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三)

韓岡是十天來第一次上殿。

他辭了第五次之後,終於接下削去了國公封爵和食邑的詔書。

作爲新任的北院宣徽使走進了崇政殿的大門。

兩府宰執都在,氣氛有些凝重。他們正等着韓岡來共議高麗軍事。

高麗求援的使臣進了京城。

只是還沒有安排上殿。住進了安州巷的同文館——遼國都亭驛,西夏都亭西驛,高麗使者上京的時候,都會入住同文館。

不過這位使臣很性急,進城後就說要面見大宋天子,被勸下後就說要去宣德門,看模樣是要哭門,幸虧又給攔住了。

但這樣總不是事,要真讓他學申包胥哭秦廷哭上七天七夜,麻煩可就大了。萬一性子更烈一點,拿着求救的國書撞宣德門自盡,朝廷的臉面往哪裡擺?

不管怎麼說,高麗也向大宋稱了臣,縱然是兩面倒,可之前的幾年,朝廷在宣傳上都將高麗稱臣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正旦大朝會各國使臣上殿,高麗使者是單獨一班。現在高麗被遼國侵攻,在道義上就不能不救,民間和士林的議論必須要顧及。所以之前也都準備做做樣子,給點甲兵、助點糧餉,讓高麗消耗遼國國力。

可現在若是來個忠臣哭庭,那就不一樣了。朝廷若是置之不理,或是隨意打發,民間的議論起來,兩府就會很被動。

但登州發來的軍情加急,說高麗國已經丟了大半江山,遼軍直接往開京去了。敗得如此之快,也是始料未及的一件事。好歹多撐幾天,不能援助還沒到就被滅了吧。

韓岡聽了通報,想了一下,問道:“以諸公所見,開京守得住嗎?”

“看遼人的氣勢,開京不一定能守得住。”韓絳搖了搖頭。

蔡確也跟着道:“遼國這些年從皇宋學到了太多東西。官軍雖不懼他,但四夷卻是差得遠了。事發突然,高麗毫無所備,敗亡的可能居多。”

“如果開京能守住,遼人的攻勢堅持不了太久。但以高麗國中的情況,很難讓人對此有信心。”

“所以方纔議論了一下,最好是加築邊城城牆,然後看遼國的反應。”章惇最後說道。

的確打的是如意算盤。

高麗畢竟也可算是大宋的屬國,遼國此時攻打高麗,朝廷鞭長莫及,卻也不能坐視不理,否則下面也會對怯懦的中樞有所不滿。爲高麗出兵當然更不可能,在邊境上整修戰備,擺出圍魏救趙的架勢,也算是一種各方面都說得過去的應對。

再說邊境諸州都剛剛經歷了戰爭,麥苗都成了遼宋的馬糧,今年註定不會有任何收成。之前對河北邊州的賑濟安排,就是以工代賑,組織邊民挖掘塘泊。現在遼人抽不出手了,攻打的又是高麗,趁機將邊境的城防修一番,也是一樁美事。

難道耶律乙辛還敢再進攻不成?大不了到時候再打一番嘴仗。

說起來兩府宰執都認同這個方案,但太上皇后卻只信任韓岡的專業意見,只能宣韓岡上殿。

韓岡考慮了一下,問道:“只是怎麼加築?”

幾名宰輔互相看看,由蔡確出言問道:“玉昆有什麼好想法?”

“第一莫做,第二莫休,既然要做,就要做大的。不如干脆燒磚。以磚石包牆。”

“磚石包牆?成本呢?”曾布立刻問道。

就是如今的東京城,也僅僅是城門一圈有城磚包起,其他地方都還是夯土。雖然也能算得上堅固,可怎麼與磚石壘砌的牆體相比?東西是好,但開銷卻吃不住。

熙寧初年重修東京城牆時,曾議論過給東京城上磚石外牆,但一算成本,立刻就打消了念頭。當時的國庫並不充裕,實在玩不起。

“河北如今多石炭,燃料不缺。”薛向幫韓岡說話,韓岡支持宰輔們的共識,只是提出了一點修改意見,也算是會做人了,“用邊地流民燒磚,就等於是賑濟了。”

“的確如此。”韓岡點頭,“這幾年,東京石炭的價格已經比過去低了許多。河北本產石炭,價格只會更低。”

隨着石炭礦場的開發規模越來越大,不僅是鍊鐵,制磚的成本也在大幅降低。後世留存的城牆,就是一個縣城,也有很多是有磚石保護。更別說有名的南北雙京,東京城即便再奢華繁榮,在城防上還是輸了許多。在韓岡看來,這可能就是爲什麼他後世見識過的城牆大多都是有城磚保護的原因——幾百年後的石炭的使用比例,肯定是要超過現在的。

要說富庶,大宋並不輸給後世的幾個王朝,但之所以連磚頭都不用,也只是因爲技術的發展還沒有能夠將制磚的成本壓低下去。

如果能改用磚石包牆,不論是霹靂砲還是早期的火炮,都要比對付夯土牆時吃力很多。縱使日後再與遼國對陣,火炮技術泄露出去,以遼國的技術水平,也不可能造出能擊毀城牆的重炮來,也算是給上下一個安心。

韓岡不怕火炮的秘密泄露出去,甚至期盼遼國當真裝備上火炮。以來去如風而聞名的契丹騎兵,卻牽着上千斤乃至幾千斤重的重炮,好吧,會有多少將帥會笑瘋掉?

重型火炮有利於宋軍以最快的速度攻破遼軍城防,卻反而會拖累遼軍的實際戰鬥力。而火炮輕型化又不那麼簡單,韓岡現在都沒把握,以遼國的技術更是不可能。以兩國工藝技術的差距,同樣威力下,遼國的火炮只可能會比大宋的更重。至於火藥的配方和製作流程以及鑄造的工藝,這些看似不起眼卻至關重要的技術細節,卻不是那麼容易會泄露出去。

韓岡心中笑了一下,宰輔們的想法還是很容易理解的。

破壞既定的和約,在邊界上大起工役,便要應對遼人的威逼。這樣的形勢下,當然需要一位精擅軍事又有膽色的重臣坐鎮河北。有此理由,呂惠卿代郭逵鎮河北,在面子上也說得過去了。

宰輔們的共識,既有軍事意義,也有政治意義,同時還兼顧了實際上的需求,韓岡當然不會反對,錦上添花纔是該做的事。

郭逵馬上就要回來了,那麼呂惠卿什麼時候到河北?

發給他的詔書,以及他兄弟受到彈劾的消息,應該都快要傳到長安城了吧。

……

一場暴雨,解了長安多日的暑熱,也帶了一絲秋天的氣息。

院中的梧桐樹,樹葉落了滿地。宣撫使行轅中的屋舍老舊,風雨卷下了不少屋瓦。風雨大作的時候,就聽見窗外院中砰砰的碎裂聲。

下人們正忙着清理滿地的碎瓦、落葉。

呂惠卿站在臺階上,像是在看着下人們清掃,但心神早就不知遊蕩到了何處去。

“大人。”呂惠卿的長子呂淵走到了他的身邊,“今天是升堂視事的日子,前面已經準備好了。”

呂惠卿動也沒動。

戰爭結束了之後,朝廷很快就選派得力官員,將新收復的疆土納入了管制之下。現在他這個宣撫使也沒有了什麼事情可做,衙中的大小事務都交託給了宣撫判官。隔幾日一視事,不過做做樣子,盡一盡本分。

呂惠卿在家甚有威嚴,呂淵不敢打擾,可也不敢不提醒,“大人,快要來不及了。”

呂惠卿沉默着,忽而嘆了一聲:“……早就來不及了。”

現在還想做什麼,都已經來不及了。

離開京城之後,出外官員的命運,就取決於天子。遠在千里之外,沒有人爲自己辯解,更無法爲自己解釋。命運完全掌握在在京的宰輔們手中。

呂惠卿本來認爲自己有大功於國,朝廷縱不願厚賞,也要顧忌自己手中的兵權,將自家及早調回京中。可是沒想到王安石爲了阻止他的女婿回京,硬是把自己做籌碼,跟蔡確等人做了交換。

可結果呢,韓岡什麼都不管,丟下差事就回去了。西府樞副,本來也只需要向天子負責,就是平章軍國重事也管不到他的頭上。

這是蔡確當年故技,他受韓絳所薦,入開封府爲韓維掾屬。後劉庠代韓維知府事,依故例,屬官當行庭參禮。只有蔡確不肯拜:“唐藩鎮自置掾屬,故有是禮。今輦轂下比肩事主,雖故事不可用。”

區區一個管勾右廂公事,都敢跟權知開封府說“輦轂下比肩事主”,難道樞密副使還說不得嗎?只要有人爲他們撐腰就行。

蔡確得到了王安石和天子的看重。而韓岡,垂簾聽政的皇后自然會給他撐腰。

可惜韓岡的手段,呂惠卿學不來。東施效顰的事,他也不想做。

韓岡搶了先手,硬頂着壓力回了京城。自己從道理上的確也可以跟着回京,但若是他去學着來,卻反而落了下乘。不僅要在朝堂中受到恥笑,上面的皇后也會看不上眼。

還不如反其道而行之,留在京兆府中。

以自己手上的兵權,朝廷終究也不敢將自己留在陝西,而作爲一名剛剛攻佔興靈的主帥,朝廷也不會有臉將自己貶斥。只要有個能回京的機會,進入東府也就會順理成章。呂惠卿在京中多年,根基也深厚,本身還是樞密使的身份,朝堂上有的是人願意幫他說話,一個回京的機會,其實不用等待太久。

只是算錯了一點,他沒有算到內禪。

當新天子登基的消息傳來,呂惠卿放棄了一切計劃,做好了在外久任的準備。

韓岡一回京,天子便退了位。有些事稍作深思,就是讓人不寒而慄。

聯想起去歲冬至夜後傳出來的消息,或許當時的太后,根本就不是傳言中的要保次子奪位。

但這樣的猜疑一點意義都沒有。冬至夜立儲,有皇帝皇后作保。而現在的內禪,更是所有在京的宰輔都捲了進去,包括王安石,另外還有太上皇后。

除非日後他們全都倒臺,否則就沒有查清真相的一天。但得利的終究是新天子,即是待其親政,也不會無緣無故地去徹查此案,給自己找麻煩。

不過天子想要整治某人,讓其無法翻身,罪名總是能找得到的……

“最近有做什麼不該做的事?!”呂惠卿神色突然嚴肅起來,問着身邊的兒子。

“兒子斷斷不敢!”呂淵跪了下來,“平日都在府中讀書,督促弟弟們功課,哪裡敢作奸犯科。”

“算了。”呂惠卿瞥了兒子一眼,自嘲地冷笑着:“只要想找,哪條狗身上找不到蝨子?”

呂惠卿正要轉身回房,呂家的管家匆匆而來:“相公,相公,京中來了天使,正在府門前,要相公出去接旨。”

乍聽聞,呂淵張口結舌,驚得臉色煞白。

“你看……”呂惠卿搖了搖頭,反倒笑了起來,“說到就到呢!還真是一點不耽擱。”

“去請天使少待。”呂惠卿吩咐道,“等我更衣後出迎。”

呂惠卿沒有兒子的驚疑不定,縱使朝廷掇拾罪名,難道還能將他新立大功的堂堂樞密使如何?不過是繼續留外而已。

他還不到五旬,有的是時間去周旋。

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九)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四)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啓昌運(下)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六)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三)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五)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中)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暗潮(六)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議(十七)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四)第二十七章 虛實(七)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七)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十)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五)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下)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上)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七)第三百零四章 不悖(八)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二)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下)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下)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四)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四)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六)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八)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上)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一)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中)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四)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四)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四)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七)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中)第三十七章 相嘆投殘筆(中)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八)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九)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三)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七)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下)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七)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八)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九)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故(二十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二)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上)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七)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八)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四)第三十四章 雲庭降鶴宴華堂(下)第五章 心念親恩思全孝(上)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二)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三)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三)第五十五章 南北(十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五)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八)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八)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中)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上)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四)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六)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一)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四)第一百六十五章 京師(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八)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六)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四)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九)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四)第三十八章 驟風(五)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八)第三十七章 驟風(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八)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一)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一)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六)
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九)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四)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啓昌運(下)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六)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三)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五)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中)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暗潮(六)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議(十七)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四)第二十七章 虛實(七)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七)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十)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五)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下)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上)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七)第三百零四章 不悖(八)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二)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下)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下)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四)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四)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六)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八)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上)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一)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中)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四)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四)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四)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七)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中)第三十七章 相嘆投殘筆(中)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八)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九)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三)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七)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下)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七)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八)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九)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故(二十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二)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上)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七)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八)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四)第三十四章 雲庭降鶴宴華堂(下)第五章 心念親恩思全孝(上)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二)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三)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三)第五十五章 南北(十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五)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八)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八)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中)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上)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四)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六)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一)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四)第一百六十五章 京師(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八)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六)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四)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九)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四)第三十八章 驟風(五)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八)第三十七章 驟風(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八)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一)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一)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