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不悖(八)

在天津橋畔分開,文煌倫返回文府。

太師府的大門前,終於多了些人氣。不像之前一段時間,完全是門可羅雀。

文煌倫跨過側門門檻,偏頭看了一眼緊閉的正門,兩天前,章惇就是從正門處進入太師府中。

殺了文家子弟的元兇,竟然還堂而皇之地從正門入府,數百親兵更是早一步佔據了府邸中每一個角落。府中做事的僕人婢女,也都被趕出來,氣焰囂張之處,彷彿皇帝幸駕一般。

“三十哥,什麼時候回來的?”

文煌倫的從堂兄弟文煌儀迎面過來,看見文煌倫便熱情地打着招呼。

“纔回來。”文煌倫看文煌儀眉眼都帶着笑,“怎麼,有好事,喜氣洋洋的?”

“哪兒啊,還喜什麼喜,得吃苦受累了。”文煌儀嫌棄的表情仍掩不住心中的得意,“排岸司那邊,剛剛給派了一個差事,要現在就過去應卯。哎,以後可不得往日清閒了。”

文煌倫連忙拱手,“恭喜哥哥了。”

文彥博做了五十年的宰相,子孫甚至侄子侄孫都沾了光,人人有官誥在身。但章韓當政,文彥博不肯低頭,文家子弟卻連個司、簿、尉的差事都沒有。空有官身,卻只能在家幹坐。倒是這一回,文老太師遞了降表,轉眼間,文煌儀就有事做了。

“哪兒,哪兒。”文煌儀繃不住,哈哈笑了起來。湊近了低聲說,“照我說,阿爺早就該如此了。何必呢?弄得十幾年,兄弟們只能做個紈絝,想爲朝廷出力都沒處做,什麼雄心壯志都給消磨了。”

文煌倫低眉垂眼,“哥哥說的是。”

文煌儀嘆了一聲,“如今總算是好了。六叔、七叔、九叔都能出仕了。十一哥要去路中憲司,二十五哥、二十七哥準備去京城流內銓碰碰運氣……記得三十哥你也有蔭補在身。早點去打點一下,還能安排個好差事。”

文煌倫道謝,“多謝哥哥提點。”

文煌儀拍拍文煌倫的肩膀,“等哥哥我這邊事情穩了,就在景明樓辦上幾桌,到時可一定要到。”

“一定一定。”

目送文煌儀的背影消失在月門後,文煌倫臉上的笑意就消失了。

文煌儀看來已經忘了他那位死得不明不白的堂弟了。

也許如今家裡已經沒有多少人還記得那位性格激烈卻正直的年輕人了,但文煌儀還記得文煌仕。

文煌仕之死,最後悄無聲息,官府那邊連個解釋都沒有。

甚至文家家中,也沒人再提起。

但文煌倫知道真相,包永年帶回來的消息,被他的叔祖壓了下來,只透露給了他這樣真正願意爲趙氏盡忠效命這子孫。

文煌仕可是太師嫡孫,而二賊下手卻沒有絲毫顧忌。

文煌倫覺得,應該就是那一次起,他的叔祖父才下定了毀家紓難,也要匡扶社稷的決心。

只不過,即便是在世受趙氏恩德的文家家中,也只有兩三人跟他走在一路。幾十年的富貴享受過,除了他叔祖,還真沒有幾個人在奸人的誘惑面前,會堅持初衷,不棄趙氏。

這不,終於能夠領到官缺了,他的堂兄弟們一個個都在擺酒慶賀呢。

帶着憤懣和鬱氣,文煌倫走進文彥博在後花園的小樓,“叔祖,煌倫回來了。”

窗戶只壓了一條縫,薄紗窗簾遮住了窗外透進來的熾烈陽光。

經過改造的小樓,地磚下鋪有銅管,冰涼的井水從管中流過,屋頂上還有水車灑水,一道雨簾掛在屋檐前。

房內的溫度,比外面的炎炎夏日,低了有七八度。

進來後,迎面的清涼讓文煌倫渾身一陣愜意。

年過九旬的文彥博一如往日地靠在躺椅上,一根木簪束起稀薄的白髮,穿着最簡單的藍布直裰,膝蓋處蓋了一條薄薄的毛氈。

一旁小杌子上,坐着名和尚,面如滿月、脣紅齒白,正捧着本經文,給文彥博講經。

文煌倫認識這名僧人,洛陽城中有名的高僧,一場公開的法事能引來數以千計的洛陽市民。近年來在文彥博面前也很受看重。

他恭恭敬敬地合十行禮,“煌倫見過智嚴師傅。”並不是爲智嚴的名氣,而是因爲智嚴的立場。

坐到躺椅邊,文煌倫就聽見文彥博帶着痰喘的聲音,“韓岡回洛陽了?”

每天白天幾乎都在半睡半醒中度過的九旬人瑞,此刻支愣起眼皮,渾濁的雙眼看着侄孫,並沒有讓智嚴避開。這位大和尚,身份特殊,出入各家宅門而不受懷疑。

“韓岡回洛陽了,不過沒有進城,帶着他的人,直接去了城西的柳樹大營。”文煌倫知道文彥博想聽什麼,“今天明天就該遞帖子來拜見叔祖來。畢竟章惇都來過了。”

智嚴在旁也說,“今天佛誕日,白馬寺爭香。雍秦商會的秦大掌事和福建商會的林大掌事,可是鬧得很不開心。”

既然雍秦和福建兩家關係越來越險惡,章惇現在又在拉攏文家,那麼韓岡肯定不會眼睜睜地看着文家被章惇拉攏過去。

這是智嚴和文煌倫都明白的道理。領導洛陽世族的文家,左右逢源的自信的源頭。

“……”可能之前說話,廢了太多氣力,文彥博這是從喉間發出的咕噥聲,微弱得聽不清楚。

文煌倫把耳朵湊近了,屏聲靜氣。

冷不防的,一支冰冷的手突然緊緊抓住了他的手腕。文煌倫身子一抖,差點跳起來。低頭看時,卻是文彥博探出的右手。

老人的手,乾瘦如枯枝,青筋畢露,鳥爪一般抓着文煌倫,“要把他請來。一定要把他請來!”

文彥博不斷重複的要求,文煌倫鄭重地點了一下頭。

那位已經許久沒有見面的友人的聲音,又在文煌倫的記憶中響起,“韓岡此人一向狡猾,就連章惇都在他手掌心裡打轉,實是天下禍亂之源。”

“章惇若死,不過只是一時之亂。只有韓岡死了,方能蕩清妖氛,恢復天下靖平。”

章惇年且六旬,死期將近。而韓岡正當盛年。章惇若死,反而是給了韓岡機會,但要是反過來,韓岡先死了,即使章惇能夠一時得勢,到他死前,也來不及收攏天下人心。

“孫兒明白。”文煌倫低聲承諾。

韓岡不死,天下不安。

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二)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五)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七)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二)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四)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二)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六)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一)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下)第一百三十章 後顧(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七)第一百三十九章 梳理(九)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二)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中)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一)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六)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帝(下)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中)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四)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四)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二)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變故(十八)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三)第三百一十九章 無妄(中)第一十四章 貢院明月皎(中)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六)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議(十二)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二)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三)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一)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說服(中)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九)第六十八章 宴火(十)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四)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九)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八)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五)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下)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一)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中)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三)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一)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三)第一百七十章 暗潮(五)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門外(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遷(八)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一)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一)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梳理(七)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七)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二)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下)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八)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第四章 異世緣從天地成第二百零七章 變故(四)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五)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京師(三)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七)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六)第一十章 霹靂絃動夙夜驚(上)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消息(中)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上)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七)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一)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一)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上)第六章 徵近伐遠方寸間(上)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八)第一百二十四章 撲朔(下)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五)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十一)第三十一章 虛實(十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議(二十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東行(上)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二)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五)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中)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上)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六)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四)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五)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七)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三)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上)
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二)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五)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七)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二)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四)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二)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六)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一)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下)第一百三十章 後顧(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七)第一百三十九章 梳理(九)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二)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中)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一)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六)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帝(下)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中)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四)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四)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二)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變故(十八)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三)第三百一十九章 無妄(中)第一十四章 貢院明月皎(中)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六)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議(十二)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二)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三)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一)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說服(中)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九)第六十八章 宴火(十)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四)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九)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八)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五)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下)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一)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中)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三)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一)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三)第一百七十章 暗潮(五)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門外(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遷(八)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一)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一)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梳理(七)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七)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二)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下)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八)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第四章 異世緣從天地成第二百零七章 變故(四)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五)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京師(三)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七)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六)第一十章 霹靂絃動夙夜驚(上)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消息(中)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上)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七)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一)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一)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上)第六章 徵近伐遠方寸間(上)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八)第一百二十四章 撲朔(下)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五)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十一)第三十一章 虛實(十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議(二十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東行(上)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二)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五)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中)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上)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六)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四)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五)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七)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三)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上)