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愈濃愈烈的雨 (二)

“去看看麟兒,休息吧。”陶駿示意福順。

符黎貞看着他被福順推出了門。她扶住額頭。

“小姐。”小柏扶着她。

符黎貞進去看麒麟兒。

她坐在一旁的凳子上,看着熟睡的兒子……漸漸地竟然眼裡起了霧。

她擦了下眼角,看到一旁疊放着的兩本相片簿子,怔了下,問道:“這個怎麼會在這兒?”

“是小少爺拿着看的。不知道他怎麼翻出來的。大少爺和他分解了半天呢。”奶媽忙回答。

符黎貞將相片簿子拿在手裡。

“小少爺還拿着給七少奶奶看過。”奶媽小聲說。

符黎貞轉眼看向熟睡的兒子。麒麟兒瘦瘦的小臉兒上有恬靜的笑容。顯然他睡前是很開心的……她摸了摸相片簿子,嘆了口氣。

……

“小姐,多帶幾套禮服吧?”秋薇問靜漪。

靜漪回來之後,就在給白獅梳毛。

她拿了一柄寬齒的牛角梳子,集中精神地梳着,說:“嗯。”

“小姐?”秋薇見她仍是懶懶的,小聲叫她,“是不是犯暈了?熱的?”

“秋薇快去收拾行李吧。給少奶奶多帶幾件好看的衣裳。”張媽也小聲說。她們都是見靜漪如此安靜地坐在那裡,不自覺地就要低下聲音來。

“夠穿也就可以了。”靜漪拍拍白獅讓它離開。

過了好一會兒,她起身,發現張媽正在擦着小方几上的電話機,卻好像出了神。

“張媽?”靜漪叫她,不動聲色地說:“抹布都掉地上了。”

張媽低頭,果然抹布落在地上、她空着手在擦電話機。她頓時覺得尷尬,臉上微紅。

“張媽你這幾天是有什麼心事嗎?”靜漪坐下來,離張媽近一些。

“沒有。”張媽撿起抹布來。抹布極乾淨,雪白雪白的。她看看靜漪。這位少主子,越是輕聲細語看上去漫不經心的時候,越讓人覺得不容小覷。她搖頭道:“昨兒晚上沒睡好呢,有點恍惚。”

靜漪就說:“那你去歇會兒吧。晚飯時候再來。七少爺今天晚上不回來吃飯。”

張媽說:“不用了,少奶奶。怎麼能這樣呢。”

“那要不你陪我說會兒話吧。”靜漪說。她倒了杯清水,見張媽有點兒猶豫的神色,笑笑,“你放心。我明白的,不該知道的不問。”

她這麼說,張媽倒覺得更不好意思。雖然靜漪讓她坐下,她也不會真的在靜漪面前坐下來。

“這陣子我們不在,你別太拘束月兒。隔兩天去看看草珠。誰要問,就說我吩咐的。我同老太太和太太都說過了的。”靜漪輕聲說。

張媽答應着。隔一會兒,她好像下了什麼決心,說:“少奶奶,那天晚上跟少奶奶去譚園看小少爺,我撿到點兒東西……”

靜漪看着她從衣襟下方摸出了一樣東西,怔了下,才接過來。

張媽有點忐忑,說:“這事藏在心裡好幾天,總覺得哪裡不對勁。還是跟少奶奶說一說。萬一……”

靜漪眉頭一皺,將那小物件收了,說:“這事兒……等我從南京回來,再細細訪問。”

“少奶奶,這若是真的,恐怕少奶奶也不得不防備。”張媽說。

靜漪點頭。

張媽不是搬弄是非的人,若不是想要維護她、確切地說是維護她的七少爺,恐怕也不會下決心說出來。

“我有分寸。”靜漪說。

張媽鬆口氣。

很奇怪,七少奶奶很年輕,年輕的彷彿柔弱而不堪一擊。但她說有分寸三個字的時候,卻讓她覺得她一定是有把握的。

·

·

爾宜畢業式這天早晨,陶驤從外面回來接她去參加儀式。靜漪和爾宜還在陶老夫人那裡,沒有準備好出門。陶驤便同祖母在院子裡散散步。

時候還早,天氣並不熱,陶老夫人閒適地慢慢踱着步子。

萱瑞堂前院闊大,此時樹蔭濃密,清早的空氣又潔淨,陶驤都覺得心曠神怡起來。他深吸了一口氣。

“你這是昨晚又沒回來?”陶老夫人問。

陶驤說:“太晚了,回來還要興師動衆的。在七號方便些。”他說的倒坦然。面對祖母的詢問,更得坦然些。雖然老祖母站在梅樹下,正左右活動着她的老腰,只是隨口一問的樣子……老祖母身子不靈便了,眼光頭腦卻是銳利的。

“太晚了就睡司令部,這是你父親開始的規矩。他如今倒是輕閒些。我看他在家的時候多了。”陶老夫人說着,看看陶驤,“養外宅、宿外宅,虧你乾的出來。別說你的兩個哥哥沒敢,就是你父親也沒明着來。”

陶驤沉默。

“靜漪有什麼不好的?我看你有些要遠着她的意思。”陶老夫人問。

屋子裡笑聲響起來,是爾宜。

陶驤就看到房門口人影一閃,是爾宜穿着黑袍子。

“你那些花花腸子,收着些。有靜漪在,旁人休想。”陶老夫人說。語氣仍舊是淡淡的,不見一絲的嚴厲。

陶驤就知道,這不啻爲嚴重的警告。

他卻沒有出聲,只是看着爾宜蹦跳着從屋裡出來,叫着奶奶、七哥,手中拿着方帽子,高高興興地跑來……跟着爾宜出來的是靜漪。淺的近乎白的淡綠色洋裝,讓身材她顯得比平時要豐潤,戴着一頂同色的帽子,手中拿着兩把洋傘,看到他在,腳步頓了頓才下臺階來。

爾宜挽着祖母和哥哥的胳膊,說:“我說什麼來着?你們看七嫂,今天豈不是要成全場焦點?真可恨這身僧袍!”

陶老夫人微笑着瞪她一眼,也看着朝他們走來的靜漪,說:“那現在後悔還來得及。今兒你們都不在,我這裡正缺人陪我說話呢。”

靜漪聽到爾宜說的話,微笑道:“八妹只管拿我作伐子。”她說着將帽子上的網眼薄紗放下來,面孔便被遮住了大半。

爾宜吸了口氣,說:“七嫂難道不知道,猶抱琵琶半遮面,更讓人想一探究竟麼?”

靜漪嘆氣道:“你這樣,我真不知如何是好了。”

爾宜撲哧一樂,看了陶驤一眼,說:“我同你開玩笑的。”

“走吧。”陶驤看了下表,說。

“奶奶,我們走了。”爾宜跟着陶驤先走。

靜漪走在最後,回頭看看陶老夫人。

陶老夫人笑道:“怎麼,還有話說?”

靜漪搖頭。爾宜在前面催她,她忙應了一聲,說:“奶奶,我們很快回來的。”

“難得出門,你們幾個逛逛再回來也好。別惦着我。”陶老夫人微笑着說。知道靜漪的心思。早起過來,她先說是來告罪的。因爲送給符家二小姐的壽禮弄錯了,竟將她給的見面禮拿了去……她當然不覺得這是什麼大事兒。告訴靜漪,不如就把東西送了符二小姐。這樣的小物件兒,以後她若是喜歡,自己這裡的,盡着她挑了拿去頑的……她看着靜漪走了。跟在老七和老八身後,清清爽爽的一個讓人眼眸都要莫名舒服起來的影子。

“大嫂,大清早兒的又自鳴得意了吧?”

陶老夫人看着大門口那幾個影子換成陶因澤姐妹,說話的是陶因潤,忍不住笑道:“我說呢,剛剛還是月宮嫦娥,怎麼就眨眼功夫兒,成了蜘蛛精……快來快來,他們今兒都不在家,我正想讓人請你們來。三妹身子都好了?”

陶因潤笑道:“讓大嫂惦記,死罪死罪。大嫂嘴上惦記不算,到底給我點兒好處纔是。我可是冒死救了陶家的獨苗苗呢!大嫂就問兩句算了?”

她說着人已經來到近前,陶老夫人笑着說:“好呢,隨你說,要什麼好處?”

這話說出來,陶因潤先笑了。

“看來你也知道,平素的好處得了不少,難開口了吧?”陶老夫人開着小姑子的玩笑,邊說邊走。

進了屋子都坐下,陶因潤說:“大嫂,我想去什川住段時間。”

陶老夫人沒想到她竟然提這個要求。

“往下天氣也熱了,去那邊過夏,清淨些。”陶因潤說。

陶老夫人看看陶因澤。

跟大姑不一樣,三姑四姑回來多半是因爲看着老姐姐的緣故,惦着她年老寂寞。在大姑和她面前,這兩個小姑子其實更像是女兒。就是比起她自己的女兒盛春來,倒也是她們日日在跟前。她們吵架拌嘴、惹是生非是有的,但是到底自家姐妹,不起外心。

“怎麼突然想去什川了?”陶老夫人問。金萱給她裝了水煙,她拿過來,讓了讓陶因澤。

“今年去賞花的那陣子,她就有這心思了。”陶因澤說,擺手表示不抽菸,“我倒覺得這主意不錯的。就讓她去住段時間吧,老四也去。這兩個都是鬧騰的性子,你想想,在那兔子不拉屎、連梨花都沒有的地兒,她們能呆多久?怕是等不到結梨子就要回來的。”

陶因澤說着話,陶因清在一旁幫腔。

陶老夫人只是不語,陶因潤見她這樣,便問:“大嫂?”

“等過了這陣子,你們若還是想去,再去。住多久都無妨。”陶老夫人說。

“我說什麼來着?”陶因澤微笑,“我們當真是足不出戶的。”

“這個時候,還是在家吧。”陶老夫人輕聲說,“再說了,咱們在一處,打打牌、聽聽戲……叫戲班子來家裡唱戲吧。”

“盛川該皺眉頭了。”陶因潤被駁了提議,雖在意料之中,還是有點惆悵。“他最見不得家裡開戲。”

“你是他三姑,我是他親孃。我們做什麼還要他同意?不但要開戲,他還得來陪着聽呢。”陶老夫人笑道,“想把挑子甩給兒子,他享清閒?哪兒那麼便宜的事兒!”

幾個老太太笑起來。

陶因澤笑道:“下面來了老七的苦日子了。聽說最近回家都少了。”

“他的苦日子何止這個哦!”陶因清拿了碗茶,笑道。

……

陶驤打了個噴嚏,掏了手帕擦一擦鼻子。

“七少昨晚着涼了?”岑高英小聲問馬行健。

馬行健沒吭聲,圖虎翼卻說:“看連着打噴嚏,指不定誰背後罵七少呢……哎呀,你戳我幹嘛?”

他瞪着馬行健。

岑高英有點兒無奈地說:“你留神點兒成不成?跟着七少出來,不能添彩就算了,別丟份兒啊。你看你這身兒。”

圖虎翼看看岑高英和馬行健,還有另外幾位侍從,衣着甚是考究,一色的淺色亞麻三件套西服加上三接頭皮鞋更戴着禮帽,不像他,隨隨便便的就穿着襯衫西褲就來了,便說:“你也會說,跟七少出來……跟七少出來是執行任務的,打扮這麼漂亮,跟新郎官兒似的做什麼啊……我沒你們那點兒小心思。你們是那日看了八小姐的同學,知道這兒漂亮小姐多,專門來相看的吧?我同你們講,你們繞這麼大的圈子,都不如去跟七少討個情兒,就說你們看上誰了……”

馬行健只是笑,岑高英卻恨的將圖虎翼連瞪了幾眼。

他戴着眼鏡,彷彿嫌這樣隔着鏡片瞪眼睛是有些不夠氣勢,於是摘下眼鏡來,特地又瞪了一眼。

圖虎翼先是沒反應過來,接着便大笑起來,笑的捂着肚子,簡直要倒地了……馬行健忙把他拉住,小聲說:“剛纔提醒你要留神,在這樣七少要生氣了。”

“七少纔不會爲了這個生氣呢。”圖虎翼雖這麼說着,還是看了看前面走着的陶驤。陶驤似完全沒有聽到他們說的話,但是他身旁的靜漪卻轉回頭來看看他們幾個——比起他們幾個平時戎裝的英武,這樣便裝打扮更瀟灑,都是風度翩翩的青年……只有那圖虎翼,嬉皮笑臉的,不太把這個場合當回事兒的樣子,倒也挺可愛。她微笑了下,說:“不知道八妹的同學是不是喜歡跳舞的?我記得岑參謀舞跳的很好。”

她這麼說着,陶驤便看了她一眼。

帽上垂下的面紗遮着她的臉,朦朦朧朧間只能看到她臉上大體的輪廓,露出白希嬌嫩的下巴……他覺得她這會兒是在笑着的,而且笑的有點……賊兮兮的。

他也回頭看看那幾個侍從,見他們被他看的拘謹,也不敢東張西望,這齊整整的樣子,倒也很看的過去。

剛被靜漪這樣回頭一望的圖虎翼等人早安靜下來。陶驤一看他們,他們卻覺得緊張。等前面校方的接待員請他們入內,他們便更無暇說笑了。因爲早收到報告,接待員通知了裡面,有位副校長便親自出來接待陶驤一行。

岑高英見陶驤夫婦在和副校長交談,才把眼鏡戴上。瞬間又回覆了一副斯斯文文的模樣,微笑着跟在後頭走。圖虎翼輕聲說:“讀書人就是讀書人,瞪眼也瞪的和人不一樣。”這回是馬行健實在忍不住了。他平時是極內斂的人,本來憋笑憋的已經很辛苦,圖虎翼板着面孔說這兩句話,不知爲何更讓人想笑。圖虎翼怕他笑的厲害招來陶驤注意,忙拉着他往一邊去,邊走還邊說:“反正你既不是相看人、也不是被人相看的,跟我去茅房把。”

馬行健的確沒這心思,就跟圖虎翼往後走,邊笑邊走。因爲今天這場合,不止陶驤來,還有很多畢業生家長也是本地頭面人物,因此裡外的警戒是早佈置好了的。他們幾個是近身侍從,按說是該不離左右的。馬行健見岑高英和幾個侍從都在,恰好岑高英回了下頭,他便指了指茅廁的方向。岑高英點了下頭。

“真是狗嘴裡吐不出象牙,你就非說出來。”馬行健低聲笑着。

圖虎翼翻了個白眼,說:“老岑那樣的酸秀才,只會冒酸,扭扭捏捏。要我說,看上哪個,綁了回來……”

馬行健笑着說:“綁了來,你說的容易。逄敦煌看上誰,也不是說綁了去就綁了去。”

“那是他。早前他那幾個把兄弟,哪個不是這樣。”圖虎翼急着往茅廁跑,馬行健走的慢些。身旁有人經過,撞了他一下,那人說了聲對不住就急匆匆地走開了。馬行健走了兩步,發覺不對,一回身,那人卻不見了。他頓時眉頭一皺。

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二十四)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五十)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十四)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十四)第十三章 易聚易散的雲 (三)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三十四)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二)第六章 載沉載浮的海 (七)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十七)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十四)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七)第四章 或濃或淡的影 (十八)第六章 載沉載浮的海 (五)第五章 緣深緣淺的淵 (十五)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七)第十四章 愈濃愈烈的雨 (二)第九章 無影無形的光 (八)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六)番外:《鴛鴦錦》(六)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二)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二十)番外:《鴛鴦錦》(四)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一)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四)第十一章 似真似幻的沙 (十一)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二)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二)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二十)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十六)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三十)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二十)第十七章 時隱時現的星 (四)第十四章 愈濃愈烈的雨 (十八)第九章 無影無形的光 (十四)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七)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二十三)第十一章 似真似幻的沙 (六)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畫 (十六)第十三章 易聚易散的雲 (五)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二十二)第六章 載沉載浮的海 (七)第八章 如玉如晶的雪 (三)第二十六章 風輕雲淨的石 (五)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十二)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十)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十六)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五)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二十二)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畫 (六)第十四章 愈濃愈烈的雨 (五)第十三章 易聚易散的雲 (九)第六章 載沉載浮的海 (四)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八)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畫 (十四)第四章 或濃或淡的影 (十八)第二十二章 遏雲摧風的雷 (七)第八章 如玉如晶的雪 (五)第二十三章 難分難解的局 (六)第十一章 似真似幻的沙 (十一)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二十七)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七)第九章 無影無形的光 (六)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十三)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十八)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三十一)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一)第四章 或濃或淡的影 (十一)第十七章 時隱時現的星 (十)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五)第十五章 如火如荼的殤 (十一)第二十六章 風輕雲淨的石 (二)第八章 如玉如晶的雪 (二)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七)番外:《美人如花隔雲端》(下)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十二)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二十六)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二十一)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三)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六)第二十四章 漸行漸遠的帆 (十五)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四)第二十三章 難分難解的局 (五)第五章 緣深緣淺的淵 (八)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七)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八)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六)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十二)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四十三)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三)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三十一)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二十三)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十一)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二)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十)第十四章 愈濃愈烈的雨 (一)第十四章 愈濃愈烈的雨 (五)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十五)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四十六)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
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二十四)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五十)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十四)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十四)第十三章 易聚易散的雲 (三)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三十四)第七章 若即若離的鬟 (二)第六章 載沉載浮的海 (七)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十七)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十四)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七)第四章 或濃或淡的影 (十八)第六章 載沉載浮的海 (五)第五章 緣深緣淺的淵 (十五)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七)第十四章 愈濃愈烈的雨 (二)第九章 無影無形的光 (八)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六)番外:《鴛鴦錦》(六)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二)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二十)番外:《鴛鴦錦》(四)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一)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四)第十一章 似真似幻的沙 (十一)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二)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二)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二十)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十六)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三十)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二十)第十七章 時隱時現的星 (四)第十四章 愈濃愈烈的雨 (十八)第九章 無影無形的光 (十四)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七)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二十三)第十一章 似真似幻的沙 (六)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畫 (十六)第十三章 易聚易散的雲 (五)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二十二)第六章 載沉載浮的海 (七)第八章 如玉如晶的雪 (三)第二十六章 風輕雲淨的石 (五)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十二)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十)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十六)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緣 (五)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二十二)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畫 (六)第十四章 愈濃愈烈的雨 (五)第十三章 易聚易散的雲 (九)第六章 載沉載浮的海 (四)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八)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畫 (十四)第四章 或濃或淡的影 (十八)第二十二章 遏雲摧風的雷 (七)第八章 如玉如晶的雪 (五)第二十三章 難分難解的局 (六)第十一章 似真似幻的沙 (十一)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二十七)第十八章 百轉千回的路 (七)第九章 無影無形的光 (六)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十三)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十八)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三十一)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一)第四章 或濃或淡的影 (十一)第十七章 時隱時現的星 (十)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五)第十五章 如火如荼的殤 (十一)第二十六章 風輕雲淨的石 (二)第八章 如玉如晶的雪 (二)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七)番外:《美人如花隔雲端》(下)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十二)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二十六)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二十一)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三)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六)第二十四章 漸行漸遠的帆 (十五)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四)第二十三章 難分難解的局 (五)第五章 緣深緣淺的淵 (八)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七)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八)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六)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十二)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四十三)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夢 (三)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三十一)第一章 最近最遠的人 (二十三)第二十一章 不靜不羈的風 (十一)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二)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十)第十四章 愈濃愈烈的雨 (一)第十四章 愈濃愈烈的雨 (五)第十六章 至深至淺的痕 (十五)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四十六)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