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瓊崖失守

陳海松引用了楊傑的着名論斷後感慨地說:“楊校長不愧是睜着眼睛看世界,深知中國國防弊端的戰略家,您在日本陸大、巡遊歐洲時表現出來的戰略思想震動了日本、蘇聯、德國、英國軍方,說明中國人在戰略層面上不比日歐人差,可實戰中總是一敗塗地。

證明沒有強大的現代工業支撐,沒有先進的現代國防工業提供良好的裝備就無法建立起足夠強大的國防軍,再高明的戰略交給原始落後的軍隊去執行也難以收到效果。

33年您就提出大力發展重工業、國防工業的規劃,在今天看來是非常有前瞻性的,只可惜沒有受到重視。以至於現在世界上最大國家的數百萬軍隊需要大量進口子彈、炸藥、地雷、步槍、機槍,沒有足夠的鋼鐵、化工,想造重炮、造坦克、造飛機成爲一種奢望。

不過我們八路軍倒是理解並接受了先生的思想,並把它落到了實處,太原兵工廠在被鬼子繳獲前整體搬遷到了包頭,通過各種渠道從蘇美英德採購來大量機器設備建設河西、河套、平北工業基地。開採石油、煤碳,冶煉鋼鐵、鋁材、銅材,製造火藥炸藥,依靠自己的力量生產營連級武器裝備,除了滿足自己的需要外,也在支援國軍。

我們還招攬來內遷後無處安身的各高校教授、學生,北平天津、上海南京許多民族工業企業來張掖包頭恢復生產。共同開發製造民用、軍用物資。國軍部隊裡已經大量使用。

現在基地還在草創起步階段,生產的都是應急的傳統裝備。不過我們已經有了完整的規劃,所有的基礎設施電力水利、道路交通、礦山採掘、冶煉、鑄造、機械加工企業建設等都在同步進行,技術工人的培訓、技術力量的招募、科研團隊的組建初步成型。

有了這些紮實的基礎工作做保障,加上民主政府的周到服務、提供了充足的資金、安定的生活環境、寬鬆自由合作創新的研究氛圍,兩年內定能初具規模,五年內趕上日本的鋼產量和製造水平,八年後收復東北、天津、上海後我們就會成爲亞洲最大的工業化國家。

現在輕武器可以完全自己開發生產,三年後重炮、坦克、汽車、飛機、電臺通訊裝置也能自己設計生產,五年後就能建立起國械裝備的合成化陸軍、空軍。以後收復了沿海,還會興建造船廠,生產足夠保衛萬里海疆的艦隊裝備。”

楊傑被陳海松描繪出的中國現代化進程所激勵和震撼,難以抑制內心的興奮讚賞道:“真沒想到共產黨有如此眼光和魄力。在偏遠的西北實現了中國革命者幾十年的夢想,我一定要去親眼看看,也要督促國府下決心在我的家鄉大西南發展國家工業體系。”

陳海松知道北伐以後,特別是九一八以後由於和何應欽在對日方針上出現嚴重分歧,被迫辭去總參謀長到歐洲各國遊歷講學,親眼目睹了德國、英國、法國、蘇聯的工業化成果帶來的高機動性、高密度火力、立體化的現代化軍隊,對比長城會戰中的中國軍隊大受刺激。

在蔣介石面前反覆要求停止內戰,集中國力發展不受制於外國的重工業、國防工業,編練全國軍隊提高裝備水平和訓練水平,可他哪裡知道蔣先生對內賊的防範遠強於外寇。將他安置在陸大教書,他也利用這段時間寫了許多軍事着作。

可數年過去中國的狀況絲毫沒有朝好的方向發展,令他無比鬱悶。但這些老軍人除了痛斥何應欽無能、國軍軟弱外,無力打動充斥着傳統觀念的國民政府行動起來,也沒有勇氣和能力自己先幹起來,從局部帶動整體解決國力虛弱的根本問題。

他直言不諱地說:“先生富國強軍的夢想是美好的,可實現這個夢想必須有強有力的政府來規劃,科學地組織全國的人力、物力,動員全中國人民的聰明才智破除傳統的重農輕商的觀念、政府謀取私利務虛不務實的腐敗現象,上下一心、同甘共苦、親歷親爲纔有可能在幾千年的農業化國家建立起現代工業。

共產黨在這一方面已經走在了前面。期望國民黨諸公也能發揮出執政黨的優勢,黨員衆多、組織龐大的優勢自上而下倡導艱苦奮鬥爲國爲民的革命精神,勵精圖治、體忠爲國,實現孫先生提出的新三民主義理想。

先在國內給各階層、各黨派以平等的生存、參政等權利,發展工商平均地權解決民生。國家出資招募能人發展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工業、製造業,增強國家經濟實力。再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全面的復興,步入世界強國之林。

貴黨要有這樣的覺悟、勇氣和魄力,中國早已擺脫貧困,哪裡會有無數嗷嗷待哺的饑民、哪裡會容鬼子在華夏土地上肆意縱橫,又哪裡會有中國共產黨的生存土壤?

事實證明貴黨現在執政的理念、幹部的能力、組織的狀況真的不足以領導中國走向強盛,還請諸公細心思考,儘快敦促蔣先生進行整頓,否則終究會失去民心。

時間不早了,我還要趕回中鋪機場連夜返回皖南,就此告辭!”說着起身要走。

楊傑、香翰屏、李玉堂被他最後一句話驚出一身冷汗,從來還沒有人如此露骨地向國民政府、國民黨要員發出這等聳人聽聞地恐嚇,還是以友軍身份出現的共產黨高級將領,莫非他們還有禍國之心,即使有也不該擺在桌面上呀!

他不是真的爲黨國擔憂,希望國府有所變革,就是過於自信毫不掩飾共產黨的野心。震驚之餘竟忘了挽留這個抗日名將、國軍大員,稀裡糊塗地起身相送。

倒是楊傑早已對國民政府心存不滿,受到的震撼小一些,邊走邊說:“陳郎不辭辛勞巡視防區熱忱指導,給我等頗多教益,不妨吃頓便飯,略表寸心。”

陳海松已走到大門前,回身向神情各異的惠陽國軍將領們拱拱手,“第七戰區來報,鬼子18、114師團在海軍配合下沿長江發動新的攻勢,馬關前線告急,53軍、74軍、新7軍、預備二師損失很大。皖南的15、17、22師團匯合在一起向景德鎮方向猛烈攻擊,我軍59、68、新8軍、新5軍頑強阻截傷亡過半。

軍情緊急,我就不多打擾了,總之還請四戰區精心準備保住華南,你我兩家同爲中國軍隊,榮辱相連、休慼與共,危急時刻自當伸出援手。不過海松一直認爲求人不如求自己!自己的臉面還得自己保,諸位珍重,告辭!”

兩輛大卡車捲起塵土,沿着土路消失在城門外,幾個國軍將領悵然若失,無論是極度反共的莫希德、趙錫田,中立的香翰屏、黃延楨、李潔之,還是親共的楊傑、趙一肩都對匆匆離去陳海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眼光獨到、思想宏大、兵法精湛、言辭懇切,從哪裡也看不出他是曾經敵對的敵方陣營裡的驍將,倒像是個憂國憂民、真心相助的國軍兄弟,他到底是個什麼人呢?

楊傑更是有些戀戀不捨,看他帶來的警衛部隊,30餘人聞聲瞬間集合完畢,快速有序地佈防登車,武器漫不經心地指向各處卻構成嚴密的交叉火力網,陳海松堂堂國軍上將縱身跳上卡車大廂,揮手間汽車已駛出數十米,又有幾條身影從不同街巷中竄出飛身上了卡車。

這些可能就是威震敵膽的特種兵,身手如此敏捷、隱藏如此詭異,這要是發生衝突只怕數百上千人也困不住他們,這樣的強兵最好別成爲自己的對手。

香翰屏、楊傑、黃延楨、趙一肩、李潔之雖然受益匪淺卻受了陳海松一番教訓,心情沉重興致闌珊也不作停留,辭別李玉堂、莫希德悶悶不樂地乘車返回了廣州。

一到廣州就得到噩耗,昨日清晨鬼子艦隊掩護兩三千海軍陸戰隊突然出現在崖縣海面,守衛該地的保安第2團團長龍駒約700人遭受炮火襲擊,掩護官員士紳逃往海口,海軍巡邏艇大隊被堵在榆林港裡,官兵丟棄艦船翻山向北潰散。

目前敵人已在三亞灣、陵水灣登陸,驚恐的崖縣、陵水縣官員士紳、普通民衆、保安團、自衛軍盡數離去,瓊崖南部已被日軍佔領。好在撤退的及時,軍民沒有傷亡,只是步槍機槍遺失一半,三艘巡邏艇、兩條運輸船、炮臺上的四門150mm要塞炮以及港內倉庫、碼頭沒來得及破壞被日軍虜獲。

餘漢謀、王俊沒想到剛剛遭受重創的臺灣21軍這麼快就恢復了進攻能力,認爲日軍此舉是準備對廣東進行封鎖,趁63軍回防廣州兵力空虛之機逐漸佔領外海據點,逐步壓縮我軍戰略空間,爲最後進攻大陸廓清外圍,敵人對廣東還沒有死心。

與楊傑、趙一肩爭論良久,認爲敵人海軍兵力雄厚,我軍即使派兵回援也很難在孤立於大海中的島嶼上生存作戰,否決了兩人提出的向瓊崖派出援軍打退鬼子進攻的計劃。

決定將海南島守備司令部兼第五旅旅長王毅、保安第1團團長文華胄3個營900人、秀英炮臺守備部隊250人、新編守備部隊7個營1750人、瓊崖士紳名流全部撤回湛江。

留下瓊山縣縣長少將雲振中任遊擊司令率本部200人、陵水縣縣長、瓊崖守備司令部少將參謀長王雄300人、瓊崖保安司令部少將副司令、定安縣縣長羅連峰200人、民衆自衛軍獨立大隊長馮白駒300人等退入南部山區展開遊擊作戰。(未完待續。。)

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15章 連夜行動第60章 解放思想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648章 日軍要進攻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248章 第十戰區第11章 抗聯楊俊恆第36章 初到哈爾濱第219章 拿下南澳島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188章 接受條件第65章 教訓蒙奸第14章 日本附屬地第352章 燕山阻擊第250章 優勢不再第425章 進展不順第271章 無產階級軍隊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9章 甕中捉鱉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8章 李家營子第77章 受挫主峰第56章 嘴邊的肥肉第48章 戰後大勢第13章 計劃出臺第464章 強大的防線第512章 遠方的朋友第45章 國民革命軍第19軍第275章 去就去吧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97章 土匪逞兇第45章 驚動延安3第520章 可憐的猶太人第12章 天皇的使者第99章 星星峽2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565章 死拼到底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33章 戰亂離人第86章 演習4第237章 致命的鎖鏈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480章 戰場比武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315章 路線的分歧第463章 陣前對峙第553章 伏擊成功第580章 大浪淘沙第212章 準備奪島第41章 勸說第7章 膽大包天第395章 談判放人第449章 冤家重逢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35章 飛機就是用來炸的第44章 夜闖魔窟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79章 遭遇戰第301章 國府大員第51章 幹部會議第651章 脫離接觸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460章 地方部隊第474章 調整兵力第550章 怒其不爭第78章 民樂第31章 培訓1第603章 文體事業第512章 遠方的朋友第619章 軍政分離第338章 抵達博爾加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326章 滲透科爾沁第145章 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第667章 麥克馬洪線第395章 談判放人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24章 迎接考驗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34章 江洋大盜第6 百六十一章 蘇軍落敗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65章 教訓蒙奸第25章 佈置戰術第43章 惡魔發狂第92章 全面佈局第19章 統帥部的決心第251章 強軍的秘密第88章 點驗小組第389章 空中遇險第48章 ‘萊歐’落網
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15章 連夜行動第60章 解放思想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648章 日軍要進攻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248章 第十戰區第11章 抗聯楊俊恆第36章 初到哈爾濱第219章 拿下南澳島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188章 接受條件第65章 教訓蒙奸第14章 日本附屬地第352章 燕山阻擊第250章 優勢不再第425章 進展不順第271章 無產階級軍隊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9章 甕中捉鱉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8章 李家營子第77章 受挫主峰第56章 嘴邊的肥肉第48章 戰後大勢第13章 計劃出臺第464章 強大的防線第512章 遠方的朋友第45章 國民革命軍第19軍第275章 去就去吧第170章 鼓動國軍軍第97章 土匪逞兇第45章 驚動延安3第520章 可憐的猶太人第12章 天皇的使者第99章 星星峽2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565章 死拼到底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33章 戰亂離人第86章 演習4第237章 致命的鎖鏈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480章 戰場比武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315章 路線的分歧第463章 陣前對峙第553章 伏擊成功第580章 大浪淘沙第212章 準備奪島第41章 勸說第7章 膽大包天第395章 談判放人第449章 冤家重逢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35章 飛機就是用來炸的第44章 夜闖魔窟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79章 遭遇戰第301章 國府大員第51章 幹部會議第651章 脫離接觸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460章 地方部隊第474章 調整兵力第550章 怒其不爭第78章 民樂第31章 培訓1第603章 文體事業第512章 遠方的朋友第619章 軍政分離第338章 抵達博爾加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326章 滲透科爾沁第145章 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第667章 麥克馬洪線第395章 談判放人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24章 迎接考驗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34章 江洋大盜第6 百六十一章 蘇軍落敗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65章 教訓蒙奸第25章 佈置戰術第43章 惡魔發狂第92章 全面佈局第19章 統帥部的決心第251章 強軍的秘密第88章 點驗小組第389章 空中遇險第48章 ‘萊歐’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