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佈局蒙古

王樹聲以及晉綏軍區的各級領導現在還不知道蘇聯老大哥和日本鬼子幹上了,聽陳海松的口氣好像老大哥吃虧了,那咱們怎麼不幫忙,司令員在這時候還跑回來視察基地建設,這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呢?

陳海松看出大家的心思,簡單地敘述了蘇軍佔領張鼓峰,日軍奪回張鼓峰並佔領蘇聯馬鞍山地區,蘇軍39軍反攻失利,日軍現在大舉進攻的情況。.接着說:“首先大家要明白這場戰爭是蘇聯和日本兩個自認爲強大的國家爭奪我國領土,控制戰略要點的一場狗咬狗的戰爭,受損害的都是中國。我一直告誡大家不要因爲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就毫無原則地信任他、服從他,這場戰鬥以及蒙古的現狀足以說明他再利用我們實現它謀取本國利益的真實企圖。

第二這場戰爭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軍隊之間的比拼,雙方陸海空軍全部出動,戰鬥規模、物資投放、火力密度遠遠超出你們的想象。昨天你們接我時見到的那種大飛機,可以飛行2000多公里,100公斤的炸彈一次就能帶25枚,蘇聯在海參崴部署了60架。隨後你們見到的那種中型轟炸機有200多架,高衛東他們繳獲的日本轟炸機航程1600公里,載彈一噸半,威力也很驚人,整個戰場幾乎就是大炮、坦克在唱主角,現代化裝備在戰場上的作用越來越大。

第三戰鬥雖然沒有分出勝負,雙方還將繼續拼殺一段時間,一直要到精疲力盡、物資一空、損傷殆盡時纔會通過外交手段謀求停戰。但通過這些天的較量我們得出一個基本結論,裝備的現代化是勝利的基礎,熟練應用現代化的合格指戰員是勝利的關鍵。避敵鋒芒、分散調動敵軍、掐斷敵軍物資補給線、有彈性地進攻和防守、近戰夜戰等戰術在現代戰爭條件下依然發揮重要作用。

我之所以這個時候過來是想了解一下關係到未來3至5年我軍戰鬥力水平的工業基地的建設情況,包頭和張掖承擔着武裝人民軍隊的歷史重任,必須循序漸進、穩紮穩打、緊跟國際潮流快速發展。各位肩上的擔子不輕。”

大家都沒從日蘇交戰的結果中緩過勁來,王樹聲不解地問道:“蘇聯有那麼大的飛機,還有坦克大炮真的會輸給小日本?”

“在大家心裡是不是覺得蘇聯是最厲害的,裝備是最好的?這種明顯帶着盲目崇拜色彩的推論是錯誤的,大家對外部世界的瞭解太貧乏了,以後要請軍情局的同志給大家補補課。裝備咱們不說了,蘇軍比日軍強。可是看看咱們接收的那些集中營裡的蘇聯勞改犯你們應該知道蘇軍失利的原因。有專業技能、有戰鬥經驗、有指揮才能的都被肅反了!”

**齋琢磨了一下嘆息道:“這不和我們當初撤離鄂豫皖時的情況差不多嗎?斯大林同志怎麼會犯這樣的錯誤?一定是像沈澤民、周純全那樣的人揹着領導乾的?”

孫玉清深受肅反之苦,對鄂豫皖的情況一清二楚,淡淡地說:“不必替斯大林找藉口了,沒有主要領導的許可,別人怎麼會有這樣的膽子自毀長城。”

陳海松擺擺手說:“蘇聯的內政我們無意過問,但蘇聯的教訓值得我們每個人牢記,出於個人目的傷害自己的同志是對革命事業不可饒恕的犯罪行爲。好了,說我們自己的事情,老王,你剛纔說到三個主力師,騎兵師近況怎樣?向北發展到哪裡了?”

王樹生現在兵強馬壯,底氣十足地說:“六月份兩個騎兵師接受點驗,訓練成績合格,正式授旗成軍,一色的日軍裝備。原本劉桂五、**的騎一師獨自向北防禦的薄弱態勢得到扭轉,現在白鳳海、雲清的蒙古第一師已經拓展到大興安嶺前阿爾山一帶,烏蘭夫、趙誠的蒙古第二師駐紮在錫林郭勒草原,東邊擴展到開魯,與陶勇的遼北支隊、彭紹慶的熱河支隊建立聯繫對熱河形成威脅,也可隨時開進東北。”

陳海松對這個是瞭解的,交代道:“東北現在還不需要太多部隊,晉綏根據地也防守有餘,兩個蒙古師要立足本地,宣傳抗日思想、發動組織農牧民建立基層組織,剷除蒙奸和各級僞政權,做好上層人士宗教人士的工作,至少要做到不分裂、不投敵、不**,善待窮苦牧民,在蒙古地區確立我黨的領導地位。”

“是的,我們也在努力這樣去做,李守信、補英達賚、寶貴廷、烏古廷被你收服以後,把團結蒙古族各部落服從綏遠人民政府領導作爲對外聯絡處的主要工作,往返於大漠草原深處,勸說那些大小王爺抓捕日軍顧問、蒙奸特務,接受人民政府的任命,現在綏北、察北完全在我黨領導之下。”

“民族地區歷史風俗迥異於中原,對我黨認識不深,需要下去的同志要耐心解釋我黨的民族自治政策、要細緻地瞭解當地羣衆生產生活中的困難設法解決,任何人不能擺架子、耍威風,要讓所有的蒙古同胞感受到我們與反動軍閥的顯著不同,形成**是爲全體蒙古人謀幸福、謀發展的基本共識。

經濟的發展、生活的改善、社會的穩定是我們的追求也是蒙古人民的實際需要,由於地域、氣候、傳統、文化等因素,他們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還比較落後,大部分人很貧窮,渴望獲得新生活,我們目前可以在廣大農牧民中送醫送藥、問寒問暖、資助糧食、開辦學校,用實實在在的好處拉近距離、消除民族隔閡。

蒙古族本是一家,人爲地分成內外蒙古是不對的,外蒙古的獨立也是蘇聯人對外擴張的產物,中國曆屆政府都沒有承認,我們是中國國家利益的捍衛者當然不能承認這個政府。當然明面上我們可以先擱置,但私底下民間的交流不能斷,要組織大批我們控制區裡有社會關係的當地羣衆該走的親戚繼續走,該做的宣傳大膽做,不能由着分離分子割斷了民族感情。

烏蘭夫同志可以從騎兵師退出來,還有很多在莫斯科東方大學、中山大學、烏蘭巴托黨校留學的蒙古族同志如佛鼎、朋斯克、特木爾巴根、奎璧等,以前他們在王若飛同志領導下成立了西蒙工作委員會,現在他們都分散在部隊裡。有必要把他們集中起來成立統戰部,學習我黨的民族自治政策,和對外**立所持的反對意見,制定出合乎實際的對內外蒙古上層人士團結教育的工作方案。

反分裂活動刻不容緩,反動軍閥忙於爭權奪利,對邊疆地區無心顧及,以至於朝鮮、蒙古、新疆、西藏、緬甸、安南相繼在帝國主義的挑唆支持下發生獨立事件,這是中華民族的巨大悲哀,是中**人最大的恥辱。現在帝國主義之間陷入激烈矛盾衝突中,新的世界大戰即將點燃,我們在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同時,也要盯着那些被帝國主義控制的地區,有組織地、有計劃地促成中華版圖的完整。

我們不能像軍閥們一樣眼睛只盯着繁華的中原,認識不到邊疆地區對中原的屏障作用、重要的戰略地位和寶貴的資源優勢。我給東北軍區的任務是收回朝鮮和遠東、給你們的任務是蒙古、給張掖的任務是新疆、西藏,希望你們拿出對國家、民族高度的責任感、對未來國家安全形勢高度負責的態度,做好國土回收的前期準備工作。”

王樹生擔憂地問:“蒙古目前還有蘇聯駐軍,外蒙古現政權一直封鎖邊境、阻撓與國內的聯繫,現在推行的是社會主義路線,我們去打合適嗎?”

“依仗蘇聯人的支持搞分裂,更說明他們是一羣賣國求榮的投機分子,你看看他們是怎麼對待自己的人民的你就知道他們是怎樣的一羣貨色,這幾年他們秉承蘇聯主子的意願,爲了討好蘇聯,不顧百姓的死活強制推行極左路線,搞內部清理、喇嘛還俗、牲畜國有、集體農莊這些蘇俄式的社會主義革命,造成十幾萬人餓死病死、五萬多人在肅反中被殺,要知道外蒙古只有一百萬人口,這樣的人不僅損壞中國的利益更損害了大批蒙古人民的利益,我們不能任由他們這樣瘋狂地無恥地傷害自己的同胞。”

李卓然和陳海松接觸很多,交流的也深,對陳海松的民族主義傾向早有覺察也很贊同,就說:“小陳,你的想法我們理解也支持,你說說我們具體該怎麼去做?”

陳海松堅定地說:“你們先把統戰部建立起來,明確他們的任務,然後把他們派出去,他們的很多同學現在在庫倫任職,並不都是甘心接受蘇聯人、喬巴山之流殘酷統治的。他們可以以經貿往來的形式在那邊開展工作,我會安排特戰隊員過去幫他,要在廣大農牧民當中揭露喬巴山之流叛國賣國的可恥行徑。現在必須做好基礎工作,明年我會有大的行動,讓他們做好扶持心向祖國的人上臺、暗中接收政權的準備。

蒙古騎兵師不能滿足於在興安嶺以南地區開展活動,要小批多路開進大興安嶺地區與僞滿軍鬥爭,掀起那裡的抗日熱潮,明年上半年東北軍區的部隊會開進大興安嶺,兩家合力掀翻日僞的統治,建立起新的根據地。

大興安嶺以外的西伯利亞布里亞特蒙古人、衛拉特人、唐奴烏梁海的圖瓦人都是蒙古族兄弟,不能斷了聯繫,要鼓勵民間交往、宣傳蒙漢一體相互依存的道理,發展一些有愛國心的骨幹,資助他們建立起宣傳回歸祖國的團體和武裝。

你們不要這樣看着我,腐朽的封建王朝大方地把祖國的土地割讓出去,我們就要費勁地一點一點地收回來,這和主義沒有一點關係,真正的中國人都要敢於這樣想、敢於去做。誰都不操心、誰都睜一眼閉一眼,那我們就成了民族的罪人,成爲子孫後代詬病的膽小鬼。”

搞經濟的**齋沒想到尊敬的陳司令竟要向蘇聯蒙古做出戰爭部署,疑慮地問:“我們這樣做會不會損害我黨和蘇聯**之間的關係?我們現在還在接受他的援助呢,弄不好還會影響我們的建設事業呀!”

陳海松毫不鬆口地說:“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不是靠一方的忍讓來維持的,我們對一切對中華民族抱有惡意的國家和團體都不應因爲經濟利益而寬容忍讓。我們是需要他的支持,而且他也願意支持,原因是希望武裝我們阻擋日本,這屬於利益互換。我們只是做爭取民心的基礎工作,斯大林的工作年底我會專程去找他談,我相信他會支持的。

他給我們的都是過時落後的設備,只可以作爲發展基礎工業來使用,我們也是付出代價購買的,你們也別覺得欠了他的。真正能帶給我們先進技術、先進設備的是美國、德國,還有繳獲的日本設備。成立美國經濟聯絡組就有這方面的考慮,他們參與了哪些建設項目?”

晉綏軍區經濟規劃處長廖靜民上前報告:“聯絡組建立以後,來了許多外交人員、軍事人員、科學技術人員進行了廣泛的調查,考察我們政府的民主程度、百姓的生活和教育程度、城市的基礎設施、交通電力水利的設施,對我們提供的投資項目進行了很長時間的分析,搞出了一份好幾百頁的評估報告帶回去了。

五月份來了一百多個在上海、武漢、廣州、成都辦廠投資的企業人員來包頭、歸綏考察,願意參股創辦白雲鄂博礦山開發、鄂爾多斯煤炭開發。美國鋼鐵公司籌建一座選礦廠、包頭第二鋼鐵廠、焦化廠;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籌建一座年產五萬輛載重汽車的工廠;通用電氣公司準備參與兩個水電項目、建設一個燈泡廠、電線電纜廠、變壓器廠;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建設一個收音機廠和廣播發射設備廠;杜邦公司準備提供設備開發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查幹諾爾鹼礦、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芒硝礦、興建一個無煙火藥廠;美孚石油公司準備到鄂爾多斯盆地蘇里格地區勘探尋找石油、天然氣。

皮保迪能源公司對開採準格爾煤田興趣很大,派來了五十多名勘測人員進行論證,據說在伊克昭盟發現幾十億噸的優質煤炭,他們準備提供採掘設備入股,由他們提供工程師組織安全科學的開採,計劃在那裡修建大型火力發電廠、煤炭專用鐵路。還有幾家小型公司計劃開採興和縣石墨礦、辦水泥廠、水泵廠,機械加工廠。不過我們希望興建的飛機發動機廠、拖拉機廠、無線電廠、鐵路等沒有結果。”

陳海松沒想到剛開始能來這麼多企業帶來這麼多項目,這只是個開始,以綏遠、河西的豐富資源、優惠政策,以後還會少嗎?看大家似乎都不是很滿意,笑着開導大家:“我們永遠不要指望別人會全心全意地幫助咱們,關鍵性的技術、先進的技術不會輕易送給我們的。

帝國主義的目標一是控制我們的資源二是佔領我們的市場,獲取足夠的利潤。他們可不願意看到一個強大充滿競爭力的對手出現,都希望我們永遠是一個資源供應國、商品傾銷地、越亂越窮越落後越好。何況我們還頂着**的帽子,他們對我們還是充滿戒心的。

所以不必感到失望,能來這麼多企業已經讓我感到很欣慰了,隨着時間的推移、豐厚的利潤會吸引惟利是圖的資本家們蜂擁而至的。現在咱們是在請老師,老師來了,就要虛心當學生,不能始終處於被動、弱勢、任人支配的地位,我們必須利用這些企業自強自立自我壯大,在一窮二白的舊中國的土地上建立起嶄新的工業化的裝備和人才基礎。儘量做好服務,提供各種原材料和基礎設施,選派各種專業技術人員進入企業工作,掌握生產技術和管理制度。”

說着話走進了一座正在緊張安裝設備的大工地,上千的蘇聯人、中國人聚在一起用相對原始簡單的工具吊裝着大件的設備,八月的天氣驕陽似火,工人們全都扣着鋼盔揮汗如雨,大聲招呼着相互配合,哨子聲不斷、敲擊聲頻響,陳海松很受感動,工業化不是簡單一句話的事,都是工人們一錘子一銼子苦出來的。沒有鐵人的精神根本就不會有中國工業的誕生。

陳海松看見旁邊有幾口大鍋熬着綠豆湯,旁邊晾着幾桶,他隨手提了兩桶就走到一羣剛完成一件裝配任務的工人跟前,熱情地請大家歇歇喝口水。說完中文又說俄語,幾個滿臉是汗的俄羅斯小夥子跑過來,抓起桶裡的鐵勺咕咚咕咚喝了起來。

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488章 中國宣戰第227章 飛虎師要走第523章 秘密協議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208章 116師團第565章 死拼到底第87章 國際友人第397章 逐漸展開第98章 星星峽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240章 信陽危急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80章 紅軍改編第341章 重大損失第528章 粵軍不是孬種第596章 商機無限第195章 第八師團第167章 繼續膺懲第584章 原則底線第226章 戛然而止第52章 劍指晉綏1第474章 調整兵力第662章 緊急召見第215章 殺敵祭旗第215章 殺敵祭旗第6 百六十一章 蘇軍落敗第598章 成功可期第641章 客觀評價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15章 天罰第28章 調動敵人1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463章 陣前對峙第305章 蔣先生的煩惱第583章 周邊狀況第611章 嚴明紀律第78章 先打延慶第240章 信陽危急第209章 飛翔在寶島上空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37章 準備1第71章 規勸張主席第542章 謀算104師團第524章 踏足不列顛第657章 國軍接戰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467章 僵持的天空第350章 出乎意料第450章 戰術變化第611章 嚴明紀律第89章 迎接點驗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663章 老大不情願第368章 新疆的歸屬第46章 主持決戰第75章 陳獨秀的嫉妒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100章 廬山2第142章 謀劃南洋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85章 東京大火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267章 延安的反應第380章 全線遲緩第43章 告別平型關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52章 決戰2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408章 大後勤第389章 空中遇險第366章 重大建議第42章 勸說2第152章 陳玉成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420章 快速發展第72章 春節茶話會2第6 百五十九章 並肩作戰第59章 勸降第102章 廬山4第39章 42聯隊完了第99章 星星峽2第390章 活捉橋本羣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189章 飛虎臨穗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11章 抗聯楊俊恆第557章 毒氣逞兇第6章 阜新煤礦第627章 山城永安第668章 整頓藏區第625章 設備到了
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488章 中國宣戰第227章 飛虎師要走第523章 秘密協議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208章 116師團第565章 死拼到底第87章 國際友人第397章 逐漸展開第98章 星星峽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240章 信陽危急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80章 紅軍改編第341章 重大損失第528章 粵軍不是孬種第596章 商機無限第195章 第八師團第167章 繼續膺懲第584章 原則底線第226章 戛然而止第52章 劍指晉綏1第474章 調整兵力第662章 緊急召見第215章 殺敵祭旗第215章 殺敵祭旗第6 百六十一章 蘇軍落敗第598章 成功可期第641章 客觀評價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15章 天罰第28章 調動敵人1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463章 陣前對峙第305章 蔣先生的煩惱第583章 周邊狀況第611章 嚴明紀律第78章 先打延慶第240章 信陽危急第209章 飛翔在寶島上空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37章 準備1第71章 規勸張主席第542章 謀算104師團第524章 踏足不列顛第657章 國軍接戰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467章 僵持的天空第350章 出乎意料第450章 戰術變化第611章 嚴明紀律第89章 迎接點驗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663章 老大不情願第368章 新疆的歸屬第46章 主持決戰第75章 陳獨秀的嫉妒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100章 廬山2第142章 謀劃南洋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85章 東京大火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267章 延安的反應第380章 全線遲緩第43章 告別平型關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52章 決戰2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408章 大後勤第389章 空中遇險第366章 重大建議第42章 勸說2第152章 陳玉成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420章 快速發展第72章 春節茶話會2第6 百五十九章 並肩作戰第59章 勸降第102章 廬山4第39章 42聯隊完了第99章 星星峽2第390章 活捉橋本羣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189章 飛虎臨穗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11章 抗聯楊俊恆第557章 毒氣逞兇第6章 阜新煤礦第627章 山城永安第668章 整頓藏區第625章 設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