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又升官了

能得到真金白銀、武器裝備對國軍太重要了,除了蘇聯以外還沒有那個西方大國向中國提供商業貸款,中國通過民間途徑獲得的作戰物資全都是現金交易、易貨貿易,多虧了國內民衆、海外華僑的大筆捐助,否則以國內脆弱的經濟如何承受得了天文數字的軍費開支!

現在法國願意提供貸款就是一個好的開端,有了第一筆就會有第二筆、第三筆,有了法國就會有英國、美國,中國的苦難終於熬到了頭,換來了列強的同情,資金壓力將會日漸寬鬆,蔣先生就有底氣推行他夢寐以求的兼併式整編,提升國軍戰鬥力,完成打敗倭寇的心願。

至於聯合法國殖民地抗擊日本對安南的進攻純粹是陳海松在忽悠法國當局,咱們自己還遍地鬼子呢,哪有功夫管什麼殖民地!再說日本人絕沒有膽量向法國、英國控制的東南亞進軍,先把這些武器拿來武裝中央軍用在華中戰場上打退鬼子的進攻更實際一些。

陳海松提議採購法國十幾家產能過剩面臨倒閉的冶金企業、機械加工企業用於西南大後方建設,對於軍事優先的國民政府來說有些不切實際,雖說價格並不高,可也要佔貸款額度的三分之一以上,不如直接購買現成的裝備彈藥實惠,西北想要就買了去吧!

他去電向陳海松表示慰問,嘉許他爲國家做出的開拓性工作,升任他爲統帥部軍委會委員、國防部副部長,希望他再接再厲爲中國謀權益、爲國家要貸款、爲國軍購裝備。同時要求陳海松以中華民國特命全權外交使節、剛剛成立的中國國防部副部長的名義立即與法國政府簽署商業信用貸款協議、商業貿易協議、共同組建十個師的中法聯合遠征軍的協議。

陳海松對這個臨時起意、匆匆發表、有名無實的國防部副部長並不在意,辛亥革命後的歷屆中國政府都沒有設置這樣的職務,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軍政分家,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組成。軍隊則由軍事委員會掌管,原政府中的陸軍總長、海軍總長一併取締,由軍委會委員長行使三軍總司令之職,軍委會下設總參謀部轄軍政部、軍令部、軍訓部、政治部、軍事參議院、國防外事局、軍統局等分管軍隊全面建設。

自己是中共黨員。不可能進入國民黨把持的軍委會擔任要職,善於弄權的蔣先生就在政府行政院下設了一個禮賓性的國防部,可笑的是身爲國家元首的蔣先生親自兼任部長,這應該是蔣先生中央農民銀行理事長、新生活運動委員會董事長、童子軍總司令等等之後第28個重要兼職,其實際作用就是因人而設、根本沒有制定國防政策,規劃、督導軍隊的權利。

給自己這個副部長無非是蔣先生對他外交進展的認可,比照國外慣例增加他談判的地位。當不得真。回電表示他會盡己所能爲國家爭尊嚴謀利益,作爲特使只負責構建與西方列強大的合作框架,國內最好派出一個商貿代表團前來商談具體的貸款、採購事項。

軍事合作最好由軍委會派出聯絡組前往河內與殖民當局洽談,不過他希望中國政府認真對待海外駐軍,拿出誠意與其合作,最少應派駐一個軍事協調處。常駐河內,考察法軍作戰潛力、偵察地形、預設戰場、制定聯合作戰方案,以求在未來作戰中爲國軍贏得聲譽。

蔣先生一想也好,這樣的實惠要掌握在政府手裡,陳海松還算識趣,把露臉和決策權交給中央,知道進退就是進步。派出行政院長孫科率團跟在陳海松的後面出訪蘇聯、法國、英國、美國。操辦談妥的具體協議。派出軍委會政治部副部長黃琪翔中將、作戰部長劉斐中將前往河內商談建立中法聯合指揮部、接受殖民地庫存裝備物資等工作。

果然是新年新氣象,三竈島、南澳島接連收復,法國物資開始起運,共產黨敵後戰場吸引了日軍主力在大同激烈爭奪,呈現兩敗俱傷之勢,國軍各戰區藉機整編順利推進。

偏偏這時候自己頗爲倚重的小諸葛甩手離去讓他難免沮喪,蔣先生還是很有些自知之明的政治領袖,他雖然有些自負可他深知自己的這點曾文正公治軍語錄上得來的才華僅僅可以對付國內的土豪軍閥。在大兵團作戰方面、對日作戰方面還是要依仗軍事專才幫襯。

遍觀中國軍中將領,蔣百里長於戰略謀劃、偏重理論、已在去年病逝,黃傑爲人恃才傲物、待下嚴苛、不爲黃埔衆將所喜,只好放到第四戰區當參謀長,劉伯承、葉劍英都有大才可惜緊跟共產黨只能放棄,陳海松最是年輕最是能打偏偏最是難纏,總是拉着國軍按他的意思作戰。日軍消滅不少、國軍吃虧不小,實在是難以控制,屬於戰將而非幕僚之才。

何應欽服從聽話用着放心然少有真知灼見,陳誠、張治中有才卻偏於政治。顧祝同、劉峙、蔣鼎文、錢大鈞、陳繼承等見識不足、日漸昏庸,林蔚、俞濟時、湯恩伯、杜聿明等忠心耿耿還需磨練,唯有白崇禧博聞強識、記憶超羣、運籌帷幄、安於中樞,雖然出自桂系,卻少有門戶之見,忠於黨國、屢有精妙之策,儼然與陳誠一起成了他的左膀右臂。

蔣先生思來想去就是不明白白崇禧爲什麼要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離開中樞,整編是他贊成的,實際操作中並沒有削弱桂軍實力,即使出現了一些備戰混亂很快就會過去,被兼併的雜牌都是咎由自取,外援也陸續抵達,完全有時間整合出精兵強將應對鬼子可能的進攻。

何應欽認爲鬼子深陷華北鏖戰大同,短時間內難分勝負,在此之前鬼子華東、華中部隊不會有兵力和物資發動另一場大規模進攻,即使有進攻,國軍九江、信陽等地防線堅固、兵力雄厚不可能出現迅速潰敗的局面,白崇禧的危言聳聽其實是對拋開他整編表示不滿。

要真是這樣倒好辦,自尊心容易滿足,怕就怕他說的危局正在逼近而國軍缺乏防範,想想各戰區的亂勁也的確讓人擔心。是該理順指揮關係、恢復正常訓練、儘快投入備戰了。

整編可以讓善解人意、心向黨國的何應欽去折騰,訓練各戰區司令長官也能對付,這作戰部署可是離不開他小諸葛的調度運籌。爲此他叫上陳誠、張治中兩個白崇禧的老同學專程趕到珞珈山中央軍校,看望身體不適請求休養的副總長,大談北伐以來並肩作戰的崢嶸歲月,盛讚他的軍事才華,希望他爲國爲民留在武漢繼續主持對日作戰的戰略構劃。

白崇禧聲稱自己抗戰以來一直在外奔波。的確身心疲憊,看了很多、想了許多,卻無法集中精力進行歸納梳理,戰略方針、戰役構想等出現很大混亂,已經無法輕鬆自如地指揮部隊,趁現在戰事平穩回廣西老家一來看看家二來靜養一段。推薦陳誠接替自己的位置。

蔣先生表示整編中何應欽做的是有些過分,不看抗戰以來的具體表現,簡單地把中央軍系統全部保留,不少表現不錯的地方部隊受到裁撤,引起了軍心動盪,大規模調整軍制,作戰序列變化過大、很多將領不能適應。整合裝備導致許多部隊失去重武器,確實操之過急。

但健生你也要看到這樣做有利的一面,不把那些人員、裝備、訓練不足,缺乏勇氣、士氣的軍隊裁撤,任由他們存在下去,國軍始終是毫無戰鬥力的一盤散沙,難有作爲。

雖然我讓黃埔將領接管了大部分的新編部隊,目的也是爲了便於號令、統一指揮。避免歷次作戰中出現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自行其是、貽害全局的混亂局面,咱們國軍系統雜亂、各藏私心不下狠心拆解,損害的還是國家的利益,必須整合在同一個系統裡。

你放心這些黃埔將領我會嚴格約束,務必勤謹任事、忠勇頑強,把部隊帶好、服從軍委會領導。一旦出現吃空餉、疏於訓練、畏戰避戰者,必定按照軍法處置。對於軍中地方部隊將領也不是放棄不用,有本事、有能耐、關鍵時刻作戰勇敢的我也一定重用提拔。

白崇禧淡然地說:健生相信委座是爲了國家、國軍的未來着想才推行整編,現在看來時機選擇的很好,敬之操作的得法。除了八路軍外,國軍序列下的部隊全部重新整合,並未發生不良反應,不能不說是國軍之福、委座之福,我開始是有些擔心現在則是感到欣慰。

先生知道健生並不反對整編,還是整編的積極倡導者,看着共產黨八路軍通過整編獲得根本性改變,接近日軍的戰鬥力明顯壓倒國軍,我這個負責訓練作戰的副參座也是臉上無光。我白健生14歲進入桂林陸軍小學還是滿清時代,想的是離開貧窮的十萬大山,通過搏擊沙場獲得一官半職、光宗耀祖;18歲考到武昌陸軍預備學校,正趕上辛亥革命,很被動地參加到民主革命中,等我21歲考進保定軍官學校,蔣百里校長已經自殺離職,可他‘要鼓起勇氣擔當中國未來的大任!’的囑託深深震撼着我們這些熱血青年,曲同豐校長則沿襲蔣校長辦學理念、灌輸民族主義思想和強軍理想,激勵着我們爲中國富強而奮鬥。

軍校畢業後,健生無論是在老桂軍還是組建新桂軍、不論是在北伐革命軍還是現在的國民革命軍都是秉持着革命的理想、強國的夢想,拼死打敗北洋軍閥,剷除割據勢力,換來國家的統一、民族的昌盛。

ps:各位書友,冰雪明天一早下鄉,稿子只趕了三章,定時發佈到週三,週四看那邊的情況,週五回來一定續更,請見諒!謝謝!

第120章 沉重的話題第442章 粵西擴軍第522章 肢解北極熊第6章 謀劃勝利3第464章 強大的防線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649章 興安騎兵師第296章 軍政分離第133章 奇襲金家灣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第66章 永合村外第56章 展望未來第384章 奇恥大辱第347章 辻參謀的計劃第487章 緊急備戰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438章 確實不同第203章 鬼子的報復第4章 別殺我第222章 第四戰區第57章 獨立一團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191章 南粵英豪第71章 春節茶話會第434章 獨家出戰第243章 幾多歡樂幾多愁第9章 武林同道第58章 蔣介石永遠的痛第228章 謀劃瓊崖第540章 惠州失守第66章 永合村外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51章 幹部會議第615章 藤堂入席第569章 不一樣的國軍第233章 瓊崖失守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284章 天太冷了第359章 兩敗俱傷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371章 攻向南宮第449章 冤家重逢第213章 新來的指揮官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22章 朝鮮戰士第110章 石原後悔第178章 戰場重逢第465章 進攻遇挫第453章 戰術檢討第29章 調動敵軍2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37章 一場虛驚第532章 慘勝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407章 清理冗員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462章 川軍接戰第631章 屠殺海盜第611章 嚴明紀律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77章 受挫主峰第28章 調動敵人1第518章 強硬的收穫第591章 八路軍的影子第73章 發展工商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640章 鮮人聯隊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222章 第四戰區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13章 計劃出臺第80章 厲兵秣馬第230章 跟國民黨競爭第579章 冷卻的豪情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26章 激戰王家店第56章 建設五常第83章 瘋狂計劃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84章 演習2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60章 延安會議第541章 粵東兵團第142章 謀劃南洋第14章 日本附屬地第338章 抵達博爾加第259章 慘烈的白刃戰第592章 奇異的聯合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476章 關門打狗第37章 死守平型關第378章 各打各的第92章 全面佈局
第120章 沉重的話題第442章 粵西擴軍第522章 肢解北極熊第6章 謀劃勝利3第464章 強大的防線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649章 興安騎兵師第296章 軍政分離第133章 奇襲金家灣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第66章 永合村外第56章 展望未來第384章 奇恥大辱第347章 辻參謀的計劃第487章 緊急備戰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438章 確實不同第203章 鬼子的報復第4章 別殺我第222章 第四戰區第57章 獨立一團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191章 南粵英豪第71章 春節茶話會第434章 獨家出戰第243章 幾多歡樂幾多愁第9章 武林同道第58章 蔣介石永遠的痛第228章 謀劃瓊崖第540章 惠州失守第66章 永合村外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51章 幹部會議第615章 藤堂入席第569章 不一樣的國軍第233章 瓊崖失守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284章 天太冷了第359章 兩敗俱傷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371章 攻向南宮第449章 冤家重逢第213章 新來的指揮官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22章 朝鮮戰士第110章 石原後悔第178章 戰場重逢第465章 進攻遇挫第453章 戰術檢討第29章 調動敵軍2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37章 一場虛驚第532章 慘勝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407章 清理冗員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462章 川軍接戰第631章 屠殺海盜第611章 嚴明紀律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77章 受挫主峰第28章 調動敵人1第518章 強硬的收穫第591章 八路軍的影子第73章 發展工商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640章 鮮人聯隊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222章 第四戰區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13章 計劃出臺第80章 厲兵秣馬第230章 跟國民黨競爭第579章 冷卻的豪情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26章 激戰王家店第56章 建設五常第83章 瘋狂計劃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84章 演習2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60章 延安會議第541章 粵東兵團第142章 謀劃南洋第14章 日本附屬地第338章 抵達博爾加第259章 慘烈的白刃戰第592章 奇異的聯合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476章 關門打狗第37章 死守平型關第378章 各打各的第92章 全面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