得不得勁,難道這風水之說,還真有些道理。前些日子他辭官後,曾來我這裡辭行,還替我把脈看病,我當時也就問他,如今我這沉痾難愈,是否有什麼地方住着,能於我養病相宜。”

李恭和一笑:“這堪輿一說,也有他的道理,當初太祖就十分倚重袁天罡國師,後來到聖後,又倚重李淳風,不過這民間,到處都是江湖術士,沒真本事,信口開河反受其害,我們身爲帝皇之家,一舉一動,臣子們都看着,一不小心誤信術士,便是要禍國殃民、遺臭萬年的,因此那公孫鍔要辭官,朕也沒留。”

李知珉道:“父皇也別怪我,如今死馬當成活馬醫罷了,他給我說,當初聖後不住長安,是因爲她時帶華蓋,八字火旺,喜木火土,忌金水,八水繞長安,長安水氣豐沛,滋養我李氏國朝,卻不宜聖後,洛陽乃借了崑崙山的龍氣,九山朝拱,龍氣聚集,於是聖後定居東都,果然火旺木焚……我們李氏,原屬木命,因此竟被聖後之火命剋制住了……”

李恭和道:“依你所說,難道他之意思,竟是要讓我們遷都纔好?”

李知珉搖頭:“非也,河山拱戴,形勝甲天下,洛陽的確爲龍氣聚集之地,如今聖後已逝,已無火相剋,父皇得天命登基,可知此地原也和父皇相得益彰,只是我福薄,那秦王府,原也是父皇潛邸,父皇真命天子,擔得起那福氣,我卻擔不起,因此反受了煞氣,如今已是病木難成,傷了根本,那公孫先生卻道不如讓我回長安,以水潤木,又能借着咱們祖宗庇佑,興許還能身子好起來,別的不說,好歹留個後吧。”他意氣蕭索,神態寥落。

李恭和卻早已得了李知珉不能行人事,因此脾氣乖戾,不與王妃同房的密奏,如今聽他說來,心下惻然,卻也放了一半心,笑道:“原來如此,此話原未必是真,只是有時候人心若是信了,那不妨試試,心情好了,身子也就好了,既然你這麼說,索性我也給你個給朕修陵的差使爲名頭去那邊,不需要你特別勞心,只讓工部那邊盯着便好,也省得別人看你去長安瞎猜疑,倒要離間我們父子感情,至於修園子的錢,你且從修陵開支裡直接走便好。”

李知珉道:“孩兒真敢用父皇的錢,孩兒多少有些積蓄在,修個園子還是修得起的,再說如今也沒什麼用錢的地方,這修園子的錢孩兒自己支便好,兒臣叩謝父皇天恩。”

李恭和卻只是按着不讓他起身,卻叫了身邊伺候的人來問,先問了王爺平日起居,每日用多少飯,愛吃些什麼,甚至親自嚐了嚐平日裡吃的藥,又問李知珉:“不是聽你母后說,你媳婦兒過年過來伺候你了嗎?怎的又不在?”

李知珉臉上掠過一絲不自在:“我如今好頭暈,王妃在倒覺得吵鬧得緊,而且王府那邊沒人主持中饋也不像話,過完年便讓她回王府去了。”

李恭和笑道:“那你身邊伺候的人可夠?不如我讓你母后再給你挑幾個人使喚使喚。”

李知珉搖頭:“不用,太子和二弟那邊都有給我送人使,我都嫌吵鬧,留王府那邊了。”

李恭和一怔:“太子也給你送人了?”

李知珉道:“是,過節送節禮的時候,送了兩個胡姬過來,聽王妃說的,二弟那邊也送了好幾個,說是江南那邊採買的從小調教好的女小戲,吹簫吹笛都很使得,我如今哪裡有什麼心思聽這些,不過太子和二弟一片好心,自然也留了下來,盡都讓王妃安置在王府後院那兒。”

李恭和笑了下,笑意卻未達眼底:“太子一貫謙謙君子的樣子,沒想到也會送弟弟女人,也是兄弟們友愛,你且留着便是了,等到時候長安的園子修好了,你身子舒爽些,帶過去也成,或是讓你母后再給你挑一些。”

李知珉眼圈微紅:“謝父皇。”

李恭和拍了拍這個兒子的肩膀,自從這個兒子不再像從前一樣深沉冷靜,而是暴露出乖戾、任性、消沉、衝動的一面後,他反而對這個兒子更寵愛起來。他又叫了一同帶來的御醫給李知珉看診後,開了些藥,才起駕回宮。

回宮後自然又找了孫乙君來:“說是公孫鍔那邊給他的建議,長安屬水,利我李朝木命,讓他搬去長安休養,可以以水養木,身子能好得快一些。”

孫乙君謹慎回答:“秦王殿下如今沉痾難愈,想來也是病急亂投醫。”

李恭和卻忽然反問了句:“當年聖後爲什麼長居洛陽,定爲神都呢?我當時在宮裡,聽一些閒言碎語,聽說是她害死太多人了,王皇后和蕭貴妃的鬼魂在長安的宮裡,鬧得她不安寧。”

孫乙君哪敢說這些無稽的鬼神之談,更何況還事涉宮闈秘事,他只是道:“洛陽當時未受兵難,水患也未及,富庶安定,定都洛陽,也是安了天下的。”

李恭和卻自言自語:“據說當初聖後寵愛馮小寶,就是因爲他出徵突厥兩次都有福氣,得退突厥,身上有煞氣,鬼神不敢近之,聖後便留他守宮殿,方得安眠,後來還讓他去做了白馬寺的主持,時時進宮做法事,驅除邪祟。”

“你說大郎也是征伐過突厥的,公孫鍔也說他身上殺戮過多,兵煞太重,所以才疾病纏身,他回長安住在那邊,身上的煞氣,應也是能鎮住那邊的鬼魂吧?”

孫乙君卻忽然唰的一下背上的汗全出來了,聖後酷虐好殺,心中有鬼,因此才畏懼冤魂報復,皇上好好的一個聖明天子,他懼怕什麼鬼魂?

莫非,他也有不可告人之事?

李恭和擡頭笑問他:“次卿以爲如何?”

孫乙君垂下頭,背上汗溼重衣:“皇上所言極是,長安是我朝列祖列宗皇陵所在,又是兵家要地,秦王殿下雖說過去養病,卻到底也是殺退過突厥的大將,也可以震懾節制諸方節度使,如今皇上權柄日重,有王爺輔佐,定然如虎添翼。”

李恭和敲了敲御桌:“大郎的忠心,朕還是相信的,他看着長安那邊,朕也放心。”

第224章逼宮第89章 回京第106章 舌劍第128章 心花第21章 賭書第171章 傾吐第210章 千秋第124章 相敬第224章逼宮第153章 暗殺第20章 同情第48章 憶苦第77章 梟雄第71章 邊城第4章 私語第28章 藍箏第70章 屠戶第75章 陪同第158章 靜好第109章 婚事第132章 應試第169章 紙鳶第135章 定式第57章 借力第151章 奪食第196章 不爭第97章 蛛絲第163章 歸真第194章 拔刺第79章 看畫第206章 頌聖第56章 官媒第34章 分娩第194章 拔刺第218章 清算第173章 情話第145章 發動第117章 揭破第22章 應賭第170章 密信第146章 皇孫第39章 茶花第53章 路途第55章 路遇第122章 小像第118章 無家第171章 傾吐第83章 使者第173章 情話第85章 擅自第21章 賭書第47章 微服第126章 女學第15章 理書第197章 冷嘲第219章第120章 侍妾第17章 考問第91章 辭婚第215章 代課第176章 離去第183章 決定第129章 遭嫉第122章 小像第90章 郊迎第103章 送別第85章 擅自第181章 國破第218章 清算第71章 邊城第194章 拔刺第133章 刺史第20章 同情第147章 美譽第133章 刺史第179章 蘋花第67章 懷才第29章 書樓第38章 父女第16章 碎語第25章 逆子第190章 發現第200章 馬骨第69章 勸父第172章 會面第43章 進宮第37章 夜會第13章 秦王第48章 憶苦第3章 第3章 噩夢第20章 同情第75章 陪同第220章 夜讀第170章 密信第62章 自由第142章 獨善第34章 分娩第60章 劫道第218章 清算第62章 自由
第224章逼宮第89章 回京第106章 舌劍第128章 心花第21章 賭書第171章 傾吐第210章 千秋第124章 相敬第224章逼宮第153章 暗殺第20章 同情第48章 憶苦第77章 梟雄第71章 邊城第4章 私語第28章 藍箏第70章 屠戶第75章 陪同第158章 靜好第109章 婚事第132章 應試第169章 紙鳶第135章 定式第57章 借力第151章 奪食第196章 不爭第97章 蛛絲第163章 歸真第194章 拔刺第79章 看畫第206章 頌聖第56章 官媒第34章 分娩第194章 拔刺第218章 清算第173章 情話第145章 發動第117章 揭破第22章 應賭第170章 密信第146章 皇孫第39章 茶花第53章 路途第55章 路遇第122章 小像第118章 無家第171章 傾吐第83章 使者第173章 情話第85章 擅自第21章 賭書第47章 微服第126章 女學第15章 理書第197章 冷嘲第219章第120章 侍妾第17章 考問第91章 辭婚第215章 代課第176章 離去第183章 決定第129章 遭嫉第122章 小像第90章 郊迎第103章 送別第85章 擅自第181章 國破第218章 清算第71章 邊城第194章 拔刺第133章 刺史第20章 同情第147章 美譽第133章 刺史第179章 蘋花第67章 懷才第29章 書樓第38章 父女第16章 碎語第25章 逆子第190章 發現第200章 馬骨第69章 勸父第172章 會面第43章 進宮第37章 夜會第13章 秦王第48章 憶苦第3章 第3章 噩夢第20章 同情第75章 陪同第220章 夜讀第170章 密信第62章 自由第142章 獨善第34章 分娩第60章 劫道第218章 清算第62章 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