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春節茶話會

1937年2月8日,農曆丁丑年除夕的前一天。位於張掖西南的山西會館張燈結綵,人來人往,車馬不絕。

午時一過,就有拿着昨天紅軍派人送去的迎春茶話會請柬的人陸陸續續來到這裡,被門口迎接的政治部幹部客客氣氣地迎進去送到後邊大殿。許多相熟最近沒敢出家門的商人、士紳、教師、醫師、宗教人士相互作揖問好、躬身寒暄着,整個會館大殿熱鬧非凡。

張掖是古絲綢路上商貿發達的重要的交易場所,自明永樂年間設立茶馬司以來,逐漸形成了一個在西北有着重要地位的以糧食、茶葉、馬匹、藥材、皮貨、菸絲貿易爲主的集散地,極爲繁盛。

到清朝雍正乾隆年間,商貿的繁榮達到了頂峰,鄉村殷實、文化昌盛、商賈雲集,金張掖稱號流傳開來。聚集了數千各地商人,從山西、陝西、四川、河南等地來到偏遠的河西,在張掖開辦了幾十家大商號,數百家貨棧。

爲了鞏固和擴大自已經營的實力範圍,這些客商以地域爲紐帶結成幫會、設立會館,成爲溝通感情、交流商業信息、拆借資金、慰藉鄉愁的平臺,在商業活動中發揮着巨大作用。最多時曾有30多家會館同時存在。

清朝雍正八年山西客商趙世貴、趙繼禹、張朝樞等將始建於雍正二年的關帝廟改建爲山西會館,修建費用都由同鄉客商自願募捐。民國初年,因年久失修多處損壞,山西客商再次募捐,歷時一年修繕一新,成爲張掖最大的會館。

山西會館將宮廷建築與民間建築融爲一體,形成起伏開闔,疏密相間,錯落有致的院落羣體。精美的木雕、石雕、磚雕、彩繪、泥塑,遍佈全館,交相輝映。殿宇樓閣,庭院花木,使整個建築絢麗多彩。是張掖重要的上流聚會場所。

民國八年隨着政治、軍事、貿易中心逐漸東遷蘭州,馬家勢力逐步進入張掖,實行苛政、稅賦極高,無力經營的數百家商號被迫倒閉關門,遷往蘭州或其他地方。古城張掖才從與華北重鎮保定、徐州、包頭齊名的繁榮日益變得冷清寥落。

但建好的山西會館依然沒有隨着大客商們的離去而破敗,反而成了留下的各地商人共同的商業信息交流中心,依然繁華熱鬧。

整個山西會館沿一條軸線依次排列着,山門兩側的牆壁上鐫刻着“忠”、“義”兩個大字,表達了晉商經商做人的信條。

進入山門迎面就是上下兩層的戲臺,二層正面是舞臺,其他三面是雅座。下邊是通道,演戲時可以供人或坐或站觀看。看臺的牆壁上還存有晚清與民國初的書畫作品。

穿過舞臺是牌樓、鐘鼓樓,大殿,後樓等建築。造型古樸,厚實威嚴。

馬家軍進駐張掖後此地被軍隊徵用,後來成爲韓起功的司令部。獨立師佔領張掖以後,清理掉崗樓、馬廄等設施後交還給張掖商會。

下午兩點,張掖城裡的客人基本到齊,根據身份、職業各自坐在一起,相互打探着這個西路軍的情況,猜測着會提出什麼派絹派糧派工的要求。對堆放在桌上的民樂酥梨、臨澤小棗、張掖瓜子、山丹油炸麪食、肅南牛肉乾、蘭州三炮臺也無心享用。

張掖初級中學的林校長坐在靠北邊的一張桌子旁正和同桌的幾位小學校長、教師說着時下的局勢,感嘆亂世難平,只見南門外進來了一羣軍人。依次挨桌與客人拱手問候。

一個個沒有馬家軍的粗魯驕橫、臉上掛着真誠燦爛的微笑,笑容可掬、彬彬有禮。一身簡樸的灰布軍裝領口縫着兩片紅布,頭戴灰色五角單布帽,上邊縫着一個五角形的紅布,身上沒帶武器,顯得很精神。這就是傳說中在南方攪得天翻地覆的紅軍?

很快一行人來到自己桌旁,幾人連忙起身,經領他們進來的政治部接待人員介紹,這些人是**領導的紅軍西路軍的幾位大頭目陳昌浩、徐向前、李卓然等人。

一陣忙亂後,紅軍幹部分散到各個桌子找地方落座,只有李卓然站在前臺,大殿安靜下來。衆人看着懸掛在大殿正牆上‘1937年張掖地區各界民衆迎春茶話會’的紅底白字條幅和斯文和藹的李卓然等待着謎底的解開。

“各位父老鄉親,各位社會賢達,適逢丁丑年春節即將來臨,在此地作戰休整的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盛情邀請各位來到此處喜迎佳節。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相互認識、通過交流相互瞭解,通過討論,共謀張掖美好的明天。

既然是茶話會,就是朋友間的聚會,希望大家不必拘束,敞開胸懷,放下猜疑,打消顧慮。紅軍是人民的隊伍,以爲中國人民服務爲自己的宗旨,絕不會爲難地方。

下面請西路軍政委陳昌浩同志發表新春致辭。”

陳昌浩在稀稀拉拉的掌聲中走到臺前,大聲說道:“張掖社會各界的各位朋友們,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對我們這支部隊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我們是中國**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的一部分,誕生於鄂豫皖邊區,後來轉戰陝南、四川、甘肅,執行的是北上抗日的戰略,因爲要去新疆接收抗日物資,途經此地,受到此地馬家軍的圍追堵截。

前一段發生了激烈衝突,好在經過努力,我們已將馬步芳調派來的12萬匪兵全部消滅,包括馬元海、韓起功、馬全義、年光源在內的馬家軍9萬餘人正在我軍俘虜營中關押。整個張掖已經完全回到了張掖人民的手中。”

沒有激動的歡呼和掌聲,只有嘈雜的“嗡,嗡,嗡。”聲傳來,陳昌浩表情有些不自然。他不知道,由於馬家軍的長期嚴厲統治和宗教宣傳,穆斯林控制區直到49年基本沒有我黨地下組織活動,羣衆對紅軍非常陌生,甚至是仇視。

在座的客人們因爲戒嚴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出城,對城外發生的戰事一無所知,忽然聞聽說馬家軍全軍覆滅,震驚多餘驚喜。馬家軍盤踞張掖已經30多年,兇殘暴虐,軍力強悍,竟然被這些個紅軍給收拾了?

雖然感到難以置信,可人家活生生地就站在你面前,不由得你不信。

陳昌浩喝了一口三炮臺,等臺下平靜下來以後繼續說:“李主任剛纔說了,我們紅軍是中國**領導下的人民的武裝,是把振興國家、復興民族當做自己的歷史責任的,是以保護人民羣衆、捍衛民族尊嚴、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爲目標的軍隊。

與地方軍閥只知道搶地盤、剝削壓榨老百姓有着本質的不同,我們的理想就是建設一個繁榮富強的新中國,消除社會的不平等、消除貧困、消除愚昧、消除戰亂,給中國人民帶來幸福安寧的美好生活。我們將爲實現這個理想而奮鬥。”

“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深受封建階級、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和帝國主義列強的壓迫和剝削。包括各位在內哪個不是備受盤剝、處處刁難、苛捐雜稅多如牛毛,走到哪裡不是馬匪遍地、流氓橫行?人身財產得不到保障、事業的發展更是無從談起。”

看到許多中小商人默默點頭,陳昌浩繼續說:“造成這一切的就是反動、無能的北洋軍閥政府和現在的國民黨政府,不正視國家面臨的生死存亡,不關注民間百姓的艱難困苦,不集中力量發展工商業,玩弄權術、挑動矛盾、發起內戰、中飽私囊,國計民生卻是千瘡百孔、難以支撐。我們中國**人不願中國人民長久地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才走上了武裝鬥爭的道路。”

第39章 42聯隊完了第284章 天太冷了第546章 跟我進俘虜營第580章 大浪淘沙第47章 攻入魔窟第618章 海軍基地第592章 奇異的聯合第557章 重新啓用第59章 殺個回馬槍第58章 營地槍聲第401章 格局大變第79章 遭遇戰第209章 飛翔在寶島上空第264章 陳布雷的趨勢論第531章 黑虎掏心第86章 演習4第597章 依法處置第79章 遭遇戰第45章 驚動延安3第406章 整頓後方第62章 死裡逃生第24章 迎接考驗第44章 舌戰板垣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82章 張靈甫受窘第247章 河防失守第38章 最後的瘋狂第73章 發展工商第200章 正主現身第23章 抗聯楊靖宇第517章 態度好轉第5章 抉擇第330章 陸上雄獅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23章 大意了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91章 佈局蒙古第271章 無產階級軍隊第85章 演習3第472章 算計飛虎師第5章 抉擇第599章 飛臨梅州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55章 旱地育苗第5章 抉擇第640章 鮮人聯隊第87章 國際友人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278章 山本五十六的目標第103章 興-隆工業新區第66章 永合村外第10章 盤點家底2第666章 四面楚歌第101章 神兵天降第13章 戰場形勢第68章 王明回國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343章 領袖的變化第424章 中國政壇第674章 蔣先生的強硬第434章 獨家出戰第657章 國軍接戰第201章 白色幽靈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378章 各打各的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348章 對策第584章 原則底線第71章 春節茶話會第49章 深山練兵第597章 依法處置第45章 驚動延安3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657章 國軍接戰第24章 談心第151章 英王府第282章 臨別寄語第77章 受挫主峰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滿第40章 21旅團覆滅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207章 送上門來的475部隊第473章 內閣解散第205章 轉戰北大營第238章 陳海松的無奈第三百五十部六章 小野部隊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36章 打架更不行第148章 戰役計劃第624章 洗雪恥辱第73章 發展工商第406章 整頓後方第498章 月下追賢第34章 江洋大盜第71章 有限作戰計劃第25章 交流戰術第31章 陳兵羊投崖第372章 小野偷襲第175章 山地作戰
第39章 42聯隊完了第284章 天太冷了第546章 跟我進俘虜營第580章 大浪淘沙第47章 攻入魔窟第618章 海軍基地第592章 奇異的聯合第557章 重新啓用第59章 殺個回馬槍第58章 營地槍聲第401章 格局大變第79章 遭遇戰第209章 飛翔在寶島上空第264章 陳布雷的趨勢論第531章 黑虎掏心第86章 演習4第597章 依法處置第79章 遭遇戰第45章 驚動延安3第406章 整頓後方第62章 死裡逃生第24章 迎接考驗第44章 舌戰板垣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82章 張靈甫受窘第247章 河防失守第38章 最後的瘋狂第73章 發展工商第200章 正主現身第23章 抗聯楊靖宇第517章 態度好轉第5章 抉擇第330章 陸上雄獅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23章 大意了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91章 佈局蒙古第271章 無產階級軍隊第85章 演習3第472章 算計飛虎師第5章 抉擇第599章 飛臨梅州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55章 旱地育苗第5章 抉擇第640章 鮮人聯隊第87章 國際友人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278章 山本五十六的目標第103章 興-隆工業新區第66章 永合村外第10章 盤點家底2第666章 四面楚歌第101章 神兵天降第13章 戰場形勢第68章 王明回國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343章 領袖的變化第424章 中國政壇第674章 蔣先生的強硬第434章 獨家出戰第657章 國軍接戰第201章 白色幽靈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378章 各打各的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348章 對策第584章 原則底線第71章 春節茶話會第49章 深山練兵第597章 依法處置第45章 驚動延安3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657章 國軍接戰第24章 談心第151章 英王府第282章 臨別寄語第77章 受挫主峰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滿第40章 21旅團覆滅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207章 送上門來的475部隊第473章 內閣解散第205章 轉戰北大營第238章 陳海松的無奈第三百五十部六章 小野部隊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36章 打架更不行第148章 戰役計劃第624章 洗雪恥辱第73章 發展工商第406章 整頓後方第498章 月下追賢第34章 江洋大盜第71章 有限作戰計劃第25章 交流戰術第31章 陳兵羊投崖第372章 小野偷襲第175章 山地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