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陸上雄獅

第二天陳海松乘飛機趕到機械化第一軍駐地察哈爾右翼後旗中部白音淖爾與烏蘭哈達蘇木之間數千平方公里的荒漠上,之所以把營地選擇在這裡,陪同前來的王樹聲介紹說這裡距集寧100多公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荒漠草原遼闊、周圍山區植被茂密便於重裝備隱蔽。

上半年多支地質考察隊被派到到烏蘭察布大草原,這裡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煤炭、石灰石、鐵礦質量上乘、儲量很大,大同搬的水泥廠就建在烏蘭哈達蘇木,去年建成投產,產量突破了30萬噸,今年力爭達到80萬噸,蘇聯援建的玻璃廠去年下半年投產,生產出平板玻璃和罐頭瓶,對綏遠的工業建設和城市住宅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現在烏蘭察布已經是綏遠省包頭、伊克昭盟之外的第三工業規劃區,隨着工程兵三師開到這裡,紅賁煤礦、紅格爾圖石灰石礦、烏蘭鐵礦、白音淖爾鹽湖礦相繼得到開發。政府投資興建的煤礦、鐵礦、小型鍊鐵廠、化工廠、石棉廠、石墨廠等工業企業數十家,兩三萬華北、河南、蘇聯難民被安置在這裡成爲產業工人從事礦產採掘、鋼鐵、建材生產。

公路擴建已經完成,規劃中從集寧到紅格爾圖的鐵路線路勘察、基礎工程都已準備就緒,就等着包頭鋼鐵廠、機車廠、鐵路信號廠的鋼軌、機車出廠後鋪軌運行。鐵道兵部隊已經離開紅格爾圖向西北方向的二連浩特延伸,最終這條鐵路將通到烏蘭巴托、烏蘭烏德。

嗅覺靈敏的晉商鐵路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跟着鐵道兵的足跡來到這片新奇的土地上,利用當地畜牧業資源和洋芋等土產在開發區投資興建了肉食加工廠、澱粉廠、粉條廠、皮革加工廠、地毯廠、磚瓦廠,讓原本只有百十戶人家的小鎮涌進數千人慢慢興旺起來。

陳海松在飛機上向下俯瞰,看到了被炸開的山嶺露出一片片白花花的石灰岩,螞蟻似的民工們推着小推車往來運輸礦石,高大的水泥廠區煙塵瀰漫,周圍一片灰濛濛的。心裡不由得一嘆,中國不缺資源、不缺資金、不缺工人,缺的是整體規劃和吸引資金的政策。

綏遠抓住了戰爭破壞帶來的意外收穫,吸引來大批有一定資產的工商階層、擁有現代科學技術的知識分子青年學生、獲得了大批離開家園的窮苦農民,爲發展基礎工業奠定了基礎。

工業的發展在改變封建社會制度、傳統生產方式,增加社會經濟總量、各階層民衆收入、反哺農業畜牧業的同時也在損害着當地的自然環境,這是很讓人無奈的選擇,好在綏遠地廣人稀、地形開闊,控制住生產規模,發展資源型的重工業造成的破壞會相對小一些。

現在需要的是量的積累,靠的是人海戰術,這是工業化初期不可避免的起步階段,只有先發展才能走向規範。隨着鋼鐵大量產出、機械行業不斷壯大、電力的日益充足,現代化的採掘設備、運輸設備、生產設備逐步更新換代,掠奪式的開發、破壞性的生產將會得到改善。

飛機按照他的要求低空飛到訓練場上空,這裡竟和後世生活訓練過的臨澤有幾分相似,略有起伏的荒漠、乾涸的河牀、大片的戈壁,背陰處白雪覆蓋下不大的一些小山、點綴其間的生命力異常頑強的一簇簇的蒿草組成一幅浩瀚無邊塞北荒原畫卷,讓他倍感親切。

更讓他高興的是看到了荒原上緩慢移動的裝甲部隊,大致一數只有30多輛,也就是一個坦克營,從行進態勢上看似乎正在進行初級的駕駛訓練,速度只有十幾公里。

他不由得再次嘆氣,咱們底子太薄,八路軍裡大部分戰士都是扛鍬扶犁的莊稼漢,挑些炮兵都費事,擺弄現代化的飛機坦克的確需要一個過程,好不容易得了一個坦克旅團的裝備,卻沒有足夠的坦克駕駛員,開都開不動更別說去打仗了,技術人才的培養刻不容緩。

再看行進中的坦克,既有日本的九五式、九七式、八九式、也有蘇聯的t-26、bt-7,都是燒汽油的輕型坦克,牌子雜、火力弱、裝甲薄,真靠這樣的裝備跟蘇聯、美國對陣輸的會很慘,可這終歸是咱們的鋼鐵洪流,是未來裝甲兵的搖籃,還是要呵護的。

飛機降落在一片平坦草場上的野戰機場,走下飛機陳海松立即感受到塞外的苦寒,最少零下20度的氣溫、小西北風嗖嗖的吹在臉上像刀割一樣,躲在屋裡都冷何況在野外建設、訓練,真是苦了後方的同志們了。不等他感慨完,穿着棉大衣、大頭鞋、戴着狗皮帽子、棉手套的李聚奎、李天煥、李太國、方強等人忙迎上前來敬禮問好。

這幾個人都是西路軍的高級幹部,算是陳海松的老相識,李聚奎是參加平江起義的彭德懷的老部下,林彪紅

一軍團的的一師師長,一四方面軍會師支援到四方面軍來的擔任九軍參謀長,古浪戰役失利後還代理過九軍軍長一段。方強是九軍宣傳部長、李太國是九軍二十五師師長、李天煥則是三十軍的政治部主任,張掖整編時他們歸入教導師擔任旅級幹部。

在平型關、晉北戰役中都經受了鍛鍊。佔領綏遠後教導師擴編成三個師,他們也都成了師級幹部,現在又聚在一起組建我軍歷史上第一個機械化軍,重任在肩、壓力很大。

陳海松熱情地和他們握手問候,尤其是跟李太國多說了幾句,陳海松視察晉綏三師演習時,戰術陳舊、表現不佳,他作爲師長與參謀長、攻擊方的團長被當場撤職送往抗大學習。

半年來痛定思痛的他發奮讀書、努力思考、琢磨陳海松講述的大兵團攻防作戰的原則,結合實際寫了很多心得體會,在戰役研討課上拿出很多大膽新穎的作戰方案,得到主持工作的抗大副校長羅瑞卿的誇獎,允許他畢業返回部隊,剛剛被任命爲參謀長負責訓練。

見到指揮嚴謹、要求嚴格的陳海松他多少有些不自然,陳海松很熱情地鼓勵他說我聽羅校長介紹了你的情況,說你學習很刻苦進步很大、戰術很大膽、兵力使用很協調、理論水平也很高,想把你留在抗大教書你不同意,堅決要求帶兵,很有志氣嘛。”

李太國比陳海松還大六歲,不好意思地說我哪裡有理論,還不都是你在張掖教我們的那些現代軍事理論,只是以前聽了記了卻沒完全理解,這次吃了虧才認真思考了一番,結合你組織的各個戰役總算是弄明白了個大概,就我三年私塾的底子哪敢到抗大去獻醜呀!”

“話不能這麼說,我告訴你們的也就是些攻防作戰中的基本原則,關鍵是要在實際作戰中去靈活應用,要是比軍事理論知識,那咱們窮人爲主組成的紅軍早就敗給各路軍閥了。”

說着話一行人跳上一輛繳獲的日本大卡車趕往各訓練場,從炮兵師、坦克師轉了一圈下來已經是天黑,陳海松就留在坦克師和戰士們一起吃了晚飯,召集連以上幹部座談。

坦克師雖然是原來的坦克一師成建制調入,可許多骨幹被調往太原組建坦克二師,只剩下300多老戰士,又從步兵分隊調入500、蘇聯坦克兵500,各型坦克一百一十餘輛,編成兩個坦克團四個營十二個連,加上配屬的一個炮團一個輜重團總兵力也只有五千餘人。

陳海松倒沒覺得有多寒酸,到目前爲止,坦克的集羣突擊戰術還沒有哪個國家在戰場上用過,反應緩慢、動作笨拙、越野性能較差、暴露體積過大的坦克僅僅是步兵、騎兵進攻作戰中的輔助兵力、火力支援力量,並沒有引起各國軍事決策部門的重視。

而他將把這些鋼鐵怪物整合成一個無人可以阻擋的鐵拳,以高防護性、高機動性、大火力撕開步兵的塹壕式防禦體系,不給敵人喘息機會連續突進,擊潰、圍殲當面之敵。

當然依靠眼下的這些坦克是無法實現戰役企圖的,他寄希望於三、五年後包頭重型機器廠、拖拉機廠、柴油發動機廠的建成投產,相關研究部門拿出重點型號的設計圖紙、60毫米合金鋼鑄造炮塔、車載電臺、新式大口徑坦克炮、新式大功率坦克發動機率先研製成功。

到那時不遜於t34-85的新型坦克就將橫掃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上的所有鬼子,將和噴氣式飛機、大口徑自行火炮、火箭炮一起成爲戰勝日本的最後勝負手。

現在重要的是技術全面的坦克兵數量,好兵都是練出來,精兵都是錢堆出來的,不駕駛到一定時數、不發射足夠的炮彈,不可能有勇往直前、摧枯拉朽的突擊力量。

他對同志們在艱苦條件下刻苦訓練,掌握複雜氣象條件下、複雜地形上的駕駛技術表示讚賞,他介紹了目前世界各國坦克部隊的編制、裝備、戰術以及實戰效果,要求八路軍序列裡最年輕的兵種要有建成最強大兵種的信心,通過今天的努力換取未來戰場上的輝煌業績。

坦克是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堆積起來的高級裝備,狹小的空間裡到處是沒有見過的新玩意,需要乘員熟練掌握完美配合,對戰士們提出很高要求,除了勇敢還要有知識有技能。

他要求部隊加強技術訓練和技術培訓,虛心向部隊裡的蘇聯同志請教,熟悉坦克上的每一個零部件的用途,學會拆卸、維修、組裝所有配件,科學地使用裝備和武器,提高訓練效果。團營連各級要組織駕駛、射擊、維護保養的競賽、交流,激發戰士們學技術的熱情。

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91章 佈局蒙古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625章 設備到了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297章 汪兆銘第192章 華南黨組織第23章 又是平型關第440章 四戰區整編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71章 有限作戰計劃第44章 夜闖魔窟第522章 肢解北極熊第10章 奪取法庫第431章 《光復三竈島》第23章 抗聯楊靖宇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265章 新的任命第588章 踏上征途第327章 進入外蒙古第435章 有實力纔有合作第360章 重錘敲擊第12章 紅軍的主張第244章 第二軍瓦解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556章 陳安寶犧牲第607章 人員到齊第599章 飛臨梅州第27章 撤離廣靈第608章 暗中準備第104章 八二無坐力炮第498章 月下追賢第380章 全線遲緩第600章 核心問題第626章 重用老外第550章 怒其不爭第36章 初到哈爾濱第504章 無奈的掩護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477章 新兵碰撞第52章 決戰2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256章 伏擊逃敵第646章 焦頭爛額第80章 厲兵秣馬第404章 國軍也要露露臉第322章 福星?煞神?第637章 浙北惡化第227章 飛虎師要走第592章 奇異的聯合第432章 薛雲龍發飆第482章 國軍的整編第58章 手下留情第88章 點驗小組第38章 最後的瘋狂第69章 贖買政策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424章 中國政壇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39章 42聯隊完了第49章 露出破綻第542章 謀算104師團第582章 陳海松的戰略構想第490章 英法的智慧第556章 陳安寶犧牲第29章 平地也能打埋伏第535章 等待夜晚第476章 關門打狗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635章 海軍搖籃第51章 你們自裁吧!第213章 新來的指揮官第610章 焦土政策第677章 不同的管理第93章 北平鋤奸1第610章 焦土政策第123章 控制‘安宅號’第513章 交涉物資第651章 脫離接觸第492章 低調處理第667章 麥克馬洪線第64章 會戰尾聲第19章 當個座山雕第553章 伏擊成功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6 百六十一章 蘇軍落敗第514章 激烈交鋒第611章 嚴明紀律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406章 整頓後方第24章 迎接考驗第431章 《光復三竈島》第367章 進入新疆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528章 粵軍不是孬種第459章 前景堪憂第526章 難以決斷第355章 憤怒的手榴彈
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91章 佈局蒙古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625章 設備到了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297章 汪兆銘第192章 華南黨組織第23章 又是平型關第440章 四戰區整編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71章 有限作戰計劃第44章 夜闖魔窟第522章 肢解北極熊第10章 奪取法庫第431章 《光復三竈島》第23章 抗聯楊靖宇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265章 新的任命第588章 踏上征途第327章 進入外蒙古第435章 有實力纔有合作第360章 重錘敲擊第12章 紅軍的主張第244章 第二軍瓦解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556章 陳安寶犧牲第607章 人員到齊第599章 飛臨梅州第27章 撤離廣靈第608章 暗中準備第104章 八二無坐力炮第498章 月下追賢第380章 全線遲緩第600章 核心問題第626章 重用老外第550章 怒其不爭第36章 初到哈爾濱第504章 無奈的掩護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477章 新兵碰撞第52章 決戰2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256章 伏擊逃敵第646章 焦頭爛額第80章 厲兵秣馬第404章 國軍也要露露臉第322章 福星?煞神?第637章 浙北惡化第227章 飛虎師要走第592章 奇異的聯合第432章 薛雲龍發飆第482章 國軍的整編第58章 手下留情第88章 點驗小組第38章 最後的瘋狂第69章 贖買政策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424章 中國政壇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39章 42聯隊完了第49章 露出破綻第542章 謀算104師團第582章 陳海松的戰略構想第490章 英法的智慧第556章 陳安寶犧牲第29章 平地也能打埋伏第535章 等待夜晚第476章 關門打狗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635章 海軍搖籃第51章 你們自裁吧!第213章 新來的指揮官第610章 焦土政策第677章 不同的管理第93章 北平鋤奸1第610章 焦土政策第123章 控制‘安宅號’第513章 交涉物資第651章 脫離接觸第492章 低調處理第667章 麥克馬洪線第64章 會戰尾聲第19章 當個座山雕第553章 伏擊成功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6 百六十一章 蘇軍落敗第514章 激烈交鋒第611章 嚴明紀律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406章 整頓後方第24章 迎接考驗第431章 《光復三竈島》第367章 進入新疆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528章 粵軍不是孬種第459章 前景堪憂第526章 難以決斷第355章 憤怒的手榴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