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五章 易貨

以物易物,人類社會最原始的交易方式,在北大陸重新流行,這似乎是一種倒退。

但,今時不同往日,盤踞各大區的管理員皆有衆多手下,功能繁多的M.R各司其職,用先進手段探測、查驗物資的質量與成色,只待驗證完畢、一起放行,粗壯管道里的巨大“膠囊”被電磁力牽引,越過兩方的邊界。

一物換一物,新時代的易貨貿易,交換單元被分割到單個集裝箱、單個膠囊,耍詐的收益有限,預期損失卻很大。

正是如此淺顯的原則,讓雙方傾向於誠實交易,而不會因掠奪物資的動機打作一團。

至於在物資的數量、質量上動手腳,在當今時代的跨區貿易品類上,也並不容易得手,由於明顯的防範動機,不論托馬斯*安生、還是其他管理員,其麾下AI都不會選擇從鄰居處獲得集成電路、精密機械、生物製劑等容易被做手腳的東西。

而像金屬,淡水,天然氣與玻璃基板,這些材質均一、容易檢測的物質,則是易貨貿易的主要流通物。

既然有交易,價格,總歸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但在現行秩序下,由於價格參照系的缺失,交易中的任何一方都很難確定自己手中的物資究竟作價幾何,同樣的,也幾乎沒辦法判斷對手提供的物資,究竟是不是物有所值。

唯一的判斷標準,除物質本身的稀缺程度、與需求的迫切程度,便只有凝結在物質當中,看不見、摸不到的:

能量之消耗。

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形之物,按卡奧*海因裡希的說法,一般是指勞動力,是人類爲改造客觀世界、獲得自身利益而投入的勞動,這一說法,即使到今天也有相當的指導意義,在瀏覽AI呈交的貿易流水時,方然也的確想到過海因裡希的理論。

斗轉星移,世界已天翻地覆,但今天人類世界的一切用度,從麪包到核彈,根本上都源自勞動者的雙手。

不論這雙手是握住鐵鍬,還是敲擊鍵盤,勞動的本質都是一樣。

進而,對產品的價值分析,也就有了唯一而確切的錨,(原則上)只需統計人類爲獲取、製備這些物質,投入了多少勞動,便可以(粗糙的)將其價值轉換爲價格,進而以此爲指導去進行交易。

然而在今天,確切的講,從某一併不甚確切的時間節點開始,卡奧*海因裡希的理論,便逐漸遭遇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凝結在產品中的人類勞動,是產品價值的錨,這一事實在今天並未改變,也不應該改變。

然而面對現實,坐鎮NEP大區的男人卻分明意識到,“自產機”的出現、發展、完善,直到西曆1490年的基本成型,正在改變“勞動價值論”這一規律的具現形式,繼而使其陷入一種理論上正確、實際上荒謬的矛盾境地。

矛盾的核心在於,“自產機”,顧名思義並無需一切人爲干預、更無需人類勞動,便能源源不斷的提供產品。

考慮到“全產機”的強大自持力與近乎無限的自我維護、管理與迭代能力,這一“自產”現象的持續時間,近乎無限長,甚至能輕易跨越若干個世紀。

不管站在永生追尋者的立場,如何看待“無限長”,對普通民衆而言,從呱呱墜地到撒手人間,終其一生都能看到某“自產機”在源源不斷的提供產品,也能料想到在自己百年之後,這一體系仍將持續運作。

那麼對“自產機”而言,其源源不斷提供的產品,價值的錨又在哪裡。

人類勞動,毋庸置疑是正確答案,具體地講,在“全產機”的漫長生命週期內,其提供的每一單位產品都凝結着這體系之創造者的勞動,創造出這“全產機”的,絕不是頂層、有產者、統治階層,而是社會化大生產過程中的無數勞動者。

思考進行到這裡,聰明如方然,已模糊意識到了一個怪異的推論。

“全產機”,本身固然是勞動者的創造,其漫長生命週期內的每一件產品,都凝結着這些勞動者的汗水。

然而若考慮到另一個客觀現實,人,命不久長,或者是終有一死,那麼“自產機”全壽命週期內的大多數產品,其凝結的勞動,對創造出這體系的勞動者而言,都是無論如何也根本無法兌現的“剛性損失”。

說白了,勞動者參與設計、製造的“自產機”,在其百年之後,仍能持續不斷的提供產品,這些產品的價值,又如何能回饋給勞動者,回饋給已經躺在墳墓裡的正主呢。

人死,有如燈滅,一切意識活動都將隨之而終結,更遑論自身的利弊考量。

活着的時候造出“自產機”,一旦身死,這機器產生的價值,便失去了本主,而(必然)被掌控這機器的人所侵佔。

倘若侵佔者是創造者的子女,以傳統道德,這多少還說得過去。

但在今天的NEP大區、聯邦大地乃至整個世界,情況卻根本就不是這樣。

托馬斯*安生掌控的龐大“全產機”體系,“自產機”的超級聚合體,每時每刻,源源不斷提供的產品何止億萬,而創造這體系的勞動者,從IT精英、到一線工人的總和,幾乎都已在殘酷的內戰中死傷殆盡。

隨着時間的流逝,死神,將毫不留情的收割一切倖存者。

在自己,倘若永不下車的努力稍有成就,應該就能親歷這一切,當創造出這“全產機”的所有勞動者都盡數下車……

不,用不着等到那一天,哪怕現在,方然就已經在面對這樣的局面。

浩劫後的NEP大區,憑藉強大的AI與暴力體系掌控,在五百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大地上,托馬斯*安生就是上帝,是“全產機”體系唯一的所有者,這一點並無需公證、投票或君權神授,而是幾百萬武裝機器人爲後盾的盡在不言。

相應的,在“全產機”之創造者死傷殆盡、倖存者也不可能主張其所有權的態勢下,對方然而言,“全產機”提供的所有產品,其內在價值就全都是——零。

對他而言,一臺自給自足、永不疲倦的全產機,其提供的全部產品,都是免費的。

第八七三章 探討第八〇一章 工業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八二二章 疾病第八一九章 能量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八七七章 木星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六三五章 階段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七四二章 掌舵第二八四章 懸崖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三二五章 歌劇第四六三章 兵力第一〇五章 分佈第六八五章 嘶吼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九六一章 未來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一三九章 留言第八九二章 輪迴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七八〇章 擴容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五一九章 四戰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二八五章 全產第二二三章 石塊第二十章 分裂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六四五章 火山第四六六章 環境第五四四章 等待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七十三章 理想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七八五章 老邁第八一八章 傳送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一三八章 原因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九十章 對策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四十五章 建樹第四章 學習第六〇八章 天機第八九二章 輪迴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四十五章 建樹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八〇三章 遷移第一一二章 手段第十一章 中學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六〇二章 機降第七一九章 病患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八三二章 巨力第三九七章 拋棄第二四二章 自動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四三二章 兩類第四八八章 憤怒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二四一章 歷史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六五一章 要戰第五五〇章 窺見第二三二章 消長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一六五章 接觸第二七三章 產業第五一一章 差異第四三七章 比例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三十一章 謹慎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七二五章 重逢第一四〇章 侷限
第八七三章 探討第八〇一章 工業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八二二章 疾病第八一九章 能量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八七七章 木星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六三五章 階段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七四二章 掌舵第二八四章 懸崖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三二五章 歌劇第四六三章 兵力第一〇五章 分佈第六八五章 嘶吼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九六一章 未來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一三九章 留言第八九二章 輪迴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七八〇章 擴容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五一九章 四戰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二八五章 全產第二二三章 石塊第二十章 分裂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六四五章 火山第四六六章 環境第五四四章 等待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七十三章 理想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七八五章 老邁第八一八章 傳送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一三八章 原因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九十章 對策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四十五章 建樹第四章 學習第六〇八章 天機第八九二章 輪迴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四十五章 建樹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八〇三章 遷移第一一二章 手段第十一章 中學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六〇二章 機降第七一九章 病患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八三二章 巨力第三九七章 拋棄第二四二章 自動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四三二章 兩類第四八八章 憤怒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二四一章 歷史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六五一章 要戰第五五〇章 窺見第二三二章 消長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一六五章 接觸第二七三章 產業第五一一章 差異第四三七章 比例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三十一章 謹慎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七二五章 重逢第一四〇章 侷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