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九章 城門相送轍痕遠(下)

根本沒有停下來等王厚消息的意思,韓岡很快地收拾完畢。拉車的騾子早已餵飽了草料,按照與王厚的約定,韓岡留下三名傷員,以及一輛裝着繳獲武器和首級的騾車。他並不擔心有人會趁他不在侵奪這些戰利品,有王韶的兒子關照,沒人敢吞沒他的功勞。再說,伏羌城中除了王厚以外,也沒幾人會知道他在營地內留下了這些戰利品。

幾聲響鞭過後,輜重車隊隨即離開了營地。韓岡的啓程沒有驚動到其他人,一行車隊離營後,就沿着城中大道向北行去。今天是最後一程,總計六十里路。沿着甘谷水【散渡河】向北,三十里到安遠寨,再三十里就抵達了甘谷城。 wωω¤ ttκā n¤ co

雖然甘谷如今局勢不穩,但到安遠寨的前半程不會有問題。可以先趕到安遠寨,再確定行止。若甘谷城破,那就不怨他的事,若是沒破,就設法送進去。無論如何,伏羌城都是留不得的。昨日韓岡他已經把話說出來了,今天再改口,不去甘谷城,等於是給向寶一把刀,讓他來捅自己。向寶也不需親自動手,只要努努嘴,包管有一票小人衝上來,讓他韓岡生不如死,或乾脆就丟掉性命。

王厚到底是把他父親王韶找來了。當車隊抵達伏羌城北門處的時候,父子兩人加上幾個護衛就在那裡守着了。

“是王機宜!”趙隆壓低聲音興奮地對韓岡說道,他守着城門,王韶的模樣再熟悉不過。

“真的?!”王舜臣的心情也高昂起來。想不到王厚真的將他老子拖了過來,看來韓三秀才真的能得到擡舉了。

“嗯,我看到了。”韓岡的聲音平穩如常,見着王厚跟在其人身後,他在趙隆說話前就已經確認王韶的身份。

第一眼看到王韶,韓岡就知道秦鳳路機宜絕不像他兒子那般好矇騙。黑瘦的面頰上,有風刀霜劍留下的痕跡。平直的雙眉下,是一對看透人心世情的眼睛。他的眼神沒有多少侵略性和壓迫感,卻凝定如堅石。以韓岡前世的經驗,擁有如此眼神的人,是極難被言語所動搖,不必在這樣的人身上浪費口水和時間。

“學生韓岡拜見機宜。”

來到王韶身前,韓岡恭聲行禮,神色如一,就像見到了一個普通的上官,彎下腰不過是盡到禮節。韓岡很清楚,遇上王韶這樣的老江湖,最好的策略就是本本分分行事,把該做的做好。

王韶身材並不高大,當韓岡直起腰的時候,王韶還得擡頭看他。但就算不計入經略司機宜的身份,王韶散發出來的存在感也絕不在韓岡之下。

王韶負手而立,看不出任何情緒,但他擺出的這個姿態,本身已經說明了很多事情。韓岡目光閃動,心知今日是不可能聽到王韶招攬他的一言半句,讓他所精心準備的義辭高官、堅往甘谷的劇本,大義凜然、以國事爲重的表演,完全失去了登場的機會……

……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讓王韶幫自己解決一些頭疼的問題——充分將資源利用也是韓岡一貫的堅持。

韓岡斯文挺拔的外形很能給人以好感,可王韶從來都不是以貌取人的性格。他無意多做浪費時間的寒暄,直接令韓岡說出他最關心的事情:“昨日裴峽中一戰的前後,你原原本本地說來給我聽。”

韓岡的表情幾乎是王韶的翻版,面上平靜無波,眼中的鋒芒深深斂起。他將昨日一戰用平實樸素的語言描述了一遍,不像普通文人那樣喜歡加入誇張的修飾。也沒有增添進去自己的感想和推測,更沒有半句自吹自擂,完全忠實於實際。若是說有什麼歪曲的地方,就是韓岡將自己的功勞推給了王舜臣和民夫們許多。不過,有些地方他故意漏過了一些關鍵,但韓岡深信王韶能看得出來。

不出韓岡意料,王韶顯然對軍事瞭解很深。一眼就發現了韓岡故意漏話而出現的破綻:“裴峽谷中多有草木,支谷衆多。來襲的賊子只有百多人,很容易就能隱藏起來。不知韓秀才你是怎麼看出來的?何以剛進裴峽就加以防備?”

王韶正正問到關鍵點上,伏羌城以下的渭河谷地一直都在大宋軍隊的控制中,誰也不會想到會有蕃賊出沒。但爲什麼韓岡在通過裴峽谷時,能提前提防?如果在行軍中突然受到敵軍突擊,就算是能征慣戰的老將也難以將手下的兵將及時整合起來反擊,可隨時保持警惕對行軍速度影響也很大,一個三十多人的輜重隊伍,在快速行進的同時,怎麼可能有餘閒盯着裴峽谷地中的各處能夠隱藏的地方?

王韶在秦鳳已經一年了,很清楚從秦州往北方各寨堡的輜重隊的行進路程安排。昨日韓岡的車隊能在未時前後進入裴峽,肯定是以全速前進,這樣的情況下,百名蕃賊突然從山上殺出,不是事先有所準備,又或者韓岡的車隊中有個有如字面意義的以一當百的勇將,全軍覆沒是必然的結局。

王韶的眼神在問話的同時一下銳利起來,盯着韓岡臉上的表情變化。

韓岡的演出沒有半點破綻。他苦笑,有股子發自內心的無奈:“因爲學生早在出秦州之前,就知道這一路並不好走。”

黃德用一案是被定性爲西賊奸細妄圖焚燬軍器庫。黃大瘤是陳舉的親信,此事秦州盡人皆知,可陳舉用了幾萬貫錢鈔就將黃大瘤跟自己的牽連斬斷。不過有心人若想羅織罪名,要將陳舉陷於萬劫不復的境地,卻並非難事。

韓岡很簡潔的將陳舉與自己的恩怨向王韶說了一通,然後將敘述的重點放在了陳舉的勢力和財力,“陳舉父祖三代在成紀縣衙之中,縣中吏員皆爲其爪牙,縱是朝廷任命的一縣之主也難動其分毫。被陳舉陷害而得罪的知縣、主簿不在少數。他今次能輕輕鬆鬆就拿出數萬貫來爲自己脫罪,可見其人通過與蕃部回易,積攢了多少不義之財!”

一番話還沒說完,王韶看似神色依舊,但他眼廓和嘴角的輕微變化已經映入韓岡的眼中。如何對症下藥地編織語言、控制語調,讓自己的話更爲可信,是韓岡最爲擅長的能力。而看人下菜牒,直接觸動聽衆的內心,也是韓岡早已慣熟的手段。

王韶是經略司機宜,按說管不到秦州的內部事務,但裴峽谷一戰後,通往前線的要道出了問題,王韶就有了充分的理由插手。權力無人嫌多,如果王韶能將陳舉拍倒,主持瓜分那數十萬貫家產,他在秦州官員中的影響力和威懾力必然會大大增強。王韶如何不心動?

將心中的得意藏在鄭重嚴肅的表情下,韓岡總結道:“……黃德用不過一走狗,如何有膽去焚燒軍器庫。二十年間,成紀縣三遭祝融,又豈是黃德用一人能做下。在成紀一手遮天的是陳舉,有能力縱火的也只有陳舉,跟蕃部交往緊密的更是唯有陳舉一人。無意間壞了陳舉的大事,學生才雖庸淺,也不至於看不到他對學生的殺心。以陳舉的數十萬貫身家,要想驅動一蕃部,又有何難?今次如不是學生有點運氣,又提前從吳節判那裡請了王軍將隨行,跟隨學生的三十多人肯定一個也逃不出來。”

韓岡說完,便靜靜地等待王韶的發落。他知道王韶絕不會聽信一家之言,回到秦州城後,必然還要調查一番。但陳舉的命運已經確定了,是不是西賊奸細那是小事,他的幾十萬貫身家纔是大事。如今韓岡遞了把好刀給王韶,不信他對肥羊一般的陳舉不動心。

王韶陷入沉思。他在秦州已有一載,陳舉之名當然聽說過。韓岡小小的一個衙前與陳舉交惡後,還能快快活活地活到現在,當真是不簡單,而韓岡與節判吳衍的關係也讓王韶有了幾分看重。如果他說的有一半是真的,就足以讓陳舉萬劫不復。但韓岡的心機從他的那番話中已經看得很清楚,有了足夠的利益,王韶並不介意給韓岡借刀殺人,但讓他吃點苦頭的心思,卻也越發的重了起來。

並沒有思考太多時間,王韶先對王厚說道:“二哥兒,你去韓秀才昨日的宿營裡,把車裡的首級和兵器都送到城衙去,驗證確實後,爲韓秀才請功。”

“孩兒遵命。”王厚茫然不知這是老子支開自己的手段,直以爲王韶要最後驗證一下韓岡一番言論的真實性。很興奮地點頭應下,衝韓岡使個眼色,領着兩名護衛急急向城中去了。

王厚走遠,王韶的目光從車隊上一掃而過,道:“甘谷城急待支援,這批輜重不容有失。”

韓岡叉起手,正正經經地回覆道:“此學生職分所在,自會盡心完成。”

“你能這麼想,沒有白讀聖賢書,”王韶讚了一句,擡頭看了看旭日漸漸高起的天空,低下頭來,有些漫不經意地催促韓岡:“天色不早了,再遲入夜前恐怕就趕不到甘谷城了。”

韓岡毫不猶豫地再一拱手應諾:“既如此,不勞機宜相送,學生告辭!”

自始至終,王韶都沒有表現出半點要招攬韓岡的意思,反而催着上路,替韓岡高興了半天的王舜臣和趙隆甚至愣愣地沒有反應過來。只有韓岡的心情始終如一,回答得十分爽快。

沒有投入希望,就不會有失望。既然王韶現在無意招攬他,那就繼續做該做的事好了。能表現自己的機會有的是,能體現自己能力的地方也不難找,總有出頭的時候。何必靠王韶?無論如何,韓岡都不會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能讓王韶對陳舉起了心思就已經足夠了。

沒有怨憤,沒有期待,韓岡按照正常的禮節向秦鳳路經略安撫司管勾機宜文字行禮如儀,再與還發着愣的趙隆殷殷道別,便帶着隊伍灑然北去,並不回頭。

太過灑脫的辭行,反讓王韶看得皺眉不已。目送韓岡的車隊沐浴着晨光緩緩遠去,心中暗道自己是不是誤會了韓秀才:“是我看錯了嗎?”

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上)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一)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八)第四十章 雁度長空跡不彰(上)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四)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四)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五)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八)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九)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五)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四)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二)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下)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四)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八)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一)第七十五章 塵囂(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故(二十五)第三章 參商稻粱計(中)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上)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五)第三百零五章 不悖(九)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下)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與天違(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七)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七)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六)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二)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九)第九十五章 微雨(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三)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下)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六)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一)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二)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六)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七)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九)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五)第二百六十九章 長風(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三)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三)第一百零一章 微雨(八)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議(十二)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梳理(十五)第六十章 宴火(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九)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一)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下)第一百零四章 微雨(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三)第八十四章 塵囂(十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七)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二)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九)第十章 大河雪色渺(下)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五)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七)第一百九十九章 火箭(七)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下)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二)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上)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二)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五)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下)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中)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中)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七)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二)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一)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三)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五)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一)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變遷(九)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一)第五十三章 南北(十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梳理(十二)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八)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一)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
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上)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一)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八)第四十章 雁度長空跡不彰(上)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四)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四)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五)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八)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九)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五)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四)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二)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下)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四)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八)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一)第七十五章 塵囂(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故(二十五)第三章 參商稻粱計(中)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上)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五)第三百零五章 不悖(九)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下)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與天違(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七)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七)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六)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二)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九)第九十五章 微雨(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三)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下)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六)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一)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二)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六)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七)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九)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五)第二百六十九章 長風(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三)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三)第一百零一章 微雨(八)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議(十二)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梳理(十五)第六十章 宴火(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九)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一)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下)第一百零四章 微雨(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三)第八十四章 塵囂(十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七)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二)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九)第十章 大河雪色渺(下)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五)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七)第一百九十九章 火箭(七)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下)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二)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上)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二)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五)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下)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中)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中)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七)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二)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一)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三)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五)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一)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變遷(九)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一)第五十三章 南北(十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梳理(十二)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八)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一)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