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春節茶話會

1937年2月8日,農曆丁丑年除夕的前一天。位於張掖西南的山西會館張燈結綵,人來人往,車馬不絕。

午時一過,就有拿着昨天紅軍派人送去的迎春茶話會請柬的人陸陸續續來到這裡,被門口迎接的政治部幹部客客氣氣地迎進去送到後邊大殿。許多相熟最近沒敢出家門的商人、士紳、教師、醫師、宗教人士相互作揖問好、躬身寒暄着,整個會館大殿熱鬧非凡。

張掖是古絲綢路上商貿發達的重要的交易場所,自明永樂年間設立茶馬司以來,逐漸形成了一個在西北有着重要地位的以糧食、茶葉、馬匹、藥材、皮貨、菸絲貿易爲主的集散地,極爲繁盛。

到清朝雍正乾隆年間,商貿的繁榮達到了頂峰,鄉村殷實、文化昌盛、商賈雲集,金張掖稱號流傳開來。聚集了數千各地商人,從山西、陝西、四川、河南等地來到偏遠的河西,在張掖開辦了幾十家大商號,數百家貨棧。

爲了鞏固和擴大自已經營的實力範圍,這些客商以地域爲紐帶結成幫會、設立會館,成爲溝通感情、交流商業信息、拆借資金、慰藉鄉愁的平臺,在商業活動中發揮着巨大作用。最多時曾有30多家會館同時存在。

清朝雍正八年山西客商趙世貴、趙繼禹、張朝樞等將始建於雍正二年的關帝廟改建爲山西會館,修建費用都由同鄉客商自願募捐。民國初年,因年久失修多處損壞,山西客商再次募捐,歷時一年修繕一新,成爲張掖最大的會館。

山西會館將宮廷建築與民間建築融爲一體,形成起伏開闔,疏密相間,錯落有致的院落羣體。精美的木雕、石雕、磚雕、彩繪、泥塑,遍佈全館,交相輝映。殿宇樓閣,庭院花木,使整個建築絢麗多彩。是張掖重要的上流聚會場所。

民國八年隨着政治、軍事、貿易中心逐漸東遷蘭州,馬家勢力逐步進入張掖,實行苛政、稅賦極高,無力經營的數百家商號被迫倒閉關門,遷往蘭州或其他地方。古城張掖才從與華北重鎮保定、徐州、包頭齊名的繁榮日益變得冷清寥落。

但建好的山西會館依然沒有隨着大客商們的離去而破敗,反而成了留下的各地商人共同的商業信息交流中心,依然繁華熱鬧。

整個山西會館沿一條軸線依次排列着,山門兩側的牆壁上鐫刻着“忠”、“義”兩個大字,表達了晉商經商做人的信條。

進入山門迎面就是上下兩層的戲臺,二層正面是舞臺,其他三面是雅座。下邊是通道,演戲時可以供人或坐或站觀看。看臺的牆壁上還存有晚清與民國初的書畫作品。

穿過舞臺是牌樓、鐘鼓樓,大殿,後樓等建築。造型古樸,厚實威嚴。

馬家軍進駐張掖後此地被軍隊徵用,後來成爲韓起功的司令部。獨立師佔領張掖以後,清理掉崗樓、馬廄等設施後交還給張掖商會。

下午兩點,張掖城裡的客人基本到齊,根據身份、職業各自坐在一起,相互打探着這個西路軍的情況,猜測着會提出什麼派絹派糧派工的要求。對堆放在桌上的民樂酥梨、臨澤小棗、張掖瓜子、山丹油炸麪食、肅南牛肉乾、蘭州三炮臺也無心享用。

張掖初級中學的林校長坐在靠北邊的一張桌子旁正和同桌的幾位小學校長、教師說着時下的局勢,感嘆亂世難平,只見南門外進來了一羣軍人。依次挨桌與客人拱手問候。

一個個沒有馬家軍的粗魯驕橫、臉上掛着真誠燦爛的微笑,笑容可掬、彬彬有禮。一身簡樸的灰布軍裝領口縫着兩片紅布,頭戴灰色五角單布帽,上邊縫着一個五角形的紅布,身上沒帶武器,顯得很精神。這就是傳說中在南方攪得天翻地覆的紅軍?

很快一行人來到自己桌旁,幾人連忙起身,經領他們進來的政治部接待人員介紹,這些人是**領導的紅軍西路軍的幾位大頭目陳昌浩、徐向前、李卓然等人。

一陣忙亂後,紅軍幹部分散到各個桌子找地方落座,只有李卓然站在前臺,大殿安靜下來。衆人看着懸掛在大殿正牆上‘1937年張掖地區各界民衆迎春茶話會’的紅底白字條幅和斯文和藹的李卓然等待着謎底的解開。

“各位父老鄉親,各位社會賢達,適逢丁丑年春節即將來臨,在此地作戰休整的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盛情邀請各位來到此處喜迎佳節。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相互認識、通過交流相互瞭解,通過討論,共謀張掖美好的明天。

既然是茶話會,就是朋友間的聚會,希望大家不必拘束,敞開胸懷,放下猜疑,打消顧慮。紅軍是人民的隊伍,以爲中國人民服務爲自己的宗旨,絕不會爲難地方。

下面請西路軍政委陳昌浩同志發表新春致辭。”

陳昌浩在稀稀拉拉的掌聲中走到臺前,大聲說道:“張掖社會各界的各位朋友們,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對我們這支部隊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我們是中國**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的一部分,誕生於鄂豫皖邊區,後來轉戰陝南、四川、甘肅,執行的是北上抗日的戰略,因爲要去新疆接收抗日物資,途經此地,受到此地馬家軍的圍追堵截。

前一段發生了激烈衝突,好在經過努力,我們已將馬步芳調派來的12萬匪兵全部消滅,包括馬元海、韓起功、馬全義、年光源在內的馬家軍9萬餘人正在我軍俘虜營中關押。整個張掖已經完全回到了張掖人民的手中。”

沒有激動的歡呼和掌聲,只有嘈雜的“嗡,嗡,嗡。”聲傳來,陳昌浩表情有些不自然。他不知道,由於馬家軍的長期嚴厲統治和宗教宣傳,穆斯林控制區直到49年基本沒有我黨地下組織活動,羣衆對紅軍非常陌生,甚至是仇視。

在座的客人們因爲戒嚴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出城,對城外發生的戰事一無所知,忽然聞聽說馬家軍全軍覆滅,震驚多餘驚喜。馬家軍盤踞張掖已經30多年,兇殘暴虐,軍力強悍,竟然被這些個紅軍給收拾了?

雖然感到難以置信,可人家活生生地就站在你面前,不由得你不信。

陳昌浩喝了一口三炮臺,等臺下平靜下來以後繼續說:“李主任剛纔說了,我們紅軍是中國**領導下的人民的武裝,是把振興國家、復興民族當做自己的歷史責任的,是以保護人民羣衆、捍衛民族尊嚴、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爲目標的軍隊。

與地方軍閥只知道搶地盤、剝削壓榨老百姓有着本質的不同,我們的理想就是建設一個繁榮富強的新中國,消除社會的不平等、消除貧困、消除愚昧、消除戰亂,給中國人民帶來幸福安寧的美好生活。我們將爲實現這個理想而奮鬥。”

“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深受封建階級、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和帝國主義列強的壓迫和剝削。包括各位在內哪個不是備受盤剝、處處刁難、苛捐雜稅多如牛毛,走到哪裡不是馬匪遍地、流氓橫行?人身財產得不到保障、事業的發展更是無從談起。”

看到許多中小商人默默點頭,陳昌浩繼續說:“造成這一切的就是反動、無能的北洋軍閥政府和現在的國民黨政府,不正視國家面臨的生死存亡,不關注民間百姓的艱難困苦,不集中力量發展工商業,玩弄權術、挑動矛盾、發起內戰、中飽私囊,國計民生卻是千瘡百孔、難以支撐。我們中國**人不願中國人民長久地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才走上了武裝鬥爭的道路。”

第53章 決戰3第676章 經濟起飛第228章 謀劃瓊崖第41章 懲治惡魔第538章 窩囊透了第71章 有限作戰計劃第32章 激戰羊投崖第542章 謀算104師團第118章 大小狐狸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475章 以我爲主第6 百五十九章 並肩作戰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215章 殺敵祭旗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98章 部署剿匪第534章 焦頭爛額第164章 治國理念第123章 控制‘安宅號’第164章 治國理念第330章 陸上雄獅第88章 點驗小組第28章 調動敵人1第145章 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第408章 大後勤第48章 ‘萊歐’落網第231章 抗登陸部署第541章 粵東兵團第198章 火車自己跑了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637章 浙北惡化第20章 繁忙的一天(4)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12章 紅軍的主張第606章 有點想不通第432章 薛雲龍發飆第104章 八二無坐力炮第165章 後方建設委員會第145章 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第6章 阜新煤礦第314章 螳螂捕蟬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90章 換裝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139章 111旅團覆滅第23章 大意了第347章 辻參謀的計劃第574章 各自的規劃第52章 決戰2第521章 不做犧牲品第607章 人員到齊第39章 會合第359章 兩敗俱傷第93章 又見馬驍第11章 獨立團第85章 演習3第613章 淪陷的溫州第257章 擊斃桑木第474章 調整兵力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34章 兵臨平型關第655章 軍工建設第260章 坦克是個好東西第82章 張掖城裡第536章 組織反攻第56章 嘴邊的肥肉第353章 死不瞑目第20章 繁忙的一天(4)第75章 戰爭開始了第33章 張網第13章 馬踏東野第150章 岡村的建議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458章 優勢不再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359章 兩敗俱傷第444章 陳章 駕到第260章 坦克是個好東西第347章 辻參謀的計劃第39章 42聯隊完了第264章 陳布雷的趨勢論第259章 慘烈的白刃戰第383章 調虎離山第309章 禁絕鴉片第65章 探訪永合村第24章 接收平型關第16章 開原城破第394章 援兵來了第123章 控制‘安宅號’第238章 陳海松的無奈第37章 一場虛驚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615章 藤堂入席第80章 厲兵秣馬第330章 陸上雄獅
第53章 決戰3第676章 經濟起飛第228章 謀劃瓊崖第41章 懲治惡魔第538章 窩囊透了第71章 有限作戰計劃第32章 激戰羊投崖第542章 謀算104師團第118章 大小狐狸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475章 以我爲主第6 百五十九章 並肩作戰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215章 殺敵祭旗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98章 部署剿匪第534章 焦頭爛額第164章 治國理念第123章 控制‘安宅號’第164章 治國理念第330章 陸上雄獅第88章 點驗小組第28章 調動敵人1第145章 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第408章 大後勤第48章 ‘萊歐’落網第231章 抗登陸部署第541章 粵東兵團第198章 火車自己跑了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637章 浙北惡化第20章 繁忙的一天(4)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12章 紅軍的主張第606章 有點想不通第432章 薛雲龍發飆第104章 八二無坐力炮第165章 後方建設委員會第145章 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第6章 阜新煤礦第314章 螳螂捕蟬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90章 換裝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139章 111旅團覆滅第23章 大意了第347章 辻參謀的計劃第574章 各自的規劃第52章 決戰2第521章 不做犧牲品第607章 人員到齊第39章 會合第359章 兩敗俱傷第93章 又見馬驍第11章 獨立團第85章 演習3第613章 淪陷的溫州第257章 擊斃桑木第474章 調整兵力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34章 兵臨平型關第655章 軍工建設第260章 坦克是個好東西第82章 張掖城裡第536章 組織反攻第56章 嘴邊的肥肉第353章 死不瞑目第20章 繁忙的一天(4)第75章 戰爭開始了第33章 張網第13章 馬踏東野第150章 岡村的建議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458章 優勢不再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359章 兩敗俱傷第444章 陳章 駕到第260章 坦克是個好東西第347章 辻參謀的計劃第39章 42聯隊完了第264章 陳布雷的趨勢論第259章 慘烈的白刃戰第383章 調虎離山第309章 禁絕鴉片第65章 探訪永合村第24章 接收平型關第16章 開原城破第394章 援兵來了第123章 控制‘安宅號’第238章 陳海松的無奈第37章 一場虛驚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615章 藤堂入席第80章 厲兵秣馬第330章 陸上雄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