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循環

從全體投資者的角度觀察,資本增殖,或曰“錢生錢”,是一個有些匪夷所思的過程。

在經濟循環中,作爲整體的投資者投入一百馬克,並期待着收回兩百馬克,爲此,可以進行十分複雜的經濟活動,但不管怎樣,一百馬克並不會憑空翻倍,當循環結束時,如果投資者的結算賬戶上真的有了兩百馬克,可以想象,那多出來的一百馬克,必然是來自於整個經濟循環之外。

多餘的馬克,這種東西,究竟存在於哪裡;

一般人的想法大抵是“政府開動印鈔機,央行隨便改賬戶”,這種將貨幣想象成現鈔、或者數字的念頭,並無助於思考。

事實上,要順利完成經濟循環,讓資本增殖,無非就是需要外來的貨幣注入,充當利潤;

這種注入的貨幣,來源,可以是其他國家、地區的國民財富,可以是科技進步帶來的生產力提升,也可以是簡單的開閘放水、信貸擴張,總之,要麼來自其他經濟組織,要麼來自科技進步的衍生,要麼來自信貸指向的未來。

萬變不離其宗,總而言之,沒有額外的貨幣一定是不成的。

聯邦歷史上的每一次經濟刺激,貨幣、或者說就是“利潤”的來源,都脫不出以上幾條的範疇。

倘若以上渠道,全都無法提供資金注入,情況又會怎樣呢:

一場極端典型的超級危機,就會到來。

置身於盛夏的大學校園,從媒體和網頁上感受到聯邦新一輪經濟刺激的規模和力度,方然的感受,與卡奧*海因裡希的觀點大致彷彿,不過,這輪經濟刺激埋下的隱患,可想而知,會比聯邦歷史上任何一次經濟刺激都更嚴重,未來一旦爆發的後果,也將會是空前慘烈。

將大筆資金投入IT、自動化、人工智能,這樣的做法,效應與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刺激政策並無多大區別,帶來的後果,卻很不一樣。

一言蔽之,在這樣的經濟刺激過程中,作爲資本利潤來源的聯邦民衆,能夠獲得的貨幣,會比以往任何一次經濟復甦過程都少得多。

從電力骨幹網,到人工智能,諸多經濟刺激的大方向都有一個共同點,表面上,是高新科技的眼花繚亂,彷彿聯邦即將開始第四次工業變革,待那些重化工、重人力的產業被淘汰後,就會自然迎來令人鼓舞的新一輪經濟繁榮。

然而這所謂的變革,經濟循環幾乎完全在少數高科技企業、與基礎設施製造商之間進行,衍生出的上下游產業少得可憐,普通民衆的參與程度,則再創新低。

就方然手上的資料,譬如說,加利福尼亞某地的新能源汽車工廠,從項目規劃到竣工投產,一共只有寥寥數百人蔘與其中,這數百人,還包括項目主管和設計師在內的,十指不沾泥的技術和管理人員。

現場施工隊的規模不過四五十人,龐大的工程量,幾乎完全動用自動化機械,按人工智能規劃的流程來完成。

工廠建成後,日常的運行和維護,更只需要寥寥二十人的管理團隊,每天即可生產三百五十輛無人駕駛電動車,如果全部賣出,毛利潤高達一百四十萬馬克。

甚至,就連極罕見的生產線故障,前來處理的,也是流水線製造廠家的智能化檢測維修系統,隨行的工程師,一身西裝坐在工廠會客室的沙發上喝咖啡,頂多瞥一眼平板電腦上的進度,輕鬆閒適的樣子如果被大老闆看到,說不定下一次,就連這傢伙的機票錢、甚至薪水也都會被砍掉。

這樣的智能化工廠,偌大廠房裡,見不到一盞照明燈具;

彷彿墓室,令人窒息。

因爲從頭到尾,從原料投放到檢測下線,根本沒有一個工人實質性的參與其中,名義上監控流水線運行、事實上往往只是看客的運行團隊,寥寥幾名當班者,都在單獨的值班室裡,維繫人類僅剩的存在感,僅此而已。

從現場施工,到工業流程,越來越多的崗位已經、或者正在被機器所取代,而聯邦政府爲經濟開出的一張藥方,則進一步加速了這樣的嬗變。

縱觀全局,只有在科技研發,或者前沿探索的機構裡,才能輕易找到人的身影。

對置身於伯克利大學的方然,表面上,如果只關注周遭環境,很容易形成一種錯覺,就是在當今時代的經濟循環中,人的地位仍然至關重要。

畢竟,在聯邦頂尖的大學,研究所,或者企業的研發部門,無數頭腦正殫精竭慮,設法攻克技術難關。

然而這些人類中的頂尖頭腦,在人口中的比例,卻是不足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的微小。

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生產力的發達,人的體力,技能,乃至相對比較初級的智力,依次被系統所替代,越來越多的聯邦民衆被從經濟循環中剔除,進而,無法獲得其中流動的貨幣,繼而喪失消費能力。

待到經濟循環堆積到產品銷售、變現回款的那一天,危機,就將再度爆發,如同雪崩般將聯邦掩埋。

自動化的電動車工廠,從規劃到運行,一個沒多少人蔘與其中,對投資者來講,似乎是天大的好事,也可以節省許多人工成本。

然而從整體上考量,這也就意味着,工廠所製造的產品——每天的三百五十輛無人駕駛電動車,很可能根本就沒有買主,進而,投資者幻想中的利潤,也將隨着產品的銷路不暢,而註定無法實現。

商品找不到買主,在投資者,是極大的痛苦。

然而站在普通民衆的角度,無錢購買生活必需品,則是天大的恐怖。

因爲這些必需品,從電動車、服裝鞋帽到生活必須的自來水、電力,甚至維持生命所必須的食品,生產的過程,幾乎和普通民衆沒有一點交集,在這些商品的製造過程中,除極少數專業人才外,其他人根本拿不到任何報酬,現在又如何拿得出馬克,去交換商品,滿足自己可憐的生活需要呢。

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二八四章 懸崖第六九六章 緊迫第五三三章 指揮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一三〇章 後果第四一五章 易貨第九五一章 中學第六一〇章 海軍第四三一章 研討第五二八章第五六〇章 信號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八四三章 技術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七二〇章 秋分第七五四章 預計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七六〇章 太空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六七九章 失去第三二七章 號角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四三〇章 會議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七二三章 規劃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八一二章 講理第四六三章 兵力第八八七章 地殼第四三八章 科研第八二三章 不勝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四六九章 態勢第九十三章 大戰第二十三章 數據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六八八章 考慮第三九三章 預感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三〇四章 總值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二五一章 意志第一八二章 租賃第七〇二章 甄別第六六七章 使命第三六四章 覈查第十一章 中學第八一〇章 信念第五十一章 旅途第七〇二章 甄別第八〇九章 文明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三三五章 告別第二三一章 鼓勵第六八五章 嘶吼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一五七章 協議第五四〇章 迥異第八九二章 輪迴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六一一章 忍耐第二一五章 夏洛第八六一章 支持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五十八章 貨幣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十一章 中學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一九三章 開銷第八十一章 房產第二一六章 手套第三五九章 延拓第六四五章 火山第十二章 壽限第四六六章 環境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三六〇章 貓仔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四六五章 漂移第七一一章 規劃第二十九章 留言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四一〇章 機器第八十九章 分界第八〇九章 文明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二九四章 封鎖第二十五章 資料
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二八四章 懸崖第六九六章 緊迫第五三三章 指揮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一三〇章 後果第四一五章 易貨第九五一章 中學第六一〇章 海軍第四三一章 研討第五二八章第五六〇章 信號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八四三章 技術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七二〇章 秋分第七五四章 預計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七六〇章 太空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六七九章 失去第三二七章 號角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四三〇章 會議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七二三章 規劃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八一二章 講理第四六三章 兵力第八八七章 地殼第四三八章 科研第八二三章 不勝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四六九章 態勢第九十三章 大戰第二十三章 數據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六八八章 考慮第三九三章 預感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三〇四章 總值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二五一章 意志第一八二章 租賃第七〇二章 甄別第六六七章 使命第三六四章 覈查第十一章 中學第八一〇章 信念第五十一章 旅途第七〇二章 甄別第八〇九章 文明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三三五章 告別第二三一章 鼓勵第六八五章 嘶吼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一五七章 協議第五四〇章 迥異第八九二章 輪迴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六一一章 忍耐第二一五章 夏洛第八六一章 支持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五十八章 貨幣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十一章 中學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一九三章 開銷第八十一章 房產第二一六章 手套第三五九章 延拓第六四五章 火山第十二章 壽限第四六六章 環境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三六〇章 貓仔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四六五章 漂移第七一一章 規劃第二十九章 留言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四一〇章 機器第八十九章 分界第八〇九章 文明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二九四章 封鎖第二十五章 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